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05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黃明哲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7-01T08:17:37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7-01T08:17:37Z | - |
dc.date.issued | 1994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于敏中、彭元瑞。天祿琳琅書目。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年。 方品光。福建版本資料匯編。福州:福建師範大學,1979年。 方品光。福建版本資料匯編(增訂本)。未出版。 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王重民輯錄、袁同禮校。美國國會圖書館中國善本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民61年。 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善本書目。上海:該館,1969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國圖書館學會編。古籍鑑定與維護研習會專集。臺北:該會,民74年。 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2年。 卡特著;胡志偉譯。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臺北:商務印書館,民57年。 北京圖書館編。中國版刻圖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北京:該館,1975年。 史梅岑。中國印刷發展史。臺北:商務印書館,民55年。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 沈德壽。抱經樓藏書志。民13年排印本。 河田罷。靜嘉堂秘笈志。日本大正六年靜嘉堂排印本。 李致忠。中國古代書籍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清志。古書版本鑑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5年。 長澤規矩也編。足利學校善本圖錄。東京:汲古書院,昭和48年。 昌彼得編。中國圖書版本學論文選輯。臺北:學海出版社,民70年。 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民63年。 屈萬?。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臺北:藝文印書館,民64年。 屈萬?、昌彼得著,潘美月增訂。圖書版本學要略。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75年。 來新夏。中國古代圖書事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邵懿辰撰、邵章續錄、邵友誠重編。增訂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標注。臺北:世界書局,民50年。 洪邁。容齋四筆。文淵閣四庫全書851冊。臺北:商務印書館,民65年。 建陽劉氏族譜。清光緒手寫本。藏於福建省圖書館。 祝穆。方輿勝覽。臺北:文海出版社,民70年。 孫星衍。平津館鑑藏書籍記。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8年。 孫毓修。中國版刻源流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年。 翁方綱著、徐乾學輯。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民61年。 梁克家纂修。淳熙三山志。文淵閣四庫全書484冊。臺北:商務印書館,民65年。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年。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年。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年。 陸遊。老學庵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1年。 陳宏天。古籍版本概要。臺北:洪葉文化公司,民81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年。 陳彬龢、查猛濟。中國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0年。 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民74年。 莫友芝。宋元舊本書經眼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莫友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書目五編。臺北:廣文書局,民61年。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宋本圖錄。臺北:該館,民47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臺灣公藏善本書目書名索引。臺北:該館,民60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臺北:該館,民7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臺北:該院,民7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該院,民7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宋本圖錄。臺北:該院,民6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宋版書特展目錄。臺北:該院,民75年。 森立之。經籍訪古志。清光緒十一年鉛印本。 黃丕烈。百宋一廛書錄。叢書集成續編第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78年。 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張元濟。涉園序跋集錄。書目類編78。臺北:成文出版社,民67年。 張秀民。張秀民印刷史論文集。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88年。 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1年。 葉夢得。石林燕語。叢書集成初編2754-2755。臺北:商務印書館,民60年。 葉德輝。郋園讀書志。臺北:明文書局,民79年。 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世界書局,民77年。 喬衍琯、張錦郎編。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6年。 路工。訪書見聞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傅增湘。雙鑑樓善本書目。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8年。 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楊守敬。日本訪書志。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楊紹和。楹書偶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楊繩信編。中國版刻綜錄。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福建通志局。福建通紀。台灣:大通書局,民11年。 潘宗周編。寶禮堂宋本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2年。 潘美月。圖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5年。 潭陽熊氏宗譜。清排印本。藏於福建省圖書館。 靜嘉堂文庫編。靜嘉堂文庫宋元版圖錄。東京:汲古書院,平成四年。 臧勵龢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2年。 劉家璧編。中國圖書史資料集。香港:龍門書店,1974年。 劉國鈞。中國古代書籍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盧峰蔡氏家譜。清手寫本。藏於福建省圖書館。 錢曾。述古堂書目。