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1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洪貞玲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h-Chuan Tai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戴智權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17T09:16:4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2-08-15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17T09:16:43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2-08-15 | |
dc.date.issued | 2012 | |
dc.date.submitted | 2012-07-31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王元廷(2008)。〈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成立後之紛擾與通訊傳播法規範之展望〉,立法院法制局(編),《通訊傳播與立法》,頁117-140。台北:立法院。
王牧寰(2011)。《美國有線電視法之節目取得與載送規則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王淑真(2009)。《購併之綜效分析:以電信業為例》。台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EMBA論文。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2007)。〈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拜會NCC活動紀要及NCC回應〉。台北市: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取自http://www.stba.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2&Itemid=65 石世豪(1997)。〈廣電事業的外部生態與內部結構-多元化政策的結構導引規範〉,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暨發展中心(編),《廣電媒體的非常管理》,頁75-98。台北:政治大學。 台灣高等行政法院(2009)。〈台灣高等行政法院98年訴字第1715號判決〉。台北市: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取自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司法院(2000)。〈釋字第509號解釋〉。台北市:司法院。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509 司法院(2006)。〈釋字第613號解釋〉。台北市:司法院。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13 行政院(2010)。〈數位匯流發展方案〉【公告】。台北市:行政院網站。取自http://www.ey.gov.tw/ct.asp?xItem=75806&ctNode=2313 〈同時經營系統及頻道 NCC:變更頻道將採高密度審查〉(2006年12月9日)。《大紀元時報》,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9/n1550917.htm 江耀國(2003)。《有線電視市場與法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余陽洲(2007)。〈多重觀點下的大眾傳播媒體〉,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21-32。台北:正中書局。 余麗姿、黃晶琳、費家琪(2009年9月18日)。〈台灣大併凱擘 NCC盯三疑點),《經濟日報》(台北),A3版。 杜凱如(2002年12月1日)。〈富邦要做數位時代的通路之王〉,《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6759 林上祚(2010年10月7日)。〈NCC套富邦緊箍咒:不得買東森〉,《中國時報》(台北),A7版。 林合民、李震山、陳春生、洪家殷、黃啟禎(2008)。《行政法入門》。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林淑惠(2010年10月7日)。〈NCC壞了蔡明忠的一盤棋〉,《工商時報》(台灣),A4版。 林淑惠(2010年11月4日)。〈本土財團 有心推動內容產業〉,《工商時報》(台灣),A17版。 林靖堂(2012年2月1日)。〈富邦凱擘頻道上下架 NCC要求公平透明〉,《新頭殼》。取自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1763 林維國(2012年3月19日)。〈媒體數位化契機,關鍵在「收視質」調查〉,《中國時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2031900003,00.html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 吳庚(2000)。《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 洪貞玲(2006)。〈國家管制與言論自由-從衛星電視換照爭議談起〉,《廣播與電視》,26:51-75。 洪貞玲(2010年11月4日)。〈有線電視系統不能獨占利益〉,《蘋果日報》(台灣),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35540/IssueID/20101104/applesearch/ 洪敬浤(2011年7月27日)。〈推動數位電視 大甲率先上路〉,《聯合報》(台灣),B1版。 施俊吉、陳炳宏、劉孔中(2004)。《有線廣播電視經營區重新調整之可行性分析》。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施俊吉(2010年11月4日)。〈富邦併購凱擘 NCC=穩死死〉,《自由時報》(台灣),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6/today-show2.htm 柯舜智、莊春發(2008)。〈再探台灣有線電視市場集中度〉,《新聞學研究》,94: 149-192。 徐珮君、毛嘉慶、徐毓莉(2011年3月25日)。〈有線電視收費 可望降價〉,《蘋果日報》。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272712/IssueID/20110325 唐守怡、彭慧明(2010年12月28日)。