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749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蕭全政(Chyuan-Jenq Shiau)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ao-Hua W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汪昭華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5T06:02:38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3-08-19 | |
dc.date.copyright | 2010-08-19 | |
dc.date.issued | 2010 | |
dc.date.submitted | 2010-08-16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貳、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1986,〈酒泉街花卉業者態度強硬,拒遷入濱江市場接受管理〉,6月6日第七版。 中國時報,1987,〈酒泉業者頻杯葛,市府折衷退一步〉,3月6日第七版。 中國時報,1988,〈李總統關切民生推動市場改革〉,1月23日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7a,〈內湖花市改建,中央補助2.5億元〉,北市新聞C2。 中國時報,2007b,〈花市改建延宕 議員嗆市長〉,北市新聞C2。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劉北成譯,1992,《權力的剖析》,臺北:時報文化。 民生報,1986,〈事關濱江花市發展,花協改選,十分敏感〉,9月15日,消費版。 全國法規資料庫,農產品市場交易法,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M0030070,2010/03/01。 朱耀源、朱玉瓊,2002,〈台灣發展花卉產業的利基〉,《科學發展》,351期,頁40-4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03,《臺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年報》,頁436-439。 何彩華,2002,《臺灣區花卉批發市場整合性之研究》,中興大學行銷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田泉,1993,《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吳定主編,1989,〈花卉戰爭-從酒泉花市到濱江花市〉,《公共政策個案集》,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頁155-165。 吳明敏計畫主持,2001,《農產運銷制度,法規,批發,零售,通路與市場之規劃與評估》,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吳明敏,2003,〈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農業〉,財團法人台灣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Home&lan=tc,2010/05/14。 吳基富,1995,〈花卉拍賣多市場省思的另一章〉,《台灣花卉園藝》,92期,頁58-60。 李伊婷,2005,《台灣花卉批發市場交易資訊流的標準化設計》,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宗儒、高瑞生,2000,〈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之面面觀〉,《物流技術與戰略》,第17期,頁142-145。 李宗儒、陳俊宏,1998,〈批發市場作業流程模擬之研究— 以彰化花卉批發市場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105-119。 李皇照,1998,〈台灣花卉批發市場之發展與營運管理〉,《台灣經濟》,第246期,頁20-31。 李皇照,1999,〈台灣地區花卉批發交易行情資料分析〉,《農業金融論叢》,第四十二輯,頁179-220。 李皇照,2003,〈台灣地區花卉外銷分析〉,《農產運銷季刊》,128期,頁29-39。 林乙華撰,2010,〈蛻變中的台灣花卉產業-柳暗花明〉,經典雜誌網路資料,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77/taiwanflower.htm,2010/03/22。 林聖忠、陳世輝、周伯愷、李淑貞,2005,《歐洲花卉批發市場考察報告書》,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公務出國報告。 查理斯•裴洛著,周鴻玲譯,1988,《組織社會學》,臺北:桂冠。 原成國際工程規劃有限公司,2002,《花卉批發市場永久用地規劃期末報告》,臺北:臺北市市場管理處委託研究計畫。 張家春、唐瑜憶,2005,〈臺北花卉批發市場BOT之財務規劃研究〉,《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2期,頁127-138。 張嘉惠,1999,《增強台中市花卉批發市場經營優勢與策略分析-價值鏈分析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清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5,《促進民間參與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開發興建營運之先期規劃暨招商作業期末報告》,臺北:臺北市市場管理處委託研究計畫。 莫瑞•霍恩(Murray J. Horn)著,浩平、蕭羡一譯,2003,《公共行政之政治經濟學》,臺北:商周。 許文富,1973,《農民組織與農產運銷制度之改進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農經系。 許文富,1988,〈臺灣農產品產銷制度之演變〉,《農產運銷季刊》,77期,頁8-10。 許文富,1991,〈臺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結構之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75卷1期,頁1-21。 許文富,1996,〈臺灣農產運銷制度的演進與其政策涵義〉,《自由中國之工業》,期,頁11-25。 許文富,1997,《農產運銷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許文富、陳政位,2003,《花卉批發市場經營管理績效評估》,92農管-5.14-輔-02,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陳月卿,2008,《台灣花卉產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全球市場、國家角色與地方發展的連動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輝、范姜朝譯,2003,《日本市場考察報告書》,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公務出國報告。 陳加忠,2004,(台灣花卉產業的發展與契機),《歷史月刊》,第193期,頁6-15。 陳建斌、李宗儒、高瑞生、潘秀宜,2002,〈農產品直銷之SWOT及策略分析〉,《農產運銷》,第126期,頁13-19。 陳政位、林坤良,2008,(臺北市果菜批發市場營運與承銷人行為之研究),《農產運銷季刊》,138期,頁37-57。 陳雅惠,2004,〈借鏡荷蘭Ⅱ~美麗的競爭力〉,《台灣花卉園藝月刊》,第204期,http://www.tfda.org.tw/magzine/searcha.phtml。 陳新友,1976,〈農產品批發市場交制度之研究〉,《農產運銷季刊》,29期,頁4-13。 黃淑華,2002,《農產品資訊系統委外用者滿意度之探討-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瑪利、林妙玲,2007,〈全球第一大 阿斯米爾花卉拍賣市場 花卉物流 荷蘭物流翹楚〉,《遠見雜誌》,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3581,2010/06/18。 