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031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新民(Shin-Min Che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Sze-Yan W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王思硯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10:15:2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5-07-08 | |
dc.date.copyright | 2020-07-17 | |
dc.date.issued | 2020 | |
dc.date.submitted | 2020-07-0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 專書 謝哲勝主編(2015)。《都市更新法律與政策》。台北:元照出版社。 謝哲勝(2013)。《土地法》。台北:翰盧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著(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王玉民著(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北市:洪葉文化。 薛理桂主編(1994)。《比較圖書館學導論》。北市:台灣學生。 吳庚,陳淳文(2014)。《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作者自版。 劉慶瑞(1990)。《比較憲法》。北市:大中國出版社。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 》。台北:元照出版社。 吳庚(2014)。《行政法之理論與適用》。台北:三民出版社。 吳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作者自版。 方瑋晨(2015)。《都市更新制度模式與法理分析》。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惠宗(2009)。《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宗力(2006)。《論法律保留原則,法與國家權力》。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宗力(2007)。《比例原則之操作試論,法與國家權力(二) 》。台北:元照出版。 法治斌、董保城(2014)。《憲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吳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作者自版。 陳新民(2015)。《憲法學釋論》。作者自版。 許育典(2013)。《憲法》。台北:元照出版社。 陳新民(2015)。《行政法學總論》。作者自版。 吳信華(2011)。《憲法釋論》。台北:三民出版社。 李震山(2005)。《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建良(2004)。《憲法理論與實踐(三) 》。台北:學林文化出版社。 李建良(2003)。《憲法理論與實踐(一) 》。台北:學林文化出版社。 陳清秀(2012)。《行政訴訟法》。台北:元照出版社。 邱聯恭(2005)。《程序利益保護論—民事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第四卷》。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林山田(2004)。《刑事程序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劉宗德(1998)。《行政法基本原理》。台北:學林文化。 蔡志方(2001)。《訴願法與訴願程序解說》。台北:正典出版文化。 湯德宗(2003)。《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陳清秀(2012)。《行政訴訟法》。台北:元照出版社。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發展基金會(2002)。《都市更新魔法書》。作者自版。 陳敏(2011)。《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吳信華(2001)。《行政計畫與計畫確定程序,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臺灣行政法學會主編。 廖義男(1994)。《論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行政法論集(2)-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作者自版。 董保城(2006)。《行政計畫,行政法(上)》。台北:元照出版社。 胡俊雄(2000)。《都市更新條例釋義》。台北:營建雜誌社出版。 陳清秀(1994)。《行政計畫制定之手續與行政救濟,行政訴訟之理論與實務》。作者自版。 湯德宗(2006)。《行政程序法,行政法(下)》。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宗力(2007)。《行政程序的透明化與集中化,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出版社。 二、 期刊論文 劉克智、董安琪(2003)。〈台灣都市發展的演進—歷史的回顧與展望〉,《人口學刊》(26):14-18。 林明鏘(1997)。〈論我國都市更新法制〉,《臺大法學論叢》,26(3):91-92。 李震山(2005)。〈「正當法律程序」被當真嗎? 〉,《月旦法學教室》, (34) : 26-29。 李建良(2015)。〈永續發展與正當程序-環評法制二十年的廿項法治課題:序篇〉,《月旦法學雜誌》,(240): 231-234。 陳愛娥(2006)。〈法律原則的具體化與權限分配秩序-評最高行政法院95年度判字第1239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38):14-16。 李建良(1987)。〈論公益概念具體化在立法及法律上適用之原則〉,《憲政時代》,12(3):72-75。 林明鏘(2013)。〈都市更新之公共利益——兼評司法院大法官釋第 709 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227):123-126。 陳立夫(2011)。〈我國權利變換方式都市更新制度之法理〉,《土地法研究(二)》:174-179。 陳立夫(2005)。〈都市更新與土地徵收---都市更新條例第二十五條之一修正條文之闡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4(4):37-39。 林明鏘(1997)。〈論德國都市更新制度〉,《歐美研究》,27(2):113-116。 林明鏘(2006)。〈論我國都市更新法制〉,《國土計畫法學研究》:241-244。 林旺根(2012)。〈從文林苑事件談都更法制上面臨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206):140-141。 楊松齡(1992)。〈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補償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9),259-278。 