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65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梅家玲(Chia-ling Mei) | |
dc.contributor.author | Lily Siok Hwa Te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淑華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16:06:3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06-21 | |
dc.date.copyright | 2013-06-21 | |
dc.date.issued | 2013 | |
dc.date.submitted | 2013-06-15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書目
一、文學作品 李昂 • 《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麥田,1997。 • 《迷園》,台北: 麥田, 2006。 陳雪 • 《鬼手》,台北: 麥田, 2003。 • 《陳春天》,台北: 印刻, 2005。 • 《橋上的孩子》,台北: 印刻,2004。 陳俊志 • 《台北爸爸 紐約媽媽》,台北:時報出版,2011。 郝譽翔 • 《逆旅》經典版,台北:聯合文學, 2010。 •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台北: 九歌,2011。 楊佳嫻 • 《台灣成長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鍾文音 • 《女島紀行》,台北: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 《昨日重現——物件和影像的家族史》,台北:大田出版社,2001。 • 《在河左岸》,台北: 大田, 2003。 二、學術專著 • 石曉楓,《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北:里仁書局,2006。 •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北: 大安, 2004。 • 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灣國家文學館, 2006。 •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〇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 2003。 • 許慎撰,段玉裁註,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 柯倩婷,《身體、創傷與性別——中國新時期小說的身體書寫》,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 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 秀威資訊,2007。 • 陳芸娟,《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1962)》,台北: 山東文獻雜誌社,1998。 •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 2011。 • 陳明柔主編,《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上)》,女書文化, 2010。 •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2001) • 許靜文,《台灣青少年成長小說中的反成長》,台北:秀威, 2009。 • 梁向陽,《當代散文流變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〇、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 • 游鑑明,《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記憶談起》,台北:五南, 2009。 •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 麥田,2006。 • 張錯,《西洋文藝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2005。 •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 蔡振念,《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精讀(下)》,台北:五南,2003。 •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灣商務, 2006。 • 範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 麥田, 2008。 • 應鳳凰編, 《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 威秀資訊, 2007。 三、翻譯、西文學術專著 • Alice Morgan著,陳阿月譯,《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心靈工坊,2008。 • Andrienne Rich, “Blood, Bread, and Poetry: Selected Prose 1979-1985” ,New York: W.W. Norton, 1986. • 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 巨流, 2003。 • Catherine Garland 著,許育光、黃慧涵、網臨風譯註,《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台北:五南,2007。 • 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John Hopkins UP, 1996. • Henry T.Close,《故事與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2。 • Homi K. Bhabha, “Nation and Narration” , London: Routledge, 1990. • Jean Baker Miller著,鄭至慧、劉毓秀、葉安安、顧效齡譯,《女性新心理學》,女書出版,1997。 • Jill Freedman & Gene Cobmbs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0。 • John Bradshaw著,鄭玉英,趙家玉譯,《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契機》序文, 張老師文化,1993。 • Judith Herman著,施宏達、陳文琪譯,《從創傷到復原》,台北: 遠流, 2004。 • Maurice Halbwachs 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左岸文化,2010。 • Simone Beauvoir著,歐陽子等譯,《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台北:志文,1992。 • 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 大田, 2008。 • Toril Moi, “The Kristeva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四、期刊論文、評論文章 • 〈2005年吳三連文學獎 致得主鍾文音之評語〉,收錄於鍾文音,《艷歌行》,台北: 大田, 2006。 • 文訊編輯,〈野性與自主:新世代女作家群的崛起〉,《文訊》,99期(1997年3月),頁25-51。 • 李奉儒,《台灣地區家庭倫理的變遷──從傳統到後現代的省思》」,《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第四期(第48期),頁177—190。 • 李儀婷,〈郝譽翔╳黎煥雄:孤僻是我們五年級獨有的特質!〉,《聯合文學》2008年9月。 • 邵雍記錄整理,〈「世界華文成長小說」徵文頒獎典禮──關於年輕人的文學與藝術開幕式暨頒獎典禮會議記錄〉,收錄於《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頁4-7。 • 紀大偉,〈「小說謊家」——論陳雪《鬼手》〉,收錄於陳雪,《鬼手》,台北: 麥田, 2003。 • 郝譽翔、紀大偉,〈作家十日談〉,《聯合報》四十一版,1997年7月18日。 • 莊宜文,〈陳雪:赤裸也是一種隱藏〉,《文訊》1997年3月。 • 莊宜文〈郝譽翔:在無菌的真空世界〉,《文訊》1997年3月。 • 徐宗潔,〈島嶼身世——讀郝譽翔〉,《幼獅文藝》,第605期,2004年5月,頁58-64。 • 陳嬿文,〈伊能靜vs鍾文音——百變精靈/不斷向昨日告別的女人〉〕《聯合文學》220期,2003年2月,頁46-56。 • 徐曉珮,〈人類補完計畫及討論檔〉,《中外文學──迷園研究》,第28卷第2期,台北:中外文學雜誌社,1999年.7月。 • 梁一萍,〈鍾文音的家族三部曲——台北上河圖〉,《聯合報》讀書人B5版,2003年4月6日。 • 黃文儀,〈我的旅行——鍾文音〉,《幼獅文藝》,台北:2004年12月,頁98—101。 • 黃筱薇記錄整理,〈在文學裡創造新世界——紀大偉對談陳雪〉,《印刻》2006年10月。 • 蔡淑華,〈情慾依然飄浪——專訪小說家鍾文音〉,幼獅文藝2007/1月號,頁86-91。 • 張瑞芬vs鍾文音對談,〈上岸或漂流,上床或幻滅——擺盪在家族與情愛斷裂的時間旅者〉,收錄於許素蘭等著,《徬徨的戰鬥: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三季週末文學對談 : 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國立台灣文學館, 2007)。 • 劉亮雅,〈九〇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133-57。 • 劉亮雅,〈鬼魅書寫:台灣女同性戀小說中的創傷書寫與怪胎展演〉,《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65-83。 • 劉亮雅,〈鄉土想像的新貌:陳雪的《橋上的孩子》、《陳春天》裡的地方、性別、記憶〉,《中外文學》第37卷,第1期,2008 年3 月 ,頁47-79。 • 劉亮雅,〈九〇年代台灣的女同性戀小說——一以邱妙津、陳雪、洪凌為例〉,《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 1997年7月,頁115-29。 • 楊照,〈啟蒙的驚悚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頁198-211。 • 蔡雅雯,《寫作群像--在文學廢墟裡,打造黑暗之光:鍾文音》,幼獅文藝,2002年2月,頁62-3。 • 編輯部,〈九〇年代台灣文學現象特寫——新時代的情慾寫作〉,《文訊》2000年12月。 • 鍾文音,〈屬於那些重生的家族記憶〉,《文訊》2001年6月。 • 鍾文音,〈從陣痛到無痛分娩〉,《文訊》2006年5月。 • 鍾文音,〈一則寫作的自我淪亡與復興史〉,第七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 文訊, 2003) 頁455-7。 • Herman, J.L., Schatzow, E. “Recovery and Verification of memories of childhood sexual trauma”,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987(4), p1-14. 五、博、碩士論文 • 方淑芳,《郝譽翔〈逆旅〉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0年。 • 李婷君,《空間與移動──論鍾文音作品中的原鄉意識與女性主體》,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 朱雲霞,《從〈海神家族〉看台灣家族小說的女性視角》,廈門大學碩士論文, 2009。 • 朱偉祺,《陳雪小說創傷書寫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 吳芷維,《交纏與共生:九○年代以來女性小說中的母女關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吳品誼 ,《臺灣五年級女性小說家身世書寫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 林幸瑜,《鍾文音'家族三部曲'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 林唯莉,《女遊與女性自傳式書寫中的家國語藝 ──以〈逆旅〉、〈漫遊者〉、〈海神家族〉為分析對象》,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周涵舒,《郝譽翔的小說主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南華管理學院博士論文,1998。 • 連培妏,《九〇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陳盈岑,《陳雪小說中邊緣心靈書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6。 • 黃宗潔,《當代台灣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討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 楊心怡《九〇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廖瑋琳,《漂泊與釘根——論鍾文音的旅行與家族書寫》,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 蕭愉配,《慾望與認同的新文化想像:陳雪小說中的家庭書寫》,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 謝孟珍,《論郝譽翔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六、網絡資料 • 公視《文學風景》第十三集《陳雪》參公視網頁:http://web.pts.org.tw/~web01/literature/p13.htm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265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隨著1987年的政治解嚴,20世紀九〇年代的台灣文壇呈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繁茂景象。先前被迫噤聲的歷史真相得以重見天日,獲得發聲的機會,其他各式各樣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過去作為被忽視的、弱勢性別的女性也透過在這段時間崛起的女性作家和隨即蓬勃發展的女性文學書寫開始重新詮釋歷史,敘說她們的生命故事。
台灣文學裡早出現過「女性創傷書寫」,但是九〇年代大行其道的作品潮更有意圖地突出獨特美學和女性意識,或如學者劉亮雅所謂的「與國族無關、但在以往也是令人難以啟齒的女性創傷記憶」。鍾文音、郝譽翔和陳雪是三位崛起於九〇年代的五年級女性作家,她們不但在同一個時代經歷童年和成長歲月,在她們富有自傳性色彩的小說創作中相當突出的題材便是有關童年創傷記憶的。三人筆下的「家」偏離了一般認為家是安全、溫馨的避風港的印象,所勾勒出的是一個個令人恐懼、憂鬱的黑暗所在。作為傷痛的發源地的家庭,其中隱藏了什麼樣的創傷故事呢?在鬼影幢幢的台北左岸、老舊公寓或吵雜的夜市裡,陰魂不散的傷痛記憶,又會以哪些有形和無形的形態和怎樣的方式糾纏受創者呢? 有關創傷經驗的記憶經常是雜亂無序的,從「敘事治療」的角度來看,書寫是否是療愈創傷的可行策略?本論文探討的,便是這三位女性作家如何藉由虛構和紀實的交錯、利用感官記憶與細節建構女性眼中的空間感以及對於出走/回歸的書寫,力求達到填補空白、重構記憶的目的,朝療癒創傷的自我救贖邁進。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Following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in 1987, the Taiwanese literary scene underwent a flourishing period in the Nineties. Many voices of history once silenced by political suppression found outlets to be heard. Previously ignored or snubbed, women who were deemed the weaker sex, are now able to present their new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y through the emergence of many prolific female writers and their feministic literature. As compared to the gr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nce considered a strong tradition, petite narrative revolving around the individual has attracted fair attention.
“Feminist trauma narrative” is no stranger to Taiwan literature, but the works belonging to this genre in the Nineties emphasized more on aesthetics and feminist awareness, particularly “personal traumatic memories that were difficult to articulate in the past tha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national issues”. Wen-in Chung, Yu-hsiang Hao and Hsueh Chen -- three female writers born in the Seventies and who emerged as writers in the Nineties, did not carry burdens of national trauma upon themselves and were thus able to focus on the writing of personal trauma. Having experienced their growing up years in the same era, all three writers had written extensively on their childhoods in their autobiographical novels. The home, traditionally perceived as a warm and safe haven, was depicted as a dark and depressive environment which struck fear in the hearts of the protagonists. Set up as the source of trauma and pain, what dark secrets loomed within? How did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forms of trauma plague the protagonists? Traumatic memories commonly lack system and 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therapy; can writing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This thesis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how the three aforementioned female writers weave their ways between factual and fictional aspects of their writing while employing sensory and spatial detail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writing about leaving/returning, with the aim to fill in the gaps in traumatic memory lapses while the healing of personal trauma.