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67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朱柏松 | |
dc.contributor.author | Hsin-Yu Hs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徐欣愉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16:07:1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06-21 | |
dc.date.copyright | 2013-06-21 | |
dc.date.issued | 2011 | |
dc.date.submitted | 2013-06-10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一)書籍、專論 1.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2003年8月 2.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 3.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自版,2006。 4.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005年。 5.史尚寬,債編各論上冊,自版,1960年。 6.李建良,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二元論的歷史淵源與現代意義,憲法理論與實踐(二),2000年12月。 7.李建良,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問題,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8.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年。 9.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 2003年增訂八版。 10.林明鏘,論型式化之行政行為與未型式化之行政行為,收錄於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1993年。 11.林明鏘,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以全民健保契約關係為例,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12.林明鏘,行政契約,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2000年。 13.林明鏘,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比較研究-從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事件之和解契約談起,收錄於行政契約法研究,2006年4月。 14.林紀東,行政法,自版,1982年6月第四版。 15.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2002年。 16.林鴻銘,政府採購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1999年 17.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2002年10月。 18.胡仲英,BOT理論與實務:兼論我國BOT政策之推動,孫運璿基金會,1999年。 19.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元照,2004年1月。 20.翁岳生,論西德一九六三年行政手續法草案,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979年10月第三版。 21.高明發,承攬之理論與實務,司法院研究年報,第22輯第3篇,2002年。 22.梅仲協,民法要義,自版,1970年。 23.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一),元照,2006年8月版。 24.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學林,2004年。 25.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三民,2004年10月。 26.陳敏,行政法總論,四版,新學林,2004年。 27.陳淳文,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劃分-法國法治概述,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28.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作者自刊,2000年,修訂七版。 29.陳愛娥,行政上所運用契約之法律歸屬-實務對理論的挑戰,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30.陳愛娥,行政法院與民事法院審判權的劃分-以公私部門合作執行行政任務而締結之契約為觀察主軸,收錄於義薄雲天.誠貫金石-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2006年。 31.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三民,2004年4月。 32.郭介恆,行政契約在我國法制上之運用,吳森田編,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 33.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增訂版,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編輯,2006年再版。 34.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增訂版,2004年7月。 35.黃錦堂,行政契約法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2002年6月。 36.程明修,雙階理論之虛擬與實際,收錄於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2005年10月。 37.張勝傑,終止契約索賠,收錄於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2004年。 38.楊芳賢,承攬,收錄於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2002年。 39.詹鎮榮,行政合作法之建制與開展-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為中心,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契約之法理,2009年7月。 40.雷勝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新出版,1999年1月。 41.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2001年10月2版。 42.廖義男,國家賠償法,自刊,1981年。 43.鄭玉波,民法債篇各論(上),自版,1992年15版。 44.鄭燦堂,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五南,2004年10月。 45.劉志鵬,定作人之協力行為,收錄於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2006年2月。 46.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三民,2007年2月。 47.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合著,BOT三贏策略,商鼎財金顧問,2000年1月版。 48.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三民,1998年9月。 49.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冊),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叢書,翰蘆,2010年2月。 50.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下冊),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叢書,翰蘆,2010年2月。 51.戴修瓚,民法債篇各論,三民書局,1964年。 52.顏玉明,營建工程工期問題之探討,收錄於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2006年2月。