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01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蘇彩足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sai-Tsu S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徐毓璟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Yu-Ching Hsu | en |
dc.date.accessioned | 2024-08-14T16:15:0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4-08-15 | - |
dc.date.copyright | 2024-08-13 | - |
dc.date.issued | 2024 | - |
dc.date.submitted | 2024-08-08 |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中文部分
王光旭,2008,〈數位民主行政與官僚回應性:民意電子信箱強化回應性認知研究初探〉,《政策研究學報第八期》,8:77-115。 王宏忠、劉兆隆,2018,〈施政表現、種族因素與市長滿意度:以卡崔娜颶風前後之紐奧良市為例〉,《選舉研究》,25(2):1-29。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江明修、陳敦源、黃東益、莊國榮、蕭乃沂,2004,〈運用資訊與通訊科技實現『全民 參政』之規劃研究〉,資訊工業策進會委託研究報告。 朱柔若譯,199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 朱鎮明,2008,〈媒體評鑑地方政府績效之研究-以天下及遠見兩雜誌為例〉,《公共行政學報》,26:105-140。 汪林玲,2014,〈人民陳情制度之探討-以監察陳情制度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0:81-144。 余致力,2000,〈民意與公共政策:表達方式的釐清與因果關係的探究〉,《中國行政評論》,9(4):81-110。 余佩怡,2013,《內政部部長電子信箱個案研究-顧客導向觀點分析》,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巫珮蓉,2011,《電子化參與對地方政府之影響析探:臺北市1999市民當家熱線的個案研究》,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建中、顧尚潔,2012,〈民意調查成果回顧與展望〉,《研考雙月刊》,36(6):19-25。 呂宜庭,2019,《施政績效與媒體報導對地方首長施政滿意度之影響-以我國各縣市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李仁耀,2022,《110年度「市政建設與市政滿意度之研究-以縣市合併十年基礎建設為例》,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計畫。 李雪莉,2005,〈2005年二十五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天下雜誌》,332:96-111。 林萬億,2012,《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市:五南。 林詩兒,2014,《臺北都會區1999專線之研究:創新擴散的觀點》,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林美秀,2018,《我國公民參與實踐現況初探-以台北市政府為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吳梨怡,2018,《交通部民意信箱運作機制之研究》,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育仁、蔡季廷、陳澤鑫,2014,《民眾對施政表達意見機制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周祖誠,1998,〈影響部會首長施政滿意度的因素:政府體制與調查爭議的討論〉,《理論與政策》,12(1):73-88。 洪永泰,2017,《數位時代下民意探索之挑戰與回應》,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東益、李仲彬,2010,〈電子治理與民眾對政府信任:台灣的個案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1:77-124。 黃東益、陳敦源、蕭乃沂,2006,〈政策民意調查: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公共諮詢〉,《研考雙月刊》,30(4):17-27。 黃東益、蕭乃沂、陳敦源,2003,〈網際網路時代公民直接參與的機會與挑戰-臺北市「市長電子信箱」的個案研究〉,《文官制度季刊》,17:121-151。 黃國敏,2004,〈政策民意與施政滿意度調查之探討:苗栗縣政府個案研究〉,《政策研究學報》,5:103-144。 黃秀端 ,2005,〈候選人形象、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總統選民投票行為〉 ,《臺灣民主》,2 (4):1-30。 黃家玓,2010,《臺北市政府「1999市民熱線」之研究-顧客導向及全觀型治理的觀點》,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瀞瑩,2014,《公民電子參與及組織回應性-以政府首長電子信箱為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許仲琴,2017,《人民陳情系統之研究-以臺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為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四明,2000,〈民意調查的科學基礎、政治功能與限制:以我國政府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2:1-40。 張志鵬,2013,《內政部警政署部長陳情電子信箱運作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 程宗明,2003,《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項靖,2008,《電子治理關係之調適》,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曾冠球、陳敦源、胡龍騰,2009,〈推展公民導向的電子化政府:願景或幻想?〉,《公共行政學報》,33:1-43。 曾健銓,2010,《從電子化政府到行動政府:台北市里長使用市長信箱與1999市民熱線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傅恆德,1999,〈縣市長施政滿意度的結構、詮釋與比較〉,《政府施政滿意》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市:風雲論壇。 彭孟慈,2018,《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優化服務效能及創新發展研究》,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市政專題研究報告。 莊孟杰,2004,《從民眾關係管理看市長電子信箱滿意度調查》,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綿傑,2009,《首長信箱運作與功能之研究:以我國總統信箱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學位論文。 廖洲棚、陳敦源、廖興中,2012,《回應性政府的最後一哩路:政府公民關係管理資料加值應用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廖洲棚、陳敦源、廖興中,2013,〈揭開地方文官回應的「秘廂」:台灣六都1999熱線的質化分析〉,《文官制度季刊》,5(1):49-84。 廖洲棚,2014,《運用巨量資料實踐良善治理:網路民意導入政府決策分析之可行性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廖麗娟、黃子華,2012,〈政府機關精進創新整合服務之策略〉,《研考雙月刊》,36(5):15-26。 劉念夏,2002,〈民意調查與民意產製--一個框架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2:173-205。 劉正山,2011,〈媒體與社群:一個政治傳播學者眼中的脈絡〉,《傳播研究與實踐》,1(2):75-82。 