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3.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130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盧道杰(Dau-Jye Lu)
dc.contributor.authorChing-Yen Fanen
dc.contributor.author范景硯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3T02:41:54Z-
dc.date.available2008-01-05
dc.date.copyright2007-01-05
dc.date.issued2006
dc.date.submitted2006-12-14
dc.identifier.citation于躍門,2005。非營利組織績效評估方法。公益、公共、公民:2005
年第三部門學術論壇系列。
方慶榮,2003。平衡計分卡管理制度之設計及運用:以陽光社會福利
基金會為案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王俊秀 ,1993。歐美日主要環保團體行動策略之研究。中國社會學
刊17:281-302。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台北:巨
流圖書。
王麗容,1991。民間環保組織在社區環保運動中的角色與功能。社區
發展季刊65:127-131。
內政部社會司網站,2002。人民團體法。下載自
http://sowf.moi.gov.tw/11/07-1.htm。
內政部社會司網站,2006。全國性工、商、自由職業團體基本資料。
下載自http://sowf.moi.gov.tw/11/new11.htm。
內政部統計處,1997。1997年台閩地區社會福利機構概況調查報告。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天下遠見。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出版
社。
台北市野鳥學會,2006。下載自http://www.wbst.org.tw/。
尼文保羅著,于泳泓譯,2002。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部就班成功
導入。商周出版。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
畫。
江明修,1998。我國環保類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初探:以生態保育
聯盟為例。中國行政63:11-35。
江明修,2003。自律乎?他律乎?財團法人監督機制之省思。中國行
政評論12(2)。
伊森雷索、保羅費加著,謝佳慧、林宜萱譯,2002。麥肯錫的專業思
維:透析全球頂尖顧問公司的管理與問題解決技巧。麥格羅•希
爾國際出版公司。
李光真,2005。轉戾點上的NPO。光華雜誌。
李書行,1995。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刊,113,
15-23。
吳安妮,1996。談成本管理系統之整合對企業競爭之提升。會計研究
月刊165:16-19。
吳安妮,2002。公務機關實施「平衡計分卡」及「績效評估及管理」
制度之探討:以主計處會計作業小組為研究對象BSC的分析步驟
參考。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計劃。
吳建曄,2000。綠色和平:組織、策略與運作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
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育一、徐木蘭,1994。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
為例。台大管理論叢5(1):165-188。
呂泰宏,2004。台灣環保團體的運動策略的政策網絡分析。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萬益、吳志正,1996。台美日企業在台灣及大陸企業經營環境及競爭策略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7(1):49-84。
亨利•明茲柏格,2003。策略巡禮。商周出版。
林佑珊,2006。台北市野鳥學會解說義(志)工制度之研究。台灣大學森林所碩士論文。
林金定,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
林福岳,1993。將社區劇場視為另類傳播媒介之研究:以「民心」劇場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恬弘,1996。麥迪遜之旅:記參加醫療慈善募款研習營。門諾院訊(56):24-25。
官有桓,1997。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社會福利機構的董事會研究。行政院國科會成果報告。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2002。所得稅法。下載自http://law.moj.gov.tw/。
青輔會,2006。公共參與策略。下載自 http://www.nyc.gov.tw/chinese/03rd/article_detail.php?ID=75。
胡怡慧,2004。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環境教育推動歷程之探究。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等,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作聖、陳仁帥,2004。產業分析。全華科技出版。
涂昶辰,2001。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組織績效評估指標建立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澄社報告: 443-517。
陳安僅,2002。平衡計分卡與績效管理制度。會計研究月刊2(3)。
陳依蘋,2003。平衡計分卡與執行力。會計研究月刊6(1)。
陳金貴,1993。美國非營利組織的分析。行政學報25:27-45。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19:39-51。
陳建甫,1990。環保組織在環保體系中的作用。中國論談29(12):70-75。
陳維芳,2001。台灣環境保護團體角色與環境關懷傾向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如,2001。從921震災看非營利組織及公眾勸募捐贈之查核。會計研究月刊。
張 瑜,1999。非營利組織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探討與我國私立大專院校會計制度現況分析。政治大學會計所碩士論文。
張英陣,1995。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政策分析。社區發展季刊70:144-159。
張瑞當,1998。如何增進非營利組織之社會公益。會計月刊151。
張碧華,1992。知識份子與媒體反叛。
張世平、胡夢鯨1988。行動研究—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下載自科學與藝術的對話,http://pei.cjjh.tc.edu.tw/sci-edu/。
許士軍,1995。管理學。東華書局。
許士軍,2001。讓我們一起認識一種經濟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策略核心組織。臉譜出版。
許崇源,2001。我國非營利組織責任及財務公開問題研究。主計月刊550。
粱明煌,2006。台灣環境團體的議題管理策略。公益、公共、公民:2005年第三部門學術論壇系列。
梁博淞,2005。平衡計分卡在荒野保護協會之個案研究。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國際組織年鑑,1999。下載自http://www.uia.org/。
黃一芳,2003。產業環境、多角化策略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台灣汽車產業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專班碩士論文。
黃同俊、黃瓊玉,1995。中小企業策略聯盟下組織管理策略之探討。第二屆中小企業管理研討會。
程瑞鈴,1984。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衡量。東吳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 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收入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巨流出版社。
馮 燕,2001。從部門互動看非營利組織捐募的自律與他律規範。台大社會工作學刊4:230+205-242。
馮 燕,2002。自律與他律:非營利組織與資源捐募規範。國科會報告:NSC90-2412-H-002-018。
馮 燕,2004。台灣非營利組織公益自律機制之建立。第三部門學刊1:97-125。
