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社會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17
標題: 臺灣伴唱版權的形構與實作:1970-2012
The 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Karaoke Copyrights in Taiwan: 1970-2012
作者: Shang-Ju Chen
陳上儒
指導教授: 林端(Duan Lin)
關鍵字: 論述形構,權利實作,著作權,伴唱,意識形態批判,
Discursive Formation,Practice of Right,Copyright,Karaoke,Critique of Ideology,
出版年 : 2013
學位: 碩士
摘要: 台灣最早於1970年代開始引進日本的卡拉OK機器,這些機器首先進入各地的日式餐廳,並在電視節目與廠商的宣傳下,卡拉OK機器進駐各種公共空間中:天橋下、公園裡、登山步道的休憩區、社區鄰里活動中心,唱歌活動成為台灣的在地人文風景。1990年代,相對於高消費的連鎖型的KTV企業,低消費的地方性KTV店家逐漸興起。這些新興的地方性小型KTV多半是由退休的受薪階級所投資,或是當作副業來經營,因此在營業地點上往往選擇便宜的住宅區,或是在營業項目上掛名稅賦較低的餐飲業。隨著地方性KTV愈來愈普及,它們也逐漸成為各地居民的聚會場所。然而,2005年以降,地方性的KTV店家面臨國家與財團的壓迫,正在快速消失或被迫轉型。一方面,國家開始以侵犯著作權法律的名義掃蕩地方性KTV,另一方面,掌有歌曲著作權的大型財團逼迫地方性KTV繳納高額的版權費用。在前述壓迫下,地方性KTV不是因高額的負債而倒閉,尌是必頇轉而經營其他非法項目,如媒介色情。一旦被迫經營非法項目,地方性KTV業者尌必頇更為服從於執法單位的予取予求。本文試圖指出,國家與財團所依據的法律、權利與規範的論述,在實作上具有馴化地方性KTV的效果,使其既成為生產關係中穩定的可剝削對象,亦是犯罪治理中界定與掌控問題人物的機制。 在當代著作權議題中,有兩種主流的法律觀點:「保衛權利人的財產」與「回歸自由市場機制」。當前這兩種觀點往往是被看作互不衝突。但是從歷史脈絡來看,這兩種論述互有矛盾,因為它們所羅列的資源分配方式並不相同。由於這些觀點之間的差異逐漸被人們遺忘,以致於「保衛作者」的說法與「中介者獨大」現象之間的矛盾不易被反省。本文將釐清兩個具體的歷史過程:第一是保衛財產的論述的派生過程。在1980年代特殊的政治與社會脈絡中,主張權利意志的著作權法學知識如何從西方被引進、被建構,進而產生對著作權案件明確的規範性想像,即對侵犯財產的地下生產者進行「懲戒」,以安撫日漸鼓動的作者。第二個歷史過程是「回歸市場」的論述如何取代權利論述。對著作權案件的觀察方式在1990年代逐漸轉向一種將規範性隱藏於「經濟秩序」之下的傾向,亦即整體的法律問題不再是如何「懲戒」違法者,而是如何「管理」中介管道。本文希望透過對於著作權法知識的歷史派生過程的回顧,反省當下著作權法知識的內在矛盾與限制。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17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顯示於系所單位:社會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2-1.pdf2.23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