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45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奕珍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un-Wei Jia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簡醇瑋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7T02:21:34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8-25 | |
dc.date.copyright | 2017-08-25 | |
dc.date.issued | 2017 | |
dc.date.submitted | 2017-08-20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古籍
戰國‧不詳,王天海譯註:《穆天子傳全譯》(貴陽:貴州人民,1997年) 西漢‧董仲舒著、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84年)。 東漢‧班固等撰,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西晉‧陳壽著、趙幼文遺稿、趙振鐸等整理:《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頁47,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2月)。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收於《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1979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收於《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1979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宋‧郭茂倩著:《樂府詩集》(台北:里仁,1999年)。 宋‧李綱:《靖康傳信錄》,收於朱易安、傅璇琮等編《全宋筆記》第三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1月)。 宋‧朱熹著:《朱文公文集》,收於《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1979)。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收於孫克強編:《唐宋人詞話(增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宋‧洪適:《盤州集》,收於《原式精印大本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1979)。 宋‧陳造《江湖長翁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呂陶:《淨德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宋‧胡寅著、尹文漢校點:《斐然集》(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 宋‧陳暘:《樂書》(台北市:台灣商務,1979年)。 宋‧吳自牧著、傅林詳注:《夢梁錄》(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0年)。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宋‧嚴羽著、清‧胡鑑注、任世熙校:《校正滄浪詩話注》(南京:廣文書局,1972年1月)。 明‧許學夷:《詩源辨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清‧林蒲封、齊召南、楊開鼎等考證:《宋史》,收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明王世貞著,陸潔棟、周明初批註:《藝苑卮言》(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頁56。 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阿克當阿修、清‧姚文田等纂:《嘉慶重修揚州府志》(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 清‧馮班:《鈍吟雜錄》,收於吳景旭編《歷代詩話》上冊(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二、現代專書 陸侃如:《樂府古辭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年)。 羅根澤:《樂府文學史》(台北:文史哲,1974年)。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圖書公司,1977年)。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台大出版中心,1980年)。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1993年8月)。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台北:大安,1995年)。 莊桂英:《陸游邊塞詩研究》(台南:宏大,1997年10月)。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朱寶模、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台北:文津,2000年)。 繆鉞著:《繆鉞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 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錢鍾書:《宋詩選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王輝斌:《唐後樂府詩史》(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王傳飛:《相和歌辭研究》(北京:北大出版社,2010年)。 程千帆:《千帆詩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8月)。 王建國、王建軍編著:《新編中國歷史大事表》(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王文進《南朝樂府新論》(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7月)。 尚麗新:《《樂府詩集》版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喻意志:《樂府詩集成書研究》(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 胡適:《白話文學史》(台北:五南,2013年) 三、學位論文 (一)碩士 徐建華:《邊塞詩與樂府》,(北京:北大碩士論文,1986年)。 王祝美:《北宋〈使北詩〉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羅紅艷:《論《全宋詩》中的聲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王英:《南朝邊塞樂府詩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卓若望《中晚唐樂府題邊塞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元娟莉:《琴曲歌辭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周仕慧:《《樂府詩集‧琴曲歌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梁海燕:《舞曲歌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趙岩:《論中唐樂府題邊塞詩》(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楊娟:《曹勛樂府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吳彤英:《宋朝邊塞題樂府詩研究》(石家庄: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楊麗:《宋南渡詩人敘事性詩歌研究》(山西:山西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二)博士 楊曉靄:《宋代聲詩研究》(揚州: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張煜:《新樂府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韓寧:《《樂府詩集》「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王莉:《樂府「相和歌辭」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于海峰:《漢魏晉南北朝邊塞樂府詩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羅旻:《宋代樂府詩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四、期刊論文 彭麗天:〈樂府詩集古辭校正〉,《清華學報》第12卷1期(1937年),頁151-165。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大陸雜誌》第25卷第8期(1962年10月),頁209-226。 閻采平:〈梁陳邊塞樂府論〉,《文學遺產》1988年第6期(1988年),頁45-54。 王水照:〈論北宋使遼詩的兩個問題〉,《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2期(1992年4月),頁37-43。 傅璇琮、孔凡禮:〈陸游與王炎的漢中交遊〉,《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5期,頁1-7。 錢志熙:〈齊梁擬樂府詩賦題法初探──兼論樂府詩寫作方法之流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1995年),頁60-65。 錢志熙:〈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文學評論》第2期(1998年),頁61-74。 李迪〈唐代與北宋邊塞詩比較〉,《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年1期,頁58-59。 黃奕珍:〈范成大使金絕句中以「時間之對比」形塑「蠻荒北地」的修辭策略〉,《台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161-163、165-184。 鄒小霞:〈擬樂府之風與六朝邊塞詩的創作〉,《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2003年),頁62-65。 胡傳志:〈論南宋使金文人的創作〉,《文學遺產》2003年5期(2003年),頁72-83。 徐文新:〈樂府詩集整理中存在的問題〉,《學術研究》2003年第9期(2003年),頁138-140。 葛兆光:〈宋代中國意識的凸顯──關於近世民族主義思想的一個遠源〉,《文史哲》2004年1期,頁5-12。 劉德玲:〈「樂府詩集」體例與收詩之商榷〉,《中國學術年刊》第26卷(2004年9月),頁105-119+235 續娟娟:〈唐邊塞詩對漢樂府詩的繼承和發展〉,《刑台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2003年),頁51-53。 