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8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鈺雄 | |
dc.contributor.author | Hui-Chung Hsieh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謝慧中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17T09:18:08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2-07-27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17T09:18:08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2-07-27 | |
dc.date.issued | 2012 | |
dc.date.submitted | 2012-07-18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文獻
(一) 教科書、書籍、碩士論文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2010,改訂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10,第9版,元照出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11,第3版,元照出版。 ◎吳俊毅,辯護人論,2009,正點出版。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律師懲戒案例選輯,2007,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10年周年報告書,2011,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出版。 ◎張之萍,刑事被告的閱卷權,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7。 ◎施育傑,歐洲人權公約第五條─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為借鏡檢討我國羈押與人身拘束制度,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8。 ◎陳鈺歆,對質結問權保障標準取代傳聞法則之研究─以歐洲法發展為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9。 ◎呂雅婷,刑事被告受律師協助權─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為借鏡,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7。 (二) 期刊論文 ◎王士帆,歐洲刑事辯護的挑戰,檢察新論,第9期,2010年7月,324頁以下。 ◎王兆鵬,貫徹平等於實質之辯護,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2006年10月,104頁以下。 ◎王自雄,人權兩公約之國內法化暨其施行法之實施─從國際法的內化與人權在我國憲政體制下之法律地位論起,台灣法學雜誌,第164期,2010年11月,113頁以下。 ◎尤伯祥,是恩惠還是權利?從程序保障觀點檢討現行羈押法制,全國律師,第10期,2006年7月,22頁以下。 ◎尤伯祥,偵查取證程序之監督,檢察新論,第7期,2010年1月,158頁以下。 ◎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第25卷第4期,2000年4月,33頁以下。 ◎何賴傑,刑事辯護對羈押決定及羈押期間之影響─德國實證研究報告之啟示,台灣法學雜誌,第136期,2009年9月,13頁以下。 ◎何賴傑,偵查程序強制辯護之指定及違法效果─以德國刑事訴訟法為觀察重點(上),政大法學評論,第111期,2009年10月,81頁以下。 ◎何賴傑,偵查程序強制辯護之指定及違法效果─以德國刑事訴訟法為觀察重點(下),政大法學評論,第112期,2009年12月,71頁以下。 ◎何賴傑,論刑事訴訟法之傳承與變革─從我國與德國晚近刑事訴訟法修法談起,月旦法學教室,第100期,2011年2月,172頁以下。 ◎吳巡龍,辯護人是否有權複製偵訊光碟,台灣法學雜誌,119期,2009年1月,163頁以下。 ◎李宜光,偵查中羈押審理制度之探討─以公正審判權為中心,檢察新論,第11期,2012年1月,227頁以下。 ◎林志潔,是公平的保障還是一襲國王的新衣?─論對抗制下律師失職行為與被告律師權的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2006年10月,152頁以下。 ◎林鈺雄,對質詰問與上級審─歐洲法發展與我國法走向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5頁以下。 ◎林鈺雄,改革偵查程序的新視野─從歐洲法趨勢看我國法走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202頁以下。 ◎林鈺雄,刑事被告本人之閱卷權─歐洲法與我國法發展之比較與評析,政大法學評論,第110期,2009年8月,213頁以下。 ◎林鈺雄,對質詰問之限制與較佳防禦手段優先性原則之運用,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2323頁以下。 ◎林裕順,「迅速審判」法制研究─日本司改「審前整理」「證據開示」之啟示,檢察新論,第8期,2010年7月,254頁以下。 ◎林裕順,「起訴狀一本主義」再考─釐清「剪不斷、理還亂」的審檢互動,月旦法學雜誌,第177期,2010年2月,176頁以下。 ◎施育傑,鳥瞰歐洲人權公約人身自由權利─兼論「羈押速審條款」,檢察新論,第9期,2011年1月,213頁以下。 ◎陳愛娥,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2004年1月,359頁以下。 ◎陳運財,刑事訴訟法之修正與刑事辯護,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2006年10月,120頁以下。 ◎許揚成,羈押審查程序之探討,玄奘法律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1頁以下。 ◎黃朝義,偵查中羈押之課題與展望,全國律師,第10期,2006年7月,13頁以下。 ◎楊雲驊,閱卷權的突破─以歐洲人權法院近年來數個判決為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0期,2005年5月,120頁以下。 ◎楊雲驊,歐洲人權法院對逮捕、羈押刑事被告審查重點介紹,全國律師,第10期,2006年7月,4頁以下。 ◎楊雲驊,二十年來台灣刑事訴訟程序羈押制度之檢討與建議(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188頁以下。 ◎蔡墩銘,辯護人之閱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期,2002年11月,18頁以下。 ◎鄭聖業,論限制偵查階段指定辯護之合理性與意義,成大法學,第15期,2008年6月,173頁以下。 ◎「審前羈押、逕行拘提等強制處分制度檢討研討會」會議記錄(一)─審前羈押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167期,2009年4月,254頁以下。 ◎「審前羈押、逕行拘提等強制處分制度檢討研討會」會議記錄(三)─拘提即時上手銬之妥當性,月旦法學雜誌,169期,2009年6月,308頁以下。 ◎Beulke 著/吳俊毅 譯,德國刑事訴訟程序辯護人的功能及地位─至今仍具話題性的一個爭論,高大法學論叢,第6卷第1期,2010年9月,59頁以下。 ◎Esser 著/林鈺雄、王士帆 譯,《東協憲章》基礎上的區域人權保護制度之發展─從歐洲觀點看國際法院裁判落實到內國刑事訴訟法,台灣法學雜誌,第148期,2010年3月,65頁以下。 ◎Satzger 著/王士帆 譯,《歐洲人權公約》對德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之影響─探討基礎理論與重要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189期,2011年12月,39頁以下。 ◎Satzger 著/王士帆 譯,法官在刑事偵查程序之角色─以德國跟法國為例,檢察新論,第11期,2012年1月,297頁以下。 二、英文文獻 (一) 歐洲人權法院裁判/歐洲人權委員會決定 ECHR, Ananyin v. Russia, Judgment of 30 July 2009, Appl. no. 13659/06. ECHR, Averill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6 June 2002, Appl. no. 36408/97. ECHR, Barbera, Messegue and Jabardo v. Spain, Judgment of 6 December 1988, Appl. no. 10590/83. ECHR, Benham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0 June 1996, Appl. no. 19380/92. ECHR, Berliński v. Poland, Judgment of 20 June 2002, Appl. nos. 27715/95 and 30209/96. ECHR, Boner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28 October 1994, Appl. no. 18711/91. ECHR, Bouamar v. Belgium, Judgment of 29 Febuary 1988, Appl. no. 9106/80. ECHR, Brennan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6 October 2001, Appl. no. 39846/98. ECHR, Croissant v. Germany, Judgment of 25 September 1992, Appl. no. 13611/88. ECHR, Daud v. Portugal, Judgment of 21 April 1998, Appl. no. 22600/93. ECHR, Fejde v. Sweden, Judgment of 29 October 1991, Appl. no. 12631/87. ECHR, Foucher v. France, Judgment of 18 March 1997, Appl. no. 22209/93. ECHR, Garcia Alva v. Germany, Judgment of 13 February 2001, Appl. no. 23541/94. ECHR, Granger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28 March 1990, Appl. no. 11932/86. ECHR, Hood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8 Febuary 1999, Appl. no. 27267/95. ECHR, Imbrioscia v. Switzerland, Judgment of 24 November 1993, Appl. no. 13972/88. ECHR, Jan-Akk Andersson v. Sweden, Judgment of 29 October 1991, Appl. no. 11274/84. ECHR, John Murray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8 February 1996, Appl. no. 18731/91. ECHR, Kamasinski v. Austria, Judgment of 19 December 1989, Appl. no. 9783/82. ECHR, Khodorkovskiy v. Russia, Judgment of 31 May 2011, Appl. no. 5829/04. ECHR, Kremzow v. Austria, Judgment of 21 September 1993, Appl. no. 