葉志成、陳立安,2009,〈臺灣的花卉產業,過往與現今〉,臺大意識報,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6301.html,2010/03/22。 廖武正,1944,〈共同運銷與批發市場互動關係〉,《農產運銷季刊》,100期,頁1-6。 臺北花市,2004,〈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遷建現況說明〉,《台灣花卉園藝月刊》,204期,http://www.tfda.org.tw/magzine/searcha.phtml,2010/03/26。 臺北花市,2007,〈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案規劃方案策略概要〉,《台灣花卉園藝月刊》,237期,http://www.tfda.org.tw/magzine/searcha.phtml。 臺灣銀行,1955,《臺灣之花業》,臺灣研究叢刊第三一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劉昭吟,2005,《在全球中綻放-從蝴蝶蘭跨界商品鏈探討台灣出口農業的全球化》,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富善,1998。〈影響台灣農產運銷之內外因素〉,《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4(2),頁37-45。 歐晉德、陳世輝、范姜朝鐸、曹世傑等,2002,〈日本東京大阪花卉果菜水產品批發市場硬體建築與營運管理考察報告〉,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公務出國報告。 盧貞伻,2005,《彰化田尾鄉花卉運銷空間結構之研究:運銷通路與散貨圈》,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蕭全政,1984。〈台灣地區稻米政策之結構性分析1945-1973〉,《中國政治學會七十三年年會學術研討會》。 蕭全政,1987,〈國家機關在政治過程中的地位〉,《社會科學論叢》,35期,頁133-151。 蕭全政,1988,〈權利與利益-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基礎〉,《公共政策學報》,10期,頁66-90。 蕭全政,1997,〈組織與制度的政治經濟分析〉,《暨大學報》,第一卷,第一期,頁1-16。 蕭全政,1999,〈台灣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理論與政策》,51期,頁1-18。 蕭全政,2000。〈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意義與理論基礎〉,《政治科學論叢》,13期,頁1-26。 蕭全政,2006。《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賴美杏,1993,《臺北地區花卉運銷之市場地理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碩士論文。 聯合報,1985,〈市長巡視濱江市場,指示九二如期開業〉,8月2日第六版。 聯合報,1986,〈切花業者放棄杯葛,建設局長溝通奏效〉,8月2日第六版。 聯合報,1987,〈請願隊伍施高壓,市長倉卒作決定,場地讓與行口商〉,3月7日第七版。 謝志誠,1995,〈新花卉批發市場加入營運後對切花產業的影響〉,《臺大農學院研究報告》,35(2),頁212-237。 鍾文全、黃育徵、陳天和,2008,《2008外銷旗艦農產品核心技術整合套裝與加值運用-歐洲地區蝴蝶蘭市場調查》,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 鍾國成、梁高榮、張堂穆、宋雲騰、陳長凱,2002,《培育農業高科技人才-研習歐洲花卉電子商務與全球運銷業務的推動方式》,財團法人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1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91農科-1.7.1-糧-Z1(8)。 羅雅美,2005,《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蘇怡榮,2001,《臺北市花卉批發之休閒化趨勢與空間條件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FloraHolland網站,2009,http://www.flora.nl/en/AboutFloraHolland/Pages/default.aspx ,2010/05/14 貳、西文部分 Schattschneider , E.E. 1961,c1960.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A reslist ‘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 & Social Revolu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749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的設置與興建,牽涉到基地位置的選擇、都市計劃變更、土地開發、建築法規、交通與環境影響、公共建設委外經營,及市場交易制度等幾個層面;在花卉產業中,其運銷體系以批發市場為軸心,擔負花卉集中、均衡與分散的運銷職能工作。臺北花卉批發市場因為位處臺北市區,屬消費地批發市場,市場經營的良窳與消費者及承銷商息息相關。
公共政策決策過程常涉及多元參與者,使公共政策決策過程變得相當複雜,其中網絡的參與者範圍確實難以區分;在各種團體間,有時是交互發生的,因此對於政策產出因果關係,有時難以解釋。在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政策中,包含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國家機關,屬民間社會的花商、花農、市場經營主體、學者專家及民眾等;這些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卻有其交互發生的情形,如花商與花農,部分亦為花卉批發市場的經營主體組織成員,因此在各種團體中的關係相互牽連。這些多元參與者,使政策決策過程變得更錯綜複雜,其間的因果關係也不易確定。因此,如何從臺北花卉批發市場歷史結構的變遷,及政治經濟演變來探討相關行為者間的因果脈絡,分析政策活動,進而評估政策關鍵問題,為本文探討的主要議題。 本文以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政策中,政府部門與民間團體組織與制度間隱含的特定政治與經濟偏差觀點,來探討政策決策變化因素及執行困境;分析市場遷建政策中,中央政府與臺北市政府對政策認知落差、臺北市政府各單位資源與資訊互動、政府部門與民間團體間的合作競爭關係等,所隱含的因果性影響。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Establishment and building of flower wholesale of Taipei are related to selection of location of the base, modification of metropolitan plan, lan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impacts, outsourcing operation of public construction, market trading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system of flower industry centers on wholesale market and carries out centralization, balancing and distribution of flower and other fun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Flower wholesale market of Taipei lies in urban area of Taipei and is a wholesale market located in consumption place. Therefore, success of market op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nsumers