汪愛武:〈初唐邊塞樂府與南北朝邊塞樂府之比較〉,《蕪湖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第1期(2005年),頁22-24。 張曉明:〈20世紀邊塞詩研究述評〉,《青海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4期(2005年12月)頁76-83。 韓寧、徐文武:〈橫吹曲與邊塞詩〉,《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2006年),頁104-111。 林仁昱:〈行路難體制分析〉,《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9月),頁135-166。 蔡振念:〈論唐代樂府詩之律化與入樂〉,《文與哲》第15期(2009年12月),頁61-98。 胡傳志:〈論楊萬里接送金使詩〉,《文學遺產》2010年4期,頁66。 王輝斌:〈兩宋樂府詩鳥瞰〉,《貴州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1期,頁16-22。 張建華:〈樂府古辭釋名〉,《師大學報》第57卷1期(2012年3月),頁55-69。 馬冠芳:〈論宋代邊塞詩詞的主題風貌〉,《新西部》2012年第14期(2012年),頁92。 楊曉靄、高震:〈21世紀邊塞詩研究述略〉,《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2期(2014年3月),頁94-100。 袁軍煊、蕭華:〈宋遼戰爭:宋初軍旅詩的內核〉,《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2期(2014年4月)頁33-38。 楊武飛:〈南宋使節詩人渡淮心理探析〉,《懷化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2015年),頁93-96。 許菊芳:〈試論宋代邊塞詩的理性精神〉,《運城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2015年),頁42-44、60。 劉德玲:〈《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收詩與分類之商榷〉,《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8卷1期(2015年04月),頁33-67。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45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將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置於邊塞詩與樂府詩兩種發展脈絡下加以觀照,釐清南宋詩作在主題、寫法的承衍,並就當時社會環境、歷來擬作傳統、文人詩學見解等方面,探究其背後之成因。
第一章首先梳理舊題邊塞樂府詩由漢迄宋的流變情形,確立舊題邊塞樂府詩的義界:以樂府舊題為標準,並指涉邊塞題材之詩作;再整理宋代邊塞詩及樂府詩的相關文獻資料,作為本文研究的基礎。 第二章採取偏重邊塞詩的視角,考察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中書寫題材的特殊性。本文發現,選用舊題樂府體裁的詩作與其他邊塞詩作表現的主題共性明顯不同,舊題樂府邊塞詩更為突出相近題材的折衝與頡頏,表現出更為全面的觀照視角。 第三章偏向以樂府詩的角度,探究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對前人樂府寫法有何繼承與開拓。儘管南宋舊題樂府詩作大抵視以前人樂府為參考對象,作詩基本上襲改前人作法,根據自己的主觀目的之別,尋繹最為適合的寫作方式。 綜上可知,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不僅對邊塞主題內容有所開拓,對樂府詩傳統筆法亦有所繼承與改良,在詩歌發展史上無疑占有一席之位。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uthern Song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 in the context of frontier fortress poem and Yue-fu, so as to analyze how the poems in Southern Song inherited the topic and methods of writing of the past and evolved from which. Factors Involved include social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model, and view of the poet.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Song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Southern Song, to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poems with yue fu title whose content feature frontier fortress. Then a literature review on relevant papers was conducted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view of frontier Fortress poem is first adopted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ic.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the poets used the style of Yue-fu , the topic they wrote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as the poems further highlight the contradiction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and give light to a more macro perspective.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view of Yue-Fu is adopted to study how Southern poets imitated or improved the method of writing based on the Yue-Fu tradition. Despite the fact that Southern Poet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writing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y still made attempts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writing in the view of other opinion to identify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s of writing. In conclusion , Southern Song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 not only widen the topic of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but also improve the methods of writing of the Yue-Fu tradition, which, without a doubt, reach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poems.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7T02:21:3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6-R02121014-1.pdf: 2814542 bytes, checksum: 974d7e397cfa795612ae93d1991ad8a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7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摘要 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舊題邊塞樂府詩之確立 2 一、樂府詩史 2 二、邊塞樂府詩論 7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0 一、邊塞樂府詩 10 二、宋代樂府詩 12 三、宋代邊塞詩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主題特色 19 第一節 尊華與貶夷 20 一、〈上之回〉仙化君王與〈凱歌〉妖魔化外族之華夷觀 21 二、矮化外族、奉守天命之華夷觀 28 第二節 個人與國家之取捨 32 一、個人生命輕於國家 33 二、個人生命重於國家者 39 第三節 關懷下層與批判上位 43 一、關懷下層的書寫 44 二、關懷下層同時批判上層的書寫 50 第四節 力求徵實及崇尚理性 56 一、力求徵實 58 二、崇尚理性 63 第三章 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作法探析 69 第一節 擬賦古題與寓意古題 70 一、改良擬賦古題之法 71 二、寓意古題及開發新意 75 第二節 深化的敘事主體與靈動的敘事視角 81 一、深化的敘事主體 82 二、靈動的敘事視角 86 第三節 豐化及開發諷諭手法 91 一、豐化諷諭寫法 92 二、新型諷諭筆法──翻案與推因 97 第四節 南宋邊塞樂府詩之律化現象 101 一、南宋樂府律化的轉變 102 二、律化現象的成因 107 第四章 結論 111 一、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的特色 111 二、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的創新及成就 113 參考書目 117 一、古籍 117 二、現代專書 119 三、學位論文 120 四、期刊論文 121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研究 | zh_TW |
dc.title | The resarch of Southern Song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5-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蘇珊玉,陳志信 | |
dc.subject.keyword | 南宋,舊題邊塞樂府詩,邊塞詩,樂府詩,內容,寫法,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Southern Song,Frontier Fortress Poems of Yue-Fu,Frontier Fortress Poems,Yue-Fu,Content,Method Of Writing, | en |
dc.relation.page | 123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703606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7-08-2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中國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75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