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關於獎參條例與促參法草案的十點修訂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 2.王文宇,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草案,萬國法律,第101期,1998年10月。 3.王文宇,BOT主要契約內容解析(上),全國律師,第3卷第11期,1999年11月。 4.王文宇,BOT主要契約內容解析(下),全國律師,第3卷第12期,1999年12月。 5.王文宇,行政判斷與BOT法制-以ETC案與京站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42期,2007年3月。 6.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台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 7.江嘉琪,ETC契約之公、私法性質爭議-以台北高行政法院九四年停字第一二二裁定與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1期,2006年4月。 8.李家慶,論工程保證里程碑之遲延,營建知訊,194期,1999年3月。 9.李家慶,釋疑合約工期的訂定,營建知訊,第222期,2001年7月。 10.李家慶,遲延交付場地責任誰屬,營建知訊,第226期,2001年11月。 11.李家慶,工程契約之終止與解除,營建知訊,第229期,2002年2月。 12.李家慶,論工期展延索賠棄權條款之效力,營建知訊,第242期,2003年3月。 13.李惠宗,行政法院對BOT最優申請人決定程序的審查-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ETC)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 14.李建良,行政處分的「解決」與行政救濟途徑的擇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2002年11月。 15.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16.余文恭,工程契約的正義從何而來?--從德國法學方法理論的變遷談起,律師雜誌,第330期,2007年3月。 17.何愛文,公共工程採BOT模式所衍生法律問題之研究,律師雜誌,第213期,1997年6月。 18.吳庚,行政契約之基本問題,臺大法學論叢,第7卷第2期,1978年。 19.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兼論德國行政契約法制之變革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20.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21.林明鏘,論BOT之法律關係-兼論其立法政策,萬國法律,第101期,1998年10月。 22.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事件法律性質之分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 23.林明鏘,ETC判決與公益原則-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 24.林誠二,論附隨債務之不履行與契約之解除,中興法學,第18期,1982年3月。 25.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2期,2000年7月。 26.林誠二,製造物供給契約之消滅時效期間,月旦法學教室,第33期,2005年7月。 27.林誠二,契約義務與契約解除權之關聯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50期,2010年4月。 28.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一)-工期之延長及逾期罰款,萬國法律,第76期,1994年8月。 29.姜世明,給付遲延可歸責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2004年12月。 30.姚志明,營建工程契約協力義務之研究,東亞法學評論,創刊號,2010年3月。 31.姚志明,公共工程契約履行爭議(上)-以開工通知延宕索賠、工期展延索賠、工期逾期罰款及物價匯率調整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2期,2010年7月。 32.姚志明,公共工程契約履行爭議(下)-以開工通知延宕索賠、工期展延索賠、工期逾期罰款及物價匯率調整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 33.姚志明,營建工程承攬契約定作人協力義務之性質-評最高法院九九年台上字第一0九六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六期,2010年12月。 34.洪家殷,行政處份之消滅,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2002年5月。 35.陳明燦、張蔚宏,我國促參法下BOT之法制分析:以公私協力觀點為基礎,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2期,2005年4月。 36.陳坤成,情事變更原則在營建工程之探討(一),現代營建,第281期,2003年5月。 37.陳坤成,情事變更原則在營建工程之探討(一),現代營建,第282期,2003年6月。 38.陳英鈐,行政法院作為行政程序的守護神-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ETC案之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132期,2006年5月。 39.陳英鈐,誰毀了ETC?,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40.陳清秀之發言,BOT法制及實務問題之研討會,摘自黃運湘、楊樺珍、張家蔓、邱凱琳、劉慧茹整理,全國律師,第2卷第1期,1998年1月。 41.陳清秀,特許合約與公權力之行使,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 42.陳愛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事件中的行為形式與權力劃分-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 43.陳愛娥,法律原則的具體化與權限分配秩序-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44.陳聰富,工程承攬契約之成立、解除與終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期,1999年8月。 45.郭玲惠,工程契約中之給付遲延與懲罰性違約金,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2003年9月。 46.許宗力,基本權利對國庫行為之限制,輔仁法學,第7期,1988年1月。 47.程明修,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以公私協力行為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 48.程明修,行政訴訟類型之適用-有關雙階理論、行政處分是否消滅的爭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1期,2006年4月。 49.程明修,公私協力行為對建構「行政合作法」之影響-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ETC案為契機,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50.程明修,公私協力契約相對人之選任爭議-以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ETC案)之若干爭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51.黃茂榮,BOT契約,植根雜誌,第14卷7期,1998年7月。 52.黃茂榮,債務不履行(一):給付遲延與受領遲延(上),植根雜誌,第16卷第11期,2000年11月。 53.黃柏夫,誠實信用原則與情事變更原則如何適用於工程展期糾紛,萬國法律,第108期,1999年12月。 54.黃國鐘,BOT(興建/經營/移交)之法律架構與行政程序(下),萬國法律,第102期,1998年12月。 55.詹森林,公共工程定型化工期展延條款之實務問題,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 56.詹鎮榮,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 57.