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政治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061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趙永茂(Yung-mau Chao)
dc.contributor.authorYi-Chun Linen
dc.contributor.author林怡君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4T16:53:18Z-
dc.date.available2008-07-31
dc.date.copyright2008-07-31
dc.date.issued2008
dc.date.submitted2008-07-29
dc.identifier.citation一、中文書目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台北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第九回活動計畫草案,台北縣貢寮鄉公所,未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台北:文建會。
朱元鴻,2005,〈阿岡本(例外統治)裡的薄暮或晨晦〉,《文化研究》創刊號,頁197-218。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論》,台北:政大書城。
李明寰,1997,《政策網路之研究—以我國醫藥分業政策為個案》,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依玲,2002,〈台灣-深得您心—專訪賴觀光局副局長瑟珍談觀光業的現在與未來〉,《台灣總體經濟指標預測》,25(4):14-20。
李明仁、江志宏,1995,《東北角漁村的聚落與生活》,台北縣:北縣文化。
吳淑鈴,2002,《台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錇欣,2004,《節慶活動產業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豐真,2006,《網絡與制度觀點下地方治理機制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蕙玲,1996,《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訪問報告》,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宮崎 清著;洪文珍、翁徐得譯,1994,〈內發性的鄉鎮建設〉,《台灣手工業》,第52期,頁4-9。
唐宏峰,2004,〈後現在語境下的狂歡─論周星馳喜劇的狂歡化色彩〉,《野草先鋒》。
唐羽,2004,《貢寮鄉志(上、下)》,台北縣貢寮鄉公所。
翁嘉銘,2004,《搖滾夢土,青春海岸─海洋音樂祭回想曲》,台北:滾石文化。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
張鐵志,2004,〈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幼獅文藝》,第619期,頁82-89。
張鐵志,2005,〈貢寮海邊的夏日派對—在政商中尋求獨立的海洋音樂祭〉,《新新聞》,第959期,頁110。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五南。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陳其南,1998,〈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3-12,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陳其南,2001,〈從全球化看文化產業與地方行政〉,《文化視窗》,第33期,頁46-51。
陳達章,2001,《台灣地區地方政府公辦國際文化運動之研究-以嘉義市文化局舉辦國際管樂活動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玠安,2005,〈青年說海洋—海洋往何處前進〉,《幼獅文藝》,第619期,頁41-49。
梁蓉,1997,〈馬不停蹄的尋找舞台焦點--訪亞維儂藝術節執行長費弗達西耶(Faivre D’Arcier),《表演藝術》,第57期,頁62-67。
梁蓉,1998,〈亞維儂退燒後〉,《表演藝術》第72期,頁84-89。
許敏娟,2004,《臺北市里政改革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政策網絡的觀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建榮,2005,《音樂、土地與國家全國搖滾聯盟與臺灣當代社會》,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聿卉,2005,《從法國經驗看藝術節對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之影響》,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輝、宮崎 清,1996,〈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台灣手工業》,第60期,頁4-20。
靳雁鈞,2007,〈網絡與制度:重新檢視政策網絡〉,東海大學政治系96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
葉志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中華民藝華會為例》,霧峰: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桂敏,2004,〈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剛,2001,《搖滾樂在臺灣之可能與不可能》,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姿蓉,2004,《地方藝術節之行銷模式研究—以鶯歌陶瓷嘉年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之今,2004,〈大熱海洋—歷屆海洋音樂祭紀實〉,《幼獅文藝》,第607期,頁40-50。
鄧樹榮,1994,〈亞維儂:英語世界外最大戲劇節〉,《誠品閱讀人文特刊:藝術節》,頁53-57。
鄭景雯,2006,《貢寮˙獨立音樂˙海洋音樂祭》,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同,2005,《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喜臨,2001,〈觀光休閒政策之規劃與推動〉,《21世紀南瀛城鄉發展研討會議實錄》。
劉坤億,2003,〈地方政府治理機制的創新挑戰:市場治理模式的功能與限制〉,《法政學報》,15:233-268。
劉梓梅,2004,《政策網絡之研究--以台灣南北高速鐵路建設計畫政策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雯婷,2006,《夏天音樂滾熱潮—看大型音樂節,祭出了多少?!》,「新世代文創午茶系列Ⅱ—原創音樂多元平台」活動手冊。
盧建英,1994,〈台灣:從零到風起雲湧〉,《誠品閱讀人文特刊:藝術節》,台北:誠品。
羅悅全,2003,〈對天空唱歌—台灣戶外音樂節〉,《文化視窗》,第51期,頁20-27。
二、西文書目
Allen, Johnny & W. O’Toole, & J. McDonnell & R. Harris著,陳希林、閻蕙群譯,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台北:五觀。譯自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2nd ed), 2001.