〈四螢一雲共享 台灣大匯流年後啟動〉,《經濟日報》,C6版。 唐鎮宇、林上祚、鐘惠玲(2010年10月30日)。〈「史上最多」附加條件 公平會但書13條 富邦吃下凱擘),《中國時報》(台北),A4版。 許芝蘭(2010)。《數位匯流下聯網電視之新創服務發展:台灣大哥大集團個案研究》。台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商學組EMBA論文。 張文輝(2003年1月16日)。〈有線電視經營區重畫 多通路時代來臨〉,《聯合報》(台灣),頁2。 張錦華(2009年12月19日)。〈收視質PK收視率!〉,《大紀元時報》。取自http://news.epochtimes.com.tw/9/12/19/128645.htm 高希均、林祖嘉、李誠與周行一(2003)。《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許宗力(2006)。〈行政處分〉,翁岳生(編),《行政法(上)》,頁475-558。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莊國榮(2000)。〈廣播電視產業的集中化及其管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暨發展中心(編),《千禧傳播法制的回顧與前瞻》,頁51-96。台北:政治大學。 莊春發、蔡金宏(2008)。〈台灣有線電視經營區域之劃分與規模經濟效率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59(1): 112-155。 陳清秀(2006)。〈行政法的法源〉,翁岳生(編),《行政法(上)》,頁95-144。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陳俍任(2010年11月18日)。〈吃下凱擘 富邦蔡家躍有線龍頭),《聯合報》(台北),A6版。 陳炳宏(1999)。〈台灣有線電視產業集團化趨勢研究-以和信與力霸企業集團為例〉,《廣播與電視》,14: 89-110。 陳炳宏(2004)。《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炳宏(2005)。〈第十六章 媒介產業經濟分析:理論發展與研究現況〉,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593-628。台北:巨流。 陳炳宏、許敬柔(2006)。〈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之進入障礙與競爭策略分析〉。《廣播與電視》第27期,頁25-56。 陳炳宏(2009)。〈媒體集團綜效偏差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16: 177-213。 陳炳宏、羅世宏、洪貞玲、劉昌德(2009)。《媒體併購案例與媒體產權集中對內容多元影響之研究》。(GRB系統編號:PG9805-0276)。台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陳炳宏(2010)。〈媒體集團化與其內容多元之關聯性研究〉,《新聞學研究》,104: 141-169。 陳炳宏(2010年10月30日)。〈嚴防集團併購 引發市場壟斷〉,《蘋果日報》。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24911/IssueID/20101030 陳炳宏(2011年1月25日)。〈NCC竟接受蔡明忠弔詭的承諾〉,《蘋果日報》。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137978/IssueID/20110125/applesearch/ 陳俐妏(2010年10月30日)。〈13條但書 富邦併凱擘過頭關),《聯合報》(台北),A12版。 陳雲上(2010年7月26日)。〈蔡家出手 炒熱收視戶行情〉,《聯合晚報》(台灣),A4版。 陳洛薇、彭慧明(2011年7月1日)。〈無線電視 明年中數位化〉,《聯合報》(台灣),A16版。 陳乃綾、葉小慧(2011年4月30日)。〈公平會准了,NCC還要求補件〉,《經濟日報》(台灣),A6版。 陳一香(1999)。〈媒介多元化意涵之初探〉,《新聞學研究》,58: 141-16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8)。《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Dennis McQuail﹝2000﹞ .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ega Publication LTD) 陳儀譯(2005)。《企業併購-全方位評估並掌握當前M&A環境》。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原書Samuel C. Weaver & J. Fred Weston〔2001〕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年3月18日)。〈有線廣播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三月十八日網站公告)。台北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年10月25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382次會議學者專家諮詢會議紀錄〉(十月二十五日會議紀錄)。台北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年11月17日)。〈NCC今通過荷蘭商 PX CAPITAL PARTNERS B.V.申請轉讓投資事業盛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予大富媒體〉(十一月十七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1年9月29日)。〈邁向電視數位化新時代:三網競爭的電視數位環境〉(九月二十九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 國立編譯館譯(2005)。《問題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Robert W. McCHesney﹝2004﹞ . The Problem of The Media : U.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郭玫君(2011年10月31日)。〈旺中併中嘉 NCC立院報告〉,《聯合晚報》,A4版。 彭芸(2011)。《NCC與數位匯流-匯流政策芻議》。台北:風雲論壇。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馮建三譯(2005)。