劉正山、張其祿、黃靖麟,2011,《民眾對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影響成因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劉坤億,2009,〈政府課責性與公共治理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3(5):59-72。 劉志堅,2014,《影響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之因素:以2010年北、中、高三都作為個別探討》,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祥、黃伸閔,2009,〈民眾不同陳情管道相對效能之比較〉,《公共行政學報》,33:83-120。 陳義彥、黃紀、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鄭夙芬、陳陸輝、蔡佳泓,2009。《民意調查新論》,台北:五南圖書。 陳敦源,1998,〈跨域管理:部際與府際合作〉,黃榮護主編,《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227-269。 陳敦源,2004,〈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國家政策季刊》,3(1):99-134。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28(4):36-51。 陳敦源、黃東益,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台灣民主季刊》,1(4):1-34。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郭思禹,2006,〈官僚回應性與內部顧客關係管理:台北市政府市長信箱個案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2:143-182。 陳敦源,2009,〈透明之下的課責:臺灣民主治理中官民信任關係的重建基礎〉,《文官制度季刊》,1 (2):21-55。 陳敦源、潘競恒,2011,〈政府就是「我們」:Web 2.0 時代民主治理的希望或幻夢?〉,《研考雙月刊》,35(4):10-22。 陳敦源,2016,《政府巨量資料分析與政策端應用效能之研析》,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陳敦源、蘇孔志,2017,〈我國政府民意調查委外辦理的現狀與未來:一個簡要的回顧式探索〉,《中國行政評論》,23(2):106-133。 陳序廷,2011,《地方政府的政策趨同與政策學習-1999專線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燕正,2014,《移民署署長信箱陳情內容之研究》,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昌言,2010,〈行政首長施政滿意度的影響性分析-東亞國家的比較〉,《政治學報》,49:41-69。 蔡佳泓,2019,〈政府治理表現、公民文化與民主滿意度〉,《社會科學論叢》,13:43-76。 戴中盈,2014,《單一窗口服務對組織內部顧客的影響-以臺北市1999市民熱線派工系統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風雲論壇。 瞿海源主編,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簡宏偉,2012,〈電子政府推動成果〉,《研考雙月刊》,36(6):72-79。 簡豐昱,2006,《從BOT案論公共工程與民眾陳情案件之處理-以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為例》,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蕭閎偉、林建元、白仁德,2012,〈五直轄市升格後跨區域整合治理之新課題與願景:國土規劃觀點〉,《公共行政學報》,42:139-156。 蕭乃沂,2003,〈各國推動電子化政府之比較:整體資訊建設指標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13(1):1-28。 蕭乃沂,2004,〈公民關係管理與政策問題建構:以民意電子信箱為起點〉, 《國家政策季刊》,3(1):155-174。 蕭乃沂,2012,〈我國電子治理政策之回顧與前瞻〉,《公共治理季刊》,1(1):99-107。 蕭乃沂、陳敦源、廖洲棚,2015,《政府應用巨量資料精進公共服務與政策分析之可行性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蕭乃沂,2017,《第五階段電子化政府服務精進-國際趨勢與民眾需求探勘》,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蘇彩足,1999,〈民主化對於政府預算決策的衝擊與因應之道〉,《理論與政策》,11(3):47-64。 蘇彩足,2013,〈我國公共治理之挑戰與因應〉,《公共治理季刊》,1(1) : 52-60。 蘇義雄,1992,〈公共政策與民意調查〉,《民意學術專刊》,7:1–20。 貳、西文部分 Barnes, S. H., and M. Kasse. 1979. Political action: Mass participation in fivewestern democracies (Ed).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Backus, Michiel. 2001. E-Governanc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roduction and exampl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ICD), 1(3), 109-132.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own, A., Fishenden, J., Thompson, M., and Venters, W.2017. Appraising the Impact and Role of Platform Models and Government as a Platform (GaaP) in UK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Reform: Towards a Platform Assessment Framework (PAF).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34(2), 167-182. Buss, T. F., Redburn, S., and Guo, K. 2006. Modernizing Democracy. In T. F. Buss, S.Redburn and K. Guo (Eds.), Modernizing Democracy: Innovations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Curtice, J. 1996. What future for the opinion polls? The lessons from the M.R.S. enquiry. In: Rallings, C., Farrell, D., Denver, D., Broughton, D. (Eds.), British Elections and Parties Year-book 1995. Frank Cass, London. Gronlund, Ake. 2002. Electronic Government: Design, Ap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Idea Group Publishing. Feroz, Khan. G., Young , Yoon.H., Kim, J., and Woo, Park, H. 2014. From E-government to Social Government: Twitter Use by Korea’s Central Government.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38(1): 95–113. Khan, G., Yoon, H.,Kim, J., and Park, H. 2014. From e-government to social government: Twitter use by Korea's central government.