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729
標題: | 淡水河至後龍溪海岸帶地質特徵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Zone along Tanshui river and Houlung river in western Taiwan |
作者: | Wei-Chi Hsu 徐瑋琦 |
指導教授: | 俞何興(Ho-Shing Yu) |
關鍵字: | 海岸帶,地理資訊系統,海岸帶剖面,組成物質, coastal zone,GIS,coastal zone profile,sediments, |
出版年 : | 2005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摘要
海岸帶是海陸交界之帶狀區域,周圍海濱帶也是全球人口最集中之處,台灣也不例外。本研究將海岸帶的海域範圍界訂在水深30公尺,陸域則在海灘的上界。研究區域位於淡水河口北岸至苗栗縣後龍溪以南,海岸線長共117㎞。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海岸帶陸域及海域資料,並將海陸之營力合併討論。 淡水河口海岸帶北岸以大屯火山為主地貌,南岸為觀音山及林口臺地,淡水河口南北兩岸的海岸帶寬度相異,北岸寬度約2008-2820公尺;南岸寬度為4020-5200公尺,陸域組成物質除了林口臺地外側海岸帶為礫石,其餘皆為砂質海灘,海域部分也為砂質沈積物組成。桃園海岸帶地貌則以臺地為主,海岸線平直較無變化,寬度為2506 -4750公尺,為砂質海灘,海下組成為中砂到泥,境內有草漯沙丘群;竹苗地區的海岸帶地貌以丘陵及沖積扇平原為主,寬度分別為2306-4150公尺及2610-5030公尺,且越往苗栗縣走海灘組成物質越細;苗栗地區的海岸帶陸域物質以細砂為主,海域物質由黏土質所組成。總結淡水河口及桃園的海岸帶以中砂為主要組成物質;竹苗則是以細砂為主。綜合Inman and Nordstorm(1971)及Fairbridge(2004)海岸分類方式,淡水河口北岸屬後緣拖曳型寬陸棚火山、中砂質海岸,南岸則為後緣拖曳型寬陸棚台地、中砂質海岸。桃園地區則為後緣拖曳型寬陸棚台地、中砂質海岸-soft medium sandy coast;而新竹及苗栗皆為為後緣型寬陸棚丘陵及平原、細砂質海岸-soft fine sandy coast。大體來說桃竹苗海岸帶與淡水河口相比,較平直,且海下地貌無太大變化。 研究區域因為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沈積物傳輸以東北–西南向為主;沉積物主要由河流挾帶入海,近海物質以離岸傳輸為主。淡水、桃園及新竹海岸帶水下都有沙洲形成,顯示該處的離岸漂砂活動較為旺盛。 關鍵字: 海岸帶、地理資訊系統、海岸帶剖面、組成物質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729 |
全文授權: | 有償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海洋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4.0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