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950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存修 | |
dc.contributor.author | Li-Jane Li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麗珍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2:02:26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6-05-11 | |
dc.date.issued | 2016 | |
dc.date.submitted | 2016-05-0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分
1. 王姿云(2003),可轉換公司債拆解訂價與實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明達(2004),可轉債資產交換與可轉債選擇權之評價分析,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碩士論文。 3. 吳怡萱(2011),可轉換公司債的發行與股票流動性之關聯-以美國市場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4. 林位餘(2012),國內可轉換公司債之宣告、發行及到期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周芝安(2003),我國海外可轉債發行公司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張元豐(2007),信用風險下可轉債評價模式之研究以樹型圖模式評價,銘傳 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7. 陳君達、洪福彬、陳達新、林欣和(2008),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動機-連續融資假說之實證,經濟與管理論叢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第四卷第二期,229-250頁。 8. 黃珩(2000),台灣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格重設決定因素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 楊正仁(1998),可轉換公司債理論價值與實際價格差異之行為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楊偉群(2012),國內電子股可轉換公司債動態交易策略實證分析,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蔡凱壬(2011),可轉換公司債評價-考量股價、利率、信用風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簡志鴻(2014),可轉換公司債發行時資訊之資訊效果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 Jong, Abe, Marie Dutordoir and PatrickVerwijmeren(2011), “Why do convertible issuers simultaneously repurchase stock? An arbitrage-base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0 (2011) 113–129 2. Dann, L. Y. and W. H. Mikkelson(1984), “Convertible Debt Issuance, Capital Structure Change and Financing-Related Inform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pp.157-186. 3. Choi, Darwin, Mila Getmansky, and Heather Tookes,(2009) “Convertible bond arbitrage, liquidity externalities, and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1 (2009) 227–251 4.Grundy, Bruce D. and Verwijmeren, Patrick,(2015) “Disappearing Call Delay and Dividend-Protected Convertible Bonds” (April 28, 2015) Journal of Finance, Forthcoming 5. Jonathan A., Karren Lee-Hwei Khaw and Martin R. Young,(2014) “Convertible bond pricing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Vol. 28, No. 5, pp. 775–803 6. Kang, J. K., and R. M. Stulz(1996), “How Different Is Japanese Corporate Financ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New Security Issu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 9(1), pp.109-139 7. Mayer, D., (1998) “Why firms issue convertible bonds : the matching of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op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 Vol.47, pp.82-102. 8. Takahashi, A., Kobayashi, T., and Nakagawa N.,(2001) “Pricing Convertible Bonds with Default Risk,'Journal of Fixed Income,Dec.,20-29. 9. Hellmann, Thomas (2006), “IPOs, acquisitions, and the us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 in venture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81 (2006) 649–67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950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擷取2012及2013年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的發行條件相關資訊及整理出發行五日內可轉債的拆解比例,進行實證分析,其結果得到較高的擔保狀態會有較高的最高報酬率。此外,若加入可轉債五日內拆解比例變數,本研究發現拆解比例會顯著地影響可轉債最高投報率,較高的拆解比例會擁有較高的最高投報率,而擔保變數會變得較不顯著。然而在平均收盤價而言,本研究發現,2012年發行的可轉債平均收盤價逐年上升,到2015年才略為下降,而在市值溢價率上則無明顯趨勢。最後在現股與可轉債價格分析上,本研究發現標的股價確實會影響可轉債價格,而且會反向影響可轉債市值溢價率。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research collects the issuance information of convertible bonds issued in 2012 – 2013 and do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whether these issuance variables affect the largest return of convertible bo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guarantee conditions and decomposition rates can have higher largest return.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average closing price of convertible bonds tends to go higher in 2 years and then goes down. Finally, I find that the underlying stock price positively affects the convertible bond price but adversely affects market value premium.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2:02:2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5-P02745014-1.pdf: 2297786 bytes, checksum: adac6016dbd914083a987d478ba91763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致謝i 中文摘要ii Thesis Abstracti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可轉換公司債與可轉債資產交換介紹8 第二節 國外可轉債相關研究17 第三節 國內可轉債相關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26 第三節 可轉債發行條件說明27 第四節 可轉債資產交換選擇權拆解說明與實例操作36 第四章 實證分析44 第一節 可轉債發行條件與最高投報率分析44 第二節 可轉債拆解比率與最高投報率分析47 第三節 可轉債上櫃後價格分析50 第四節 現股與可轉債價格分析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5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56 參考文獻57 附錄59 一 可轉債資產交換選擇權重要名詞解釋59 二 中磊五發行及轉換辦法64 三 如何開戶辦理可轉債選擇權交易及交易確認書71 四 可轉債以最高報酬率由高至低分為四組發行條件變數摘要統計89 五 發行條件變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92 六 可轉債發行條件與最高報酬率簡單迴歸分析96 七 可轉債發行條件、拆解比例及最高報酬率的複迴歸分析100 表目錄 表1-1:民國90到104年度成交量、成交筆數、發行總額、年度發行量及件數4 表1-2:可轉債選擇權拆解佔比5 表2-1:可轉債發行條件重要條款8 表2-2:可轉債資產交換與普通公司債的比較15 表2-3:CBAS之優點16 表2-4:CBAS風險比較17 表3-1: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第五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案件承銷時程表29 表3-2:發行總額分析31 表3-3:發行期間分析32 表3-4:擔保狀態分析33 表3-5:賣回期間分析34 表3-6:賣回收益率分析34 表3-7:選擇權報價-中磊五37 表3-8:中磊五履約日、履約價格、市價、現金差額及損益資訊38 表3-9:可轉債選擇權與認購權證的比較40 表3-10:可轉債選擇權與認購權證的比較-以億光為例41 表3-11:可轉債選擇權與股票選擇權的比較42 表4-1:以可轉債報酬率高低的敘述統計44 表4-2:複迴歸分析(應變數為最高報酬率,自變數為表4-1發行條件相關變數)46 表4-3:可轉債發行五日內拆解比率與可轉債最高報酬率敘述統計分析48 表4-4:轉債發行五日內拆解比率與可轉債最高報酬率迴歸分析(應變數為最高報酬率)48 表4-5:可轉債平均收盤價、平均市值溢價率、標的股平均收盤價、平均轉換價格及平均轉換價值50 表4-6:價平/價內-可轉債平均收盤價、市值溢價率及標的股平均收盤價51 表4-7:價外-可轉債平均收盤價、市值溢價率及標的股平均收盤價51表4-8:簡單線性迴歸(應變數為可轉債價格)52 表4-9:可轉債市值溢價率與標的股價的簡單線性迴歸53 圖目錄 圖1-1:民國90年到104年可轉換(含交換)公司債成交值2 圖1-2:民國90年到104年可轉換(含交換)公司債成交筆數3 圖1-3:民國90年到104年可轉換(含交換)公司債發行總額3 圖1-4:研究架構圖7 圖2-1:可轉債資產交換運作圖13 圖2-2:可轉債資產交換架構示意圖14 圖2-3:可轉債資產交換選擇權價值組成15 圖3-1:可轉債發行時程29 圖3-2:可轉債選擇權投資人交易流程3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國內可轉換公司債及資產交換選擇權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Investigating Convertible Bonds and Asset Swap Options in Taiw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4-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王耀輝,廖咸興 | |
dc.subject.keyword | 可轉債,可轉債資產交換,可轉債選擇權,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onvertible Bonds,CBAS,CB options, | en |
dc.relation.page | 101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600226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6-05-04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管理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財務金融組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財務金融組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24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