書目三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8年。 錢存訓。中國書籍、紙墨及印刷史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錢基博。版本通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22年。 錢謙益。絳雲樓題跋。書目類編71。臺北:成文出版社,民67年。 繆荃孫。藝風藏書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嚴文鬱。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商務印書館,民81年。 羅錦堂。歷代圖書版本志要。臺北:國立編譯館,民73年。 魏隱儒。中國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84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年。 方品光。「福建刻書考略」。福建省圖書館學會通訊(1980年3期),頁22-27。 方彥壽。「建陽劉氏刻書考」。文獻1988年2期,頁197-227;1988年3期,頁217-229。 方彥壽。「閩北十八位刻書家生平考略」。文獻1994年1期,頁224-232。 尾崎康。「宋版鑑定法」。古籍鑑定與維護研習會專集(民74年),頁47-68。 林列。「關於麻沙本」。圖書館學通訊(1980年2月),頁72-73。 長澤規矩也著:鄧衍林譯。「宋元刊本刻工名表初稿」。圖書館學季刊8卷3期(民23年7月),頁451-493。 封思毅。「宋本之因革」。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6卷2期(民72年12月),頁1-10。 梁子涵。「日本現存宋本書錄」。學術季刊2卷2-4期,3卷1期(民42年12月-43年9月) 梁子涵。「建安餘氏刻書考」。福建文獻1期(民57年3月),頁53-73。 宿白。「南宋的雕版印刷」。文物(1962年1期),頁15-28。 張秀民。「明代印書最多的建寧書坊」。文物(1979年6期),頁76-80。 張秀民。「南宋刻書地域考」。圖書館(1961年3期),頁52-56。 張秀民。「宋元的印工和裝背工」。文獻10期(1981年12月),頁195-199。 黃強祺。「古籍牌記簡述」。圖書館雜誌1985年4期(1985年12月),頁54-56。 喬衍琯。「書錄解題之版刻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7卷1期(民63年3月),頁60-70;新7卷2期(民63年9月),頁27-31。葉長青。「閩本考」。圖書館學季刊2卷1期(民16年9月),頁115-161。 趙鴻謙。「宋元本行格表」。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年刊1期(民17年11月),頁1-34。 潘美月。「宋刻韓柳文集」。故宮文物月刊2卷3期(民73年6月),頁121-124。 潘美月。「談版式」。故宮文物月刊1卷8期(民72年11月),頁93-97。 潘美月。「宋刻九經三傳」(下)。故宮文物月刊2卷1期(民73年4月),頁53-56。 蕭東發。「建陽餘氏刻書考略」。文獻21-23期(1984-1985年)。 瞿鳳起。「關於宋元刻本」。文獻21期(1984年6月),頁248-24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05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宋代福建刻書歷來?人所詬病,書坊及私家刻本亦不例外,歸其原因,不外校勘不精、紙版俱差兩項,是故研究者寡,論述文獻亦殊少提及,然其傳佈廣遠,實具有研究價值。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就已出版之版刻圖錄、圖書館之善本館藏、各家藏書志、福建地方誌、版本學專著、圖書文獻史論集、期刊論文等,一一蒐羅考訂,進而將蒐得之資料分別歸納、整理,再加以綜合、分析,敘成全文: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述緣起與地區分佈:第三章列舉其名錄與刻本;第四章論特色與形制特徵:第五章敘述其評價及文化貢獻。 建本長久以來已成惡本、劣本的代名詞。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固然有一些劣本,但從藏書家的書目文獻記載及現今傳本而觀,亦有部份校勘審?、紙墨俱佳、雕印精良的善本。吾人從事研究,應實事求是,不以偏概全,才能給予一公允之評述。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7-01T08:17:37Z (GMT). No. of bitstreams: 0 Previous issue date: 1994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陳述……………………………………………………1 第二節 文獻分析……………………………………………………2 第三節 研究目的……………………………………………………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五節 研究方法……………………………………………………10 註釋……………………………………………………10 第二章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緣起與地區分佈……………………………………………………15 第一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緣起……………………………………………………15 第二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地區分佈……………………………………………………18 註釋……………………………………………………18 第三章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名錄與刻本……………………………………………………20 第一節 宋代建陽劉氏刻書……………………………………………………20 第二節 宋代建安餘氏刻書……………………………………………………37 第三節 宋代建安蔡氏刻書……………………………………………………53 第四節 宋代建安魏氏刻書……………………………………………………65 第五節 宋代建陽熊氏刻書……………………………………………………70 第六節 宋代建陽虞氏刻書……………………………………………………73 第七節 宋代福建書坊刻書……………………………………………………77 第八節 宋代福建私家刻書……………………………………………………95 註釋……………………………………………………113 第四章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特色與形制特徵……………………………………………………125 第一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特色……………………………………………………125 第二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形制特徵……………………………………………………126 註釋……………………………………………………138 第五章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評價及其文化貢獻……………………………………………………142 第一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評價……………………………………………………142 第二節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之文化貢獻……………………………………………………144 註釋……………………………………………………146 結語……………………………………………………147 參考書目……………………………………………………148 索引:一.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人名、坊名索引……………………………………………………158 二.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書名索引……………………………………………………161 附錄(請參見附本):一.圖版 二.附圖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宋代福建書坊及私家刻書研究 | zh_TW |
dc.date.schoolyear | 82-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relation.page | 178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圖書館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圖書資訊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