蔡宗珍(1999)。〈公法上之比例原則初論─以德國法的發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62):22-24。 陳明燦(2012)。〈公共利益與財產權保障-兼論我國都市更新條例(草案) 〉,《台灣國會月刊》,40(10):48-49。 陳新民(1985)。〈論公益徵收的補償原則〉,《政大法學評論》,32:16-20。 廖義男(2010)。〈都市發展中公共設施用地取得方法之規範〉,《法學新論》,(24 ):35-44。 羅雅怡(2017)。〈建構我國憲法上之適足居住權-從司法院釋字第709號到732號〉,《土地問題研究季刊》:33-36。 林佳和(2012)。〈真的有國際人權法指涉的普世人權?政治哲學世界公民主義(Kosmopolitismus)與特殊公民主義(Partikularismus)論戰下的人權圖像落差〉,《臺灣國際法季刊》:128-133。 蔡志揚(2017)。〈都市更新與居住正義〉,《土地問題研究季刊》:77-80。 楊松齡(2000)。〈以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都市更新的評議〉,《人與地》(203)、(204):89-90。 賴宗裕(2001)。〈現行都市更新相關法規的評析〉,《人與地》(209):21-24。 陳立夫(2005)。〈都市更新與土地徵收-都市更新條例第二十五條之一修正條文之闡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4(4):22-33。 林明鏘(2006)。〈從大法官解釋論都市計畫之基本問題〉,《國土計畫法學研究》:55-60。 陳立夫(2003)。〈都市計畫之法律性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0):140-144。 陳明燦(2013)。〈我國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權利價值估定之法制分析——簡論最高行政法院 101 年度判字第 534 號判決〉,《臺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6):136-139。 王珍玲(2012)。〈論都市更新地區範圍或更新單元劃定等相關問題-兼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一OO 年度訴字第八八三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130):68-73。 陳宜倩(2004)。〈正當法律程序〉,《月旦法學教室》,(25):125-126。 羅傳賢(2003)。〈實質正當不可取代程序合法〉,《公務人員月刊》,(85):2-8。 方英祖(2002)。〈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論行政程序法〉,《考銓季刊》,(30):61-62。 李建良(2000)。〈行政程序法與正當法律程序—初論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與規範內涵〉,《憲政時代》,25(3):6-12。 葉俊榮、郭銘松(1999)。〈行政程序法對行政機關的衝擊與因應〉,《經社法制論叢》,(24):61-71。 董保城(1993)。〈行政程序中聽證制度〉,《研考報導》,(23):9-15。 陳英淙(1998)。〈探討行政程序中聽證制度之憲法法理〉,《憲政時代》,23(4 ):54-64。 李震山(2002)。〈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3):78-84。 湯德宗(2000)。〈行政程序法專題講座之三:論違反行政程序的法律效果〉,《月旦法學雜誌》,(57):145-150。 蔡秀卿(1999)。〈行政程序法制定之意義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50):48-55。 許玉秀(2012)。〈許玉秀教授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司法周刊》,(1600):3-8。 李建良(1987)。〈論公益概念具體化在立法及法律上適用之原則〉,《憲政時代》,12(3):25-35。 林明鏘(2012)。〈對都更條例之十點修法意見〉,《全國律師》,16(11):45-55。 黃錦堂(2009)。〈高度科技專業性行政決定之司法控制密度-兼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六年 度訴字第一一一七號判決〉,《東吳法律學報》,21(1):13-23。 陳明燦(2012)。〈論公共利益與財產保障-兼論我國都市更新條例(草案) 〉,《國會月刊》, 40(10):14-18。 黃昭元(2000)。〈立法裁量與司法審查─以審查標準為中心〉,《憲政時代》, 26(2):156-185。 詹鎮榮(2004)。〈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14)-居住自由〉,《法學講座》,(30):13-29。 陳仲嶙(2013)。〈審視都市更新條例的合憲性─從審查標準之選擇與運用為司法院釋字第七○九號補述〉,《月旦法學雜誌》,(219):80-101。 三、編著論文 周志宏(2006)。〈聽證及陳述意見〉,蔡茂寅(等著),《行政程序法實用》。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董保城(2006),〈行政計畫〉,翁岳生(主編),《行政法(上)》。臺北:元照出版社。 林秀蓮(2005),〈行政程序法中有關聽證制度之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法人與組織改造、聽證制度評析》。臺北:元照出版社。 李建良(2003),〈國家高權行為與公法訴訟制度-論德國「政府行為」理論與「不受法院管轄之高權行為」概念〉,《憲法理論與實踐(一)》。臺北:學林文化。 陳新民(2002),〈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臺北:三民出版社。 翁岳生(2015),〈論「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之關係〉,《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臺北:三民出版社。 湯德宗(2003)。〈論正當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法論》。臺北:元照出版社。 李震山(2007),〈憲法未列舉權利保障之理論與實踐—以釋憲及基本權利入憲為例〉,許志雄、蔡茂寅、周志宏主編,《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社。 陳愛娥(2000),〈基本權作為客觀法規範—以「組織與程序保障功能」為例,檢討其衍生的問題〉,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黃錦堂(2002),〈行政程序法理念與重要釋義問題之研究〉,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中) —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社。 黃錦堂(1993),〈德國計畫裁決程序引進我國之研究 — 我國重大開發或設場案許可程序改進之檢討〉,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理論—翁岳生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社。 