and deal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public policies is usually related to diversified participants, which makes this process fairly complicated. It is reall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network participants. Various groups sometim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us it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explain causal relationship of policy output. Relocation policies of flower wholesale market involve authorities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members of civil society, such as flower dealers, flower growers, market operators, scholars, experts and the public. Thes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sometim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 example, some flower dealers and flower growers are also members of operator organizations and therefore are interrelated among various groups. These diversified participants mak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policies intricate and it is also not easy to determine the casual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exploring casual relationship among related actors, analyzing policy activities and evaluating key policy issue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flower wholesale market of Taipei an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volution. According to specif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pinion differences among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civil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 which are implied in relocation policies of flower wholesale market in Taipei, this paper discuss changing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of policies and difficulty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ies, analyz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implied b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ountermeasure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of Taipei,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of Taipei and various entitie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and civil groups, etc.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6:02:3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P97322008-1.pdf: 1612720 bytes, checksum: e56fbb3a09301c559fbf4d5b072277b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 8 第三節 分析觀點與研究架構 1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發展歷程 17 第一節 臺北橋頭的流動市集(1971-1975) 18 第二節 萬和宮前的行口交易(1976-1986) 19 第三節 與果菜市場並存的濱江花市(1987-1996) 24 第四節 臨時攤棚的臺北花市(1997-迄今) 37 第五節 小結 38 第三章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41 第一節 政策形成-花卉與果菜市場之爭 42 第二節 市場永久用地的尋覓 43 第三節 從BOT到政府補助興建 48 第四節 遷建政策的發展 54 第五節 市場經營權之爭 63 第四章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的發展願景 75 第一節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功能及市場現況分析 75 第二節 與日本、荷蘭花卉批發市場的比較 83 第三節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的未來 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7 附 錄 113 【附錄一】農產品市場交易法 113 【附錄二】臺北市市有財產委託經營管理自治條例 120 【附錄三】臺北花卉批發市場營運設施項目 126 【附錄四】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政策形成及發展 128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遷建之政策分析 | zh_TW |
dc.title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location Policy
of the Taipei Flowers Wholesale Market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8-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李顯峰,孫智麗 | |
dc.subject.keyword | 臺北花卉批發市場,遷建政策,偏差,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Taipei Flowers Wholesale Market,Relocation Policy,Bias, | en |
dc.relation.page | 128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0-08-17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政治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政治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9-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5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