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幫助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國家發展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540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朱武獻(Wu-Hsien Chu)
dc.contributor.authorWen-Pin Hsuen
dc.contributor.author徐文彬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5T04:18:21Z-
dc.date.available2009-12-08
dc.date.copyright2009-12-08
dc.date.issued2009
dc.date.submitted2009-12-01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法規大全(第四冊交通、立法、司法、考試、監察、黨務),1963。台北:商務。
王儷玲,2008,〈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未來改革方向〉,《公務人員月刊》,第147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立法院第6屆第5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字第234號政府提案第11634號。
《立法院公報》,第48卷第23會期第25期,立法院會議速記錄。
《立法院公報》,第78卷38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78卷84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79卷28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79卷34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87卷第24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77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6卷88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22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23期,院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97卷第40期,委員會紀錄。
司法院,1990,〈各級法院法官停止及減少辦理案件實施要點〉,《司法院公報》,台北:司法院秘書處。
司法院秘書處。2001,《司法院八十九年度邀請各界參與司法改革座談會所提建言暨處理意見彙編》,台北:司法院。
司法院,2005,《法官法研究彙編》(十四),台北:司法院。
司法院,2007,《法官法研究彙編》(十六),台北:司法院。
司法院,2008,《司法院法規沿革彙編》(第六冊),台北:司法院。
司法院95年度預算歲出計畫提要及分支計畫概況。
司法院95年度決算書。
司法院96年度預算歲出計畫提要及分支計畫概況。
司法院96年度決算書。
司法院97年度預算歲出計畫提要及分支計畫概況。
司法院97年度決算書。
司法院98年度預算歲出計畫提要及分支計畫概況。
李元簇,1992,〈為提振司法功能而努力〉,《法令月刊》,台北:法務部,第43卷第2期。
李華民,1974,《中國現行人事行政制度》,臺北:五南。
李震洲,1991,〈我國退休制度之演進〉,《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
李儒哲,2003,《推計課稅與租稅公平之探討》,私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武獻,1995,〈談法官終身職的意義及優遇制度〉,《月旦法學雜誌》,台北:月旦,第5期。
朱武獻,1997,〈法官之身分保障及命令退休之適用〉,《憲政時代》,台北: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第22卷第3期。
朱武獻,2007,〈法官之身分保障及命令退休之適用〉,《人事行政法制論文集》,台北:三民。
考試院,2001,《建國九十年之考銓制度》,台北:考試院編纂室。
邱冠彰,2002,〈我國司法人員人事法規與制度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
呂丁旺,2006,《法院組織法論》,台北:一品。
呂炳寬,2003,〈我國與法國憲政體制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宋 英,1989,《制憲述要》雷震全集(23)專論集,台北:桂冠。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吳 庚,2006,《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癸受,2001,〈我國與中共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比較研究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秋宏、蔡如琪、黃祥睿,2008,〈日本司法行政制度考察報告〉,台北:司法院。
易君博,18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大中國。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實證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
周繼祥,2000,《中華民國憲法概論》,台北:揚智。
林山田,2006,《刑法通論》下冊九版二刷,台北:臺大法學院圖書館。
林宇光,2005,〈論我國法官考績制度-現行法制及其興革〉,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芳、林玉芬,1996,〈法官終身職制度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8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林永添,2009,〈司法官退養制度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157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林秋雲,1996,〈我國公務人員新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誼,2000,〈租稅公平原則對租稅立法之限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林崇義,1990,〈中華民國憲法形成與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紀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台北:三民。
林崇義,1990,〈中華民國憲法形成與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燦都,2007,〈論我國法官懲戒制度-從現行法制及其興革出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雪景,2003,〈採購人員工作滿足、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應灶,1978,《中華民國憲法新論》,台北:臺大。
郭世良,2003,〈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木興,2007,《社會保險》,台北:三民。
柯怡伶,2000,〈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世明,2008,《法院組織法講義》,台北:新學林。
翁岳生,1980,〈美國法官之人事制度〉,《憲政論壇》,第26卷第6期。
翁岳生,1980,〈日本法官之人事制度〉,《憲政論壇》,第26卷第7期。
耿雲卿,1982,《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文欣。
徐有守,1991,〈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結論〉,《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
