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國家發展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978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陳顯武
dc.contributor.authorSing-Huan Wangen
dc.contributor.author汪興寰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2:19:11Z-
dc.date.copyright2015-08-25
dc.date.issued2015
dc.date.submitted2015-08-21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著作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臺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高雄:巨流圖書公司。
吳若予(1992)。《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敬璉(2005)。《當代大陸經濟改革─探索大陸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
台北:麥格羅•希爾公司臺灣分公司。
林祖嘉(2005)。《兩岸經貿與大陸經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余延基(1971)。《鰻苗的養殖》。臺北: 豐年。,1971年
邱毅、李武忠(1993)。《衰退性產業的競爭策略分析-以鰻魚產業為例》。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徐崇仁等(1997)。《自動化超集約循環水養鰻專輯》。基隆: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97年
張贊化(1993)。《臺灣鰻魚生產及消費之現況與展望,鰻魚產銷問題研討會專輯》。基隆:臺灣省水產試驗所印。,1993年
郭河(1993)。《臺灣鰻魚業面臨之衝擊與前瞻,鰻魚產銷問題研討會專輯》。基隆: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93年。
郭河、王文欽(1994)。《鰻魚透視》。基隆:水產出版社。
陳師孟等(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澄社。
劉慶瑞(2009)。《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軌跡 : 從戰後廢墟、經濟奇蹟到新挑戰的質性分析》。台北:致良。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
蕭全政(1989)。《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全政(1991)。《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全政(1995)。《臺灣新思惟:國民主義》。台北:時英。
蕭新煌(1992)。《解剖臺灣經濟》。台北:前衛。
二、期刊論文
朱鴻鈞(2010)。〈全球漁業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分析--兼論臺灣漁業發展現況〉,《農業生技產業季刊》6-10。
陳昭德(1978)。〈養殖鰻細菌分佈之研究,魚病研究專集(二)〉,《農發會漁業特刊》34: 15-32。
陳昭德、郭光雄(1987)。〈養殖鰻細菌分佈之研究,魚病研究論文集(一)〉,《農委會漁業特刊》10: 25-42。
陳清春(1985)。〈歷年來中日鰻魚產銷之分析〉,《農情週訊》7: 5-11。
陳清春(1986)。〈臺灣鰻魚外銷日本市場之經濟分析〉,《大陸水產》404: 25-37。
陳清春(1989)。〈臺灣地區鰻魚出口之經濟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0: 382-423。
陳清春(1996)。〈兩岸養殖漁業生產之比較利益分析〉,《大陸農業發展與兩岸農業交流之可行性成果發展會論文集》213-251。
陳淑華、曾浩洋(1981)。〈人工飼養之鰻魚營養組成及脂肪酸特性之研究〉,《農林學教育》30:57-69。
陳瑤湖、余延基(1993)。〈降低鰻魚生產成本之方法〉,《鰻魚產銷問題研討會專輯》65-71。
彭克仲(1994)。〈口湖地區地下水資源最適使用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55:115-135。
曾浩洋、王學勤(1982)。〈鰻消化系蛋白分解酵素與飼料蛋白關係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10: 683-693。
曾浩洋(1986)。〈由鰻消化酵素及其他研究以探討養鰻飼料之改進〉,《臺灣水產飼料之研究與發展(上、下冊)》207-215。
曾萬年(1983a)。〈臺灣產鰻線之種類之識別及其生產量〉,《大陸水產》366:16-23。
曾萬年(1983b)。〈臺灣產鰻線漁獲量的季節性變化及長期變動傾向〉,《臺灣水產學會》10: 1-7。
曾萬年(1986)。〈臺灣沿岸鰻線資源及生態〉,《大陸水產》404: 19-24。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1995)。〈合理養殖用水量之調查分析〉,《臺灣省農林廳漁業局委託報告》68。
黃宗煌、李明堅(1994)。〈水污染對鰻魚養殖之產量損害的經濟評估〉,《農業金融論叢》31: 305-325。
黃琪璋(1988)。〈臺灣鰻魚產銷的現況與展望—兼述與大陸及日本鰻魚市場間的互動發生〉,《食品市場回顧專輯》117-134。
黃漢津、廖一久(1979)。〈潮州附近養鰻池之水質調查〉,《水產養殖》2: 5-16。
董明澄(1984)。〈臺灣南部地區常見鰻病之簡介〉,《漁友會刊》7: 29-33。
劉兆鈞(1999)。〈我國養鰻業的現狀、制約因素和對策〉,《大陸水產》11: 22-24。
劉富光、林天生(1993)。〈鰻魚循環水養殖技術開發,鰻魚生產技術研究資料彙編(一)〉,《農委會漁業特刊》52: 101-125。
劉朝鑫、王金和(1987)。〈水產藥物對於鰻魚毒理學之研究,魚病研究論文集(三)〉,《農委會漁業特刊》12: 83-93。
蔡能(1986)。〈臺灣養鰻事業的回顧與展望〉,《大陸水產》,404: 5-13。
賴永順、蘇煐堯(1967)。〈養鰻人工混和飼料之餌料效果試驗(第一報)〉,《大陸水產》177: 14-15。
賴永順、王文政、劉輝男(1980)。〈利用黃豆蛋白為養鰻配合飼料可行性之試驗〉,《大陸水產》,329: 16-22。
戴旭如(1986)。〈日本鰻魚之產銷〉,《臺灣經濟》111: 73-84。
戴旭如(1987)。〈臺灣鰻魚之生產與供需〉,《臺灣經濟》121: 47-57。
戴旭如(1988a)。〈臺灣養殖鰻魚之沿革與產銷組織〉,《臺灣經濟》140: 24-33。
樊旭兵(2009)。〈市場營銷拯救鰻魚產業(一)〉,《水產前沿雜誌》11: 12-18。
三、專書譯著
