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81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宋同正(Tung-Jung Sung),朱賜麟(Tzu-Lin Chu) | |
dc.contributor.author | Rung-Ge Che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榮格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16:11:08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3-03-15 | |
dc.date.copyright | 2013-03-15 | |
dc.date.issued | 2013 | |
dc.date.submitted | 2013-02-1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林崇宏(2008)。《設計概論 : 新設計理念的思考與解析》。台北:全華。
曾坤明、曾逸展(2008)。《產品設計 : 歷史與挑戰》。台北市:五南。 邱宗成(2007)。《設計概論》。台北市:鼎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2009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2010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文建會。 教育部高教司(2012)。《2012設計戰國策: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 際競賽計畫專輯》。台北市:教育部高教司。 約翰•史立•布朗、保羅•杜奎德(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台北:先覺。 陳彥廷、林品青(2011)。《設計獎道理》。台北:桑格。 周慶祥(2003)。《深度報導》。台北市:五南。 詹宏志(2005)。《設計西遊記》,頁110-114。台北:城邦文化。 工業技術研究院等(2010)。《2010科專成果設計加值計畫美學專書》。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許立欣(2007)。《設計獎項與企業價值之相關性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曾登崧(2007)。《台灣企業設計能力與設計獎項獲得之相關性研究-以國際知名 設計獎項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李建國(2010)。《設計獎項成功因素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婉嘉(2011年5月)。〈得獎以後‥‥‥商品化之路〉,《台灣光華雜誌》,14。 林珮萱(2011年6月)。〈設計教育發達,iF排行榜14大學上榜 國際設計獎 8年 得獎1431件〉,《遠見雜誌》,300。 邱正生(2012)。〈整合設計通路 當務之急〉,《經濟日報》。上網日期:2012年4月13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ken61626162/article?mid=14138&next=14137&l=d&fid=25 林曉雲(2012)。〈文創路難走 得獎不保障就業〉,《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3年1月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6/today-life12.htm Merriam-Webster學習者字典 http://www.learnersdictionary.com/ 德國iF設計獎官網英文版 http://www.ifdesign.de/index_e 德國reddot設計獎官網英文版 http://en.red-dot.org/ 美國IDEA設計獎官網 http://www.idsa.org/idea 日本G-mark設計獎官網英文版 http://www.g-mark.org/?locale=en 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http://www.icsid.org/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 教育部統計處重要教育統計資訊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378&Page=14083&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Sung, W. O. O., Nam, K.- Y. and Chang, Kw. (2010). Strategic Use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 Design Award Schemes.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5: 72-86. Sung, Tung-Jung. (2007).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erceived values of world-class design awards for Taiwan’s design-award-winning firms.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of Design Research (IASDR), November 12-15,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Sung, Tung-Jung, You, Manlai, Lu, Yi-Ta, and Ho, Shu-Shiuan. (2009).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of Design Award on Design Capabi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5: 317C-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81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近十年來,因為台灣企業與學校頻獲國際設計大獎並獲媒體大幅報導,設計在台灣逐漸成為一股熱潮,備受社會關注。2011年,政府更將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定為台灣設計年,足見其對設計的重視。
近幾年,台灣設計院校在德國iF設計獎屢獲佳績而時常躍登媒體版面,其中以台科大表現最為突出,在2011年與2012年連續兩年在iF世界大學排名第一,傲視全球參賽學校。但是,亮麗的得獎數字,背後有什麼含意?這些得獎的設計新秀與創意作品,在得獎後到哪去了呢? 本報導將重點放在2007至2011年台科大二十一位iF設計概念獎獲獎學生與二十三件得獎作品的出路追蹤。透過深度面訪與線上問卷方式,總共採訪了台科大得獎學生、老師、設計產業人士共計二十三人。在作品方面,本報導發現大部分的作品因為技術門檻或生產成本過高而乏人問津,或曾與廠商接洽,最後無疾而終;但其中也有三件作品成功商品化,量產上市,原因是生產可行性高,且符合生產廠商自身的產品定位。在獲獎人方面,追蹤發現早年畢業的學生多半進了大型OEM/ ODM企業內部設計部門(如仁寶、緯創),近年的學生則多半還在學或服兵役當中。但有個共通點是,這些獲獎學生多半具有海外交換留學的經驗,這樣的經驗讓他們視野大開,發現國外設計的多元,並反思起過去在台灣積極參賽的風氣是否恰當。 最後,透過學生、老師、產業界人士的訪談,從產官學等不同面向為台灣設計的未來提出建言,指出隱憂,也找出機會。期待社會各界在台灣設計頻頻得獎之餘,也能開始關注比得獎更重要的事。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In the past decade, Taiwanese companies and schools have won a hug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Positive images of design have been brought to Taiwanese society again and again by more and more news media reports. In 2011, the centenni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aipei City hosted the first annual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Alliance (IDA) and the first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Taiwan government also designated 2011 as 'Taiwan Design Year.'
