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政治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146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台大政治系教授明居正
dc.contributor.authorYang-Ming Hsuen
dc.contributor.author許陽明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5T00:20:03Z-
dc.date.available2014-02-16
dc.date.copyright2009-02-16
dc.date.issued2009
dc.date.submitted2009-02-11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1468-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介紹論文研究的動機,並分析本論文最重要的兩個名詞「一個中國」與「奧會模式」的意義及其爭論,作為本論文的導言。
第二章介紹本論文「文獻資料分析的範圍與研究分析架構」分兩部分,第一部份主要是說明本論文研究方法,說明資料的收集與過濾,資料的形式或取得之方法,及本論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一、歷史分析法。二、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三、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is)。第二部分則提出本論文研究的分析架構,主要是提出一個「一個中國論述光譜表」作為本論文將中、美、台對「一個中國」論述之分析與歸納的架構。
第三章則開始進入本題,說明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開始,從「告台灣同胞書」到葉劍英發表談話提出「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展開的「一個中國」論述,從認同回歸到國共對等談判第三次合作,到由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修憲將特別行政區入憲,介紹鄧小平「三個不變」到江澤民的「江八點」,其錢其琛的「錢七條」。最後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反台獨的論述,並以「反分裂國家法」作為中國論述「一個中國」的總結版。
第四章說明美利堅合眾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美國對「一個中國」論述的回應與作為的演變。第一種作為是制訂「台灣關係法」,以美國國內法的形式,定義與規範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形同以一種「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來維繫斷交後的美台關係。接著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下,簽署中美之間的第三份公報「八一七公報」,在簽訂「八一七公報」之時,美國為了安撫台灣,對台灣提出六項保證,並且由雷根總統簽署了一份對台軍受備忘錄。接著說明美國政府藉著一次「對台政策檢討」實質提升與台灣的關係,本章的最後,討論美國所劃定的兩岸不能片面改變現狀的界線。在本章中,全面檢視美國國務院自2005年後在其官方「台灣資訊」網中,共有23篇與台灣息息相關的聲明,而最重要的二篇則為萊斯國務卿最新給台灣真正的國際空間一篇華爾街日報的訪問,與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2007年9月11日在安納波利斯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以「一個強大和穩健的台灣」(A Strong and Moderate Taiwan)為題發表講話,催促台灣通過軍購案及反對以台灣之名公投入聯,這兩篇具有指標性的政策談話與說明,本章特別提出來說明美國的政策。
除此本章有更重要的整理與分析,過去美國討論對台政策,多是以美國總統或國務卿等官員某次談話來評斷美國的對台政策。在本章中,更進一步將白宮的文獻如總統、國務卿、國家安全會議官員及發言人等,有關台灣的新聞稿(Current News)、文告(Proclamations)、新聞簡報(Press Briefings)、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與廣播稿(Radio),再加上2008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萊斯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談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空間一篇等,才是本文分析的重點。本章將上述白宮文獻依照時間排序,由1997年至2008年6月20日止有提到台灣或論及台灣的文獻共有221篇 《附錄二》,其中有關中、美、台且涉及「一個中國」政策者共有120篇,茲將這120篇之全部做內容分析,依(一)、論述出現的場合(二)、論述的次數,歸納出美國政府論述「一個中國」的相關主題 《表一》,以呈現美國整體對「一個中國」政策的論述,及其因應的意志與主張。本論文在此一部分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可視為本論文主要的特點與貢獻。
第五章則是介紹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開始,中華民國所做的因應與演變。首先介紹國民黨政府為了因應國際新情勢而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再來介紹兩岸開始的溝通談判,及兩岸兩會的成立,到香港會談及其後的「九二共識」爭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問題。第五章接著討論1995年李登輝總統訪問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係中華民國在任的總統第一次訪問美國,這次訪問引起飛彈危機,1999年李登輝總統在接受德國之聲的訪問時,提出兩岸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遂終止海基、海協兩會的交流。
第五章最後討論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總統在就職時提出「四不一沒有」,但後來陸續提出「一邊一國」,終止「國統會」的運作與終止「國統綱領」的適用,最後陳水扁總統推動以台灣名義公民投票加入聯合國。而美國則由柯慶生以最坦白的嚴厲語氣告訴台灣,美國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的理由,由此處可看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的內涵是什麼。
第六章結論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雖不同意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但本論文認為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由於「台灣關係法」的運用,卻是道地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不管有沒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本論文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之間,早就已經在進行「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了,且沒有嚴重的爭論。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0:20:0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8-P93322019-1.pdf: 1960801 bytes, checksum: 024ac7eaaa6d7eece4381895878bbee5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9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1979-2008中美台對「一個中國」政策的論述之演變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壹、上海公報-----------------------------------------------------------------------1
貳、「中國」一詞的意涵----------------------------------------------------------3
第二節 「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4
壹、排他性的「一個中國」論述--------------------------------------------7
貳、單純指涉的「一個中國」論述-----------------------------------------7
參、各自表述的「一個中國」論述----------------------------------------8
第三節 中華臺北「奧會模式」的意涵---------------------------11
壹、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奧會模式」的形成---------------------11