朱道凱(譯)。瞿宛文、安士敦(原著)(2003)。《超越後進發展─臺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何大明(譯)。Nathan, Andrew J.(2007)。《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大陸政治變遷之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眞如(譯)。Peter Drucker F.(2002)。《下一個社會》。台北: 商周出版。
四、學位論文
李武忠(2003)。〈台灣鰻魚養殖產業技術效率、比較利益及最適產量之評估〉。 臺北: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寶華(1991)。〈兩岸鰻業競爭力之比較與對策硏擬〉。臺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士傑(2003)。〈台灣鰻魚生產成本與供需之研究〉。基隆: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亮邦(1981)林全良。〈臺灣鰻魚外銷日本之研究提升船舶防止海盜保全意識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暨管理學院商船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2013年1月。
陳啟榮(1993)。〈臺灣重要農產品比較利益及保護水準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春(1985)。〈台灣鰻魚供給日本市場之經濟分析〉。臺北: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世儀(1997)。〈當前台灣糖業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良(2014)。〈台灣鰻魚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高銘(2008)。〈兩岸鰻魚養殖產業競爭力比較〉。臺北:銘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慶鐘(1978)。〈臺灣重要農產品生產比較利益〉。臺北重要農產品生產比較利益: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子豪(2007)。〈台灣鰻魚養殖產業獲利性影響因素之分析〉。基隆: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政府委託計畫
李順成計畫主持(1995)。《兩岸主要農產品競爭力結構之經濟分析》,(國科會研究計畫NSC84-2415-H-002-025-L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毛育剛、陳清春(1972)。《台灣漁業投資與生產經濟之調查硏究》,(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補助硏究計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農學院農業經濟學系。
黃志彬計畫主持(2014)。《台灣南部地區水產養殖業水資源永續發展對
策 - 綠色水產養殖池及水循環回收系統之研發 ,--台灣南部地區水產養殖業水資源永續發展對策 - 綠色水產養殖池及水循環回收系統之研發》,(國科會研究計畫NSC 101-2119-M-009-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六、官方出版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86-2013)。《農產貿易統計要覽》。行政院農委會編
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1999-201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漁業統計年
報》。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1999-2013)。《臺灣地區沿近海及養殖漁戶經
濟調查報告》。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0-201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漁業統計年
報》。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6-2015)。《漁業推廣月刊》。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2)。《台灣漁業40年專輯》。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全國漁業會議會議實錄 : 健康效率永續漁
業》。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 : 漁業風華》。行政
院農委會編印。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1960-1998)。《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漁業年報》。
漁業局編印。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1985-1998)。《臺灣地區沿近海及養殖漁戶經
濟調查報告》。漁業局編印。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9788-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在於討論臺灣鰻魚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從最初受到日本市場鰻線短缺的影響開始萌芽,經過政府的投資與輔導和業者的努力,成長為農漁業部門中非常重要的創匯產業,其發展過程除了與臺灣總體經濟發展、國際政經因素、國際業者與競爭者、消費市場以及政府政策等有關之外。此外,過程中國內外業者、競爭者、政府、消費者等行為者的互動也在鰻魚產業發展的階段引導著產業發展的核心與方向。因此,本文欲針對這些行為者以及其互動過程了解臺灣鰻魚產業發展脈絡,並分析其政經因素。
  了解產業發展之脈絡後,試著藉由實際的訪談與數據結合將產業中的主要行為者做出各種因素的比較,並論述出臺灣鰻魚產業的重大問題:市場單一化、水土資源的限制、鰻苗資源稀少及藥物殘留問題,而後就每個問題思考出解決方向,特別是為了應對日本市場對兩岸鰻魚產業價格的影響力並利用賽局理論探討兩岸合作的可能性,從而能夠讓臺灣鰻魚產業穩定發展,再者,希望利用臺灣鰻魚產業發展的例子推演到兩岸所有農漁產品之合作,以期兩岸在農產合作上能夠開創出新的局面。
