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976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張錦華(Chin-hwa Ch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a-hui Lia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廖家慧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09:36:57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8-02-17 | |
dc.date.copyright | 2017-02-17 | |
dc.date.issued | 2016 | |
dc.date.submitted | 2017-02-12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王秋絨(1992)。〈批判的成人對話教育家〉,劉焜輝(編)。《人類航路的燈塔》。頁 192-239。台北:中正。
王晴玲(2008)。《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以公視PeoPo新聞平台參與及多元報導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露茜(2009)。〈另類的媒體實踐〉,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 頁269-283。台北:正中。 李丁讚(2007)。〈社運與民主〉,《解嚴以來:二十年目睹之台灣(思想7)》。頁85-118。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杰潁(2015)。〈80年代:學生運動的萌芽〉、〈校園反叛的湧現〉,「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廿週年所慶活動:學動.運生 – 臺灣戰後學生運動回顧特展」。上網日期:2016年4月17日。 http://ios20.asdc.tw/article_list/ http://ios20.asdc.tw/e2_surge/http://ios20.asdc.tw/a05-1980s/ 李映昕(2015)。《從Foucault倫理主體理論詮釋318運動期間台大新聞E論壇參與者的新聞實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1999年6月)。〈網路時代對於媒體中立客觀、平衡報導的倫理標準需要 重新衡量〉,「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台北。 吳學展(2014)。〈【後太陽花的運動臉譜】就是他!讓太陽花運動在第一時間向國際發聲-專訪共生音樂節召集人葉俊廷〉,《Buzz Orange報橘》。上網日期:2016年7月22日。https://buzzorange.com/2014/11/10/international-sunflower-movement/ 吳學展(2015)。〈台灣是世界的一部分!左派新媒體《破土》:外國人眼中的台灣不該只有兩岸問題跟觀光夜市〉,《Buzz Orange報橘》。上網日期:2016年7月22日。https://buzzorange.com/2015/11/08/new-bloom/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118: 55-85。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 117-150。 林福岳(2011)。〈原住民部落自主傳播的媒介試驗:花蓮縣福音(Lohok)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傳播研究與實踐》,1(2):149-177。 林麗雲(2016)。〈太陽花運動中臺大新聞所學生在「E 論壇」的實踐〉,《傳播研究與實踐》,6(1): 251-269。 林峰燦、吳鴻昌、湯志傑(2015)。〈後冷戰格局下的太陽花運動︰談太陽花運動的歷史性與世界性學生運動與社會正義〉,「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廿週 年所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南港區。 洪貞玲(2015)。《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台北:大塊文化。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傳播研究與實踐》,3(1):1-12。 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下)》。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郭良文(2010)。〈蘭嶼的另類媒體與發聲: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17:43-74。 張彥南(2007)。《傅科晚期論主體與自我技術》。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宏儒(2007)。〈自身他者與教育:Foucault的「關懷自身」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2):106-130。 張俐璇(2009)。〈黨外雜誌〉,《台灣大百科全書》。上網日期:2016年4月22日。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 張約翰(2015)。〈智慧型行動載具、社群媒體興起後的另類媒體生存-《台灣立報》個案分析〉,《傳播研究與實踐》,5(1):129-155。 張德永(2011)。〈社區大學的社區學習與培力實踐〉,《財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手冊》。頁55-66。中國:廣州市。2016年9月2日取自 http://www.ccswf.org.tw/files/7100/14/3.%E5%BC%B5%E5%BE%B7%E6%B0 %B8.pdf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台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2014)。《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傳播權-以原住民族為例》。台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 (2015)。〈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頁38-57。台北:大塊文化。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忠信(2014)。〈台灣崎嶇民主路:一個追尋理想的故事(三)〉,《故事》。上網日期:2016年4月22日。http://gushi.tw/%E9%97%9C%E6%96%BC%E6%88%91%E5%80%91 陳佩英(2008)。〈從培力的對話觀點探討教師的專業成長〉,《高師大 學報》,24:21-48。 陳順孝(2008)。〈挑戰大眾媒體-台灣戰後公民媒體及其演進歷程〉,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 (編),《戰後台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台灣傳媒再解構》,頁239-276。台北:巨流。 陳順孝(2015)。〈網路公民行動的集體演化 從搶救樂生院、野草莓運動到太陽花運動〉,《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頁58-81。