Babbie, Earl R.著,李美華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湯姆生。譯自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2001.
Bakhtin, Mikhail著,李兆林、夏忠實等譯,1998a,《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譯自Rabelais and His World, 1984.
Bakhtin, Mikhail. 1998b. “Carnival and the Carnivalesque,”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Borzel, Tanja A. 1998. “Organizing Babylon-on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Policy Net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76. pp.253-273.
Boyer, R. and D. Drache (eds.) 1996. States Against Markets: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urr, S. T. 1997. Love thy neighbor and prosper: Community festivals and events. Parks & Recreation, 32 (9): 106-118.
Considine, M. & J. M. Lewis, 2003. “Bureaucracy, Network, or Enterprise? Comparing Models of Governance in Australia, Britain, the Netherlands, and New Zeal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3(2).
Durkheim, Emile著,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譯自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1912.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nual Review 2000, UK:Pillans &Willson Greenaway.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nual Review 2001, UK:Pillans &Willson Greenaway.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nual Review 2002, UK:Pillans &Willson Greenaway.
Etizioni, A. 1995. New Communitarian Thinking: Persons, Virtue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G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Getz, D. 1989. “Special events defining the product,” Tourism management, June, 125-137.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s Events, and Tourism,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Goss, S. 2001. 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 networks,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Y: palgrave.
Green, Anne-Marie. 1992. Un festival de theater et ses companies. Paris: L’Harmattan.
Hebdige, Dick., 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台北:巨流、國立編譯館合作翻譯發行。譯自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uen, 1979.
Jessop, Bo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115, pp.29-45.
Kazancigil, A. 1998. “Governance and science: Market-like modes of managing society and producing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155, pp.67-79.
Kooiman, J. (ed.)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Maigne, Adrien. 2002. “Les retombées économiques du festival d’ Avignon,” Avignon: Association du Gestion du Festival d’ Avignon.
Marsh, D. and R. A. W. Rhodes, 1992. Policy Network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iller, Eileen. 1996.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1947-1996, UK:Scolar Press.
Osborne, D. and T. Gaebler,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eters, B. G. 1997. “Shouldn’t Row, Can’t Steer: What’s a Government to Do?,”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0(2), pp.34-60.
Pierre, J. & B. G. Peters著,孫本初審訂,謝宗學、劉坤億、陳衍宏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台北:智勝文化。譯自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ian. 2000.
Rethemeyer, R. Karl. 2005.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Callabo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5(1), pp.117-121.
Rhodes, R. A. W. & D. Marsh, 1992. Policy Network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hodes, R.A.W. 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phia.
Rhodes, R.A.W. 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on Pierre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entic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4-90.
Wicke, Peter,郭政倫譯,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揚智。譯自 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and Sociology.
Yin, Robert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2nd ed.