徐有守,1997,《考銓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中石,2005,〈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
陳新民,199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
陳陽德、衛芷言,1997,《中華民國憲法動態新論》,台北:五南。
陳清添,2005,〈因應人口老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芻義〉,《公務人員月刊》,第104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陳惠苓,1991,〈張君勱憲政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宗,1996,〈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德禹,2005,〈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載於朱浤源(主編),
《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連煌林,2005,〈從信賴保護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明,2000,〈法官地位、身份保障與法官評鑑〉,《憲政時代》,台北: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第26卷1期。
張邦良,2006,〈符合社會公義退撫制度才能持久永續-兼評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公務人員月刊》,第118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張君勱,1947,《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宇宙。
張治安,1992,《中國憲法及政府》,台北:五南。
張淑珠,2006,〈我國司法官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潤書,2004,《行政學》,台北:三民,三版一刷。
張麗玲,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之研究一以高雄縣公務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許正順,2002,〈我國法官職務監督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周志宏、蔡宗珍,2002,《現代憲法理論》,台北:元照。
許南雄,2006,《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
許濱松,1980,《人事行政(全)》,台北:華視文化。
許濱松,2005,〈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已刻不容緩〉,《公務人員月刊》,第104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黃國鐘,2006,〈司法改革十年紀〉,《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
章 璿,1985,〈軍人權益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國民政府,1940,《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311號,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
傅肅良,1985,《中國憲法論》,台北:三民。
傅肅良,1989,《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
董翔飛,1980,《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自刊。
曾正國,1991,〈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
葉長明,1996,〈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8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程春益,1988,〈法官之職務獨立與職務監督〉,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渝生,1989,〈簡介歐美各國司法官之任用〉,《法令月刊》,第40卷第3期。
葛維四,2002,〈重新建構司法官人事制度之研究〉,《文官制度改革系列叢書》,第十三輯,人事制度究進委員會研究報告(一),台北:銓敘部。
管 歐,1988,《法院組織法論》,台北:三民。
管 歐,2006,《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
蔡良文,2006,《人事行政學一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蔡良文,2006,《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蔡秀卿,2000,〈法官評鑑與法官身份保障〉,《憲政時代》,第26卷1期。
廖義男,1987,〈終身職法官可否受退休享受退休待遇之問題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十六卷第二期。
廖義男,1997,〈法官之身分保障及命令退休之適用一兼評現行優遇制度及退休制度之適法性與妥當性〉,《憲政時代》,台北: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第22卷3期。
銓敘部特審司,1996,〈現行司法人員人事條例及相關問題之檢討〉,《公務人員月刊》,第8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刊社。
趙其文,1984,《中國現行人事制度》,台北:五南。
趙其文,2001,《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華泰。
劉君毅,2001,《法官適格問題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薩孟武,2007,《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
缪全吉,1989,《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缪全吉.彭錦鵬.顧慕晴.蔡良文,1989,《人事行政》,台北:空大。
謝政道,2007,《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
謝瑞智,1993,《憲法大詞典》,台北:千華。
謝瑞智,1999,《憲法新論》,台北:文笙。
鍾鳳玲,1989,〈從西德法官論我國法官身分保障應有之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外文
Atchley, R. C.(1988).Social forces and aging(5th ed.) Califomia: Wadswort.
Atcbley, R. C. (1989).A continuity theory of aging.Gerontologist,29(1),183-190.
Alexander, Wiley. (1948) .A Free Judicial : American System Contrasted With Soviet,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mal, 34(6),441-444.
Carol, T. Rieger.(1988).The judicial Reform and Judicial Landuct and Disability Act: Will Judges Judge Judges? Emory Law Journal, 37.
Hermann, C. Pritchett. (1976).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System(4th ed.)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John, Bell. (1985).Three Models of Judicial Func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Liebowitz,Jay & Tom Beckman.(1998).Knowledge Organizations:What Every Manager Should Know,Boca Raton,FL:CRC Press LLC.
