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536
標題: | 二吡啶胺配基的異金屬錯合物之合成與導電度研究 Synthesis of heterometal chain complexes with dipyridylamino ligand and their conductance study |
作者: | Chia-Hung Hsu 徐嘉鴻 |
指導教授: | 彭旭明 |
關鍵字: | 非對稱異金屬串,四重鍵,導電度, asymmetric heterometal string,quadruple bond,conductance, |
出版年 : | 2011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以二吡啶胺配基(dipyridylamino ligand)為配基,簡稱Hdpa,成功合成出三核混金屬,﹝Mo2Ni(μ3-dpa)4(X)2﹞【X=Cl(1),NCS(3),CN(4)】,兩個鉬金屬和一個鎳金屬原子被四個dpa架橋配基以螺旋式纏繞成全順向式配位而構成直線型,軸向原子配位在一個鉬原子和一個鎳原子上,鎳為五配位的四角錐體,(1)、(3)的Mo(1)-Mo(2)距離為約2.10Å,顯示Mo2有金屬-金屬四重鍵,﹝Mo2(μ3-dpa)3(Cl)2﹞(H2dpa) (PF6)2 (5),﹝Mo2(μ3-dpa)3(Cl)2﹞(PF6) (6),(5)、(6)共有三個dpa與兩個鉬金屬配位,其中兩個dpa,一個N(py)和一個N(amido)配位在同一個鉬上,另一個N(py)配位在另一個鉬上,剩下一個dpa,兩個鉬金屬皆是分別跟一個N(py)和一個N(amido)配位,﹝Mo2(μ3-dpa)3(Cl)2﹞2(Cu2Cl4) (7),在未加入氧化還原劑下,Mo從原本的兩價氧化成為了三價,Cu從原本的二價還原成了一價。
電化學分析下,(1)、(3)、(4)皆具有良好的可逆氧化還原的特性,並有一對可逆的氧化還原對,都在氧化的部份有一對氧化還原對,進行OTTLE 、UV-Vis光譜測量,(1)、(4) 都出現紅位移,更由高回復率再次驗證具有好的氧化還原特性。 以超導量子干涉儀量測磁性,可知(1)、(3)、(4)、(6)錯合物可能為順磁性(paramagnetism)物質,300 K時的μeff = 2.99 B.M. (1),3.04 B.M. (3),2.72 B.M. (4),2.88 B.M. (6),皆與純自旋理論μeff =2.83 B.M.接近。(1)、(3)、(4)的Mo24+電子組態(S = 0)為逆磁四重鍵的雙金屬簇,Ni2+離子為高自旋d8電子組態(S = 1),(6) 的Mo26+為具雙鍵(S = 1)的鉬雙金屬簇。 進行單分子導電度量測,(3)其電阻值為1.0MΩ,與其他單分子相比﹝Ni3(μ3-dpa)4(NCS)2﹞電阻值為3.4MΩ,﹝Cr3(μ3-dpa)4(NCS)2﹞電阻值為0.9MΩ(目前量測到金屬串最佳導電度),推測原因,Mo-Mo間具四重鍵,造成電子傳導較容易,所以單分子導電度比﹝Ni3(μ3-dpa)4(NCS)2﹞好。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536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化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0-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3.56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