《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書Robert G. Picard〔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Sega Publication, Inc.) 馮建三(2011年9月8日)。〈亞洲最大傳媒併購 NCC一人夠嗎?〉,〈聯合報〉(台灣),A23版。 黃日燦(2011年11月17日)。〈打開有線電視併購史 土洋大鬥法〉,《經濟日報》(台灣),B7版。 黃日燦(2011年11月18日)。〈打開有線電視併購史 本土企業重掌主導權〉,《經濟日報》(台灣),B7版。 黃日燦(2011年12月15日)。〈台灣大併購凱擘案受困「黨政軍退出媒體條款」無法過關,終因併購合約到期失效〉,《經濟日報》(台灣),B7版。 黃晶琳(2010年12月28日)。〈結合系統商 推收視調查平台〉,《經濟日報》,A18版。 黃書禮、張四立、賴世剛、陳繼鳴。《台灣地區有線電視分區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黃湘玲(2003)。《跨媒體新聞平台綜效研究-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觀點》。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明、沈育如(2011年2月24日)。〈廣電法實質控制 增管制方法防範〉,《聯合報》(台灣),A15版。 游婉琪、林上祚(2011年4月30日)。〈旺中寬頻併購案 有條件過關〉,《中國時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2050903/112011043000308.html 〈凱擘案凸顯廣電三法的不足〉(2010年10月24日),《經濟日報》(台灣),A2版。 曾國峰(2009)。〈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區擴大是否增加跨區競爭的可能?〉,《廣播與電視》,30: 99135。 葉小慧、黃晶琳、林安妮(2010年9月30日)。〈蔡明忠兄弟買凱擘最快下周過關),《經濟日報》(台北),A4版。 葉小慧、黃晶琳(2010年12月25日)。〈旺旺娶中嘉 面臨三關二障礙),《經濟日報》(台北),A5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9)。〈98年第12次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會議記錄〉。台北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13 楊毅(2010年11月18日)。〈媒體結合 盯緊言論集中問題〉,《經濟日報》(台灣),A3版。 電信技術中心(2010)。《數位電視發展藍圖規劃構想研究報告》。(交通部委託研究報告,MOTC-郵電-98-05)。台北: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數位匯流是啥米?〉(2010年11月18日)。《經濟日報》,A3版。 劉孔中、江耀國(2011年4月)。〈論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區域、結合上限與數位化〉,「有線電視數位化政策配套措施之研議」。台北市:信義區。 劉幼琍、陳清河(1999)。《有線電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幼琍(主編)(2005)。《電訊傳播》。台北:雙葉書廊。 蔡念中、劉敦瑞(2009年6月)。〈我國有線電視產業發展現況分析研究〉,「第五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傳媒管理新匯流」,台北市木柵。 鄭瑞城(主編)(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熱錢、私募基金與台灣有線電視產業〉(2010年10月29日),《工商時報》(台灣),A2版。 賴祥蔚(2005)。《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從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思考傳播產業與權利》。台丠: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戴智權(2011年6月30日)。〈有線電視未來可跨區經營〉,《目擊者》。取自http://enews.url.com.tw/mediawatch/63393 戴智權(2011年9月16日)。〈旺旺集團出手 學者憂危及言論市場的多元〉,《傳媒與教育》。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816 戴智權(2011年9月23日)。〈傳媒併購 趨勢無法擋〉,《傳媒與教育》。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826 戴智權(2011年11月4日)。〈學者、公民團體呼籲 NCC應停審旺中併購案〉,《目擊者》。取自http://enews.url.com.tw/mediawatch/65152 戴智權(2011年11月11日)。〈旺中併購公聽會砲火四射 過關再等等〉,《傳媒與教育》。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854 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1997)。《大匯流-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原書〔1996〕Thomas F. Baldwin, D. Stevens McVoy & Charles Steinfield. Convergence :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Sega Publication, Inc.) 簡維克(2010)。〈通傳法與競爭法拉拔下的有線電視管制圖像--論有線廣播電視法之訂戶數上限規範〉,《法學新論》,20: 97-125。 簡維克、黃琳君(2011年4月)。〈有線電視訂戶數上限與寬頻市場競爭〉,「數位匯流法制政策學術研討會暨高峰論壇」。台北市:木柵。 邊明道、陳心懿譯(2005)。《傳播政策基本原理-電子媒體管制的原則與過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書Philip M. Napoli〔2001〕.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s Policy: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 the Regulg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Hampton Press, Inc.) 邊明道(2007)。〈媒體產業結構〉,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47-58。