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第三部門論壇系列一:2002年基金會調查成果發表會。下載自http://333.nccu.edu.tw/documents/a002.pdf。
楊岱容,1997。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鴻儒,2001。CRM戰略執行手冊。
楊忠川、李興國,1999。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小眾媒介發展:虛擬社群的觀點。
臺灣微軟,2004。微軟與會計研究月刊,結合十多家合作夥伴共推商業智慧平衡計分卡解決方案。媒體新聞室。
鄭君良,2003。非營利網站之經營策略研究:以「南方電子報」、「苦勞網」與「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鄭美愛,2003。文教基金會績效指標之調查研究。會計研究月刊208:98-107。
鄭清霞,1993。自願性福利資源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讚源,2004。非營利組織認證指標之研究。
劉明德、方之光、王士峰,2003。非營利組織之顧客滿意評量模式建立程序。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創刊號:53-72。
環保署網站,2006。環保團體。
簡妙如,1999。再現的再現:90年代台灣A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9。
蕭盈潔,2002。非營利組織事業化: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2002。第5期「全民外交事務研習班」課程報告內容。
羅煜翔,2003。以平衡計分卡推動公部門組織策略性績效衡量制度之探討─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Anthony, R.N.&Young, D.W.(2003)Management control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cGraw-Hill.
Badaracco, J.L.&Richard, R. E. (1989)Leadership and the quest for integrit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how, Chee W., Kamal M. Haddad,& James E. Williamson.(1997)Apply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small companies,Management Accounting:21-27.
Corsini, R.J. (1984)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 Sons.
Drucker , P.F.(1980)The deadly sin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Drucker, P. F.(1990)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rinciple and practices.New York: HarperCollins.
Ellingson, Dee Ann, & Jacob R. Wambsganss. (2001). Modifying the approach to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in governmental entities: a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 Accounting, & Financial Management 13(1): 103-120.
Evans, H., Ashworth, G., Chellew, M., Davidson, A.&Towers, D.(1996) Exploitingactivity-based information: easy as ABC. Management Accounting74(7):24-29.
Fisher, & Joseph(1992)Use of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 Cost Management, Spring:31-38.
Gerhard Speckbacher. (2003)The economic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3(3).
Glueck, W. E.(1980)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cGraw-Hill.
Hartel, F. (1994).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here is it go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opkins Lansley, J.(1996)Intermediary bodies in the 1990s:new settings, old problems? Nonprofit Management&Leadership7(2):169-180.
James, E.(1989)Economic theorie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 Walter de Gruyter.
Johnson, Lauren K.(2003). The Texas Education Agency: Boosting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with the BSC. Balanced Scorecard Report (May/June): 6-8.
Kaplan, Robert S. & David P. Norton.(1992)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0(1):71-79.
Kaplan, Robert S. & David P. Norton.(1993)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134-147.
Kaplan, Robert S. & David P. Norton.(1996)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5-85.
Kaplan, Robert S.(2001)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onprofit management&Leadership11(3).
Kevin P. Kearns(1996)Managing for accountability:Preserving the public trust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ossey-Bass.
Ken Matsuno, John T. Mentzer & Ayşegül Özsomer(2002)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and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66(3):18-32.
Lyon, D.(1988)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and Illus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o, Neill(1989)The Third America:The Emergence of Nonprofit Sector in the United States. Jossey-Bass.
Murray,V. & Tassie,B. (1994)Evalu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aul Jepson(2005)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NGOs. 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5):515-524.
Salamon L. M. & Anheier.H. K.(1992)In search of the nonprofit sector:The question of definitions 3(2):125-151.
Salamon, L. M. & Anheier. H. K.(1997)Defining the nonprofit sector: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2003)Global Civil Society. The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ies
Sharon M.(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W.(2001)Drive your business forward with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anagement Services45:28-30.