台北:大塊文化。 陳婉琪、張恆豪、黃樹仁(2015年5月)。〈網絡社會運動世代的來臨?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人際連帶與社群媒體因素初探〉,「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廿週 年所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南港區。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 177-234。 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台北:麥田。(原書: Touraine, A.〔1988〕. Return of the actor: Social theory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湯志傑 (2014)。〈歷史、比較與因果:從遮打革命與太陽花運動的比較談起〉,《巷仔口社會學》。上網日期:2015年12月9日。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10/10/tangchihchieh/ 凱琳娜(2015) 。《社會媒體與太陽花學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黃瀞瑩、黃哲彬(2010)。〈從教師賦權增能析論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趨勢導報》, 37: 110-121。 鄒大衛(2014)。《主體的出走與歸返:傅柯「關心自身」概念中的權力及真理問題》。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劉昌德(2004)。〈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24: 22-54。 管中祥(2011)。〈弱勢發聲、告別污名:台灣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1(1):105-135。 廖家慧(2015年11月)。〈318 運動參與者之主體性-從社群媒體資訊傳播與行動參與觀之〉,「中華新聞傳播學術聯盟第七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上海。 鄭宇君(2009)。《新聞專業中的真實性:一種倫理主體的探究模式》。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戴瑜慧、郭盈靖(2012)。〈資訊社會與弱勢群體的文化公民權:以台灣遊民另類 媒體的崛起為例〉,《新聞學研究》,113 :123-166。 謝宗宜(2006)。〈由「自我對自我的關係」談傅柯的倫理系譜學〉,「2006台灣哲學學會」,嘉義縣民雄鄉。 蕭孟煊(2015) 。《論述從空間到時間的爭奪-以新聞E論壇為例》。淡江大學資 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上修(2015)。《以Facebook作為實踐社會運動之工具_以318太陽花學運為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Atton, C. (2002). Alternative media. London, UK: Sage.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y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ichel. (1983). ‘On the genealogy of ethics: An overview of work in progress’,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hermeneutic (2n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229-252. Foucault, Michel. (1984). What is Enlightment? in Paul Rabinow eds.,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theon, pp.32-45. Foucault, Michel. (199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2: The Use of Pleasure (R. Hurley,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Lois, M. (1992). Foucault and feminism: power, gender and the self. Cambridge: Polity. Foucault, Michel. (1997).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Paul Rabinow eds.,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New York: The New Press, pp.223-253. Mondros, J. B., & Wilson, S. M. (1994). Organizing for power and empowermen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ouraine, Alain. (2000). Can We Live Together, Equal and Different?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976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探討後太陽花時期投入新媒體的素人如何持續培力參與媒體的自主潛力以及其主體價值。主體在太陽花運動後感受到什麼?投入媒體過程中遇到哪些挑戰?如何運用資源發展生存策略?希望透過這些行動成為什麼樣的存在、達成什麼目的?研究者使用杜漢歷史質、社會性運動和傅柯倫理主體與賦權等理論概念,探討太陽花運動後,沒有媒體經驗的素人如何投入媒體,其倫理主體的形塑及培力賦權的歷程如何發生?
研究方法為質性訪談,實際面訪《逆思》、《破土》、《白經濟》與《菜市場政治學》16位後太陽花新媒體組織成員,也針對各組織產出的媒體內容進行分析,與訪談內容互為補充應證。 研究發現,整體社會的動能和氛圍讓這些行動者成為社群/社會主體,受到新公民社會所賦權的個體,透過組織行動的實踐得到實質的回饋與充權,進而肯定個人的能力與影響力,補足傅柯與杜漢在討論主體時所忽略的群體關係對於個人行動的影響,證明了群體、他者對於主體行動的重要效果。 當他們面臨媒體專業的考驗以及去階層化扁平組織的管理困難等問題時,這群行動者善用自身優勢,運用各種資源資本,在媒體場域中爭取優勢地位,實踐倫理目的並追尋他們的主體影響力,並發展出新的主體賦權路徑。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laymen had devoted to new media and empowered themselves after Sunflower Movement mainly through A. Touraine’s notion of “societal movement” and “historicity”. Meanwhile, the thesis has also rendered M. Foucault’s concept of “ethical subject” and “empowerment” to understand how they’ve constituted themselves as ethical subjects and empower themselves.