台北:正中書局。 羅世宏(2003)。〈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 1-48。 羅世宏(2011年4月)。〈媒體集中化的政策思考:邁向「複合式」的管制取徑〉,「數位匯流法制政策學術研討會暨高峰論壇」。台北市:木柵。 羅世宏(2011)。〈跨媒體併購潮與NCC監理政策的回顧與反思〉,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編),《2010台灣新聞自由年報》,頁14-17。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蘇秀慧(2010年7月9日)。〈數位匯流發展方案 政院推動六大主軸 兩階段發展 2015年達成目標〉,《經濟日報》(台灣),A4版。 蘇秀慧(2011年2月19日)。〈有線電視 跨區經營鬆綁〉,《經濟日報》(台灣),A5版。 Ansoff, H. Igor(1988). 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USA: Wiley . Doyle, G. (2002). Understanding Media Economic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FCC(1992). Cable Television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of 1992. Retrieved from FCC website: http://transition.fcc.gov/Bureaus/OSEC/library/legislative_histories/1439.pdf FCC(1996).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 Retrieved from FCC website: http://transition.fcc.gov/telecom.html Jay G. Blumber (1992).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Mark S. Fowler & Daniel L. Brenner(1982). A Marketplace Approace to Broadcast Regulation. Texas Law Review, 207, 207-257. Robert M. Entman & Steven S. Wildman(1992). Reconciling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Media Policy:Transcending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1), 5-1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1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近年來,台灣發生許多媒體併購案,從旺旺集團買下中天家族頻道與中視以後,又發生大富媒體併購凱擘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2010年11月,NCC核准了此媒體併購案,但也附加了15個附款。因此,也引發了NCC能否審理媒體併購案的爭議。反對NCC得審查媒體併購案者認為,我國《有線廣播電視法》並無類似《廣播電視法》第14條的相關規範,因此關於股權轉讓事項,NCC不得審查。然而,有線電視系統的設立,採許可制,按照大法官對於「授權明確性」的解釋,主管機關NCC得審理凱擘旗下系統的股權轉讓。根據《行政程序法》第93條規定,NCC就媒體併購案擁有裁量權限,在核准併購時,得基於政策目的附加附款。但附加附款不得漫無限制,而必須符合「正當合理的關連」。這樣的法律見解,目前也得到我國行政法院的支持。
NCC在2010年核准大富媒體併購凱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也附加了15個附款。這15個附款分為六大類: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投資數位內容產業、降低有線電視收視費用、垂直整合的限制、水平整合的限制與數位視訊平台的競爭。此六大類附款,未必每一個附款都有法規依據,但若要求每一項附款都要求法規依據將使管制機關喪失彈性。根據《通訊傳播基本法》第1條規定,NCC的管制必須符合「促進通訊傳播的發展」、「保障消費者權益」及「提升多元文化」等,基於這些目的附加的附款,就不違反「正當合理的關連」的原則。 NCC核准了併購案之後,不代表任務結束,更重要的是,必須要確實監督業者是否履行附款。根據訪談結果,仍然有部分附款業者並未履行。舉例而言,業者當初也承諾會協助MOD取得本土頻道的上架。但是,併購案通過至今,並沒有本土頻道上架MOD。這都代表NCC在核准併購案之後,業者並未遵守當初的承諾,而NCC也無嚴格查核。因此,NCC一旦核准了媒體併購案,就必須嚴格把關。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many cases of medi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ppened in Taiwan. After Want Want Group merged CTV and CtiTV, Dafu Media acquired Kbro Cable. NCC approved Dafu Media merged Kbro Cable in 2010, but also asked Dafu to promise 15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t caused the dispute of the right of hearing 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ase of NCC. Opponent thinks that NCC cannot examine the cas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ecause there is no rule of law which authorizes NCC to hear a case of equity transfer.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law in Taiwa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perator has to be permitted by NCC.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spirit of law, NCC can examine the media merger cases.
