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8953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明通(Ming-Tung Che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Tuo-tzu Lee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李拓梓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16:54:1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5-07-04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7-04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6-14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書目:
中文專書、期刊論文: 也斯(梁秉鈞),「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收錄於張美君、朱耀偉主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頁11。 小思,《香港故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 2001)。 王宏志,《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 王宏志,「中國人寫的香港文學史」,收錄於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頁95-130。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2003)。 王甫昌,「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1979-1989年兩波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台北),第一期,1996,頁129-210。 王家英、沈國祥,《回歸後香港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及公民教育態度:延續與變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2002)。 王家英、孫同文,「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7期,1996年5月,頁321-354。 王景弘,《慣看秋月春風》(台北:前衛 2004)。 王塗發,「台灣與中國經貿交流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7),頁283-301。 王業立,「香港選舉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9-2414-H-029-004,2000。 冉隆勃、馬繼森,《周恩來與香港「六七暴動」內幕》(香港:明報出版社 2001)。 卡立克(Rowan Callick)著,張慧英譯,《在洋紫荊旗下:香港資本家的選擇與未來》(台北:時報出版社 2001)。 古學斌,「香港人口與香港人」,收錄於謝均才主編,《我們的地方 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頁40-68。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 1983)。 白先勇,《謫仙記》(台北:水牛 1991)。 白莎莉(Sally Blyth)、胡德品(Ian Wotherspoon),《說吧,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9)。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 1999)。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 1998)。 何頻、高新,《北京如何控制香港》,(香港:明鏡出版社 1998)。 吳乃德,「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台北),第四期,2000,頁57-103。 吳乃德,「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發表於「中華民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史館主辦,2003/9/25。 吳乃德,「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台北),第一期,1996/7,頁5-39。 吳乃德,「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台北),第一期,1997/12,頁137-167。 吳俊雄、張志偉主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5)。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1)。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 - 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 1919-1931」,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2001),頁43-110。 呂大樂,「自成一體的香港社會」,收錄於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9-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頁663-670。 呂大樂,「香港故事:『香港意識』的歷史發展」,收錄於高承恕、陳介玄主編,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7),pp.1-16。 呂大樂,「香港故事不易講/非歷史的殖民地成功的故事」,收錄於呂大樂,《唔該,埋單! 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香港:閒人行 1997),頁20-31。 呂大樂、王志錚,《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香港:三聯出版社 2003)。 呂赫若,「冬夜」,《呂赫若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1)。 李小良,「揉性的身份認同」,收錄於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頁241-261。 李拓梓,「『香港意識』在『一國兩制』施行過程之作用初探」,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9-2815-C-029-023R-H,2000。 李後,《回歸的歷程》(香港:三聯出版社 1997)。 李棟明,「光復後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探討」,台北文獻,第九、十期合刊,1969,頁215-249。 李登輝,《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允晨文化 2004)。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6)。 李登輝、中島嶺雄著,駱文森、楊明珠譯,《亞洲的智略》(台北:遠流出版社 2000)。 李登輝著,蕭志強譯,《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3)。