12350/86. ECHR, Lamy v. Belgium, Judgment of 30 March 1989, Appl. no. 10444/83. ECHR, Lagerblom v. Sweden, Judgment of 14 June 2003, Appl. no. 26891/95. ECHR, Lietzow v. Germany, Judgment of 13 February 2001, Appl. no. 24479/94. ECHR, Magalhaes Pereira v. Portugal, Judgment of 26 February 2002, Appl. no. 44872/98. ECHR, Matznetter v. Austria, Judgment of 10 November 1969, Appl. no. 2178/64. ECHR, Maxwell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28 October 1994, Appl. no. 18949/91. ECHR, Mayzit v. Russia, Judgment of 20 January 2005, no. 6337/80. ECHR, Megyeri v. Germany, Judgment of 12 May 1992, Appl. no. 13770/88. ECHR, Monnell and Morris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2 March 1987, Appl. nos. 9562/81 and 9818/82. ECHR, Mooren v. Germany, Judgment of 13 December 2007, Appl. no. 11364/03. ECHR, Mooren v. Germany, Judgment of 9 July 2009, Appl. no. 11364/03, §§121-125. ECHR, Neumeister v. Austria, Judgment of 7 May 1974, Appl. no. 1936/63. ECHR, Nikolova v. Bulgaria, Judgment of 25 March 1999, Appl. no. 31195/96. ECHR, Oliveira v. Switzerland, Judgment of 30 July 1998, Appl. no. 25711/94. ECHR, Ocalan v. Turkey, Judgment of 12 May 2005, Appl. no. 46221/99. ECHR, Schops v. Germany, Judgment of 13 February 2001, Appl. no. 25116/94. ECHR, Shishkov v. Bulgaria, Judgment of 9 April 2003, Appl. no. 38822/97. ECHR, Pakelli v. Germany, Judgment of 25 April 1983, Appl. no. 8398/78. ECHR, Pham Hoang v. France, Judgment of 25 September 1992, Appl. no. 13191/87. ECHR, Perks and others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2 October 1999, Appl. nos. 25277/94 and 25279/94 and 25280/94 and 25282/94 and 25285/94 and 28048/95 and 28192/95 and 28456/95. ECHR, Prežec v. Croatia, Judgment of 15 October 2009, Appl. no. 48185/07. ECHR, Quaranta v. Switzerland, Judgment of 24 May 1991, Appl. no. 12744/87. ECHR, Reinprecht v. Austria, Judgment of 15 November 2005, Appl. no. 67175/01. ECHR, R.D. v. Poland, Judgment of 28 December 2001, Appl. nos. 29692/96 ; 34612/97. ECHR, S.C.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5 June 2004, Appl. no. 60958/00. ECHR, Shilbergs v. Russia, Judgment of 17 December 2009, Appl. no. 20075/03. ECHR, Shulepov v. Russia, Judgment of 26 June 2008, Appl. no. 15435/03. ECHR, Twalib v. Greece, Judgment of 9 June 1998, Appl. no. 24294/94. ECHR, Winterwerp v. Netherlands, Judgment of 24 October 1979, Appl. no. 6301/73. EComHR, Jespers v. Belgium, Decision of 15 October 1982, Appl. no. 8403/78. (二) 歐洲人權公約教科書 ◎Trechsel, Stefan,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Ovey, Clare & White, Robin, Jakobs and White: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4th Ed., 200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德文文獻 (一) 教科書、註釋書、專論 ◎Beulke, Werner, Strafprozessrecht, 11. Aufl., 2010, C. F. Muller. ◎Beulke, Werner /Ruhmannseder, Felix, Die Strafbarkeit des Verteidigers – Eine systemaische Darstellung der