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幫助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新聞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62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泰俐(Tai-Li Wang),呂理德(Li-Teh Lu)
dc.contributor.authorYa-Ting Changen
dc.contributor.author張雅婷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6T17:15:01Z-
dc.date.available2012-09-04
dc.date.copyright2012-09-04
dc.date.issued2012
dc.date.submitted2012-08-20
dc.identifier.citation陳惠玲(2006)。〈台灣公害糾紛解決機制之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中山大 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第三屆碩士論文》。
林俊忠(1997)。〈台灣重大公害糾紛案例處理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 務管理研究所第六屆碩士論文》。
呂理德(2010)。《潮寮事件紀錄片計畫期末報告》。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徐瑞婷(2009)。《從環境傳播探討政府、民眾與媒體角色-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
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靜怡(2008)。《產業群聚對開發緩慢地區的影響-以雲林縣麥寮工業區為例》。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張清溪(2004)。〈林園事件:一個污染糾紛的市場機能實驗〉,《經濟學:理論與實 際》,台北市: 翰蘆圖書。
吳珮瑜(1990)。《林園地區民眾對公害反應之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 究所碩士論文。
曾俊傑(2006)。《導入成長管理理念於都市工業區再發展之研究-以高雄都會區為 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舜(2008)。《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落實於國土計畫體系之研究》。國立 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8 年 9 月 21 日)。〈《中國時報》林園事件 20 年後〉。取自苦勞網 www.coolloud.org.tw/node/27247。
郭翡玉(2002)。〈永續國土規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邁 向永續、科技與國際化之國家建設研討會」系列-論壇四。
馬康多(2009 年 2 月 12 日)。〈潮寮事件與制度隙縫〉。取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部 落格 http://blog.roodo.com/gcaa/archives/8288483.html。
李根政(2009 年 3 月)。〈透視潮寮毒災事件〉。取自地球公民協會部落格。 http://met.ngo.org.tw/node/439。
陳禮樂(2000)。《台灣地區工業區環境永續發展評估體系與綜合指標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婷(2008)。《高科技產業、國土規劃與國家:以中科后里園區七星農場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吳明上(2010)。〈政策溝通與媒體運用〉。高雄縣政府簡報。 翁秀琪(200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羅世宏譯(2006)。《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呂理德等人(2010)。〈潮寮的故事〉。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Munch(2010)。〈大寮之怒〉。公民記者自拍紀錄帶。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623-
dc.description.abstract高雄縣潮寮鄉大發工業區空氣污染事件,是台灣公害史上,少數循《公害糾 紛處理法》紓處、調解而塵埃落定的事件。受害者分別獲得金錢賠償、污染廠方 改善及控管污染情況、政府開始設置空氣污染偵測儀器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污染者與受害者簽下了環境保護協定,讓潮寮人的生活有了紙上的約定與保障。
《公害糾紛處理法》讓這一切看來好似完滿,這也是訂定這條法規的初衷: 讓人民在遭遇到公害糾紛時能有法可循,依循公力救濟而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受 害的人們不再只能親身走上街頭,嘶聲吶喊、以肉身搏取自身權利,或成為政治 人物手下的利用工具。
這可謂是一種烏托邦的境界了。但是,實際上的我們真能走入這樣的完美世 界嗎?
深究、追蹤潮寮事件,發現這個制度仍有不甚完備之處,在看似平靜無波的 表面下,受害者有話要說、環保團體有話要說、學者專家有話要說,甚至連官方, 也有話要說。究竟他們想說什麼?筆者期望藉由這一份影像深度報導,呈現各方 說法,並透過不斷辯證的過程,凸顯出公害糾紛制度上,值得加強、改善之處。
我們也許無法擁有零缺點的制度、無法真正走入烏托邦的境界,但我們卻能 夠努力嚮往趨近這個目標。本則深度報導除了呈現出當前制度的優劣之外,更重 要的是,落實媒體身為一個社會公器的責任,深究公害糾紛在個案上落實的情況。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In 2008, There were serious air pollutions event outbreak in Ciao Liao Village. Over 100 victims were sent to the hospital, some of them vomitted, felt naucous, or dizzy.
But pollution event didn't only happen once, it happened at least 5 times within a month. During the time, bo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couldn't identify the source of pollutions. Even worse, victims had to go on the street for protest and fight for their own rights.
The event has pointed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the 'Public Nuisance Disputes Mediation Act', and this thesis is about discovering the main problem of it.
This report revealed the air pollution event by video report, becaus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is the most proper way to bring back the 'Fact' and the 'Past'.
By interviewing the victims,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groups and scholars, this report try to present opinions objectively.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7:15:0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7342023-1.pdf: 869392 bytes, checksum: 65907ec187d230e0de2ebfef9c45f5c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口試委員會審定書...........................................................p2
謝誌..............................................................................p3
中文摘要........................................................................p5
英文摘要........................................................................p6
壹、研究背景..................................................................p7
貳、研究問題..................................................................p13
叁、研究方法與腳本.........................................................p14
肆、相關事件之回顧.........................................................p23
一、林園事件...................................................................p23
(一)事件背景....................................................................p23
(二)事件起因....................................................................p24
(三)事件後續及影響...........................................................p24
(四)天價賠償的背後...........................................................p25
二、台灣《公害糾紛處理法》之現況....................................p25
伍、研究範圍與限制..........................................................p28
陸、研究結論....................................................................p29
柒、參考文獻....................................................................p31
捌、參考影片....................................................................p33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潮寮空污公害事件簿:從自力救濟走向公力救助之路zh_TW
dc.titleChao-Liao Air-Pollution Dispute Event Book: Improve Public Nuisance Disputes from Self-Reliant Relief to Government-Reliant Relief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0-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蔡崇隆,孫岩章
dc.subject.keyword潮寮事件,環境公害,公害糾紛,公害糾紛處理法,流行病學調查,大發工業區,zh_TW
dc.subject.keywor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Public Nuisance Disputes Mediation Act,Ciao Liao Village,air pollutions,Ciao Liao Industrial Park,en
dc.relation.page33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2-08-20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新聞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新聞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1-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849.02 k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