三、相關報導
中國時報,2006/03/07,〈燒錢 照亮虛華…跨年 燈會 荒腔走板唱錯調〉,全台飆節慶專題。
中國時報,2006/03/12,〈淘汰劣質節慶活動 政府別軟腳 速公布評鑑報告〉,全台飆節慶專題。
林倩,2003/06/04,〈獨立樂團 何處去?〉,《中國時報》。
林諭林,2006/03/11,〈日英法成功之道 用心加創新 別一股腦想賺錢〉,《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林諭林,2006/03/11,〈亞維儂、愛丁堡 名氣響叮噹〉,《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何榮幸、陳嘉宏、黎珍珍、高有智、何博文、林諭林、范姜泰基、曾薏蘋,2006/03/06,〈文化大拜拜 節慶失真飆亂象〉,《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何榮幸、陳嘉宏、黎珍珍、高有智、何博文、林諭林、范姜泰基、曾薏蘋,2006/03/06,〈糖果節砸1.2億 六年級生玩大的〉,《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范姜泰基,2006/03/12,〈劣幣驅逐良幣 承辦業者最憂〉,《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陳嘉宏、范姜泰基,2006/03/06,〈熱鬧有餘 節慶文化死胡同〉,《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陳嘉宏、范姜泰基,2006/03/06,〈產業失根 文化內涵走味〉,《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陳嘉宏、范姜泰基,2006/03/06,〈委外營利 無法永續經營〉,《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曾薏蘋,2006/03/09,〈學者專家辯論 節慶該更多或減半 鬥嘴鼓〉,《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黎珍珍,2006/03/07〈傳統節慶拒拷貝 脫胎再生〉,《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黎珍珍,2006/03/08,〈貢寮鄉 搖滾音樂朝聖地〉,《中國時報》,全台飆節慶專題。
四、網站資料
2006年貢寮海洋音樂祭爭議,http://blog.yam.com/torrent_yblog/article/6049650
Streetvoice網站 http://tw.streetvoice.com/diary/user-article.asp?dn=10628
大眾時代:海洋音樂祭系列報導(2):音樂與商業的角力
http://mass-age.com/wpmu/blog/2006/07/19/2604/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portal/index.asp
台北縣資訊服務站-歷年人口統計http://www.tpc.gov.tw/file/2890/SG/24964/D40000002890000002.html
台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http://www.tourism.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自由時報電子報〈新秀搶地盤 原創春吶無奈〉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6/today-so14-2.htm
亞維儂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www.festival-avignon.com/
苦勞網《獨立音樂座談 檢討反省聲浪不斷》,2006/08/04苦勞報導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h/hta/20060805173744.html
破報 http://pots.tw/
貢寮鄉公所網站 http://www.gungliau.tpc.gov.tw/
海洋音樂祭官方網站 http://hohaiyan.com/
海洋人民音樂祭club網站
http://tw.streetvoice.com/diary/user-article.asp?dn=10200
翁嘉銘《關於海洋音樂祭─hohaiyan Rock Festival 2001》,海洋音樂祭官方網站http://www.hohaiyan.com
統一超商網站 http://www.7-11.com.tw/
莊福民《陳情書—貢寮》http://blog.yam.com/valentino/article/6037117
崔愫欣《缺乏在地觀點的貢寮海洋音樂祭》 http://e-info.org.tw/node/24282
程彩倫《聽他們談海洋音樂祭》,苦勞報導2006/08/04
http://www.coolloud.org.tw/tag/%E8%8B%A6%E5%8B%9E%E5%A0%B1%E5%B0%8E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好一個永續發展的故事》2004/06/06
http://blog.yam.com/gcaa/article/5057563滾亮《海洋已死•搖滾不再正義》,苦勞報導2006/08/04。
http://blog.yam.com/lomofever/article/6034492
墾丁春天音樂季官方網站 http://springscream.hotkt.com/springscream.htm
五、影像資料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南部開講》,2008/04/06。
陳龍男,2004,《海洋熱》,台北:角頭音樂。
陳龍男,2005,《海洋熱2》,台北:角頭音樂。
崔愫欣,2000,《貢寮生與死─貢寮的反核運動紀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影《搖滾世代》,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學者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行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0614-
dc.description.abstract近年來,由於新治理、網絡治理等概念的出現,同時在政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前提下,各個地方的文化產業與文化節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這樣的時代與政策背景下,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一方面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另一方面為了發展獨立音樂產業而出現。貢寮海洋音樂祭創辦至今,逐漸形成其治理網絡,且隨著節慶的不斷發展,網絡關係亦逐漸複雜,網絡中不同行動者間的互動關係,也對音樂祭的活動主體性產生影響。因此,本研究以網絡治理作為理論基礎,並藉由與個案相關的資料整理,以及比較個案的相關經驗進行探討;同時,對於海洋音樂祭的網絡行動者進行深度訪談,藉以獲得完整的分析資料,進一步達成本研究的目的:(一)瞭解地方文化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二)分析地方文化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中,各行動者扮演的角色及其所應發揮的功能;(三)檢視地方文化節慶網絡所面臨的治理問題;(四)建構地方文化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
透過網絡治理理論以及貢寮海洋音樂祭的實際個案間的相互檢證後,本研究針對海洋音樂祭此種搖滾類型的地方音樂節慶,提出以下之政策建議:(一)設立常設性的執行機構;(二)建立節慶的財源自主性;(三)強化地方與節慶的連結關係;(四)帶動地方參與。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Nowadays,“new governance” and “network governa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en the government draw up some policies and tried to impro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ies and culture festivals are prospering. Meanwhile, Ho-Hai-Yan Rock Festival comes with the trend in order to improve local economy and indie music industry. It developed its kind of network and complicated the network governance since the first Ho-Hai-Yan Rock Festival in 2000.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ctors in this network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motives, programs, and objectives of the festival.
