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81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康韻梅(Yun-Mei K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Run-Xi Zh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閏熙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5:10:27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1-07-25 | |
dc.date.issued | 2011 | |
dc.date.submitted | 2011-07-1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市:鼎文書局,民70年)。 ﹝漢﹞劉歆著,﹝晉﹞葛洪集,向新陽、劉克任校註:《西京雜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宋﹞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台北市:學海,1988年)。 ﹝明﹞《隋史遺文》,《古本小說集成》第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本﹞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市:地球,1993年)。 ﹝明﹞董其昌著:《畫禪室隨筆》(台北市:廣文書局,1968年)。 ﹝清﹞《隋唐演義》,《古本小說集成》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方苞:《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清﹞方苞口授,王兆符傳述:《左傳義法》(台北市:廣文書局,1977年)。 ﹝清﹞王源:《左傳評》,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春秋類》第139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吳見思著,陸永品點校整理:《史記論文》(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李景星著,陸永品點校整理:《四史評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阮元:《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金聖嘆著,陸林輯校整理:《金聖嘆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姚祖恩編著:《史記菁華錄》(台北市:聯經,1977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馮李驊、陸浩:《左繡》,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春秋類》第141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台北市:里仁出版社,1991年)。 ﹝清﹞劉熙載著,劉立人、陳文和點校:《劉熙載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清﹞顧炎武著,陳桓校注,陳智超主編:《日知錄》(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一玄主編:《金瓶梅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一玄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陳慶浩編著:《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台北市:聯經,1986年)。 陳曦鍾、侯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魯迅校錄,王中立譯注:《唐宋傳奇集》(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論著 孔慶茂:《八股文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靖宇:《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朴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市:中國文學,1994)。 吳正嵐:《金聖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禮權:《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05年)。 吳闓生評註:《左傳微》,《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2輯第40冊(台中市:文听閣,200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 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書版社,1999年)。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孫述宇:《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台北市:時報,1981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孫綠怡:《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馬幼垣:《水滸二論》(台北市:聯經,2005年)。 馬幼垣:《水滸人物之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馬幼垣:《水滸論橫》(台北市:聯經,1992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市:聯經,1987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張世君:《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再版)。 張高評:《左傳文章義法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再版)。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郭瑞:《金聖嘆小說理論與戲劇理論》(北京:中國文聯,1993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萬益:《金聖歎的文學批評考述》(台北:台大文學院,1976年)。 陳曦:《《史記》與周漢文化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傅正玲:《悲壯與蒼涼──水滸意境的探索》(台北市:文津,2001年)。 彭會資主編:《中國文論大辭典》(廣西: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黃強:《八股文與明清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肇基:《鑒奧與圓照 : 方苞林紓的<<左傳>>評點》(台北:允晨文化,2008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市:正中,1996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樓含松:《從講史到演義──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歷史敘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潘萬木:《左傳敘述模式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蔡妙真:《追尋與傳釋──左繡對左傳的接受》(台北市:萬卷樓,2003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市:臺灣學生,2001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魯迅:《南腔北調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里仁,1992年)。