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歷史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762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梁庚堯
dc.contributor.authorJui-Fang Changen
dc.contributor.author張瑞芳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5T06:09:18Z-
dc.date.available2015-08-17
dc.date.copyright2010-08-17
dc.date.issued2010
dc.date.submitted2010-08-12
dc.identifier.citation一、史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洋,《東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應麟,《玉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永瑢,《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1983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朱緒曾著,朱桂模輯,《開有益齋讀書志》,臺北:廣文,1969據清光緒六年金陵翁氏菇古閣刊本。
呂祖謙,《東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呂祖謙,《呂東萊先生文集》,收入胡丹鳳輯《金華叢書》,臺北:藝文,1968據原刻本影印。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文集》,收入胡宗楙輯《續金華叢書》,臺北:藝文,1972據'永康胡氏夢選廔刊本'影印。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文集》,收入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纂,《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宋綬、宋敏求 同編,《宋大詔令集》,臺北:鼎文,1972。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心傳撰,徐規 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和凝、和山蒙編纂,明張景續編,《疑獄集》,收入《歷代案例判牘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胡太初,《晝簾緒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胡文炳,《折獄龜鑑補》,《續修四庫全書》本。
桂萬榮,《棠陰比事》,收入《歷代案例判牘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中華漢語工具書庫影印本。
徐松原輯, 陳援庵等編,《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1964據民國二十五年北平圖書館影印本影印。
焦竑,《國史經籍志》,1959年商務印書館《明史藝文志補編附編》本,收入李萬建、羅瑛輯,《歷代史志書目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莫友芝 撰,傅增湘 訂補,傅熹年 整理,《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3。
張嵲,《紫微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脫脫,《宋史》,臺北:鼎文,1978。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合肥市:安徽教育,2002影印本。
彭百川,《太平治迹統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楊奉琨,《《疑獄集.折獄龜鑑》校釋》,上海:復旦大學,1988。
熊克,《中興小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敞,《公是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壎,《隱居通義》,臺北市 : 新文豐,1984據商務民國26年12月初版,依讀畫齋叢書本排印。
鄭克,《折獄龜鑑》,《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克編撰,劉俊文譯註,《折獄龜鑑譯註》,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台版一刷。
鄭克,《折獄龜鑑》,明隆慶五年,陳文燭刊本。
鄭克,《折獄龜鑑》,清 錢熙祚 守山閣藏書本。
鄭克,《折獄龜鑑》,清同治年間,長沙余肇鈞刻本。
鄭玄,《周禮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薛梅卿點校,《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二、近人論著
(1)專書
王曉龍,《宋代提點刑獄司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余嘉錫,《四庫全書提要辯證》,昆明市:雲南人民,2004。
何廣棪,《陳振孫之史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史錄考證(中)》,台北縣:花木蘭出版社,2006。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昌彼得等編著,《宋人傳記資料索引第五冊》,台北:鼎文,1975。
阿部吉雄著,《日本朱子學と朝鮮》,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初版,1998年六刷。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河北大學,2000。
劉馨珺,《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臺北:五南,2005。
戴建國,《宋代刑法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論文
江玉林,〈經義折獄、刑獄治理與傳統法律的文化格局-從朱熹「戊申延和奏劄」談起〉,《政大法學評論》,2005:87。
汪世榮,〈中國古代的判例研究:一個學術史的考察〉,《中國法學》,2006:1。
李貴連、吳正茂,〈南宋土地交易法研究──以《名公書判清明集》中的土地交易案件為例〉,《法制史研究》,2006:9。
柳立言,〈青天窗外無青天:胡穎與宋季司法〉,收入氏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
柳立言,〈宋代分產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上)〉,《法制史研究》,2004:5。
浦姝嫄,〈《折獄龜鑒》與鄭克司法審判思想淺析〉,《法制與社會》,2007:12。
徐道鄰,〈宋朝的法律考試〉,收入《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志文,1975。
張全民,〈鄭克法律思想初探〉,《法制與社會發展》,2004:6。
張百廷,〈《名公書判清明集》中所見的宋代士人犯法問題〉,收入《宋代社會與法律-《名公書判清明集》討論》,臺北:東大圖書,2001。
郭東旭,〈宋代編敕制度述略〉,收入《宋朝法律史論》,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郭東旭,〈論宋朝法律文化特徵〉,收入《宋朝法律史論》,河北,河北大學,2001。
馮卓慧著,〈中國古代關於慎刑的兩篇稀有法律文獻──《勸慎刑文》(并序)及《慎刑箴》碑銘考釋〉,《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3。
黃純怡,〈法律執行與地方治安-論宋代的盜賊重法〉,《宋史研究集》第三十六期,臺北:新文豐,2006。
陳智超,〈宋史研究的珍貴史料──明刻本《名公書判清明集》介紹〉,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戴建國,〈宋代編敕初探〉,收入《宋代法制初探》,黑龍江:黑龍江出版社,2000。
戴建國,〈論宋代的斷例〉,收入《宋代法制初探》,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7625-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篇論文以宋代案例彙編《折獄龜鑑》一書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此書內容體例和作者鄭克的司法審判思想,並兼及鄭克著書的思維方式和此書的成書意義。
第一章進行的是鄭克與《折獄龜鑑》的外部研究。由於過去研究對鄭克生平所知甚少,因此第一節針對鄭克的仕宦、交遊情形做補充考證。第二節主要對《折獄龜鑑》的版本源流和編著體例,作一解說,並試圖去突顯鄭克編撰此書之用心。第二章進入此書內容,從成書動機相關的一篇詔書入手。進而分析說明《折獄龜鑑》各卷分門的內容及蘊含意義。在這一章的最後,則以分析鄭克的司法判決思想作結。第三章第一節主要說明,鄭克對本書讀者-宋代執法官員的各種期許。第二節藉由鄭克引用古人言語來佐證自身想法入手,說明前人言論與案例對後人的影響和幫助,以及鄭克編撰此書的用意。最後一節,則是兼述同類書籍,說明《折獄龜鑑》的特殊性和成書定位。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6:09:1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R93123001-1.pdf: 664074 bytes, checksum: a442f5fc227b1fc7fcf7833c68920748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謝辭……………………………………………………………………ii
摘要……………………………………………………………………iii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回顧與方法…………………………………………………2
第一章 鄭克其人與《折獄龜鑑》其書……………………………5
一、鄭克事蹟考索……………………………………………………5
二、《折獄龜鑑》的版本源流與編著體例…………………………13
第二章 鄭克的斷獄觀………………………………………………18
一、宋高宗恤刑手詔…………………………………………………18
二、《折獄龜鑑》的分門……………………………………………20
三、分門之外 - 鄭克眼中的司法判決……………………………31
第三章 鄭克的思維方式與《折獄龜鑑》的著述特性……………37
一、理想的執法官員…………………………………………………37
二、「以後證前,以古明今」………………………………………40
三、《折獄龜鑑》的著述特性………………………………………43
結論……………………………………………………………………46
徵引書目………………………………………………………………50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鄭克與《折獄龜鑑》zh_TW
dc.titleCheng,K'e and Che-Yu Kuei-Chie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8-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黃寬重,柳立言
dc.subject.keyword鄭克,折獄龜鑑,案例,司法判決,獄訟,宋代法律書籍,zh_TW
dc.subject.keywordChe-Yu Kuei-Chien,en
dc.relation.page53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0-08-15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文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歷史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歷史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9-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648.51 k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