陳愛娥(1998),〈「有效權利保障」與「行政決定空間」對行政訴訟制度的影響〉,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編,《行政訴訟論文彙編》。臺北:司法院。 林明鏘(2005),〈行政命令之聽證程序─以全民健保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為例〉,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法人與組織改造、聽證制度評析》。臺北:元照。 四、 學位論文 許凱傑(2016),《都市更新之規範構造、正當程序與司法控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良(1986),《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臺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禎(2009),《自憲法保障財產權之觀點論課徵山坡地開發利用回饋金之合法性》,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賢綜(2013),《從財產權保障論我國公益徵收在憲法上的要求-以有益於私人之徵收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瑋(2016),《憲法上居住權之建構與實現-以司法審核為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高思大(1986),《從行政法觀點論行政計畫》,臺北: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瑞洲(2011),《以正當法律程序探討都市更新公聽會作業程序》,台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穎(2017),《適時且正當的聽證程序─以重大建設開發流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宏杰(2005),《從正當法律程序看行政處分聽證之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允翔(2012),《程序基本權之建構及保障─以行政程序為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 研討會論文 黃昭元(2015),〈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憲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104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司法院。12月5日。 翁岳生(1999),〈行政程序法之立法過程與展望〉,「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2月。 陳愛娥(2010),〈行政計畫確定程序法制之取捨-由其制度目的與施行條件出發〉,「第 12 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9月。 戴秀雄(2005),〈國土計畫法做為實現合理國土規劃管理法制工具之評析〉,「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主辦。 六、 政府委託計劃 監察院(2010),《各級政府對都市計畫、都市設計之審議,其審議權限是否符合依法行政原則與適法性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監察院。 陳愛娥(2011),〈「行政程序法『行政計畫』章修正之研究-以德國法制及實務之觀察為出發」〉,《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書》(行政院法務部委託研究)。臺北:法務部。 蔡志宏(2005),〈論都市計畫之法體系建立:以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與細部計畫之衝突為中心〉,司法院司法行政廳編,《司法研究年報第 25 輯第 21 篇》,臺北:司法院。 七、 官方出版品 立法院(1988),《立法院第 3 屆第 6 會期第 2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交通部民航局(2016),《桃園航空城計畫機場園區特定區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納入徵收必要性聽證作業報告》 立法院(1998),《立法院公報》87 (42): 279。 八、 網路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我國人口統計數據〉。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2019/05/28檢索) 謝瑞明(2012)。〈都更與房價-兼論文林苑都更爭議,國改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https://www.npf.org.tw/2/11029(2020/3/21檢索) 司法院大法官。〈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09號〉。 http://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09(2019/5/28檢索) 蔡志揚(2011)。〈重視都市更新核心價值,邁向「都市再生」,法律評論與新知〉。 http://www.oasislaw.com.tw/knowledge_detail.aspx?ID=20c15ede-9d75-4cc3-a3ac-8a3a337c0356(2020/4/25檢索) 法務部(2016)。〈回應兩公約初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與建議〉。 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ct.asp?xItem=431033 ctNode=32964 mp=200(2020/4/25檢索) 桃園市政府(2015)。〈航空城全區聽證10月開始預備聽證鄭市長:以透明嚴謹的聽證程序,讓爭議攤在陽光下,為航空城計畫奠定更堅實理性的共識與基礎〉www.tycg.gov.tw/ch/home.jsp?id=9 parentpath=0,1 mcustomize=multimessage_view.jsp dataserno=201508050002 aplistdn=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 toolsflag=Y(2019/5/29檢索)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031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2012年3月28日發生了「文林苑」都市更新強拆爭議事件,過程中歷經了抗爭、協商、興訟後,最後在2014年3月14號最後之不同意戶拆除組合屋後落幕,但其後發揮的效應促成了大法官釋字第709號解釋,釋憲內容對於舊都更條例有關主管機關核准都市更新事業概要之程序規定,未設置適當組織以審議都市更新事業概要,且未確保利害關係人知悉相關資訊及適時陳述意見之機會,與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不符。