Beistandspflicht und ihrer Grenzen, 2. Aufl., 2010, C. F. Muller Verlag. ◎Busse, Ulrike, Fruhe Strafverteidigung und Untersuchungschaft - eine empirische Studie, 2008, Universitatsverlag Gottingen. ◎Grabenwarter, Christoph/Pabel, Katharina, Europaische Menschenrechtskonvention: Ein Studienbuch, 5. Aufl., 2012, C. H. Beck Munchen. ◎Esser, Robert, Auf dem Weg zu einem europaischen Strafverfahrensrecht : die Grundlagen im Spiegel der Rechtsprechung des Europaischen Gerichtshofs fur Menschenrechte in Strassburg, 2002, De Gruyter Recht. ◎Erb, Volker (Hrsg.), Lowe/Rosenberg: Die Strafprozes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 gesetz, Groskommentar, 26. Aufl., 4. Band, 2006, De Gruyter Recht. ◎Gless, Sabine, Internationales Strafrecht, Helbing Lichtenhahn Verlag, 2011. ◎Hannich, Rolf (Hrsg.), Karlsruher Kommentar zur Strafprozessordnung mit GVG, EGGVG und EMRK, 6. Aufl., 2008, C. H. Beck Munchen. ◎Meyer-Ladewig, Jens, EMRK: Europaische Menschenrechtskonvention, Handkommentar, 3. Aufl., 2011, Helbing Lichtenhahn Verlag. ◎Kuhn, Maren, Akteneinsicht contra Strafverfolgungsinteresse: Die Regelung des strafprozessualen Akteneinsichtsrechts nach §147 StPO n.F. auch unter Berucksichtigung der Europaischen Menschenrechtskonvention und der Rechtsprechung des Europaischen Gerichtshofs fur Menschenrechte, 2004, Shaker Verlag. ◎Michael, Lothar /Morlok, Martin, Grundrechte, 2008, Nomos. ◎Meyer-Grosner, Lutz/Cierniak, Jurgen, Strafprozessordnung, Kurzkommentar, 53. Aufl., 2010, C. H. Beck Munchen. ◎Pieroth, Bodo/Schlink, Bernhard, Grundrechte Staatsrecht II, 24. Aufl., 2008, C. F. Muller. ◎Roxin, Claus/Schunemann, Bernd, Strafverfahrenrecht, 26. Aufl., 2009, C. H. Beck. ◎Gollwitzer, Walter, Menschenrechte im Strafverfahren: MRK und IPBPR Kommentar, 2005, De Gruyter Recht. (二) 期刊論文 ◎Beulke, Werner/Witzigmann, Tobias, Das Akteneinsichtsrecht des Strafverteidiger in Fallen der Untersuchungschaft, NStZ 2011, 254 ff. ◎Bittmann, Folker, Anderungen im Untersuchungschaftrecht, JuS 2010, 510 ff. ◎Borner, Rene, Grenzfragen der Akteneinsicht nach Zwangsmasnahmen, NStZ 2010, 417 ff. ◎Esser, Robert/Gaede, Karsten/Tsambikakis, Michael, Ubersicht zur Rechtssprechung des EGMR in den Jahren 2008 bis Mitte 2010, NStZ 2011, 78 ff. ◎Expertenanhorung zur Pflichtverteidigerbeiordnung in der U-Haft, NJW-Spezial 2009, 314. ◎Dahns, Christian, Rechte und Pflichten im Zusammenhang mit der Akteneinsicht, NJW-Spezial 2011, 510 ff. ◎Gaede, Karsten, Schlechtverteidigung—Tabus und Praklusionen zum Schutz vor dem Recht auf wirksame Verteidigung?, HRRS 2007, 402 ff. ◎Graalmann-Scheere, Kirsten, Zur Reform des Rechts der notwendigen Verteidigung, StV 2011, 696 ff. ◎Herrmann, David, Anmerkung zu OLG Dusseldorf, StV 2011, 651, 652 ff. ◎Herrmann, David, Aktuelles zur Pflichtverteidigung, StraFo 2011, 133 ff. ◎Heydenreich, Carl W., Die Beiordnung des Pflichtverteidigers nach § 140 Abs. 1 Nr. 4 StPO – Der schwierige