貳、「中華臺北」會籍模式的確立與使用------------------------------12
參、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模式的意義與內涵-----------------------13
一、僅適用於非「主權國家」也能參與的國際組織。----------------13
二、「奧會模式」表面平等但實質不平等。----------------------------16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Chinese Taipei稱呼內外有別。---------------16
四、「奧會模式」是現階段中美台處理「一個中國」論述的妥協模式
-------------------------------------------------------------------------------18
第四節 本論文章節介紹-----------------------------------------------21
第二章 文獻資料分析的範圍與研究分析架構-----24
第一節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24
壹、資料的收集與過濾--------------------------------------------------------24
一、中華民國部分----------------------------------------------------------24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25
三、美國部分----------------------------------------------------------------25
四、各國際組織APEC、WTO之官方文獻------------------------------25
貳、資料之形式或取得之方法----------------------------------------------26
參、本論文的研究方法--------------------------------------------------------26
一、歷史分析法-------------------------------------------------------------26
二、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28
三、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is)、論述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 ---------------------------------------------------------------------28
第二節 研究的分析架構-----------------------------------------------29
壹、分析架構「一個中國論述光譜表」---------------------------------29
貳、本論文研究的限制--------------------------------------------------------32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論述與演變---------------34
第一節 第一階段論述:認同回歸----------------------------------34
壹、認同回歸一個中國--------------------------------------------------------37
一、訴求民族主義認同一個中國------------------------------------------39
二、宣佈停止砲擊改述和平交流-------------------------------------------39
貳、國共對等談判第三次合作 --------------------------------------------40
一、葉劍英「葉九條」和平統一方針政策------------------------------40
二、論述國共對等談判第三次合作---------------------------------------41
三、蔣經國宣示「三不政策」--------------------------------------------42
四、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論述的序曲------------------------------43
第二節 第二階段論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44
壹、歷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結束-------------------------------------------44
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入憲---------------------------------------46
一、鄧小平「三個不變」-------------------------------------------------46
二、總結:鄧小平「和平統一六條構想」-----------------------------48
三、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49
參、沒有定位的兩岸談判來臨----------------------------------------------50
一、兩航談判---------------------------------------------------------------50
二、兩岸奧委會談判-------------------------------------------------------51
三、金門協議:兩岸紅十字會談判--------------------------------------52
肆、江澤民「江八點」-------------------------------------------------------53
伍、李登輝「李六條」回應「江八點」--------------------------------55
陸、錢其琛:「九七後香港涉台問題七條基本原則」--------------57
柒、中華民國政府不接受「一國兩制」的主張------------------------58
第三節 第三階段論述:武力反獨----------------------------------60
壹、台海飛彈試射危機--------------------------------------------------------60
貳、北京對兩國論的反彈-----------------------------------------------------63
參、論述不承諾放棄武力的情況-------------------------------------------65
肆、歷次文告與談話的總結版:「反分裂國家法」-----------------------70
一、對「一邊一國」論述發動批判---------------------------------------70
二、「反分裂國家法」的條文--------------------------------------------73
伍、美台對「反分裂國家法」的反應----------------------------------------75
一、美國對「反分裂國家法」的評論------------------------------------75
二、民進黨發動326大遊行-----------------------------------------------76
三、國共擴大交流建立國共平台-----------------------------------------77
第四章 美利堅合眾國的作為與演變-----------------------81
第一節 第一種作為:制訂「台灣關係法」--------------------81
壹、「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美國內法定的非外交關係與台灣政策---------------------------------------------------------------------------------------81
貳、法定美國的台灣政策目標---------------------------------------------83
參、抗衡「一個中國」政策的國內法-------------------------------------84
肆、明訂執行台灣政策的機構----------------------------------------------86
伍、軍售台灣維持台灣防衛需要-------------------------------------------89
第二節 第二種作為:「八一七公報」抑或 對台灣六項保證--------------------------------------------------------------------------------------90
壹、美中「八一七公報」-----------------------------------------------------91
貳、雷根政府對台灣六項保證----------------------------------------------93
參、雷根總統對台軍售備忘錄-----------------------------------------------94
第三節 第三種作為:藉由「對台政策檢討」提升與台灣關係-------------------------------------------------------------------------------95
壹、台灣政策檢討 ------------------------------------------------------------95