叁、大法官解釋
一、第13號解釋(有關憲法上法官是否含檢察官,實任檢察官之保障是否同於實任推事)
二、第162號解釋(有關行政法院院長、公懲會委員長,是否適用憲法第81條評事、公懲會委員是否為法官)
三、第205號解釋(退除役軍人轉任公職考試之分發規定違憲否)
四、第211號解釋(海關緝私條例有關聲明異議須繳保證金或提供擔保之規定,是否合憲)
五、第241號解釋(62年都市計畫法修正後繼承移轉,減徵增值稅40%之函釋違憲否)
六、第341號解釋(基層特考規則之限制規定違憲否)
七、第405號解釋(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就「並得在各學校間調任」之規定違憲否)
八、第412號解釋(後備軍人轉任公職考試比敘條例細則之適用範圍規定違憲否)
九、第481號解釋(福建省政府組織規程未規定省長及議員民選違憲否)
十、第485號解釋(眷村改建條例等法規就原眷戶之優惠規定違憲否)
十一、第530號解釋(有關最高司法機關就審理事項有否規則制訂權)
十二、第538號解釋(營造業規則就戰地業者換領證書之規定違憲否)
十三、第539號解釋(有關高地院庭長調任要點是否違憲)
十四、第547號解釋(中醫檢覈辦法就回國執業者補行筆試之規定違憲否)
十五、第577號解釋(菸害防制法命業者標示尼古丁等含量違憲否)
十六、第578號解釋(勞基法課雇主負擔勞工退休金違憲否)
十七、第584號解釋(道交條例禁曾犯特定罪者駕計程車規定違憲否)
十八、第601號解釋(有關立法院刪除大法官司法專業加給之預算違憲與否)
十九、第605號解釋(88年修正之俸給法細則降低聘用年資提敘俸級違憲否)
二十、第614號解釋(87年公務人員退休法細則第12條第3項違憲否)
肆、網路
日本眾議院網站http://www.shugiin.go.jp/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np://www.ly.gov.tw/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民間司法改革基會網站:http://www.jrf.org.tw/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http://www.cepd.gov.tw/
行政院金融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網站:http://law.banking.gov.tw/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5404-
dc.description.abstract我國法官係屬永業制公務人員,法官待遇優於其他同官等職等俸級之公務人員,且服務到達一定年齡可選擇優遇,繼續支領現職人員之薪資所得,如選擇自願退休,尚可加發退休金一點四倍之退養金,但卻不適用命令退休制度,相較於一般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包括自願退休與命令退休兩種,顯然現行法官保障事項制度之設計,有檢討之空間。
本研究目的有二,其一、綜析外國法官任用、退休制度,檢視我國現行法官法制層面及實務運作問題,並對法官法草案相關條文進行解析,供主管機關或立法機關參考。其二、提出現行法官終身職、優遇制度、退養金制度之改革建議,並試圖建構屆齡退休、命令退休制度,俾健全人事制度,共創政府、人民與法官間三贏之賽局。至於研究問題則有三,其一、探討法官不適用命令退休之妥當性。其二、解析法官終身職、屆齡退休、命令退休之合憲性。其三、探究法官優遇制度、退養金制度之發展趨勢。本研究途徑採制度研究途徑、歷史研究途徑及法規研究途徑。本研究方法採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本研究結果發現有四,終身職仍得屆齡退休及命令退休、優遇制度功能日漸式微、退養金制度實質形同具文、退休相關給與制度未盡合理。
本論文主要結構分為緒論、本論及結論三大部分,共七章,除緒論、結論各一章外,本論部分計有四章,包括第一章為緒論,重心在於「提出問題」;包括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文獻回顧、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架構、研究流程、研究範圍、研究限制及論文結構重點說明。第二章則為基本理論制度與概念界定,重點包括司法獨立與法官保障、法官終身職、退休理論制度、公平理論、平等原則,探討相關理論及制度。第三章是介紹相關國家法官退休制度,探討美國、德國及日本等三個國家法官退休制度,俾作為我國之借鏡。第四章探討我國法官退休法制與實務,探討重點包括自願退休制度、優遇制度之沿革與發展、退養金制度之沿革與發展,亦即對現行法制層面與實務運作加以析論。第五章分析現階段法官退休法制之改革,探討重點包括美、德、日與我國制度之比較、法官法草案退休相關規定概述、法官法草案退休相關問題檢討分析,從我果與他國制度比較,再對應未來制度改革趨勢作檢視,第六章係結論,為論文最後一章,主要在於「解決問題」,重點包括主要研究發現、研究建議,亦即歸納出本研究心得,提出興革意見。
關鍵詞:法官、終身職、退休制度、退養金制度、優遇制度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judges in Taiwan serve as permanent civil servants and their treatment are better than other civil servants with the same grade level. When they reach a certain age at the position, they could choose to rece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with the same payment as existing staff, or to retire voluntarily with a retirement pension of 1.4 times than normal; however, this does not apply to present mandatory retirement system. As for general civil servant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tirement systems- voluntary retirement system and mandatory retirement system. Apparently, there is a review space for the current system regarding to the guaranteed affairs for the judges.