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38(1), 95-113. Marche, S., and McNiven, J. D. 2003. E-Government and E-Governance: The Futur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1), 74-86. Macintosh, A. 2004. Characterizing e-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In 37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Mahrer, Harald and Robert Krimmer. 2005.Towards the Enhancement of E-Democracy: Identifying the Notion of the Middleman Paradox.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15 (1), 27–42. Mutula, S. M. 2008. Digital Divi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se Study of Sub-Saharan Africa.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6(4), 468-489. OECD. 2003. Policy Brief, Checklist for E-government Leaders. Paris, France: OECD. OECD. 2011. Innovation in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 Context, Solutions and Challenges. Paris: OECD. Parry, G., Moyser, G., Day, N. 1992.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Britai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irce, N. 2000. E-Government: Not Just Convenience. Washington, DC.: Alliance for Redesigning Government, 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rtney, L. G., and Watkins, M.P. 2000, Foundations of clinical research:Applications to practice(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Tapscott D., Agnew D. 1999. Governan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36(4), 34-37. Tolbert, C. J., and K. Mossberger. 2006. The Effects of E-Government on Trust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354-369.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01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為達成良善治理的民主理念,掌握民意的需求與趨勢,本研究以新北市政府100年至107年透過電話(1999市政專線)與網路(市長信箱、市政APP等)管道受理的陳情案件與市府自辦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藉此瞭解新北市升格後八年的民意需求及地方政府的施政表現,探討市民關注議題,作為政府機關執政的重要反饋與參考意見。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o achieve the democratic ideal of good governance and accurately grasp public needs and trends, this study perform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mplaints received via telephone (1999 Citizen Hotline) and online platforms (Mayor's Mailbox, City Governance App, etc.) by th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from 2011 to 2018, alongside the results of government-conducted satisfaction surveys. This analysis aims to comprehend the public demands and the governmental performance in New Taipei City over the eight years since its elevation to a municipality. By investigating the issues of concern to citizens, the study provides significant feedback and reference points for governmental bodies in their administration.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4-08-14T16:15:01Z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4-08-14T16:15:01Z (GMT).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電子治理及應用 9 第二節 公民參與 16 第三節 人民陳情 19 第四節 施政滿意度 24 第五節 小結 28 第三章 新北市政府陳情機制與案件分析 29 第一節 新北市陳情機制 30 第二節 陳情資料分析 35 第三節 小結 51 第四章 新北市政府施政滿意度分析 53 第一節 滿意度調查機制 54 第二節 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 57 第三節 小結 74 第五章 陳情與施政滿意度之相關性分析 75 第一節 陳情案量與施政滿意度之相關性 76 第二節 陳情主題與施政滿意度之相關性 80 第三節 小結 84 第六章 結論 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6 第二節 政策建議 89 參考文獻 93 | - |
dc.language.iso | zh_TW | - |
dc.title | 從陳情與施政滿意度探討民意趨勢-以新北市政府為例 | zh_TW |
dc.title | Exploring Public Opinion Trends Through Petition and Policy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 en |
dc.type | Thesis | - |
dc.date.schoolyear | 112-2 |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郭銘峰;陳志瑋 | zh_TW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Ming-feng Kuo;CHIH-WEI CHEN | en |
dc.subject.keyword | 電子治理,公民參與,人民陳情,施政滿意度,關聯性,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E-Governance,(Public participation,Petition,Policy Satisfaction,Correl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01 |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403138 |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
dc.date.accepted | 2024-08-10 |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政治學系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政治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12-2.pdf | 3.29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