有關申請核准都市更新事業概要時應具備之同意比率之規定,不符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且並未要求主管機關應將該計畫相關資訊,對更新單元內申請人以外之其他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分別為送達,且未規定由主管機關以公開方式舉辦聽證,亦不符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 而我國於108年修正通過之現行都更條例,為落實釋字第709號解釋之精神,就增強都更信任、連結都市計畫、精進爭議處理、簡明都更程序、強化政府主導、協助更新整合、擴大金融參與、保障民眾權益等為修正方向,而對於修正後之都更條例是否已然將先前存有之公益性模糊、正當程序不足、實務爭議不斷等問題做一解決,本文將透過都市更新的憲法基礎與公益性進行分析,進而帶出都市更新法制與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之連結,並將都市更新法制內部結構作解析,在帶出正當程序原則對於我國都市更新實務的重要性,最後在司法機關對於機關判斷餘地及公益性的審查、實務判決累積的理論及經驗作一法實證分析,以期能對於未來我國都市更新之新紀元作出微薄之貢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On March 28, 2012, the 'Wenlin Court' urban renewal forced demolition dispute occurred. After the struggle, negotiation and litigation in the process. Finally, on March 14, 2014, the final disagreement ended after the households demolished the combined house. However, the subsequent effects contributed to the J.Y interpretation NO.709. The contents of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Old Capital Reform Regulations stipulate the procedure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to approve the outline of the urban renewal business. Failure to set up an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 for deliberation, and failure to ensure that stakeholder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know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opinions in a timely manner,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legitimat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required by the Constituti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sent rate that should be available when applying for approval of the urban renewal business outline do not conform to the constitutional due process. There is no requirement that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hould serv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plan to the owners of land and legal buildings other than the applicants in the update unit, and there is no provision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to hold public hearings. The legitimat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that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current law passed by the amendment is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the J.Y interpretation NO.709. Amendments include increasing trust in the city, linking urban projects, improving dispute handling, simplifying the procedures in the city,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assisting in updating and integrating, expanding financial participation,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Whether the amended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resolved the previously existing public welfare ambiguity, due process is insufficient, and practical disputes continue to be resolved.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and public welfare of urban renewal. The importance of proposing the principle of due process for the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in my country. Finally, the judiciary examines the judgment of the agency. Finally look forward to a meager contribution to the future urban renewal in my countr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0:15:2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0707202013014600.pdf: 2668373 bytes, checksum: 25b901073427516253550168e9e53703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1 摘要...........................3 Abstract......................4 第一章 緒 論.................10 第一節 研究緣起................