一、政策框架---------------------------------------------------------------95
二、地區的演變------------------------------------------------------------96
三、政策調整---------------------------------------------------------------96
四、結論---------------------------------------------------------------------97
貳、美國對台政策檢討調整細節部分-------------------------------------97
參、檢討報告中對台政策未改變的部分 -------------------------------98
第四節 第四種作為:劃定海峽兩岸不能片面改變現狀的界線-------------------------------------------------------------------------------98
壹、民進黨的論述與美、中的衝突-----------------------------------------98
貳、柯林頓總統的「對台三不政策」---------------------------------------100
參、三合一的「一個中國」包裹論述-----------------------------------102
一、在「三合一包裹論述」下美、中立場的差異---------------------105
二、界定台灣的國家地位-------------------------------------------------107
肆、催促台灣通過預算軍購--「一個強大和穩健的台灣」--------110
一、台灣海峽是潛在的衝突導火點---------------------------------------110
二、美國為了捍衛自己利益履行美國的法律義務----------------------111
三、台灣保持強大和穩健的必要性---------------------------------------111
四、強大的台灣就是維持足夠軍力頂住短期打壓的台灣--------------112
伍、一個中國論述下的台灣安全------------------------------------------113
陸、現階段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下的紅線--------------------------113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因應與演變-----------------------------115
第一節 第一階段:論述與推展「一個中國的政策」-------115
壹、三民主義統一中國-------------------------------------------------------115
貳、「國家統一委員會」的成立-------------------------------------------118
參、「國統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119
肆、論述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120
第二節 第二階段:香港會談與「九二共識」----------------123
壹、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123
一、所謂「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九二共識」其實是一種政治決定--------------------------------------------------------------------------------------126
二、「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能否「隨意表述」----------------------127
貳、胡錦濤四點建議----------------------------------------------------------128
參、白手套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成立--------------------------------------129
第三節 第三階段:特殊的國與國關係--------------------------130
壹、論述轉變之原因----------------------------------------------------------131
貳、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之論述---------------------------------132
參、汪道涵八十六字「一個中國」解釋---------------------------------133
第四節 第四階段:陳水扁時期「一邊一國」的表述-----135
壹、「住民自決論」到「主權獨立論」----------------------------------136
貳、民進黨的台獨黨綱------------------------------------------------------137
參、台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的執政論述 vs.「一個中國」政策138
肆、陳總統公開提出「一邊一國」--------------------------------------140
伍、終止「國統會」運作與終止「國統綱領」的適用-------------141
一、終統的論述:不涉及現狀之改變-----------------------------------142
二、美國:敦促中國與臺灣之間進行和平對話-----------------------143
陸、民進黨推動以台灣名義公民投票加入聯合國-------------------146
一、320和平公投的題目及結果 ------------------------------------146
二、美國反對以台灣為名加入聯合國舉行公投-----------------148
柒、美國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的理由--------------------150
一、美國並不反對公投方式,但不支持這樣的公投---------------------150
二、美國反對以「台灣」為名稱的入聯公投----------------------------151
三、修改名稱是改變現狀的步驟-----------------------------------------151
四、非干涉台灣民主言論,而是根本上將損害台灣與外界的關係---152
五、公投適得其反,是限制而不是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152
六、正面出擊北京敏感之處注定要失敗----------------------------------152
七、有信心的台灣---打破台灣被孤立的迷誤---------------------------153
八、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153
九、私下規勸無效,才公開直接表達反對公投挑釁-------------------154
十、柯慶生稱台灣入聯公投是危險之舉--------------------------154
捌、台灣名義入聯公投案的投票結果-----------------------------------155
第六章 結論------------------------------------------------157
參考書目--------------162
附錄一:1979-2008中美台對「一個中國」政策之論述大事記。
附錄二:美國總統、國務卿、白宮發言人等有關台灣談話彙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1979-2008中美台對「一個中國」政策的論述之演變zh_TW
dc.title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ourse on One China Policy of China, the USA, and Taiwan, 1979-2008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7-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台大政治系教授高朗,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
dc.subject.keyword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台灣獨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紅線;,zh_TW
dc.subject.keywordOne China Policy,One China, Two systems,One China, One Taiwan,the red line of the USA on One China Policy,Chinese Taipei,en
dc.relation.page260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9-02-11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政治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政治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91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