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393
標題: | 臺灣北部淡水河沿岸鳥類資源之組成與時空變遷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ird community along Tamsui River, northern Taiwan |
作者: | 潘天祺 |
出版年 : | 1998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臺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濕地具有豐富鳥類資源,但都市與工商業的發展均對此地的鳥類棲地產生不利影響。為了探討此區域鳥類資源的變遷,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臺北市野鳥學會自1991年11月起,在淡水河沿岸設立九個調查站,長期記錄出現於這些區域的鳥類種數和數量。本研究分析這些調查資料,以1992年9月至1996年8月為時間範圍,探討調查區域內鳥類組成之季節性變化、調查站間差異、逐年變遷與量豐度分佈形式的時空變化,並配合航空照片,以棲地變化之觀點探討造成鳥類組成時空變異的因素。 自1992年9月至1996年8月間,調查區域內共記錄到166種鳥類,以遷移性來分,以冬候鳥最多,依棲地利用同功群區分,以水域泥岸遊涉禽最多。在季節性的變化方面,候鳥的遷移造成月份間種類與數量的差異,本研究依鳥類組成將各月分分為9月與10月、11月到3月、4月與5月、6月到8月四個季節。在調查站間的差異方面,關渡站與立農站較類似,社淡站與成子寮站較類似,華江橋站、華中橋站與中正橋站較類似,而挖子尾站與社尖站則較特殊。在鳥類資源的逐年變化方面,種豐度有逐年減少的現象,部分調查站之鳥類棲地受到人為幹擾或破壞,使鳥類豐富度下降。在各調查站、各季節量豐度分佈形式的分析方面,Truncated Lognormal模式的適合程度最好,Geometric模式的適合程度最差,整體而言,以Log Series模式與Broken Stick模式較能表現量豐度分佈的變化。 本研究顯示人為幹擾已造成部分鳥類棲地消失或型態改變,因此需要加強對棲地的保護。由於各調查站間有高相似性存在,因此在保育上宜將整個區域視為一個整體。未來調查工作有必要持續進行,以做為鳥類資源長期變遷研究之依據。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393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動物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