Versuch einer statistischen Erfassung, StV 2011, 700 ff. ◎Kempf, Eberhard, Anmerkung zu EGMR, StV 2001, 206, 201 ff. ◎Konig, Stefan, Der Zugang des (noch) nicht mandatierten Verteidigers zum inhaftierten Beschuldigten, StV 2011, 704. ◎Lange, Jurgen, Vollstandige oder teilweise Akteneinsicht fur inhafttierte Beschuldigte in den Fallen des §147 II StPO ?, NStZ 2003, 348 ff. ◎Lehmann, Jens, Die notwendige Verteidigung (§ 140 StPO), JuS 2004, 492 ff. ◎Michalke, Reinhart, Reform der Untersuchungschaft - Chance vertan?, NJW 2010, 17 ff. ◎Schlegel, Stephan, Das Akteneinsichtsrecht des Beschuldigten im Strafverfahren, HRRS 2004, 411 ff. ◎Schlothauer, Reinhold, Pflichtverteidigerbeiordnung nach Inhaftierung: zur praktischen Umsetzung des am 1.1.2010 in Kraft getretenen Gesetzes zur Anderung des Untersuchungshaftrechts, Festschrift fur Erich Samson zum 70. Geburtstag, 2010, 709 ff. ◎Redaktion FD-StrafR, Experten fur Pflichtverteidigung ab Beginn der U-Haft (Aktuelle Nachrichten), FD-StrafR 2009, 280248. (http://0rz.tw/RCosE) ◎Weider, Hans-Joachim, Das Gesetz zur Anderung des Untersuchungschaftrechts, StV 2010, 102 ff. ◎Wenske, Marc, Die Beiordnung des „Pflichtverteidigers” (§§ 141 IV, 142 StPO) - Alte Fragen im neuen Gewand?, NStZ 2010, 480 ff. ◎Wohlers, Wolfgang, Anmerkung zu OLG Munchen, StV 2009, 538, 539 ff. ◎Wohlers, Wolfgang, Die »unverzugliche« Beiordnung eines Pflichtverteidigers: Gefahrdung des Anspruchs auf effektive Verteidigung?, StV 2010, 151 ff.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8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羈押向來是法治國之刑事程序中棘手的難題,其一方面使追訴能夠有效進行,但另一方面卻嚴重干預了個人之人身自由。因此,透過羈押審查之程序保障確保羈押能夠在合乎其目的及比例原則之情況下進行,是正當化羈押程序的重要關鍵之一。羈押應遵守之程序保障種類繁多,本文著重於討論羈押審查中之強制辯護及閱卷權之保障;並鑒於偵查中往往涉及重要偵查利益及個人基本權保障之衝突,本文進一步聚焦於偵查階段之羈押審查程序。
具跨國性意義的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中,已明確強調基於對審及武器平等原則之要求,偵查中之羈押審查程序必須使辯護人能夠對挑戰羈押合法性為重要之資料進行閱卷;關於羈押審查中辯護人協助之必要性,雖然歐洲人權法院尚未有明確答案,惟本文認為,從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中採取的立場,似可推論出肯定答案。德國方面,於2009年以前,僅將羈押滿三個月列為強制辯護事由,偵查中羈押程序之閱卷權亦有以偵查目的為由加以限制的可能。鑒於羈押對基本權干預之嚴重性,德國於2009年羈押法修正時,將羈押執行列為強制辯護事由,並因應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將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不得以偵查利益為由限制閱卷的見解加以明文規定。 依照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中之強制辯護事由僅限於智能障礙者,而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之辯方亦無閱卷之權利可言。基於羈押對基本權干預之嚴重性及公平審判之維護,本文認為,首先,至少應將羈押列為偵查中之強制辯護事由,確保被告能於羈押審查程序中獲得辯護人協助;次者,應使羈押程序中之辯護人能對羈押決定具關聯性之卷證進行閱卷,以實現聽審權及武器平等原則之保障。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Deten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secu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etrial proceeding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most serious infringement on the right if liberty. Therefore, habeas corpus proceedings must provide sufficient guarantees of the judicial procedure, including varied procedural rights.