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錢鍾書:《管錐篇》(香港:太平圖書公司,1980年)。 鍾錫南:《金聖嘆文學批評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龔篤清:《明代八股文史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三、外文論著 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Andrew H. Plaks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2006年)。 Hans Robert Jauss (姚斯)、Robert C.Holub (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 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臺北市:麥田出版,1999年)。 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2007年)。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市:書林,1993)。 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高津孝著,潘世聖等譯:《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四、單篇論文 方志紅:〈小說評點《春秋》筆法理論與中國敘事學〉,《語文知識》2010年第2期。 王立堅:〈「興」與「隱喻」──中西詩學審美比較追求〉,《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王志宏:〈論合傳與類傳〉,《國史館館刊》(1987年6月)。 可永雪:〈《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意義〉,《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申重實:〈論《儒林外史》中的《春秋》筆法〉,《古代小說研究》2006年第4輯。 石昌渝:〈《春秋》筆法與《紅樓夢》的敘事方略〉,《紅樓夢學刊》2004年第1期。 束定芳:〈論隱喻的詩歌功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0年11月)。 束定芳:〈隱喻與換喻的差別與聯繫〉,《外國語》2004年第3期。 李金松:〈金批《水滸傳》的批評方法研究〉《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3年12月)。 李洲良:〈《春秋》筆法: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技巧──春秋筆法與小說敘事(下)〉,《北方論叢》2008年第6期。 李洲良:〈《春秋》筆法的內涵外延與本質特徵〉,《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 李洲良:〈《春秋》筆法與中國小說敘事學〉,《文學評論》2008年第6期。 李洲良:〈論《春秋》筆法在六大古典小說敘事結構中的作用〉,《中華文史論叢》(2010年1月)。 李衛軍:〈《左傳》評點史述略〉,《蘭州學刊》2009年第12期。 肖振宇:〈《史記》人物傳記開頭簡論〉,《張家口師專學報》1996年第3、4期。 肖鋒:〈百年《春秋》筆法研究述評〉,《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 肖鋒:〈從《春秋》書法到《春秋》筆法名稱之考察〉,《北方論叢》2009年第2期。 肖鋒:〈試論《春秋》筆法的研究範圍〉,《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第1期(2010年2月)。 邢慧玲:〈金瓶梅是一部《春秋》大傳〉,《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阮芝生:〈史記的特質〉,《中國學報》第29期(漢城:韓國中國學會,1986年)。 阮芝生:〈貨殖與禮義──史記•貨殖列傳析論〉,《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9期(1996年6月)。 周建渝:〈從《史記評林》看明代文人的敘事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周建渝:〈從《史記評林》看明代文人的敘事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孫凱、董文周:〈詩學篇章與隱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1年3月)。 徐捷:〈從《詩經》中的「興」看中國隱喻文化〉,《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4年第4期。 徐萍:〈中西「隱喻」的跨文化多維識解〉,《科教文匯》2010年第4期。 徐萍:〈中英詩歌隱喻的認知新探〉,《職業圈》2007年第15期。 殷滿堂:〈史學批評:中國文學批評的前結構〉,《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7年8月)。 殷滿堂:〈史學批評:中國文學批評的前結構〉,《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7年8月)。 高津孝:〈明代評點考〉,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康韻梅:〈女人/老虎─水滸英雄造像隅探〉,周建渝、張洪年、張雙慶編《重讀經典:中國傳統小說與戲曲的多重透視》(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張金梅:〈《春秋》五例、《春秋》筆法作為詩評話語──論《春秋》筆法與中國詩學話語的會通〉,《蘭州學刊》2010年第11期。 張金梅:〈《春秋》五例與「隱義以藏用」:《春秋》筆法與中國文論話語的會通〉,《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10年10月)。 張金梅:〈近三十年來國內外《春秋》筆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蘭州學刊》2006年第8期。 郭玉雯:〈《水滸傳》之構成與金聖歎的詮釋──以宋江為核心〉,《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陳才訓:〈《春秋》筆法對古典小說審美接受的影響〉,《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2008年6月)。 陳才訓:〈《春秋》筆法與《紅樓夢》接受〉,《吉首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8年1月)。 陳才訓:〈含蓄暗示與客觀展示──論《春秋》筆法對《紅樓夢》敘事藝術的影響〉,《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賀闈、劉順:〈《春秋》體例及「一字褒貶」筆法簡析〉,《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第 22卷第1期(2006年1月)。 黃永堂、葉修成:〈析《春秋》筆法在國語中的具體運用〉,《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2期。 