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命科學院
  3. 漁業科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091
標題: 臺灣西部中區?鱙漁業的資源特性
Larvae fishery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anchovy
in western central Taiwan
作者: 遊博婷
出版年 : 1994
學位: 碩士
摘要: 為瞭解臺灣西部中區的沕鱙漁業發展情形,本論文以大安漁場所採得的漁獲為樣本,進行一系列實驗,來探討其沕鱙漁業的資源特性: l )分析漁獲組成及其主要魚種。 2 )漁期中沕仔魚體長頻度變化。 3 )以主要種之一--芝蕪稜鯷為例,探尋最適生長曲線和形質之間的關連性。 4 )估計大安漁場中芝蕪稜鯷的殘存率、全減少係數和漁獲死亡率,來討論大安漁場沕僥資源利用情形。
實驗結果顯示 ,大安漁場漁獲以鯷科為主,共有日本鯷、島嶼小公魚、芝蕪稜鯷、杜氏稜鯷及刺公鯷五種。在漁期間最主要種因時間而有遞換的現象。目前以芝蕪稜鯷為代表,研究其初期生活史,以觀察沕鱙漁業資源之特性。芝蕪稜鯷的生長參數如日齡、體長、體重、及耳石最大直徑等形質可用模式來描述。芝蕪稜鯷的生長曲線可用薑普式方程式( Grompertz function )來描述; L ( t )= 4.063* exp ( 1.686 ( 1-exp(-0.109t)))。體長和體重的關係式為對數型方程式: W (L)= 1.185*10-7* L4.ll62;體長和最大耳石直徑之關係是也呈對數方程式:D(L)=3.658*10-3*L2.3126;而日輪及最大耳石直徑的關係式則呈現直線式:D (I)=0.3142+0.09597 *t。
對於漁場資源利用情形,則透過芝蕪稜鯷之體長頻度分析及體長和日齡之關係式轉換,求得該漁季之全死亡係數為 0.2760/mm,漁獲死亡係數( Fishing mortality coefficient )為 0 . 0621 。因此可估得芝蕪稜鯷由進入大安水域到離開時,殘存率僅存2.9%。
綜合大安漁場研究之結果,著者並以臺灣兩大沕鱙漁場-宜蘭及枋寮-的特性進行比較。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091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漁業科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