Terry, B., Patricia Bush, & Lennart Norberg.(2001)Building Executive Alignment, Buy-In, and Focus with the Balanced Scorecard SWOT. Balanced Scorecard Report: 3-5.
Waks(1996)Environment Claims and Citizen Rights:Environmental ethic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Weiner, M. E.(1990)Human services management: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Wadsworth Publisher.
Vickey, Shawneek.(1991)A Theory of Performance Competence Revisited. Decision Science 3.
Wolf. T.(1990)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Simon&Schuster.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1306-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個案,在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間,採用參與觀察、訪談、行動研究等質性研究方法為基礎,並輔以相關文獻資料,收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組織運作模式資料,探索績效評量在環保團體的應用。研究發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有工作室型態的屬性,由秘書長總攬會務,以每日發行傳播的環境電子報,與舉辦相關活動,來實踐環境資訊透明共享的理念。協會的財務除會費與捐獻外,係藉由承接計畫專案來取得。為強化組織效能,本研究與該會合作採用平衡計分卡,擬定協會的策略方向,並於編輯部試推行工作紀錄表,作為未來全體施行績效管理的實驗。結果顯示,編輯群對於流程的控管、規劃更加重視;表格化整理讓執行績效更為清楚、清晰化;建立起獎勵、懲罰的基準,帶動了團隊的工作士氣。在組織方面,本研究也協助該會重新檢視會計制度,提高協會對外的透明度;建立專案管理制度和成本分析,加強決策管理的分析。對工作氣氛較為輕鬆與制度較具彈性的環境資訊協會而言,如何於平常工作中落實績效管理,且不加重工作負擔,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舖陳。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n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It is based on the materials researchers collected by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in the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from July, 2004 to June, 2006,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documents for the history,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of it. It shows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is association more like a workshop or a small company, which is managed by its secretary general. The main activity of this association is to publish a web-based daily environment newspaper, and to be engaged in relevan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distribute and shar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jects sponsor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sectors consist of the major part of the finance of the associ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weak contribution by the membership fee and donation. Thus, in order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 and works with its secretariat to see what can be done for its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 pioneer study was initiated in the editorial section of this associ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study has helped re-examine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improved the accountability and establishe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make better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While the edi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developing work sheets lightens the performance of works, it has formed a base for evaluation and encouraged the editors to devote to their works. This study has also built up a system for project management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this associ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t will need more tim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how to appl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n this association which has more loose work environment and flexible system without extra work burden.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2:41:5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5-R93625045-1.pdf: 2041021 bytes, checksum: 3eb7581214792fe0d2691626af323bf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6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摘要 2
表目錄 8
圖目錄 9
第一章 緒論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0
第二節 研究發問與田野選擇 12
一、研究發問 12
二、田野選擇和研究者角色 12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13
一、研究流程 13
二、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現況 21
一、非營利組織的特性和發展 21
二、非營利組織的現況 23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和經營管理 26
一、績效管理的內涵 26
二、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責任 29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和績效管理 32
一、績效管理的衡量指標 32
二、平衡計分卡應用於非營利組織 36
第四節 環保團體的發展和角色 43
一、環保團體的發展 43
二、環保團體的角色 46
三、資訊平台在環保團體的角色 47
第三章 田野背景 49
第一節 初站穩腳步的環境資訊協會(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 49
一、工作團隊的初組織成立 49
二、組織的轉折 51
三、環境資訊協會的初運作 52
第二節 轉型蛻變的環境資訊協會(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 53
