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歷史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823
標題: 三至五世紀幽冀地區的地方勢力
The regional powers in You and Ji from the third century to the fifth century
作者: Chi-An Chang
張季安
指導教授: 陳弱水,甘懷真
關鍵字: 地方勢力,十六國,慕容燕,大族,
regional powers,You,Ji,
出版年 : 2006
學位: 碩士
摘要: 本文所欲討論的範圍,以東漢時期的幽州、冀州為界,約當今日遼寧及河北二省的範圍。時間則由西晉末的動亂開始,到北魏滅後燕統一北方為止,若遇相關部分,則往前後約略延伸。本文以慕容鮮卑所建立之前、後、北燕政權作為討論的背景,因而主要討論的地域為幽冀州環渤海地區,在有必要時論及冀州其他部分。
十六國時期至北魏初,北方的地方勢力經過各政權交替的淘汱與整合,形成了新的局面,本文即考察十六國時期,與慕容燕政權較有關係的幽冀地區地方勢力的發展概況,包括漢人及非漢人的部分。在漢人方面,本文挑選四支漢人大族做為討論的對象,正可說明當時北方漢人大族幾種不同的發展狀況,二支是幽州地區大族,一是北平陽氏,一是昌黎韓氏;另二支是由冀州遷居幽州的渤海封氏及渤海高氏。這四個大族,在西晉末年,紛紛加入了幽州的慕容氏政權,成為慕容氏的權力基礎之一,但由於其身分為本地居民或外來移民的不同,以及他們各自的選擇,使得這四個大族在北朝的發展,呈現相當的差異。非漢勢力部分,幽冀地區本為近胡之地,居民的結構比較複雜多變,不過幽州地區自漢代以來即為烏桓及東部鮮卑的大本營,所以本文也以烏桓及東部鮮卑做為主要的討論對象,特別是與慕容氏爭奪遼東的段氏、宇文氏。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非漢人在本區活動,並且發揮過他們的影響力,如夫餘、高句麗等,因而也將約略地敘及他們在遼東的發展狀況。
北方最後是由拓跋氏統一,慕容氏的力量便成為拓跋氏要削弱或除去的對象,這些地方勢力中,與慕容氏較為親近的,在北魏大都比較沈寂,少數比較突出的人物,大概都是以個人因素為主。五胡十六國時期漢人大族是否能長久生存的關鍵,在於是不是能維持住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加入非漢政權中,雖是維繫家族生存的方法,但太接近某個非漢政權的核心,也可能在日後政權交替時受到較多衝擊,高氏及封氏正可說明這個情形。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823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歷史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35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