Documents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case studi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adopted as the methodologies to analyze the governing by network of Ho-Hai-Yan Rock Festival. Furthermore, in this essay, it aims to comprehend the network governance of local culture festival, analyze the roles of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governance, find the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governance of culture festival, try to construct the network governance model of local culture festival.
In the en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my methodologies in the network governance and Ho-Hai-Yan Rock Festival, the essay offe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estival:
1.Developing permanent executive institution.
2.Building up the financial autonomy.
3.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festival.
4.Increas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residents.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4T16:53:1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7-R94322015-1.pdf: 1756004 bytes, checksum: 62eed42312369a1f8d9239160475a7de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8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6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流程......................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6
第二章 網絡治理文獻分析.........................19
第一節 政策網絡之發展及類型....................19
第二節 新治理概念與網絡治理....................24
第三節 網絡治理之反思..........................29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文獻檢閱....................30
第五節 小結....................................33
第三章 地方文化產業與文化節慶..................35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之意涵......................36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中文化節慶之興起與發展......37
第三節 台灣文化節慶之反思......................42
第四節 文化節慶的網絡建構模式..................44
第五節 小結....................................48
第四章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49
第一節 搖滾音樂節與獨立音樂....................49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個案比較......................56
第三節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72
第四節 海洋音樂祭的網絡治理模式................80
第五節 小結....................................90
第五章 實證分析.................................93
第一節 個案資料蒐集與分析架構..................93
第二節 海洋音樂祭的網絡形成...................102
第三節 海洋音樂祭網絡的發展與連結關係.........105
第四節 海洋音樂祭網絡治理的運作困境...........124
第五節 小結...................................143
第六章 結論....................................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7
第二節 政策建議...............................15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154
參考文獻.......................................157
附錄一.........................................1-1
附錄二.........................................2-1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地方文化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以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為例zh_TW
dc.titleThe Network Governance of Local Culture Festival:A Case Study of HoHaiYan Rock Festival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6-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江瑞祥,劉佩怡
dc.subject.keyword網絡治理,文化產業,文化節慶,貢寮,海洋音樂祭,zh_TW
dc.subject.keywordNetwork governance,Culture industries,Culture festival,Gungliau,Ho-Hai-Yan Rock Festival,en
dc.relation.page163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8-07-30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政治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政治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71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