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6:06:3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2-R97121020-1.pdf: 1818535 bytes, checksum: 19790e2ee9f2b1925f6f2c34eda665c1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3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主題………9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2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章節安排………33 第二章:展示不同的扭曲「病體」──解嚴後女性作家「創傷書寫」形態…36 第一節 結束噤聲的歲月:揭開女性身上的國族創傷………38 一、 取回歷史詮釋:解構神話,再造肉身………39 二、 重構消失主體:說故事的不同聲音………41 第二節 揮刀的毒手:女性個人創傷的源頭………43 一、 壓迫與奴役的破壞力 ──「父權」、「性別」………43 (一)傳統「君父」的形象之崩毀………45 (二)女兒身的不自由、不自主、不幸福………49 二、 排擠與牽制的殺傷力──「階級」、「貧困」………55 (一)外來者、勞動階層的邊緣生活困頓………56 (二)無法擺脫的金錢夢魘………58 第三節 小結………60 第三章:不安的靈魂們——創傷書寫中的受害者人物群像………62 第一節 傷痕累累的受害者………62 一、 陳雪筆下隱喻不幸的「肖仔」們………62 二、 鍾文音筆下同情共感的童年友伴………67 三、 郝譽翔筆下黑盒子裡的房客們………70 第二節 爪痕與傾斜—創傷的顯現………72 一、 創傷經驗造成的憂鬱症/抑鬱症/精神崩潰………74 二、 創傷經驗導致的失憶………79 三、 創傷經驗導致的失眠與夢魘………80 第三節 小結………82 第四章:鬼影幢幢的劇場——「家」還是「枷」? 避風港還是暴風圈?………83 第一節 安樂窩?還是巨大漩渦?——創傷書寫中的「家」………86 一、 「家」的分崩離析——尋找缺席的父/母………86 (一)溫吞但堅決的缺席者——鍾文音筆下的父親………87 (二)島與島之間的逃避者——郝譽翔筆下的父親………91 (三)缺席與在場之間——陳雪筆下的母親………96 二、 靠近的疏離、熟悉的陌生………100 (一)無法誠坦相對——鍾文音筆下的母親………101 (二)相互缺乏溝通和諒解——郝譽翔筆下的母親………103 (三)無法直視他的眼——陳雪筆下的父親………106 (四)陳雪筆下家庭的疏遠與猜忌………107 第二節 光,進不去——深陷無盡的黑暗中的童年所在………110 一、 住家內外——無光之地………110 (一)城市邊緣與淡水河………111 (二)瀰漫死亡氣息的墮落公寓………114 (三)喧囂夜市與受歧視的環境………117 二、 醫院/診所——不癒之地………120 (一)生命衰竭處………121 (二)陰影凝聚處………123 (三)傷痛、記憶匯集處………123 三、 影院/頂樓/秘密基地——充實/失落之地………124 (一)電影院與電影………125 (二)想像身世/編織故事………126 (三)房間裡的遊戲………129 第三節 小結………130 第五章:記錄、拼湊、遊走──創傷書寫的特質………131 第一節 建構回憶的虛實交雜………132 一、 鍾文音——參雜虛構的私密紀實………133 二、 郝譽翔——專斷獨裁的尋求解答………137 三、 陳雪——打撈消失的記憶碎片………142 第二節 繁復編制的瑣碎細節………145 一、 鍾文音——頹敗家園的感官繪圖………145 二、 郝譽翔——殘缺家庭的細節反映………148 三、 陳雪——夜市生活的記憶殘骸………150 第三節 從離家到返家的出走�回歸過程………152 一、 鍾文音——逃離現實,彌補修復………152 二、 郝譽翔——尋路追溯,力求解釋………155 三、 陳雪——走避傷痛,歸來原諒………158 第四節 小結………161 第六章:結論………162 第一節 由「國」轉向「家」 ——產生創傷的黑暗之心…163 第二節 書寫痛感,重構記憶——啟動創傷的療癒………172 參考書目………17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九〇年代崛起台灣女性作家的創傷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和陳雪為例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f Personal Trauma Writing by Female Taiwanese writers in the 90s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1-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郝譽翔,楊佳嫻 | |
dc.subject.keyword | 個人創傷,女性創傷書寫,鍾文音,郝譽翔,陳雪,敘事治療,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personal trauma,Feminist trauma narrative,Wen-in Chung,Yu-Hisiang Hao,Hsueh Chen,narrative therapy, | en |
dc.relation.page | 180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3-06-17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中國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2-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78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