Among all the participating schools of iF Concept Design Awar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TUST) has been ranked as top one in the university ranking by iF for two years in 2011 and 2012. From 2007 to 2012, there are 21 award winners with 23 works from NTUST. What happened to the prizes and the winners? This in-depth report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by tracing the developments and stories of these award winners as well as their works. 23 interviewee, including award winners, teachers, designers and experts, have shared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and meaningful insights. Most of the works now lie in the exhibition hall at NTUST or winners’ house. Only 3 work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successfully. The key factors to success are found to be: easy to be produced,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 positioning of potential manufacturers or design brands. After graduation, in-house design department of big OEM/ ODM company, such as Compal Electronics, is preferred career choice for these winners. Furthermore, this report finds out students’ motives of participating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s and the impacts of winning awards. In the conclusion part, some questions are rai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design education and design industry are made.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6:11:0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2-R97342025-1.pdf: 3493651 bytes, checksum: a430565a225b820800a6d6645633a11e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3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部分 報導企劃 1
第一章 報導緣起 2 第二章 報導背景 5 第三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台灣近年設計獎相關報導 10 第二節 何謂設計 12 一、設計的定義 12 二、工業(產品)設計的定義 13 第三節 設計獎項 15 一、何謂獎項 15 二、設計獎項 16 三、四大國際(工業)設計獎簡介與比較 17 (1)德國iF設計獎 17 (2)德國reddot紅點設計獎 18 (3)美國IDEA設計獎 19 (4)日本G-mark設計獎 19 四、獎項效益與商業運作 21 第四節 設計在台灣 22 一、設計產業概況 22 二、設計教育概況 26 第四章 採訪規劃 29 第一節 報導型態 29 第二節 報導架構 30 第三節 採訪對象 33 第四節 採訪題綱 39 第五節 報導寫作架構 42 第二部分 深度報導 44 得獎設計哪去了—iF設計概念獎得主與作品出路追蹤 45 楔子 建國百年 設計加溫 46 得獎設計哪去了?得獎作品商品化之路 48 等待鳴槍起跑 49 跑到半路 54 跑完三分之二 56 衝過終點線 59 得獎學生去哪了? 65 參賽動機與目的 71 得獎的意義與影響 75 比得獎更重要的事 83 教育的未來 89 產業的機會 91 政府的角色 93 結語 95 採訪後記 98 限制與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2 附件 10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得獎設計哪去了—iF設計概念獎得主與作品出路追蹤 | zh_TW |
dc.title | What Happened to the Prizes and the Winners: An In-depth Report on iF Concept Design Award Winners in Taiw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1-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倪炎元,邱于芸 | |
dc.subject.keyword | 國際設計獎,iF設計概念獎,台科大,設計教育,設計競賽,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iF Concept Design Award,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TUST),design education,design competi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22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3-02-1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新聞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新聞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2-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3.41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