關鍵字:鰻苗資源稀少、賽局理論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thesis is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el Farming. Oringinally, Taiwan was an additonal place of eel fry for Japan’s eel Farming. Afterward, the eel Farming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and subsizeed by the government. Thereafter, the Farming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it wa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 the fact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global merchants and competitors, the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the rewards and subsidies from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the directions of the Farming development was led by the actors, such a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rchants, their competitors,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Hence, by means of the 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thesis is to know the history and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el Farming, and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rming, combing field interviews with key men together with data pulled together from this Farming to conclude that the main issues concerning Taiwan’s eel Farming are orientation toward single market, lim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water and land, shortage of seed of eel and test failure on the levels of chemical residue. All of the above mentioned issues require modest and proactive solutions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el Farming.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market on eel price and possibility of the mutual collaboration across strait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game theory. If the practice goes well, we can duplicate this module further to all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products on a full scale across straits, to create a new prospect of mutual benefi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shortage of seed of eel, Game theory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2:19:1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4-R02341066-1.pdf: 1774682 bytes, checksum: 668fc5087b98e6aee01a1ffa0eaa254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5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文獻探討 6
第四節 研究觀點 11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5
第二章 臺灣鰻魚產業的發展與演變 17
第一節 臺灣鰻魚產業的萌芽與市場探索,1923-1965 17
第二節 外銷導向式的產業擴張,1966-1989 23
第三節 鰻魚產業的成熟與轉折,1990-迄今 36
第三章 臺灣鰻魚產業問題的探索 46
第一節 市場單一化 46
第二節 水土資源的限制 50
第三節 鰻魚資源日漸稀少 56
第四節 藥物殘留 60
第四章 臺灣鰻魚產業問題的解決方向 66
第一節 開發多元市場 66
第二節 整合水土資源 70
第三節 鰻苗資源的保護 74
第四節 解決藥物殘留問題 81
第五章 鰻魚產業獲利性因素之比較分析 84
第一節 生產條件的比較分析 84
第二節 成本條件的比較分析 96
第三節 運銷條件的比較分析 97
第四節 市場條件的比較分析 100
第五節 綜合分析 101
第六章、結論 104
參考文獻 107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當前臺灣鰻魚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zh_TW
dc.titl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in Taiwan's Eel Farming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3-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王海南,桑國忠
dc.subject.keyword鰻苗資源稀少,賽局理論,zh_TW
dc.subject.keywordshortage of seed of eel,Game theory,en
dc.relation.page112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5-08-21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國家發展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73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