The research method 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re are 16 interviewees including members of “New Bloom”, “LET’s News”, “TalkEcon” and “Whogovernstw”.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articles which written by the media, so that article contents and interview contents are complementary.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social atmosphere prompted them to be social subject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action, they received feedbacks from others and then affirmed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and influences. In this thesis,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rocess of subjectification, which may broaden A. Touraine and M. Foucault’s concept of subject. For these participants without professional media experiences, to manage a regular media will face some critical problems, such as journalism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However, they have endeavored to render their various new media 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to achieve a distinguished position in media sphere. They struggle through multiple challenges to constitute themselves as an ethical subject, and the thesis finds that their unique path of empowerment compared to previous theories.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09:36:5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5-R03342008-1.pdf: 4986755 bytes, checksum: 0b69433ce74c2ab29c235a224ecc30a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論文口委審定書 i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i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個案介紹 4 一、《破土New Bloom》 5 二、《逆思 LET’s News》 6 三、《白經濟TalkEcon》 7 四、《菜市場政治學》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9 第一節、另類媒體 9 一、另類媒體的定義 9 二、另類媒體特性 10 三、另類媒體的發展 12 (一) 另類媒體發展四時期 12 (二) 與運動相關的另類媒體 14 第二節、培力與主體 16 一、培力 16 二、培力主體 18 三、另類傳播與賦權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倫理主體的意義與內涵 21 一、傅柯倫理觀 22 二、自我技藝 23 三、倫理主體分析面向 24 (一) 倫理實體 (ethical substance) 24 (二) 屈從模式 (mode of subjection) 24 (三) 自我實踐 (practice of self) 25 (四) 倫理目的 (teleology) 25 第四節、杜漢的主體、歷史質與社會性運動 27 一、歷史質 27 二、行動者/主體與社會性運動 27 三、引發行動者/主體出現的危機和衝突 28 四、行動者/主體的意識形態抗爭 29 第五節、主體、社群與權力 29 第六節、小結 31 第三章、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研究問題 33 第二節、訪談大綱 33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訪談對象 35 第四章、研究分析 37 第一節、生命歷程與社會脈絡 37 一、生長於解嚴後、網路原住民,一切都那麼自然 37 二、主體價值觀的發展與轉變的三種歷程 40 三、想對抗什麼?追求什麼主體價值? 42 第二節、倫理主體 44 一、主體生成的動機和危機情境? 44 (一) 太陽花運動後整體社會氛圍的改變 44 (二) You are not alone! 一群人一起的感受 46 (三) 對資訊的傳播有了新的想像與應用 47 (四) 看見現有媒體的不足,決定投入 48 (五) 不見所屬專業學科專家站出來發聲 51 (六) 大眾討論議題經常缺乏事實的理解 52 二、自我實踐 53 (一) 經營媒體的挑戰與困境 53 1. 媒體專業的考驗 53 2. 無規範、去階層化組織的兩難 56 3. 人力流動與分工問題 58 4. 無資金,全靠熱情支撐,組織發展有限 60 5. 網路傳播倫理的學習歷程 62 (二) 自我實踐的方式 66 1. 善用各類資本與資源,凸顯組織定位與價值 66 2. 將艱深議題轉譯、大眾化 73 3. 奪回詮釋權 73 4. 擴增內容面向、設計包裝成為新傳播策略 76 5. 募資作為一條新的道路 78 三、倫理目的 81 (一) 希望成為大眾和論述之間的橋樑 81 (二) 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或關注更多議題 82 (三) 作為新觀點與思考方式的分享者 82 (四) 成為增進公眾理性討論的資訊提供者 84 第三節、培力 85 一、太陽花運動的氛圍培力社群主體 85 二、從組織到個人的賦權 88 三、主體轉化與個人成長 9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研究結果 94 一、行動者之生命史 94 二、倫理主體 95 三、培力 98 第二節、研究價值 101 第三節、未來研究建議 103 參考書目 104 附錄一 《破土》網站流量、來源國家統計 109 附錄二 《逆思》媒體識讀視覺圖表 111 表目錄 表一 : 太陽花運動後投入新媒體創辦與經營的素人媒體組織 4 表二 : 主流媒體和另類媒體的比較 10 表三 : 公民媒體與大眾媒體特性比較表 11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從素人到媒體-後太陽花時期投入新媒體者的主體化歷程 | zh_TW |
dc.title | From Laymen to Journalists: the process of Subjectification of Those Devoted to New Media after the Sunflower Movement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5-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林麗雲(Lih-yun Lin),陳順孝(Shun-hsiao Chen) | |
dc.subject.keyword | 另類媒體,太陽花運動,社會性運動,歷史質,倫理主體,培力,新媒體,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alternative media,the Sunflowers Movement,societal movement,historicity,ethical subject,empower,new media, | en |
dc.relation.page | 124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700430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7-02-12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新聞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新聞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4.8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