This study is composed for two purposes. The first purpose aim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ppointment and retirement system of judges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order to review the rules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the judges in Taiwan,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the draft Law of Judges for reference to the authority or the legislator. The other purpose aims to provide reform proposals on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preferential treatment and pension systems for the judges, in order to create a sound personnel system with regard to the retirement age and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condition and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government, people and judges. There are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provided in the study; firstly, whether it is appropriate for judges to not being applied for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system; secondly, whether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retirement age and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conditions of judges are not against the constitution; and thirdly, the trend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pension system of judges.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adopted in the study includes examination approach, historical approach and regulatory approach;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of judges should meet a certain age of retirement or mandatory retirement, the function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or judges is declining, the practice of pension system of the judges does not apply to the regulation and the retirement related system is not being reasonable.
The study is conducted into introduction,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and is consisted of sixth chapters, one in the introduction, one in the conclusion and four in the discussion.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with motivation, aims and purposes, research questions,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structure, research process, scope of the study,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highligh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system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s,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judiciary and the guaranteed affairs for the judges,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of judges, the system of retirement theory, impartial theory,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the discussion of related theories and systems. The third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judges’ retirement system (JRS) in America, Germany and Japan,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Taiwan. In chapter four, a discussion of the JRS and the practice in Taiwan will be made, with the focus on the voluntary retirement system,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system and of pension system; that is, to have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rules and practice. In chapter five, there is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reform of judges’ retirement law; the highlights includ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 in Taiwan, America, Germany and Japan,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n the draft law of RJS,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issues of RJS. From the comparison, a closer review on the future reform trend could be made. In the sixth chapters , also the last chapter, a conclusion will be made for problem solutions, with the focus on research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to sum up the discovery of the research and to provide opinions on the reform.
Key words: Judges, Lifetime Employment, Retirement System, Pension Systems , Preferential Treatment System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4:18:2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8-P96341006-1.pdf: 897731 bytes, checksum: 3f01dd80be33112e44f15e645660cd61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9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架構與流程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0
第五節 論文結構重點說明 21
第二章 相關基本理論暨概念界定 23
第一節 司法獨立與法官保障 23
第二節 法官終身職 42
第三節 退休制度理論 55
第四節 公平理論與平等原則 74
第三章 相關國家法官退休制度 79
第一節 美國法官退休制度 79
第二節 德國法官退休制度 84
第三節 日本法官退休制度 90
第四章 我國法官退休法制與實務 95
第一節 自願退休制度之沿革與發展 95
第二節 優遇制度之沿革與發展 102
第三節 退養金制度之沿革與發展 117
第五章 現階段法官退休制度之改革 135
第一節 美、德、日與我國制度之比較 135
第二節 法官法草案相關規定概述 145
第三節 法官法草案退休相關問題檢討分析 16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7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1
參考書目 187
附錄 195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法官終身職與退休制度之研究zh_TW
dc.titleResearch of Judges Lifetime Employment and
Retirement System
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8-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邱榮舉(Rong-Jeo Chiu),陳顯武(Hsien-Wu Chen)
dc.subject.keyword法官,終身職,退休制度,退養金制度,優遇制度,zh_TW
dc.subject.keywordJudges,Lifetime Employment,Retirement System,Pension Systems,Preferential Treatment System,en
dc.relation.page258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9-12-03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國家發展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876.69 k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