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56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夏鑄九
dc.contributor.authorChia-Cheng Yenen
dc.contributor.author顏嘉成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6:18:47Z-
dc.date.copyright2007-01-24
dc.date.issued2007
dc.date.submitted2007-01-11
dc.identifier.citation〈君達香草世界〉。《君達網頁》[Online] Available: http://www.yinsherb.com.tw/ (2006.07.20)
〈品味頻道〉。《亞洲各國Spa的奇妙體驗感受》 [Online] Available: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luxury.china.com/zh_cn/ (2006.08.05)
〈草繹草本生活館〉。《草繹網頁》[Online] Available: http://www.herbmaze.com/about_us_1.php (2006.07.20)
〈醫藥學發展史(近代)〉。《大科普網-近代醫學發展史》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ikepu.com/biology/biology_history/medicine_near_history_total.htm/ (2006.08.05)
尤次雄(2002)《香草生活家》。臺北:台視文化。
尤次雄(2004)〈開創台灣香草產業新局面〉《香草產業論壇專刊》,2-6。花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王仕賢、王裕權、張元聰(2003)〈台灣香草植物品種圖鑑〉。《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24,1-8。
交通部觀光局(2005)〈94年觀光市場概要〉。[Online] Available: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2006.08.20)
江宗霖(2004)《歷史性場所的地景變遷與空間再結構過程- 台北市西門市場更新再利用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榮吉(1999)〈休閒農漁業的發展〉。《興大農業》,31,13-17。
行政院農委員會,《花卉市場情報》,農業產銷班資訊服務網。[Online] Available:http://farm.coa.gov.tw/cgi-bin/db2www/msf/msf00000.d2w/report?tt1=GUEST&tt2=GUEST/ (2006.07.2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Online] Available:http://wwwe.coa.gov.tw/external/tydais/promote/農經-未來.htm/ (2006.07.05)
佐佐木 薰(2002)《花草茶》(李毓昭譯)。台北市:太雅。
吳靖渝(2006)《休閒農場香草體驗活動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吳瓊芬(1989)《地景變遷過程中之文化象徵 陽明山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鴻(1992)《身體與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洪書、邸發祥,<桃園區休閒農業文化資源之調查>,《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46號》,桃園: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李倩如(2003)《中央與地方文化政策形塑下的產業空間變遷:鶯歌陶瓷老街個案》。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君(1995)《稻米市場貿易自由化對環境品質影響之研究》。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谷本憲治〈薰衣草的歷史〉。《時報悅讀網》[Online] Available: http://210.200.236.42/folk/miyuki/extension/history_002.htm/(2006.9.10)
谷玉梅(2002)〈黑格爾美學的起點及其啟示〉。《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Online] Available: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xawgyxyxb200104033(2006.08.22)
林秀叡(2003)《草本.場域 — 萬華青草巷產業地景變遷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庚(2002)〈神農氏〉。《中醫藥發展史》[Online] Available: http://nricm2.nricm.edu.tw/pages/show.php?qry_dtnbr=23&qry_dsnbr=82/ (2006.07.20)
林英彥(1999)〈淺談觀光農業〉。《興大農業》,31,5。
林恩盈(2002)《星巴克人在臺北---消費文化的省思》。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林瑞端(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佳宜(2002)《台灣生活風格價值的變遷:汽車廣告再現》。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兆麟(2000)〈體驗式經濟在農業的實踐〉。《新世紀體驗農業經營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25-35。台北:中國農村經濟學會暨台灣鄉村社區學會。
段兆麟(2002)〈體驗式經濟與教育農園〉。《觀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研討會》,209-223。北京:北京地理學會。
段兆麟(2003)〈經營都會區休閒農業問題與對策〉。《都會區休閒農業之發展策略研討會》,25-35。台北:中國農村經濟學會暨台灣鄉村社區學會。
段兆麟(2005)〈體驗-是休閒農業成功的因素〉。《農業世界雜誌》,257,72-73。
韋端(2002)〈入世的真正考驗在於爭取人才〉。《國政研究報告》,[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P-091-001.htm/ (2006.09.01)
徐明章(1995)〈休閒農業與土地管制法規之配合〉。《農政與農情》,42,23-28。
徐華盛(2002)〈香草植物展示區〉。《高雄區農業專訊》,42,8-9 。
徐華盛、蔡永暭、林富雄(2002)〈香草植物有機栽培與利用〉。《高雄區農業專訊》,41,10-12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2002)《高雄區農業專訊》。[Online] Available:http://kdais.iyard.org/ka-exten.htm/ (2006.08.02)
張元聰等(2000)〈香草栽培與食譜利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09。
張元聰、王仕賢、王裕權(2003)〈台灣香草植物品種圖鑑〉《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24,2-3。
張文宜(2005)《休閒農場體驗與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定霖、吳倩芳、邱燕欣、楊佐琦、蕭吉雄(2005)〈香藥草之永續利用〉。《休閒農業與農業之永續發展研討會特刊》,57-65。
張定霖、洪進雄、吳昭洋(2003)《香藥草植物圖鑑》。台中縣新社鄉:農委會種苗場。