The case-law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says, “In the view of the dramatic impact of the deprivation of liberty on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person concerned, proceedings conducted under Article 5 § 4 of the Convention should in principle also meet, to the largest extent possib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n on-going investigati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 fair trial, such as the right to an adversarial proced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arms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an adversarial procedure, the accused in a pretrial detention must have opportunities to access the file and be assisted by a legal representation. In 2009, the German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was amended to provide mandatory defence for the accused, if remand detention is executed against him. Furthermore, it also regulates, if the accused is in remand detention or in the case of provisional arrest, information of relev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awfulness of such deprivation of liberty shall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defence counsel. In Taiwan, since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e accused in pretrial detention does not have the right to having a defence counsel appointed by a judge or prosecutor. Moreover, a defence counsel does not have the right to access the case-files in pretrial proceedings, even if the accused is in remand detention. In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to ensure the personal right of liberty, the mandatory defence shall be provided for the accused in the pretrial detention, and the defence counsel of the accused in pretrial detention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access the case-fil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lawfulness of deprivation of libert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7T09:18:0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7A21081-1.pdf: 1638997 bytes, checksum: eed33e15f8bea86792b52d5e5efeb56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一項 司法院釋字654號解釋之後─被遺忘的閱卷權 1 第二項 羈押程序與辯護人協助之必要性─強制辯護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本文架構 3 第一項 研究方法、對象及範圍 3 第二項 本文架構 4 第三節 用語說明 5 第二章 歐洲人權法院之案例法 7 第一節 羈押合法性審查程序─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 7 第一項 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人身自由保障之準據 7 第一款 人身逮捕令狀(Habeas Corpus)與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 7 第二款 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之規定 8 第二項 羈押審查之程序保障─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 8 第一款 以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作為程序保障依據 8 第一目 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 9 第二目 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與第3項之競合 10 第二款 