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政治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1990)。 周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 孟捷慕(James Mann),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台北:先覺出版社 1999)。 季德琳,「全球化與地區經濟整合:香港個案」,收錄於: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頁190-234。 宗海人,《第四代》(香港:明鏡出版社 2003)。 林中斌,「導讀:擺動中前進的美國對華政策」,收錄於崔普烈(William C. Triplett)、丁伯雷(Edward Timperlake)著,林添貴譯,《買通白宮:柯林頓與北京的黑色交易》(台北:時報出版 1999)。 林岡,「中共的理論創新和意識形態轉型」,收錄於林佳龍、徐斯儉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出版 2003),頁105-128 林忠正、林鶴玲,「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3),頁101-160 金應熙,《金應熙香港今昔談》(北京:龍門出版社 1996)。 金耀基,《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 威爾遜(P. Wilson)著,丁庭宇譯,《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台北:桂冠出版社 1989)。 柯旗化,《台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第一出版社 2002)。 洪清田,《中方入港尋方向》(香港:天地圖書 1995)。 洛楓,《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胡春惠,《香港調景嶺營的誕生與消失:張寒松等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1997)。 韋安仕(Stephen Vines),霍達文譯,《香港新貴現形記》(台北:時報出版 2001)。 韋伯(Max 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 2001). 凌志軍,《變化:1990-2002年中國實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孫子,虛實篇第六。 徐宗懋,《關於李登輝同志的若干歷史問題》(台北:時英出版社 2004)。 翁松燃,「二零零七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檢討初探」,發表於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台北),2003/8/16-17。 郝譽翔,《逆旅》(台北:聯合文學 2000)。 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著,《中共中央馬恩斯列編譯局譯,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馬傑偉,《解讀普及媒介》,(香港:次文化堂 1996)。 馬傑偉,《電視與文化認同》,(香港:突破出版社 1996)。 馬傑偉,解讀普及媒介(香港:次文化堂 1996)。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風和日暖》(台北:允晨文化 2003)。 涂謹申,「23條對香港人權、司法體系的影響」,發表於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台北),2003/8/16-17。 張大春,《聆聽父親》(台北:時報出版 2003)。 張良,天安門密件(香港:明鏡出版社 2001)。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3),頁233~278。 張家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香港:太平洋世紀研究所 2000)。 梁玉英,「香港代議政治發展」,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2002),頁178-204。 梁玉英,「香港首屆立法會直選與政黨體系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24卷第2期,1999/2,頁3-18。 梁玉英,「香港首屆立法會直選與政黨體系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卷第2期,1999/2,頁3-18。 梁漢柱、林靄雲編,《七九、九七、167:羅湖關外的港人兒女》(香港:爭取港人居港聯盟 2000)。 許信良,《新興民族》(台北:遠流出版社 1995)。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3)。 郭志坤等主編,《香港全紀錄》(香港:中華書局 1998)。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9)。 陳玉田,《香港居民的國籍問題》(香港:三聯出版社 2002)。 陳光興,《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出版社 2000)。 陳明通,「『一國兩制』與香港政改前景」,發表於港澳之友會主辦,「兩岸三地民主化的挑戰與展望」研討會,2004/8/28。 陳芳明,《左翼台灣》(台北:麥田出版 1998)。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2)。 陳清僑,《歷史的沉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9)。 陳博志,「香港國際地位之變遷與前瞻」,回應稿,發表於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台北),2003/8/16-17。 彭定康著,杜默譯,《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台北:時報出版 1998)。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2)。 楊渡,《三兩個朋友》(台北:大塊文化 2000)。 群策會,《台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台北:群策會 2003)。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零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1)。 葉石濤,「零戰墜落記」,收錄於《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0),頁29。 葉健民主編,《以香港的方式繼續愛國:解讀二十三條爭議及七一大遊行》(香港:新力量網絡 2003)。 葛爾諾(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1)。 葛爾諾著,李金梅譯,《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0)。 董立文,「香港民主化與台、港、陸三邊關係的發展」,發表於港澳之友會主辦,「兩岸三地民主化的挑戰與展望」研討會,2004/8/28。 雷南(Earnest Renan)著,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台北),282期,1996/11,頁5-18。 廖光生,《中共對香港策略及其對我方之啟示》(台北:國家發展基金會 2001)。 廖光生,《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回歸與民主化之爭》(台北:允晨文化 1996)。 