When NCC approved the merger, NCC asked the corporation to promise 15 requirements. The requirements can divide into 6 categories: provide the digital CATV service, invest on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reduce the price of watching CATV, the limitation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the limitation of horizontal integration and the competition of MVPD. Each requirement has to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communication, protecting the consumers’ right and stepping up the multi-cultu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NCC must supervise the corporation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Dafu did not complete some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 after NCC approved the merger, there are no native channels on MOD. It reveals that the corporation did not fulfill its promise. Therefore, if NCC approved the merger, NCC ought to supervise the corporation strictl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7T09:16:4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8342006-1.pdf: 1514734 bytes, checksum: 369ca73dbf3ec209219c1e12def0db6b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i
中文摘要…………………………………………………………………v 英文摘要 ………………………………………………………………vi 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對象…………………………………………4 壹、個案簡介……………………………………………………4 一、富邦集團簡介……………………………………………4 二、凱擘股份有限公司簡介…………………………………6 三、併購案簡介………………………………………………7 貳、本案爭點……………………………………………………8 一、水平整合的上限…………………………………………8 二、垂直整合的高度爭議……………………………………9 三、數位視訊平台的公平競爭………………………………11 第三節 研究目的…………………………………………12 第四節 章節安排…………………………………………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政府在匯流政策的角色…………………………17 壹、市場經濟論…………………………………………………17 貳、社會價值論…………………………………………………18 參、政府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18 第二節 媒介所有權集中…………………………………20 壹、媒體集團追求綜效…………………………………………20 貳、所有權集中導致意見市場單一……………………………21 一、多樣性原則………………………………………………22 二、競爭原則…………………………………………………23 參、制訂法規限制跨媒體集中…………………………………27 第三節 視訊服務市場初探………………………………30 壹、傳輸平台的水平整合………………………………………30 一、高度集中的有線電視系統………………………………30 二、跨區經營的MSO………………………………………35 三、全區經營的MOD………………………………………37 貳、視訊服務產業的垂直整合…………………………………38 一、有線電視…………………………………………………38 二、MOD的頻道上、下架機制……………………………42 參、MOD與MSO的競爭………………………………………43 肆、公平競爭?…………………………………………………44 第四節 美國經驗…………………………………………46 壹、水平整合……………………………………………………46 貳、垂直整合……………………………………………………49 一、節目取得規則……………………………………………50 二、 播放頻道的約定…………………………………………52 參、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53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方法……………………………55 第一節 研究問題…………………………………………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57 壹、文獻分析法…………………………………………………57 貳、深度訪談法…………………………………………………58 第四章 NCC對大富案的附款………………………61 第一節 NCC審查媒體併購案之權限……………………61 壹、NCC審查媒併購案之法源…………………………………61 貳、附款的適法性………………………………………………64 第二節 附款的意義………………………………………69 壹、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69 貳、投資數位內容產業…………………………………………73 參、降低收視費用………………………………………………74 肆、垂直整合的限制……………………………………………75 伍、水平整合的限制……………………………………………78 陸、數位視訊平台競爭…………………………………………84 第三節 NCC監督附款的執行…………………………88 壹、垂直整合的限制…………………………………………88 一、公平、合理、無差別待遇的上、下架機制…………88 二、不得新設頻道…………………………………………91 三、四分之一的限制………………………………………91 貳、水平整合的限制…………………………………………92 一、NCC無法掌握系統業者的訂戶數…………………92 二、屏東縣屏南屬於凱擘股份有限公司…………………95 三、紅樹林妾身未明………………………………………96 參、視訊平台的競爭…………………………………………97 肆、小結………………………………………………………9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限制…………………………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1 壹、NCC得審議媒體併購案………………………………101 貳、附款可分為六大類 ……………………………………101 參、主管機關要嚴格監督業者………………………………10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4 壹、受訪者未透露實際運作……………………………………104 貳、資料取得不易………………………………………………104 參、證據取得不易……………………………………………105 附錄一 ………………………………………………106 參考文獻 ……………………………………………108 表1-1:台固媒體控制的有線電視視系統(2011.09.)…………………………5 表1-2:凱擘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有線電視系統(2011.09.) ……………… 6 表2-1:市場結構的特性 …………………………………………………………24 表2-1:有線電視系統分區市場家數變動(1996年8月∼2011年6月)……31 表2-2:各大MSO勢力分佈………………………………………………………33 表2-3:頻道代理商與MSO的整合關係…………………………………………39 表3-1:深度訪談名單 ……………………………………………………………59 表4-1:數位化相關附款 …………………………………………………………72 表4-2:投資數位內容相關附款 …………………………………………………74 表4-3:降低收視費用相關附款 …………………………………………………75 表4-4:垂直整合相關附款 ………………………………………………………78 表4-5:水平整合相關附款 ………………………………………………………84 表4-6:數位視訊平台競爭相關附款 ……………………………………………86 圖1-1:本研究章節安排 …………………………………………………………16 圖2-1:有線電視產業鏈…………………………………………………………32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以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線電視為例 | zh_TW |
dc.title | Regulatory Conditions for Media Mergers and Their Oversight-A Case Study of Dafu Media Acquiring Kbro Cabl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陳炳宏,江耀國 | |
dc.subject.keyword | 有線電視,大富,凱擘,媒體併購,媒體集團,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ATV,Dafu,Kbro,Media Merger,Media Group, | en |
dc.relation.page | 117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12-07-31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新聞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新聞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1-1.pdf | 1.48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