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12 壹、文獻分析法..................12 貳、比較研究法....................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14 壹、都市更新法制之憲法基礎分析.......14 貳、我國都市更新制度法理架構及體系....14 參、正當程序原則於都市更新法制之角色...14 一、正當程序原則的意涵...............14 二、正當程序於都市更新之角色 ..........16 肆、都市更新之司法審查及救濟.......16 第五節 論文結構與章節說明............17 第二章 都市更新法制之憲法基礎..........18 第一節 都市更新與公共利益.............18 壹、 概說...........................18 貳、 公共利益之內涵...................18 參、 公共利益與都市更新之連結...........21 一、 以程序取代實體之可能..............22 二、 以行政機關判斷餘地為主之公益性架構........23 三、 現行都市更新條例模糊而低度之公益性架構.....24 四、 小結...........................25 肆、 都市更新條例公益性架構之省思.......26 第二節 憲法上財產權之保障及限制.........26 壹、 憲法上財產權之意涵...............26 貳、 釋憲實務所形塑的財產權保障體系.....27 一、 財產權之內涵及保護範圍態樣........27 二、 限制財產權之前提................28 三、財產權限制之態樣與徵收補償制度.....31 參、 財產權與都市更新之連結...........35 第三節 居住自由與適足居住權...........35 壹、 居住自由權之內涵................35 貳、 居住自由的限制.................36 一、 刑事訴訟搜索程序...............36 二、 行政檢查......................37 三、 軍事、國防目的.................37 四、 緊急或重大公益.................37 參、 我國憲法上適足居住權之建構.......38 一、兩公約對於我國憲法人權保障的影響...38 二、兩公約所涉及適足居住權之內容......38 三、我國釋憲實務適足居住權保障體系之建構......40 第四節 憲法保障之程序基本權架構.............42 壹、 程序基本權之意涵.....................42 貳、 程序基本權之保障作用..................43 一、作為「獨立基本權」之功能 ...............43 二、「程序保障」之作用....................43 參、 「程序基本權」保障範圍...............43 一、司法程序面..........................44 二、行政程序面..........................46 肆、 小結..............................48 第五節 大法官揭示之合憲性考驗-釋字第709號....49 壹、 釋字第709號之內容概述.................49 貳、 修正後現行都更條例合憲性之檢視..........51 一、是否落實釋字第709號之保障宗旨...........51 二、釋字第709號肯認之「多數決」合憲部分......52 三、釋字第709號宣告違憲部分................53 四、大法官指出有違憲法正當行政程序保障部分....54 第三章 現行我國都市更新制度法理架構及體系.....56 第一節 都市更新之概說......................56 壹、 都市更新的意涵........................56 貳、 都市更新之目的性.......................57 參、都市更新之「計畫行政」性質................58 第二節 都市更新法制之外部連結.................59 壹、 都市更新實施之「特案計畫」性質............59 一、 都市更新中各「計畫」之定位...............59 二、 行政計畫確定裁決程序與都市更新程序........60 三、 現行都更程序引入計畫確定程序概念..........63 四、 行政計畫裁決程序法制化之分析-以都更程序為中心......64 貳、 國土計畫法下都更條例之定位及影響.................66 參、 都市計畫法與都市更新之連結......................67 一、 從兩法之法體系出發.............................67 二、 「都市計畫法律性質」之於都市更新程序..............69 三、 都市更新條例與都市計畫法之體系整合問題............71 四、 小結........................................74 第三節 都市更新法制之內部架構.......................75 壹、 都市更新條例概說..............................75 一、 都市更新之概念................................75 二、 都市更新條例之沿革及立法目的.....................76 貳、 都市更新計劃制定及更新地區之劃定.................76 一、 更新地區調查程序..............................77 二、 都市計畫之合作................................78 參、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訂定.........................78 一、 都市更新實施主體..............................79 二、 更新單元劃定.................................84 三、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審查及擬訂....................85 四、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審議.........................88 肆、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實施.........................88 一、 權利變換制度.................................89 二、 協議合建....................................90 第四節 都市更新各程序之「法律性質及關係」.............90 壹、 都市更新地區劃定公告之性質.....................90 一、 劃定更新地區及都市更新計畫公告..................91 二、 劃定更新地區公告,未制定都市更新計畫.............92 三、 未劃定更新地區,公告實施都市更新計畫.............93 貳、 都市更新事業概要核准及事業計畫核定之法律性質.......93 一、 民間提出之實施計畫............................93 二、 政府主導之計畫................................94 參、 權利變換計畫核定之法律性質......................94 第五節 小結.......................................95 第四章 正當程序原則於都市更新法制之實踐................97 第一節 