趙永佳,「全球化城市與社會結構之改變:香港經驗回顧」,發表於東海大學主辦「兩岸三地學者系列演講」,2003/5/7。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9)。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7)。 趙彥寧,《帶著草帽到處去旅行》(台北:巨流 2001)。 趙彥寧,「家國語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46期,2002/6,頁45-85。 趙剛,《告別妒恨:民主危機的出路與探索》(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998)。 趙遐秋、曾慶瑞著,《「文學台獨」面面觀》(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1)。 齊邦媛、王德威主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 2004)。 劉兆佳,「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收綠於劉青峰、關小春主編,《轉化中的香港:身分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8)。 劉慧卿,「『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對新聞自由的影響」,發表於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台北),2003/8/16-17。 澄雨,「不速之客: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大陸來客形象初探」,載於《香港電影的中國脈絡》,(香港:市政局 1990)。 蔡子強,「從殖民地官僚政體到特區民粹專權政治」,收錄於謝均材主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頁258-288。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1)。 鄭宇碩,「從『以商圍政』看北京對香港的統戰策略」,遠景季刊(台北),第五卷第二期,2004/4,頁197-217。 鄭宇碩、雷競璇,《香港政治與選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3)。 鄧小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收錄於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頁58-61。 鄧維拉(Patrick Dunleavy)、奧利里(Brendan O'Leary)著,羅慎平譯,《國家論:自由民主的政治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4 )。 盧思騁,「北進想像:香港後殖民論述再定位」,收錄於陳清僑編,《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頁3-9。 盧瑋鑾主編,《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香港:華風書局 1983)。 蕭阿勤,「一九八零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台北),1999,第三期,頁1-51。 蕭阿勤,「台灣民族主義與一九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的探討」,台灣史研究(台北),第六卷第二期,2000/10,頁77-138。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台北),第五期,2003,頁195-250。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3)。 錢復,《錢復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 2005)。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 2002)。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聯合文學 2000)。 鍾士元,《香港回歸歷程:鍾士元回憶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 薩伊德(Edward Said)著,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出版社 1998)。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北:晨星出版社 2000)。 魏廷朝,《台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1》(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1997)。 羅永生,「以管理主義轉化殖民主義」,收綠於羅永生主編,《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頁69-87。 譚恩美,《喜福會》,(台北:聯合文學 1992)。 蘇偉貞主編,《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 2004)。 中文新聞媒體: 「『一國兩制』再也壓不住香港的民主運動了」,自由時報(台北),2004/7/5版2。 「一個中國v.s.一邊一國」,聯合早報(新加坡),2003/10/28。 「七一的中產階級論述」,基大行腳(香港),第四期,2003/8。 「上海禁止台商舉辦挺藍活動」,工商時報(台北),2004/2/11。 「大上海獨家調查」,遠見雜誌(台北),2003/3。 「中共官員:把人民日報交給中共認為的間諜機構就是間諜罪」,大紀元週報(紐約),2001/8/6。 「中共提出『愛國論』」,蘋果日報(香港),2004/1/12。 「五十萬港人上街,歷史的見證」,壹週刊特刊(香港),2003/7/1。 「五學者座談會:『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七十年代(香港),1983/1,頁40-48。 「台灣的南北戰爭」,BBC中文網,2001/2/26。 「台灣意識奠定主流地位」,商業週刊(台北),853期,2004/3/29,頁123-127。 「民主時間表是兩岸最重要課題」,自由時報(台北),2004/8/29。 「行政院會 公投大論戰」,中國時報(台北),2003/9/18。 「李鵬為自己平反:寫下六四日記要求中央准許出版」,亞洲週刊(香港),2003/3/19,封面。 「兩岸三地研討會北京施壓 香港議員打退堂鼓」,台灣日報(台北),2004/8/29。 「居港台灣人的另一種聲音」,亞洲週刊(香港),2002/12/23。 「治港須愛國」,明報(香港),2004/2/21。 「珍惜香港七一的政治素求」,中國時報(台北),2004/7/3,版2。 「英美憂慮自治受損」,蘋果日報(香港),2004/4/28。 「香港『獵巫』政治的開始」,亞洲周刊(香港),2000/9/11-17,頁5。 「香港特首董建華辭職講話節選」,BBC中文網,2005/3/11。 「香港直選特首,三十年以後再說」,中國時報(台北),2004/1/18。 「香港警方於『全球財富論壇』期間對和平示威者使用武力」,蘋果日報(香港),2001/5/9。 「特首董建華指法輪功是邪教」,蘋果日報(香港),2001/5/23。 「馬英九32小時香江之行,謝長廷廈門夢落空」,聯合報(台北),2002/8/31。 「涼了13個月的張良任終於順利在香港到任」,新新聞(台北),726期,2001年2月1-7日,頁30、31。 「移居上海大調查」,商業週刊(台北),723-726期,2001/10/1-28。 「連宋上海競選總部,TVBS曝光」,TVBS-N新聞網(台北),2004/2/2 「連戰: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中央日報(台北),2002/11/10。 「陳虎門:多位情報員失聯」,聯合報(台北),2003/12/20。 