張家淵(2002)《農地利用政策變遷對台灣環境影響之研究-以水稻田為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淵(2002)《農地利用政策變遷對台灣環境影響之研究-以水稻田為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所碩士論文。
陳妍君(2003)《探索通往心靈的消費-SPA》。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0)《臺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明璋(1994)《臺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陳昭郎(1996)〈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向〉。《大自然季刊》,50,5-13。
陳昭郎(1999)〈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策略〉。《興大農業》,31,8-12。
陳昭郎、段兆麟、李謀監 (1999)〈台灣休閒農業行銷策略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44:253-260。
陳昭郎(2002)〈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政研究報告》,[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R-091-009.htm/ (2006.09.01)
陳昭郎、段兆麟(2005)〈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發展計畫》,[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1361/(2006.08.20)
陳美潔(2002)《房地產神話中的老人安養魔境----以天母地景變遷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潔(2002)《房地產神話中的老人安養魔鏡-以天母地景變遷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炳山(1997)〈香草的栽培及應用〉。《農業世界》,163,27-30。
彭瑞芬(2006)《香草園消費行為與市場區隔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貞(1998)《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政(2001)〈台灣休閒農業分類與經營發展規劃〉。《農業推廣文彙》,46,149-157。
黃淑薰(2002)〈大家來認識香草(Herb)植物〉。《親子科學活動輯要》,17,19-26。
黃雅玲(2001a)〈台灣常見香草植物介紹〉。《高雄區農業專訊》,38,2-3。
黃雅玲(2001b)〈香草植物栽培及利用〉。《高雄區農業專訊》, 38, 14-15。
黃雅玲(2002a)〈台灣本土植物之開發與利用〉。《高雄區農業專訊》,41,2。
黃雅玲(2002b)〈南部地區薰衣草栽培模式之探討〉。《高雄區農業專訊》,41,8-9。
黃雅玲(2004)〈台灣常見香草植物及其栽培利用〉。《清流月刊》, 4,73-77。
楊紹榮(2003)〈香草饗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22,1-11。
詹立群(2003)《台灣香草農場發展探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宏志(1992)《城市人》。台北:麥田。
劉健哲(1996)《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臺北:啟英文化。
劉健哲(1996)《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台北:啟英文化。
劉健哲(1999)〈淺談觀光農業〉。《興大農業》,31,1。
劉清雄(2001)〈休閒農業之產業形成與永續經營〉。《竹北市休閒農漁業產銷策略研討討會》。新竹:明新科技大學。
蔣文德(2000)《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月夏(2002)〈香草植物-羅勒的栽培與利用〉。《花蓮區農業專訊》,41,7-10。
蔡月夏(2004)〈薰衣草栽培與利用〉。《花蓮區農業專訊》,49,13-16。
蔡月夏(2005)〈迷迭香栽培與利用〉。《花蓮區農業專訊》,52,11-14。
蔡福昌(1997)《地景變遷與認同 汐止山光社區個案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健雄(1997)〈休閒農業之產業分析與市場定位〉《休閒農業未來走向研討會專集》。台北:台大農推系。
鄭健雄、陳昭郎(1996)〈休閒農場經營策略思考方向之研究〉。《農業經營管理年刊》,2,123-144。
鄭詩華(1995)〈休閒農業對農業發展影響之評估及其策略之研究〉台中:中國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鄭蕙燕、劉欽泉、陳慧秋(1995)〈台灣發展休閒農業之輔導措施與所遭遇之問題〉。《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2(1),99-118。
賴玫延(2004)《台灣休閒農場事業模式創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閻書孝(2004)《論流行的社會基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謝宜潔(2004)《台灣休閒農場設立法規與現況調查研究-以新竹縣休閒農場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經驗分析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蘇怡榮(2002)《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之休閒化趨勢與空間條件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Barthes, R. (1998).《流行體系》(敖軍譯)。台北:桂冠 。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 Structures. London:Sage.
Baudrillard, J.(1997).《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
Blumer, H. (1969a). Fashion: From Class Differentiation to Collective Selectio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0, 275-291.
Blumer, H. (1969b).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Bocock , R. (1995).《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Boston,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emness, L. (1996).《藥用植物圖鑑》(傳燕鳳等翻譯)。台北縣新店市:貓頭鷹出版社。
Davis F. (1992). Fash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rkheim, E. (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 Free Press.
Eade, J. (1997). Living the Golbal. New York:Routledge.
Mayle P. (1993).《山居歲月》。(尹萍譯)。台北:季節風。
Melissa Studio (2002).《精油全書》。台北市:商周。
Rosenfeld, R. (2000).《芳香藥草栽培實用指南》(黃小萍譯)。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Simmel, G.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6-339.