羈押審查之程序保障與公平審判原則 11 第一目 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公平審判原則 11 第二目 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與第6條之關聯 14 第二節 羈押程序中辯護人協助之必要性 15 第一項 辯護人之功能與意義 15 第二項 辯護人協助權之一般規定 16 第一款 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第3項c款之保障 16 第一目 三種辯護權類型 16 第二目 實質有效辯護之保障 17 第二款 歐洲人權法院對於免費辯護人協助權之解釋 18 第一目 被告無資力支付辯護人費用 19 第二目 司法利益所需 19 第三款 小結 23 第三項 法律協助權與剝奪人身自由合法性審查之特別規定 23 第一款 以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為法律協助權依據 23 第二款 人權法院裁判以法律協助作為程序合法要件之情形 24 第一目 剝奪精神病患或心智欠缺者之自由 24 第二目 剝奪未成年人之自由 24 第三款 以辯護人協助作為羈押審查之必要條件 25 第一目 人權法院於公約第5條第4項建構之標準 25 第二目 辯護人協助於羈押審查之必要性 25 第四項 小結 26 第三節 羈押程序賦予閱卷權之討論 27 第一項 歐洲人權公約之閱卷概念 27 第二項 閱卷權於一般審判程序之基礎及權利行使範圍 28 第一款 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第3項b款 28 第二款 武器平等原則 28 第一目 武器平等原則之一般意義 28 第二目 以武器平等原則作為閱卷權基礎 29 第三款 一般閱卷權行使範圍 30 第一目 行使主體 30 第二目 行使客體 30 第三目 行使時點 30 第三項 閱卷權於羈押審查之程序特別要求 31 第一款 以歐洲人權公約第5條第4項為閱卷權依據 31 第二款 羈押程序閱卷權於歐洲人權法院之濫觴─Lamy案 31 第三款 以德國為被告國之案例 32 第一目 2001年之德國三案(Garcia Alva、Lietzow、Schops案) 32 第二目 2007年之Mooren案 35 第四款 建立羈押審查程序閱卷權之歐洲標準 36 第一目 歐洲人權法院對於羈押程序閱卷權所確立之標準 37 第二目 其他閱卷相關重要見解 40 第四節 小結 42 第三章 德國法之發展 43 第一節 德國法辯護人概念介紹 44 第一項 辯護人之意義與功能 44 第一款 辯護人之意義 44 第一目 協助發現真實 44 第二目 確保被告作為程序主體地位 45 第三目 維護刑事程序之武器平等 45 第二款 辯護人之功能 45 第一目 由被告角度出發 45 第二目 由公共利益角度出發 46 第二項 辯護人之定位 46 第一款 被告之輔助人兼司法單元說 47 第一目 司法單元說之基礎概念 47 第二目 嚴格單元理論 48 第三目 限制單元理論 48 第二款 當事人之利益代理人說 49 第一目 極端的當事人利益代理人理論 49 第二目 契約理論(Vertragstheorie) 50 第三目 憲法暨程序理論(verfassungsrechtlich-prozessuale Theorie) 50 第三款 小結 51 第三項 辯護之型態 51 第一款 強制辯護 52 第一目 強制辯護概念 52 第二目 強制辯護之法律規定 53 第二款 任意辯護 54 第四項 辯護人之種類 54 第一款 選任辯護人 54 第二款 義務辯護人 54 第五項 小結 55 第二節 羈押程序之強制辯護 55 第一項 羈押於憲法之保障 55 第二項 德國刑事訴訟法羈押制度之簡介 56 第一款 羈押之實體要件 57 第一目 重大之犯罪嫌疑(dringender Tatverdacht) 57 第二目 法定羈押事由(Haftgrund) 57 第三目 比例原則(Verhaltnismasigkeitsgrundsatz) 58 第二款 羈押之程序要件 58 第一目 原則─先核發令狀再為逮捕 58 第二目 急迫例外─先為逮捕再核發令狀 59 第三項 2009年羈押法修正前之指定辯護及修法討論 60 第一款 指定義務辯護人之程序規範 60 第一目 受指定為義務辯護人之資格 60 第二目 指定權限 61 第三目 指定義務辯護人之時點 62 第四目 給予被告表示意見機會之程序要求 63 第二款 修法前羈押受辯護人指定之法律依據 68 第一目 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1項第5款及第141條第3項 68 第二目 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4項 69 第三目 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18a條第2項 70 第四目 其他 70 第三款 修法前羈押程序實施辯護之情形 71 第四款 提前強制辯護時點之討論 71 第一目 支持者之論點 72 第二目 反對者論點 75 第五款 修法歷程 76 第六款 小結 77 第四項 2009年羈押法修正後之強制辯護 77 第一款 指定事由範圍 78 第一目 對被告執行羈押或鑑定留置 78 第二目 被告因另案而受拘禁 79 第二款 指定時點 79 第一目 執行羈押後儘速指定 79 第二目 表示期間(§ 142 I StPO)與儘速指定要求(§ 141 III S. 4 StPO)之衝突 80 第三款 管轄法院 83 第四款 相關程序要求 84 第一目 給予被告表示意見之期間 84 第二目 協助被告選擇義務辯護人之措施 85 第五款 修法未解之難題 86 第一目 建立關於法院選擇義務辯護人之明確標準及程序 86 第二目 辯護品質的隱憂 91 第三目 法院負擔增加 91 第五項 小結 92 第三節 辯護人於羈押程序之絕對權利─閱卷權行使 92 第一項 辯護人閱卷權之憲法基礎 93 第一款 被告之聽審請求權(Anspruch auf rechtliches Gehor) 93 第二款 公平程序(faires Verfahren) 94 第三款 武器平等原則 95 第二項 2009年修法前情形 95 第一款 修法前之刑事訴訟法規範 96 第一目 閱卷權之行使 96 第二目 管轄機關及救濟 97 第二款 修法前之實務見解 97 第一目 歐洲人權法院之德國三案裁判前 97 第二目 歐洲人權法院之德國三案裁判後 99 第三項 2009年修法後情形 100 第一款 修法後之刑事訴訟法規範 100 第二款 羈押程序閱卷權之具體化 102 第一目 主體 102 第二目 時點 102 第三目 方式 106 第四目 範圍 107 第五目 管轄權限 109 第六目 違反效果及救濟 109 第三款 附論─閱卷權修法後的遺珠之憾? 