「陳總統:民主時間表,兩岸最重要課題」,聯合報(台北),2004/8/29。 「章孝嚴:台『是香港主權擁有者』」,聯合早報(新加坡),1997/6/28, 「港府諮詢訊息有誤」,太陽報(香港),2003/2/5。 「愛黨等同愛國」,信報(香港),2004/2/18。 「董建華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致詞」,人民日報(北京),2001/10/18。 「逾百名法輪功學員於『財富全球論壇』期間被拒入境香港」,明報(香港),2001/5/6。 「錢其琛言論引發爭議」,蘋果日報(香港),2002/10/2。 「雙面諜高瞻輕刑七月」,太陽報(香港),2004/7/3。 「警方在雙十節拆除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新報(香港),1997/10/11。 王崗,「林和立辭職,香港新聞自由造成損害」,多維週刊(紐約),第24期,2000/11/11。 永逸,「研討會上竟有人叫囂香港獨立民主派忙補鑊」,新華澳報(澳門),2003/8/18。 田北俊,「沉澱危機,冷靜完成立法」,明報月刊(香港),2003/8,頁21、22。 石之瑜,「親愛的我把台灣變民族了。誰來實踐自我治療的民族知識?」,海峽評論(台北),第114期,2000,頁49~55。 伊斯(Walter Easey)著,吳默然譯,「中共會回收香港嗎?對香港前途的推測」,七十年代(香港),1979/12,頁67 朱天心,「我不愛台灣」,中國時報(台北),2004/4/22 艾克思,「北京搞分化,考驗香港民主派」,爭鳴月刊(香港),2004/7,頁63、64。 艾克思,「尋找財富何須如臨大敵?」爭鳴月刊(香港),2001/6,頁81-82。 吳介民,「第二個民間社會的誕生」,新新聞(台北),891期,2004/4/1-7,頁56-57。 吳潔雯,「許家屯接受香港聯合報記者吳潔雯訪問的談話全文」,收錄於許\\\\\\\\家屯,前揭書(下),頁547-555。 呂大樂,「多元化抑或單一化?透視自由行對香港的正負面影響」,明報月刊(香港),2003/10,頁30。 李拓梓,「我的小鮮綠與他們的大冰箱」、萬敏婉「建構屬於自己的『中國印象』」、葉國豪「尋找其他想像中國的方法」,新新聞(台北),891期,2004/4/1-7,頁84-85。 李拓梓,「當跟屁蟲特首碰上無賴中央」,新新聞(台北),905期,2004/7/8-14,頁38、39。 李拓梓,「誰才是語言歧視的受害者?」台灣日報(台北),2004/5/5,版9。 李喬、趙天儀,「文學,文化,時代:詩人和小說家的對談」,台灣文藝(台北),110期,1988,頁28-50。 李欽賢,「淺談三百年來台灣美術的時代意義」,八十年代(台北),第一卷第五期,1979/10,頁82-87。 林保華,「港共批鬥劉慧卿」,大紀元週報(紐約),2003/9/6。 林保華,「劉慧卿統獨風波因果緣起」,大紀元週報(紐約),2003/10/1。 林原,「港人治港,誰是『港人』?試談『港人』的文化身份」,明報月刊(香港),1996/8 邱思思,「香港人的認同新指標」,中央日報(台北),2001/2/17。 金鍾,「港台一國兩制大論戰」,開放雜誌(香港),2003/9。 殷惠敏,「最後一個租界」,七十年代(香港),1982/11,頁10 烏蘇里,「『香港都』計畫針對香港民主」,開放雜誌(香港),2004/7,頁15。 翁松燃,「香港前途:波多黎各模式」,七十年代(香港),1983/12,頁9、10 張月愛,「香港文化是否步向『獨立』:香港歌曲與本土意識」,百姓半月刊(香港),第十七期,1982 張炳良,「越來越依靠中央行政介入:北京經濟救港的政治後果」,明報月刊(香港),2003/10,頁20-22。 曹靳,「中英機場爭拗的癥結」,爭鳴雜誌(香港),1994/12,頁69。 梁家傑,「君臨天下式硬銷惹怒民意:特區政府油諮詢到立法均背離法治精神」,明報月刊(香港),2003/8,頁26-28。 梁淑英,「談判三年,始見簽約」,經濟日報(香港),1994/11/7,版A20。 梁耀明紀錄,「從心裡熱出來:影藝界人士談中國民運」,九十年代(香港),1989/北京事變特輯,頁57 梅幸河,「北京與民主派能溝通和解嗎?」,爭鳴月刊(香港),2004/7,頁61、62。 陳文鴻,「不可遏止的北移:珠三角成本與非成本優勢吸引香港資源」,明報月刊(香港),2003/10,頁24、25。 陳錫藩,「扁政挑起獨派文化大革命」,中央日報(台北),2003/2/15,版9 陳韜文、鍾庭耀、李立,「更徹底的自發動員-兩次七一遊行比較」,發表於港大民意網站,2004/7/20。 曾瀚諒,「廉政公署大蒐媒體,香港新聞自由颳寒風」,新新聞(台北),908期,2004/8/5,頁100-102。 黃偉豪,「香港民主運動兩大難題」,明報(香港),2005/5/12。 葉國豪,「香港民主政治的契機」,中國時報(台北),2003/12/10。 葉國豪,「愛國主義遊戲,港台不同」,中國時報(台北),2004/4/4。 葉國豪,「爲香港民主深化喝采」,中國時報(台北),2004/9/14。 齊辛(李怡),「許家屯捲入高層權爭真相」,九十年代(香港),1990/7,頁22-28 龍應台,「爲香港人喝采 - 民主大道四公里」,中國時報(台北),2004/7/7。 鍾庭耀,「台灣民主制度配套不足」,發表於港大民意網站,2004/5/25。 鍾庭耀,「背靠中央要適可而止」,發表於香港大學民意網站,2004/1/15。 譚天媚,「CEPA令香港驚喜而清醒」,亞洲週刊(香港),2003/10/19,頁36、37。 英文專書、期刊論文: Anderson, Benedict, “West Nationalism and East Nationalism, Is There a Difference that Matters?” New Left Review, No.9(May, June 2001), pp.31-42. Chiu, Stephen W. K. and Hung Ho-fung, “Rural Stability under Colonialism: New Look at an Old Issue ”, in Lau Siu-kai 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Hong Kong(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213-254. Gellner, Ernest, Plough, Sword and Book(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Haas, Ernst, The Uniting of Europe :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Harding, Harry,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ontemporary China”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NY: ME Sharpe 1993). Horlemann, Ralf, Hong Kong Transition to Chinese Rule(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3). King, Ambrose Y. C.(金耀基),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 in Hong Kong:Emphasis on the Grass Roots Level.” Asian Survey, Vo.115 , No.5(May 1975), pp.422-439. Kuan Hsin-chi and Lau Siu-Kai, “Political Attitude in a Changing Context”, in Lau Siu-kai 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Hong Kong(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287-307. Kuan Hsin-chi and Poon Kit(潘潔), 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ramework:China’s Hong Kong Policy in a Changing Context, 發表於暨南大學主辦,「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2002/5/18。 