Veblen, T. (1934).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 The Modern library.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561-
dc.description.abstract2002年一月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傳統的生產農業遭遇到很大的衝擊,三年內須廢耕八萬多公頃農地,造成十萬名人力失業,農業產值減少542億元,減幅達四分之一,農地的使用因此而需被迫轉型。而農地的變遷問題正巧符合了當代的經濟需求、社會發展、國際情勢等現象,並直接反映於農地的使用上的地景現象。

在這股流行的風潮在台灣開始初期,歷史的開始在2000年由金城武、陳慧琳於所拍攝的電影《薰衣草》,一部描述失戀的女主角,如何在薰衣草的香氣中治癒心靈創傷的故事。直接透過電影薰衣草的協助下與相關旅遊地點的推展,薰衣草(香草)的流行開始蔓延;加上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使得上網搜尋「香草」即可獲得許多香草運用的資訊及香草花園、香草餐廳等各項資料,讓喜愛香草的人可以即時的找到所需的訊息,滿足其需求。
而一個香草產業的興起,也在國內開始建立起的新的地景結構,一種反應這樣流行趨勢下更為實質的經濟需求面,感受與體驗需求地景。近年來,香草的觀念引進不只是在家庭飲食上的改變,更是在整個產業上發展出一些新的脈絡思考;以香草為主題的休閒農場、庭園、餐廳甚至是芳香療法的SPA都開始隨著趨勢攻佔台灣產業市場。
流行的文化是什麼,透過怎麼樣的方式來傳達。而流行帶來的種種,又導致了什麼樣的現象,而這裡所要談的是一種空間的現象,一種流行透過空間來傳遞流行的訊息,一種造成空間的變遷過程,在文化的穿透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空間。流行有其發展的脈絡,而歷史的追尋作為本研究試圖探討香草流行中,一連串造成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流行不只於社會學的研究探討,在產業發展的趨勢中,慢慢浮現。
位在花蓮的君達香草健康世界(簡稱君達)處於一個好山好水的縣市之外,尚是許多現代人期待退休後選擇居住的樂土,而君達這在這樣一個屬於理想的地理空間上,提供了現代人生活暫時脫離的一個空間想像與享受。而君達也正是一個當代的休閒產業轉變實例,一個脫離原有農業生產架構的度假中心建立,到面臨整個流行情勢的影響與整體旅遊環境的催促下,君達選擇作為整個流行變遷下的一個大規模的地景變換者,一個從提供單純旅遊住宿空間的度假中心轉換成以香草作為整個香草浪漫故事的舖陳開始,而流行的地景在君達的展現不只在透過改變原來的花園舖面材料(花卉材料),而是以一種大規模的流行影響改變整個香草休閒產業空間。
如果流行的地景文化是反應當代社會的需求,正如不同時代的人們所需要的會在不同的地景脈絡上發現,所以當代的地景的文化表現,正是當代的流行與需求的地景文化詮釋。本研究期待以歷史時空為向度,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以實際案例探討花蓮縣君達香草健康世界的香草產業流行現象,在這股香草流行的潮流下藉由地景變遷的方式與呈現其流行所造成之流行現象與趨勢。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6:18:4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6-R88544023-1.pdf: 1203648 bytes, checksum: 45ba249bcf0c10c22b60cf0f9c863dd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7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3
第二節 問題意識.........................................4
第三節 研究設計方法.....................................6
第二章 文獻回顧..........................................8
第一節 香草.............................................8
第二節 流行、消費、認同................................13
第三節 地景變遷........................................24
第四節 香草利用歷史....................................27
第三章 農業政策與香草產業的發展.........................34
第一節 台灣農地發展....................................34
第二節 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38
第三節 台灣香草產業發展過程分析........................49
第四章 浪漫的尋找-流行變遷的個案研究...................53
第一節 回到山居歲月的現實浪漫..........................53
第二節 北海道富良野是紫色的代名詞......................55
第三節 君達的掘起�從工程界到休閒產業..................57
第四節 君達香草健康世界的空間模式......................64
第五節 重新建構度假村的美感與經驗......................68
第五章 君達香草的經營與文化形式的特殊性.................75
第一節 香草消費空間的品味建立..........................75
第二節 政策的轉變與地景變遷............................78
第三節 農場經營的思維..................................81
第三節 創造來自於地景中的經濟可能性�消費的夢想........83
第四節 媒體-作為流行地景消費下的催化者................85
第六章 結論.............................................87
第一節 香草做為流行地景中的變數........................87
第二節 流行的消失與再現................................89
參考文獻.................................................91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香草、流行、地景變遷-以花蓮縣君達香草健康世界為例zh_TW
dc.titleHerb,Fasion and Landscape Change-In Case of Chuan-Da SPA Resort in Hualien County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5-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楊宗愈,陳怡伶,林德福
dc.subject.keyword香草,香草產業,流行文化,地景變遷,zh_TW
dc.subject.keywordherb,herb industry,fashion,popular culture,landscape change,en
dc.relation.page96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07-01-15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工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建築與城鄉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18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