111 第一目 肯定說 111 第二目 對肯定說之質疑 112 第四項 辯護人行使閱卷權之義務 112 第一款 辯護人因行使閱卷權而負有義務之基礎 113 第一目 立法政策對辯護人之高度信賴 113 第二目 《律師執業規則》(BORA)之相關規定 114 第二款 對原始卷證之保管義務 114 第一目 交付對象之限制 114 第二目 妥善保管及儘速歸還義務 115 第三款 卷證內容散佈範圍之限制 115 第一目 對當事人以外之人之限制 115 第二目 對當事人之限制 115 第五項 小結 120 第四節 辯護人之排除及解任 120 第一項 辯護人排除制度 121 第一款 要件 121 第一目 一般司法利益維護類型─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38a條第1項 122 第二目 涉及特殊犯罪類型─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38a條第2項、第138b條 123 第二款 程序 124 第一目 管轄法院 124 第二目 提出聲請 124 第三目 審理程序 124 第三款 效果 125 第一目 決定排除辯護人前之處置 125 第二目 決定排除辯護人後之效力 125 第四款 排除命令之救濟 126 第五款 排除命令之撤銷 126 第二項 義務辯護人之解任 126 第一款 因被告另行委任選任辯護人而撤銷指定 127 第二款 因重大事由而撤銷指定 127 第三款 因信賴關係瓦解而撤銷指定 128 第一目 原則 128 第二目 例外 129 第四款 因釋放被告而撤銷指定 130 第一目 指定因釋放而自動終止說 130 第二目 釋放仍應撤銷指定說 131 第五款 救濟 132 第三項 小結 132 第四章 我國法規範與實務現況之介紹及評析 134 第一節 刑事程序辯護人協助權與閱卷權之基礎 134 第一項 憲法之保障 134 第一款 我國之正當法律程序概念─憲法第8條與第16條之爭 134 第二款 解決之道 136 第二項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保障 137 第二節 我國法規範與實務現況 138 第一項 偵查中羈押程序之免費辯護人協助 138 第一款 受免費辯護人協助之規範 138 第一目 刑事訴訟法指定辯護之規定 138 第二目 法律扶助制度 139 第二款 偵查中羈押程序受免費辯護協助之可能性 141 第一目 依刑事訴訟法受指定 141 第二目 依法律扶助制度受扶助 142 第二項 偵查中羈押程序之閱卷 142 第一款 法律規定及實務見解 143 第一目 行使主體 143 第二目 行使時點 144 第三目 行使範圍 145 第四目 行使方式 145 第五目 內容轉知 147 第二款 羈押程序閱卷於現今實務可能性 147 第三節 評析及建議 148 第一項 羈押程序與辯護人協助權之保障 148 第一款 羈押應列為偵查中強制辯護事由 148 第一目 羈押應列為強制辯護之理由 149 第二目 羈押作為強制辯護之時點 151 第二款 指定辯護人之標準應遵循被告意願及利益 152 第三款 於緊急指定辯護人時應放寬更換指定辯護機會 153 第二項 羈押審查程序與閱卷權保障 153 第一款 羈押審查程序應予辯方閱卷 153 第二款 偵查程序中必須有適當配套措施 154 第一目 矯枉過正之憂 155 第二目 賦予偵查中羈押程序閱卷權之配套措施 156 第四節 小結 158 第五章 結論 159 第一節 本文回顧 159 第一項 比較法分析部分 159 第一款 歐洲人權法院之案例法 159 第一目 羈押程序應予辯護人協助 159 第二目 偵查中羈押程序須絕對保障閱卷權 160 第二款 德國法之發展 160 第一目 羈押執行改列為強制辯護事由 160 第二目 偵查中羈押程序不得限制辯護人閱卷 161 第二項 我國法檢視部分 162 第一款 羈押程序之與偵查中之強制辯護 162 第二款 偵查中羈押程序與閱卷權保障 162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63 第一項 以羈押作為強制辯護事由 163 第一款 羈押作為強制辯護事由之理由與修法建議 163 第一目 理由及目前解釋方向 163 第二目 修法建議 164 第二款 指定辯護人時應以被告利益為出發點 164 第二項 偵查中之羈押程序之閱卷權保障 164 第一款 羈押審查程序應保障閱卷權之理由 164 第二款 偵查中羈押程序閱卷權之具體化 164 第一目 閱卷主體 165 第二目 閱卷範圍 165 第三目 閱卷時點 165 第三款 修法建議 165 第三項 應建立辯護人排除制度並健全律師自律制度 165 第一款 應建立排除辯護人制度 165 第二款 應健全律師自律制度 165 參考文獻 16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偵查中羈押之程序保障─以強制辯護及閱卷權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Mandatory Leg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Case-files of the Accused in Pretrial Detent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楊雲驊,何賴傑 | |
dc.subject.keyword | 偵查程序,人身自由權,羈押審查,強制辯護,閱卷權,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deprivation of liberty,Habeas Corpus,mandatory defence,the right to access the file, | en |
dc.relation.page | 172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12-07-18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法律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1-1.pdf | 1.6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