詹鎮榮,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現實與理論-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之ETC相關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7月。 58.詹鎮榮,競爭者「無歧視程序形成請求權」之保障-評最高行政法院九五年度判字第一二三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 59.楊芳賢,給付遲延時解除契約與損害賠償請求權關係之立法例以及我國民法第二百六十條等相關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1997年12月。 60.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61.楊智斌、尹碧娟,國外工程遲延分析技術之比較(上),營建知訊281期,2006年6月。 62.楊智斌、尹碧娟,國外工程遲延分析技術之比較(下),營建知訊283期,2006年8月。 63.楊與齡,論承攬契約定作人之義務,法學叢刊,第22卷第1期,1977年3月。 64.蔡茂寅,淺論BOT的幾個相關公法問題,萬國法律,第102期,1998年12月。 65.廖肇昌、黃一平,公共工程契約爭議類型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64期,2005年9月。 66.潘欣榮,特許合約與公權力之行使,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3月。 67.潘欣榮,BOT建設下公開招標法律問題之探討(下)-以獎參條例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37期,1998年6月。 68.劉紹樑,論BOT基本法,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2月。 69.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70.顏玉明,我國促參法BOT契約法律性質初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 71.藍瀛芳,遲延無賠償條款美國案例,營建知訊,第207期,2000年4月。 72.羅明通,公平合理原則與不可歸責於兩造之工期延宕之補償-兼論棄權條款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73.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上)-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見知訊,第232期,2002年5月。 74.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下)-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見知訊,第233期,2002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王元甫,由FIDIC契約範本論工程契約爭議問題,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王保章,BOT模式特許權合約與風險管理之研究-以民間機構之觀點,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3.余文恭,兩岸工程施工契約之比較研究-以竣工義務及協力行為為中心,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4.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爭議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5.李金松,營建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問題之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7.林孜俞,公共工程契約之訂定與招標機關之義務,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周慧瑜,營建工程專案承包商風險處置決策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9.涂朝興,行政私法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0.許玫瑛,論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 : 以ETC案及臺北小巨蛋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9年。 11.陳紘章,公共工程契約風險配置之硏究:以BOT權利移轉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2.梁秀菊,以BOT模式推動公共建設之硏究 : 以臺北市交九轉運站為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3.黃紋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4.蔡玉琪,公共工程遲延與違約金問題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5.趙化成,BOT風險管理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乙組,1999年。 16.鄭明龍,營建工程遲延分析,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2003年。 17.鄭伯禹,BOT實務與法制的探討:以高鐵案的甄選程序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硏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8.歐陽勝嘉,定型化違約金條款之法律問題,政治大學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9.錢建榮,行政契約之主體與範圍,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0.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1.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22.謝家佳,公共工程工期展延爭議法律問題之硏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23.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四)研究計畫報告 1.林能白,重大工程計畫管理之整合與規劃-重大工程計畫之風險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8年。 2.陳維東,探討河川區內工程之施工風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年。 (五)政府出版品 1.各機關辦理公有建築物作業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年12月。 2.工程採購契約管理,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出版,2008年4月。 3.一般條款,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2009年。 4.金玉瑩計畫主持/張少騰協同主持,98年'促參案件招商文件及投資契約參考範本'專業服務案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公共工程委員會,2010年。 二、英文文獻(依作者Last Name 字母序) 1.Barry B. Bramble, Michael T. Callahan, Construction delay claims, Austin : Wolters Kluwer(2000). 2.Bubshait, Abdulaziz A., Cunningham, Michael J., Comparison of delay analysis methodologi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Jul/Aug98, Vol. 124 Issue 4, 315. 3.Carina Y. Enhada, /Cheri Turnage Gatlin, / Fred D. Wilshusen, Fundamentals of construction law(2001). 4.James Acret, Construction law digests, Eagan, MN : West Group(2002). 5.James G Zack Jr., But-for schedules-analysis and defense, Cost Engineering, Aug 2001, Vol. 43, Iss. 8 6.Nancy J. Whit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Law(2002). 