Kuan Hsin-chi(關信基), Lau Siu-kai(劉兆佳), Wong Kay-ing(王家英) eds., Out of Shadow of 1997?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u Siu-kai and Kuan Hsin-chi, The Ethos of Hong Kong Chinese(HK: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8). Lau Siu-Kai ed.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 Hong Kong 1993(HK: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1995). Lau Siu-kai, “ Chinese Familism in an Urban-Industrial Setting: The Case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 43, No.4(November 1981), pp.977-992. Lui Tai-lok(呂大樂), “Personal Trouble or Public Issue: The Service Class in the Process of De-colonization”, in Hsiao Hsin-Huang(蕭新煌) ed., East Asian Middle Clas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aipei: Sinica Academia 2002), pp.225-242. Rosen, Sherry, Mei Foo Sun Chuen: Middle Class Chinese Families Transition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76). Spivak, Gayatri C.,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G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London: Macmillan, 1988). Stephen Edgell, Class(NY: Routledge 1993). Turner, Mathew, “60s/90s: Dissolving People” in Mathew Turner and Irene Ngan eds. Hong Kong Sixties: Designing Identity(HK: Hong Kong Arts Centre 1995). Vidich, Arthur J. ed., The New Middle Classes: Life-Styles, Status Claims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s(London: Macmillan 1995). Wong, Thomas W. P.(黃偉邦) and Lui Tai-lok, “From One Brand to One Brand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Lau Siu-kai 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309-354. 英文新聞媒體: “Mainland migrants set fire to HK immigration building” The China Post (Taipei), 2000/8/3. “We aren’t Chinese: Taiwan’s Identity Defines an Election”, Far East Economic Review(HK), 2004/3/4. Chung, Robert T.Y.(鍾庭耀), “Pressure to Stop Opinion Polls not Welcom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K), 2000/7/7. Lee Ming-tsung(李明璁), ”Media outlets more blue than blue”, Taipei Times(Taipei), 2004/4/6, page8。 Liu, Melinda, Seno, Alexandra A., “It’s the Politics, Stupid”, Newsweek(HK), 2004/5, pp.24-27. 參考網站: 支聯會網站:http://alliance.org.hk/ 民進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dpp.org.tw/ 行政院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心網站:http://hkupop.hku.hk/ 香港民主發展網絡網站:http://www.hkddn.org/ 香港民主黨網站:http://www.dphk.org/2003/index.asp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網站:http://www.civilhrfront.org/ 香港政府統計處網站:http://www.info.gov.hk/censtatd/home.html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湯本論壇網站:http://www.tangben.com 文件法規: Hong Kong Report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1997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8). Hong Kong 1991 Population Census: Main Tables (HK: Government Printer 1992) Report to the Council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y the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Panel(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0). 《一九二八年台共政治大綱》,收錄於盧修一,《日據時期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0),頁203-217 《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 1967)。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共安全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爭取公義、勇往直前:致全港市民、校長、老師、同學、朋友的公開信》(香港:香港專上學生聯會,2000)。 《香港年報1999》(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2000)。 《香港言論自由年報》(香港:香港記者協會 1997)。 《香港移交七週年情勢研析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4)。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暨相關辦法(修訂一版)》(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1998)。