黃霖:〈近百年來的金聖嘆研究──以水滸評點為中心〉,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志平:〈論「草蛇灰線」與中國古代小說評點〉,《求是學刊》第35卷第1期(2008年1月)。 寧一中:〈中國古代評點中的「結構」與西方結構主義的「結構」之比較〉,《中國外語》2007年第5期。 趙玉敏:〈《春秋》筆法與《國語》歷史書寫〉,《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蔡信發:〈史記合傳析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991年6月)。 蔡信發:〈史記附傳析論〉,《孔孟月刊》(1992年7月)。 鄭鐵生:〈明清小說評點對中國敘事學的意義〉,《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盧慶濱:〈八股文與金聖嘆之小說戲曲批評〉,《漢學研究》第6 卷第1期(1988年6月)。 鍾錫南:〈八股論文與金聖嘆文學評點〉,《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 譚帆:〈演義考〉,《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黨大恩,黨藝峰:〈史記隱喻敘述研究綱要〉,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8卷第3期(2001年7月)。 五、學位論文 呂世浩:《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以平準、三王、今上三篇為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文赫:《金聖嘆文學批評理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李漢濱:《金聖嘆小說美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衛軍:《《左傳》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 林桂如:《李卓吾、金聖嘆《水滸》人物評論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雅真:《史記體例及章法結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胡艷惠:《《史記》之《春秋》書法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馬將偉《《水滸傳》金評中的敘事理論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張金梅:《春秋筆法與中國文論》(四川: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張俊喜《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敘事學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解經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張曼娟:《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張曙光《中國古代敘事文本評點理論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陳民裕:《凌稚隆《史記評林》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致宏:《《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鳳美:《金聖嘆的小說人物論與人物批評實踐──以《水滸》人物評點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曾守仁:《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葉勝裕:《歷史、轉義、敘事:海登•懷特歷史著述理論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賴力行:《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敘述學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381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論文擇取金聖嘆評點《水滸傳》中的擬史批評之面向,探討《水滸傳》敘事之史家書法。透過金聖嘆之擬史批評,論述《水滸傳》史家書法有三,一是《春秋》書法,《春秋》書法此一歷史撰述原則,亦是解讀小說文本的闡釋方法,金聖嘆以《春秋》書法之闡釋眼光,指出《水滸傳》中的褒貶大義。二是《史記》紀傳體例,《水滸傳》運用《史記》藉人明史之史法,塑造小說人物之形象。三是《左傳》文章義法,《左傳》為敘事散文之源頭,《水滸傳》敘事之文法皆來自《左傳》。本論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 緒論。本章回顧二十世紀以來關於金聖嘆及其評點之研究論著,扼要敘述目前的研究成果,思考其不足之處,並根據明代的史傳評點風氣與明代文人之閱讀心態,提出本論文的思考方向。 第二章 褒貶固在筆墨之外:《水滸傳》中的《春秋》書法。本章論述金聖嘆評點《水滸傳》時所指出的《春秋》書法此一歷史敘述原則,如何呈現於《水滸傳》的敘事當中,論述過程以《春秋》五例為主,以《史記評林》之評點為輔,探討《水滸傳》敘事如何體現史家推見至隱之隱喻修辭與其中所蘊含的褒貶大義。 第三章 稗官固效古史氏法:《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之紀傳體例。作為抉發經義的《春秋》書法本身即包含了史法、義法與文法等要素,其影響層面從經學領域延伸到史學領域,司馬遷將它運用至《史記》的寫作中,形成了史法,《史記》為紀傳體,司馬遷使用之史法為藉人明史,即敘述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來反映歷史,凸顯人的意志和行為在歷史上的意義。《水滸傳》敘事亦是以人為主,描述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事跡,本章透過金聖嘆之評點,探討《水滸傳》敘事如何體現紀傳體例之史法。 第四章 二千餘紙是一篇文字:《水滸傳》中的《左傳》文章義法。司馬遷撰寫《史記》,無論體用,皆取法《左傳》,此外,萬曆至明末此一時期的古文選本以時代先後為序,大多以《左傳》居首,有將《左傳》視為古文正宗之意,《左傳》可說是敘事文之源頭。本章論述以金聖嘆之評點為主,清初馮李驊《左繡》及其他明末清初《左傳》評點本為輔,探討《水滸傳》敘事之文章義法。 第五章 結論。總結本論文論述重點,並提出未來可繼續深入探討之研究面向。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thesis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Shui-Hu through Jin Sheng-Tan’s similar criticism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There are three arguments:
At first, the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is an important writing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it is also a method to interpret novels. From Jin Sheng-Tan’s viewpoint, he interprets the writ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dictated by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s of Shui-Hu. In my discourses, I analyze and categorize the Shui-Hu commentary by Jin Sheng-Ta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ive examples of the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and refer to the standard historical commentary in Shi Ji Ping Lin. The result of Chapter 2 is the narratives of Shui-Hu express morals through similar historical commentary and statements. The second points, the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includes two essential factors: writing methods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and article techniques. The author of Shi Ji, Si Ma-Qian, creates the writing style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Si Ma-Qian expects to reflect historic changes by narrativing typical characters in history, an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s of the wills and activities of human in history. Chapter 3 arguments that the narrative of Shui-Hu reveals the writing style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The third points,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Shui-Hu can trace to the Zuo Chuan. Due to most writing methodolog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Zuo Chuan are followed by Shi Ji, and the article anthology in the period of wan-li to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most respect Zuo Chuan, so the Zuo Chua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narrative text. Chapter 3 argument that the article techniques of Shui-Hu refer to the Zuo Xiu and the other Zuo Chuan commentar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10:2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0-R96121003-1.pdf: 1457063 bytes, checksum: 7dc228cee9d2a0fe55df22e7817209a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1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論文提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文獻回顧與論題提出 1 第二節 明代讀者對歷史演義小說的史實要求 6 第三節 明代史書評點的興起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之安排 12 第二章 褒貶固在筆墨之外:《水滸傳》中的《春秋》書法 15 第一節 《春秋》書法之隱喻修辭 16 一、書法、史法、文法、義法之關係 17 二、推見至隱之隱喻修辭 22 三、金聖嘆之擬史批評 31 第二節 敘事甚微,用筆甚著:「微而顯」之春秋書法 35 第三節 記事有敘,其文晦微:「志而晦」之春秋書法 44 第四節 深文曲筆、泥中有刺:「婉而成章」之春秋書法 55 第五節 據事直書、以敘為議、藉言作斷:「盡而不汙」之春秋書法 67 第六節 稗官亦有戒有勸:「懲惡而勸善」之春秋書法 77 第三章 稗官固效古史氏法:《水滸傳》人物形象塑造之紀傳體例 85 第一節 第一回與第七十回首尾結構之體例與意義 89 第二節 世家體例 96 第三節 列傳體例 105 一、單傳體例 106 二、合傳體例 117 三、附傳體例 124 四、類傳體例 128 第四節 仿紀傳體人物的典型化塑造 131 一、語言聲口 131 二、動作描寫 140 三、場景空間 143 四、心理刻畫 145 第四章 二千餘紙是一篇文字:《水滸傳》中的《左傳》文章義法 151 第一節 八股文理論與明代文學批評 151 一、八股文理論與古文評點 152 二、八股文理論與小說評點 158 三、評點術語同時運用於史傳與小說 161 第二節 篇法 164 一、映襯 165 二、賓主 169 三、關鎖 172 四、虛實 173 五、詳略 175 六、激射 176 七、線索 179 八、餘波 181 九、開闔 183 第三節 章法 185 一、互見 185 二、補敘 187 三、自注 188 四、波瀾 190 五、對鎖 194 六、穿插 196 七、倒插 199 八、點綴 201 九、點染 205 十、遙接 208 十一、眼目 209 十二、點睛 210 第四節 句法 211 一、長短 212 二、夾敘 217 三、儷辭 219 四、映帶 221 五、頓挫 223 第五節 字法 225 第六節 筆法 228 一、假筆 229 二、偷筆 230 三、省筆 231 第七節 敘事節奏 232 一、疏密 232 二、緩急 234 第八節 章法結構餘論 236 一、自掩 236 二、引子 237 三、吊動 237 四、遙對 237 第五章 結論 241 參考文獻 24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金聖嘆擬史批評所見《水滸傳》敘事之史家書法 | zh_TW |
dc.title |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Shui-Hu through Jin Sheng-Tan’s criticism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9-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陳翠英(Cui-Ying Chen),李志宏(Zhi-Hong Li) | |
dc.subject.keyword | 金聖嘆,評點,史記,水滸傳,春秋書法,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Jin Sheng-Tan,commentary,Shi Ji,Shui-Hu,the narrative methodology and rhetoric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uals, | en |
dc.relation.page | 251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1-07-13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中國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0-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42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