7.Norman A. Nadel, Construction Risk and Liability Sharing Vol. I,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79). 8.Roger Gibson , Construction delays : extensions of time and prolongation claims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2008). 9.Steven G.M. Stein, editor-in-chief, Construction law(2003). 10.Sabah Alkass, Mark Mazerolle, Frank Harris, Construction delay analysis techniqu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Volume 14, Issue 5(1996). 11.Theodore J. Trauner, Jr., P.E., P.P., William A. Manginelli, J. Scott Lowe, P.E., Mark F. Nagata and Brian J. Furniss, Construction Delays : understanding them clearly, analyzing them correctly(2009). 12.Thomas J. Kelleher, Jr, Smith, Currie & Hancock LLP's common sense construction law :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200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67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最易產生爭議之處即為履約時若發生遲延之情況,雙方之權利義務應為如何之規範。因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案件所涉標的金額相當龐大,故有遲延情形發生時,所計算出之違約金數額亦相當可觀,因而雙方當事人就遲延天數之計算以及何事由所導致之遲延係應由己方或他方負責常為爭執所在,是故,本文即就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於給付遲延之情形發生時,雙方當事人之權利義務為何加以討論之。
又因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所涉之方式眾多,本論文無法一一就每種民間參與之方式皆予以探討其遲延之法律效果,僅以較常採用之BOT模式作為研究之方向。此外,儘管在BOT模式下,興建、營運、移轉階段皆有可能發生遲延之情形,惟於採此種模式下之營運時間至少須達二十年以上,因而目前並無於營運階段或移轉階段發生給付遲延之實際案例,本文即以興建階段作為研究給付遲延之主要方向。 本文於第二章首先就投資契約之性質加以定性,亦即投資契約係行政契約或私法契約須先加以確認後,再行探討於投資契約下之興建契約之性質及給付遲延在興建契約應如何認定。所謂給付遲延之認定即為何時才屬債務屆期而未完工,故屆期與否以及是否完工即成為爭議之所在,此部分將於第三章加以說明,又因計算遲延日數時,常因採不同之遲延分析技術致所算出之遲延日數有所不同,故各種分析技術方法亦將於第三章予以介紹。此外,並非一有債務屆期而未完工之事實,即有給付遲延責任之發生,尚須該事由之發生係屬可歸責於債務人(亦即承包商時)時,債務人始負給付遲延之責任,故亦須就事件之風險分配予以介紹。最後,於第四章介紹遲延責任所生之效果,並區分遲延係可歸責於承包商及不可歸責於承包商所生不同之法律效果。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6:07:1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0-R96a21067-1.pdf: 1075517 bytes, checksum: e9b510b8c12277272865d7deaf2ec11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1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BOT投資契約 5 第一節 概述 5 第二節 甄審公告之定性 9 第一項 最優申請人甄審決定之法律性質 11 第一款 私法上之經濟行為 11 第二款 行政處分 12 第二項 資格審查決定之法律性質 16 第三項 小結 17 第三節 投資契約之定性 18 第一項 行政行為之形式選擇自由 20 第二項 契約之法律歸屬 24 第一款 判斷標準之概述 24 第二款 本文所採之判斷標準 28 第三項 投資契約之屬性在學說與實務界之看法 30 第一款 行政契約說 30 第一目 學說見解 30 第二目 實務見解 32 第二款 私法契約說 35 第一目 學說見解 35 第二目 實務見解 40 第四項 小結 42 第四節 甄審行為與投資契約之關係 43 第一項 雙階理論與修正式雙階理論 44 第一款 雙階理論之源起 44 第二款 雙階理論之弊端 46 第三款 修正式雙階理論 48 第四款 小結 49 第二項 甄審行為無效對投資契約之影響 50 第一款 前行為行政處分之效力 51 第二款 後行為所締結之契約效力 53 第一目 契約無效說 53 第二目 契約解除或終止說 56 第三目 本文見解 56 第三項 小結 57 第三章 給付遲延責任於興建階段之界定 60 第一節 興建契約之定性 60 第二節 遲延責任之分類 65 第一項 美國法 65 第二項 我國法 67 第三節 債務屆期而未完工 69 第一項 工程進度表之規劃 70 第一款 桿狀圖 70 第二款 要徑法 77 第二項 工期之認定 78 第一款 開工 78 第二款 工期之計算方式 82 第一目 工作天 82 第二目 日曆天 83 第三目 限期完工 84 第三款 完工 84 第三項 保證里程碑之遲延 88 第四項 遲延分析技術 90 第一款 遲延分析之時程計畫 90 第二款 遲延分析方法及比較 92 第三款 小結 99 第四節 具可歸責事由 100 第一項 風險歸屬 100 第一款 風險之種類 101 第二款 風險管理 104 第三款 風險分配 106 第一目 業主之風險分配 107 第二目 承包商之風險分配 110 第三目 特殊風險 112 第二項 定作人不為協力義務 116 第一款 協力義務之性質 117 第二款 協力義務違反之效力 122 第三項 舉證責任歸屬 127 第四章 給付遲延於興建階段之法律效果 130 第一節 不可歸責於承包商 130 第一項 工期展延之請求 130 第二項 展延費用之請求 135 第三項 擬制加速施工 142 第二節 可歸責於承包商 144 第一項 違約金之請求 144 第一款 違約金之性質 145 第二款 違約金之計算 146 第二項 終止契約 150 第一款 終止契約與解除契約之選擇 150 第二款 終止契約後所得請求之賠償範圍 154 第五章 結論 156 參考書目及文獻 i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BOT模式下給付遲延之研究-以興建階段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Delayed Completion in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by BOT Means-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1-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林誠二,詹森林 | |
dc.subject.keyword | BOT,給付遲延,按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投資契約,雙階理論,工期展延,定作人協力義務,風險分配,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BOT,Delayed Completion,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Concession Agreement,Two-Phase Theory,Extension of Time for Completion (EOT),Employer’s Obligation,Risk Alloc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71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3-06-1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法律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0-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05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