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895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八十年代以來香港一直是世界的焦點,除了經濟奇蹟之外,「九七回歸」當然更是這顆「東方之珠」受到國際矚目的原因。由於中國宣稱運作於香港的「一國兩制」目的為垂範台灣,因此回歸後的香港動態也一直是台灣朝野關心的焦點。不過無論是西方或者台灣,各種關於香港的討論往往是依照自己的需求或者經驗而任意詮釋,忽略掉香港的特殊性。而這樣的困境,在台灣複雜的認同政治問題上尤其明顯,使得台灣經驗遭到無意義的擴大與錯置。本文由作者自身的田野經驗與自我檢討開始,藉著從國族主義理論的探索與對話,開啟以台灣作為香港對照組的「一個」途徑,探討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化,並藉著這樣的回顧逐步耙梳港台兩地的相異之處,並點出中國在香港治理過程中的盲點。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Hong Kong has always been the star of the world. Besides the economic mircle, the Handover of 1997 is also the reason that “The Pearl of the East”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cause it was declared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ong Kong became the unification model to Taiwan. The Post-1997 Hong Kong also becomes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Formosa. However, whether it was the West or Taiwan, Hong Kong to them was defined and exercised by its political needing but not by being itself. Under the complex situation of 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 the misunderstanding to Hong Kong was especially obvious. This study tries to supply an approach of field research and reflect the subjectivity of myself to observe a way to touch “How does a Taiwanese look at Hong Kong?” I use the way to turn back the identity politics in Hong Kong since 1970s. After the identity dialog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I will also point the void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Patriotism Engineering” to govern Hong Kong.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16:54:1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0341010-1.pdf: 1518082 bytes, checksum: 1e4690c7893cd3592a58f468f07d45d1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ii 第一章 緒論 1 一、 問題的源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 國族認同建構的普遍案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 為什麼是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四、 結構分析與章節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結語:政治變遷與認同政治的轉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二章 香港認同政治之考察 - 以台灣作為對照組 10 一、 誰說故事?說什麼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二、 香港人之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三、 流亡遷徙中的「中國性」:台港移民社會的比較_________ 27 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第三章 本土與中國 - 解殖經驗的難解之結 46 一、 台灣:要不要做中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二、 香港:1968-1984香港意識的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三、 香港:1984-1997 作一個什麼樣的中國人?_____________ 70 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第四章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認同政治 90 一、 「愛國」在香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二、 香港的政治文化與民主前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 三、 香港的焦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 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 第五章 結論 143 參考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 附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附錄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遷:
一個台灣的觀點 | zh_TW |
dc.title | The Transition of Identity Politics in Hong Kong After 1970s:
A Perspective from Taiw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朱雲漢(Yun-Han Chu),廖光生(Kuang-Sheng Liao) | |
dc.subject.keyword | 認同政治,香港,台灣,殖民,一九九七,中國,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Identity politics,Hong Kong,Taiwan,Colony,1997,China, | en |
dc.relation.page | 170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6-15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zh_TW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94-1.pdf Restricted Access | 1.48 MB | Adobe PDF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