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命科學院
  3. 動物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498
標題: 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及成蟲之超顯微構造,出囊機制,體外培養及組織化學之研究
Studies on the Outer Ultrastrueture, Excystation Mechanism, In Vitro Cultivation and Histochemistry of Metacercaria and Adult of Clonorchis sinensis
作者: 劉新
出版年 : 1984
學位: 碩士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於對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做一個廣泛的研究,由其外部形態,囊鞘構造,出囊機制,從而建立一個體外培養的系統,俾能提供對中華肝吸蟲生理,生化,發育等方面的瞭解。另外並研究成蟲體內磷酸脂酵素之分佈情形。
剛由克氏鱎魚肉內取出的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之囊胞為橢圓形透明的構造(138.2μm×114.7μm),以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囊胞表面平滑,囊鞘由三層囊壁所組成;外壁又可細分為兩層。用組織化學方法分析囊鞘壁的組成係由蛋白質及黏多醣等物質所組成,但無脂質的成份。
影響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出囊作用的絕對因數為溫度(37℃)及胰蛋白?。
中華肝吸蟲囊狀幼蟲之體外培養係以CHO細胞株及大白鼠肺臟初級細胞培養內的存活期較長,可達50天。若以合成培養基及添加物的培養,則其存活期約30天,且其存活率亦較低。
以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囊狀幼蟲體表被有鱗狀的構造,在身體橫向成規則排列,愈往末端愈細而成刺狀。體表有兩種感覺構造:因為頂端有一根感覺毛的感覺乳突。(A)為頂端無感覺毛的圓形蕈狀乳突。(A)及(B)之分佈以體前端尤其是以口吸盤周圍為多。成蟲體表無鱗狀或刺狀的構造,則滿佈結節狀圓狀物的分佈。體前端有橫向不規則的稜紋。體表有感覺乳突的分佈也密生於口吸盤附近。
成蟲體內磷酸酯?的分佈情形:酸性磷酸酯?普遍存在於身體各部份,以消化道活性最強,其次體表,皮下組織,生殖系統及吸盤等處均有顯著的活性。鹼性磷酸酯?則僅於卵巢及排泄管有活性。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498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動物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