一、行銷企劃部的成立 53
二、搬家 54
三、網站改版 55
第四章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組織運作 57
第一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主力活動:編輯和專案活動形成的歷史脈絡 57
一、環境資訊協會的主力活動 58
二、初站穩腳步的環境資訊協會(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 62
三、轉型蛻變的環境資訊協會(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 66
第二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整體運作模式和生產結果 69
一、整體運作模式 69
二、編輯活動的產品呈現 74
三、專案活動的產品呈現 79
第三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運作模式的分析和討論 88
一、活動項目與內容 88
二、財務 90
第四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呈現出來的效果、貢獻和影響 97
一、瀏覽人次 97
二、環境資訊協會在社會上的影響 99
第五章 分析和詮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03
第一節 組織內部運作和顧客分析 103
一、組織內部運作 103
二、顧客分析 107
第二節 產業分析 111
一、環境資訊產業分析 111
二、非營利組織的類似作法 121
第六章 績效評估推行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27
第一節 平衡計分卡的擬訂與實施 127
第二節 建構環境資訊協會組織策略管理地圖: 129
一、評估現行績效管理制度 129
二、釐清環境資訊協會的組織宗旨、使命與願景 132
三、擬具環境資訊協會的策略議題與策略目標 132
第三節 績效衡量指標設計 134
一、為各項策略目標建構績效衡量指標 134
二、設計方向和內容 137
三、制度推行的步驟及方法 138
第四節 實際推行於編輯部 140
一、分析編輯部 140
二、編輯部實施績效管理制度的目標 141
三、績效管理制度推行的方法 141
四、實施後的檢討 144
五、環境資訊協會的改變 145
第七章 討論 147
第一節 剖析環境資訊協會 147
一、理念實踐和活動執行的交互轉換過程 147
二、環境資訊協會有傾向個人工作室的經營管理模式 148
三、以媒體運作為主的生存方式 面臨發展壓力 149
四、要重視績效管理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來談理念的實踐 150
五、衡量志工管理的重要性:節省成本、吸引資源。 150
第二節 環境資訊協會的績效管理初試用 151
一、平衡計分卡產生的影響 151
二、推行績效管理制度時必須注意 15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53
一、研究限制 153
二、後續研究建議 154
引用文獻 155
附錄 161
表目錄
表1-1 研究者的角色和工作內容13
表1-2 環境資訊協會-受訪者一覽表15
表1-3 環境資訊協會-參與觀察紀錄.17
表1-4 環境資訊協會-會內紀錄一覽表18
表2-1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專職人員的聘用時程59
表2-2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收入來源比例60
表2-3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支出比例61
表2-4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61
表2-5 環境資訊協會-網站和電子報的工作說明和成本分析77
表3-1 環境資訊協會-1999 年至2000 年專案執行名稱79
表3-2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0
表3-3 環境資訊協會-2002 年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0
表3-4 環境資訊協會-2003 年1 月至6 月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1
表3-5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6 月至2003 年6 月專職人員聘用82
表3-6 環境資訊協會-2003 年7 月至12 月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3
表3-7 環境資訊協會-2004 年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4
表3-8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專案執行名稱和營業額85
表3-9 環境資訊協會-2003 年7 月至2005 年12 月專職人員聘用87
表3-10 環境資訊協會-2003 至2005 年的專案執行的性質及其內容88
表4-1 環境資訊協會-2002 年至2004 年財務來源各科目收入92
表4-2 環境資訊協會-2002 年至2004 年財務來源各科目支出93
表4-3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至2005 年網站每月瀏覽人次統計98
表5-1 環境資訊協會-組織的運作分析104
表5-2 網路上有提供環境資訊的華語非營利組織113
表6-1 環境資訊協會-編輯、專案活動的策略方向133
表6-2 環境資訊協會-整體的策略目標及關鍵績效衡量指標134
表6-3 環境資訊協會-績效管理實施的工作步驟139
表6-4 環境資訊協會-績效管理實施的工作進度140
表6-5 環境資訊協會-編輯部推行績效管理的評比項目142
表6-6 環境資訊協會-編輯部推行績效管理的自我評比表143
表6-7 環境資訊協會-編輯部推行績效管理的工作紀錄表143
圖目錄
圖1-1 平衡計分卡操作流程圖40
圖1-2 環境資訊協會-2005 年網站改版新樣式56
圖2-1 環境資訊協會整體運作模式74
圖2-2 環境資訊協會-網站和電子報的新聞來源比例76
圖2-3 環境資訊協會-網站和電子報的人力分配比例76
圖3-1 環境資訊協會-2002 年至2004 年財務來源分配比例92
圖3-2 環境資訊協會-2002 年至2004 年財務支出分配比例93
圖3-3 環境資訊協會2 時期專職人員成本分配趨勢94
圖3-4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6 月至2003 年12 月每季人事總成本
分配趨勢.95
圖3-5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6 月至2003 年12 月每季兼職人員成本
趨勢95
圖3-6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6 月至2005 年12 月每季專職人員成本
趨勢96
圖3-7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至2005 年每年專職人員成本趨勢96
圖3-8 環境資訊協會-2001 年11 月至2006 年12 月網站每月瀏覽
人次統計98
圖4-1 環境資訊協會的顧客群分類109
圖4-2 消息來源、大眾傳播與民意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112
圖4-3 華語環境資訊產業的市場區隔121
圖4-4 環境資訊協會-管理運作的缺口131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績效管理在環保團體的應用初探: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例zh_TW
dc.title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plied on the Environmental Group:
a Preliminary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5-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coadvisor馮燕(Yen Feng)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周玲臺,陳金貴,梁明煌
dc.subject.keyword環保團體,環境資訊,組織運作,績效管理,平衡計分卡,zh_TW
dc.subject.keywordEnvironmental Group,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Organizational Operation,Performance Management,Balanced Scorecard,en
dc.relation.page170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6-12-14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生物資源暨農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99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