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3.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517
標題: 由皮革工廠汙染事件檢視溝皂的規範變遷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Weakening Norms in Kou-Tzao Villiage
作者: Yung-Chia Liang
梁詠嘉
指導教授: 陳玉華(Yu-Hua Chen)
關鍵字: 鄉村社區,規範,社區治理,汙染事件,
rural community,norms,community governanc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出版年 : 2010
學位: 碩士
摘要: 本論文以規範變遷的角度去探討鄉村社區的治理與永續發展,主要的討論集中社區規範如何在空間利用與產業發展上(不)發揮作用,並透過分析觀察以及訪談得來的資料釐清規範變遷的背景、情形與影響。
戰後以來,溝皂的經濟型態越來越走向理性化,經濟決策越來越被視為個體的行為選擇,而社區的框架在交通與通訊的發展的情況下漸漸模糊,內部成員的歧異與不均質也使得規範內容缺乏共識,而缺乏有效的社區規範將使社區意識與社會資本難以累積。
簡單來說,溝皂有關空間與產業的規範在形式與內容上有三項主要的變遷:一、規範的原則從在地的風俗習慣走向資源管理與現代生產的邏輯;二、國家角色與正式法令的重要性提升;三、規範的形塑方式從生活習得變成需要有意識地大量溝通成本來建構。筆者於2009年7月開始進入田野地---溝皂,當時溝皂正在發生皮革工廠汙染事件,事件的處理過程諸如里民大會、公部門與各種非正式的互相影響都不十分順利,溝皂社區環境自救會的出現與失敗更徹底顯示出既有社區規範的不足與重新建構的可能性。
最後,在本論文的結論部分指出鄉村社區必須發展其治理能力,產業利益與成員福祉能被全面地評估討論並形成運作的規範原則,才可能持續累積成員的社區意識與社區整體的社會資本,有助於鄉村社區的永續發展。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517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顯示於系所單位: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9-1.pdf1.57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