正當程序之概說...............................97 壹、 正當程序之意義.................................97 貳、 正當程序之要件及功能............................98 第二節 我國釋憲實務揭示之正當程序....................104 壹、 正當行政程序之階段性揭示.......................104 一、 過往大法官之闡釋..............................104 二、 釋字第709號作成後正當行政程序之推進..............107 貳、 小結........................................108 第三節 我國都市更新法制之正當行政程序.................108 壹、 都市更新地區之劃定及都市更新計畫公告階段..........108 貳、 都市更新事業之實施階段.........................110 參、 核定發布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之階段....111 第四節 「聽證程序」於都市更新程序中之影響性............112 壹、 聽證程序之內涵及運作形態........................112 一、 各聽證型態之分析...............................112 貳、 我國聽證制度之實務運作..........................117 一、 機關與主持人...................................117 二、 程序當事人.....................................119 三、 資訊揭露及預先告知..............................120 四、 聽證拘束力.....................................122 第五節 小結.........................................123 第五章 都市更新之司法審查及救濟.........................125 第一節 概論..........................................125 第二節 國家高權行為與計畫高權之司法審查...................125 壹、 計畫高權與高權行政之概述............................126 一、 政府行為及計畫高權之限制............................126 二、 都市更新之公益衡量及限制............................126 貳、 國土計畫法架構下地方自治之計畫高權....................128 一、 國土計畫法規定地方政府之義務.........................129 二、 國土計畫作為計畫之指導準則...........................130 第三節 我國法院實務判決之研析.............................130 壹、 我國都市更新訟爭之類型化.............................130 一、 現行都更條例訟爭之類型:.............................131 二、 我國判決概析-以撤銷訴訟為中心.........................133 貳、 過往訴訟實務與現行都更法制之互動-以居民撤回權為例........134 第四節 機關判斷餘地之審查.................................135 壹、 學理觀點...........................................135 貳、 都市更新之裁量與判斷基準..............................138 一、 都市更新之實施及發動應屬判斷餘地........................138 參、 司法審查密度之檢視....................................139 第五節 小結..............................................14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42 參考文獻.................................................146 壹、 中文................................................146 一、 專書................................................146 二、 期刊論文.............................................148 四、 學位論文.............................................152 五、 研討會論文............................................153 六、 政府委託計劃..........................................153 七、 官方出版品............................................153 八、 網路資料..............................................154 附錄......................................................15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我國都市更新法制之研究-以正當程序與司法審查及救濟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Urban Renewal Act in Taiwan Focus on Due Process and Judicial Review and Relief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8-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陳顯武(Hsien-Wu Chen),林依仁(YI-REN Lin) | |
dc.subject.keyword | 都市更新條例,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釋字第709號,正當程序原則,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餘地,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Urban Renewal Act,Spatial Planning Act,Urban planning law,J.Y interpretation NO.709,due process of law,indefinite legal concept,authorized discre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85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001358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20-07-1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U0001-0707202013014600.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61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