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進修推廣部
  3.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36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能君(Neng-Chun Wang)
dc.contributor.authorJui-Ching Chenen
dc.contributor.author陳瑞卿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1:01:38Z-
dc.date.copyright2020-08-21
dc.date.issued2020
dc.date.submitted2020-08-14
dc.identifier.citation中文文獻(依作者姓名之筆畫順序)
一、 書籍
1. 林佳和(2014),《勞動與法論文集Ⅲ-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 邱駿彥(2005),《臺灣勞動法學會叢書(1)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 邱駿彥(2009),《臺灣勞動法學會叢書,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第二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 黃程貫(1997),《勞動法》,修訂再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 黃程貫(2015),《勞動法》,第五版,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黃越欽(2006),《勞動法新論》,修訂三版,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7. 黃越欽(2012),《勞動法新論》,第四版,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8. 黃越欽(2015),《勞動法新論》,第五版,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9. 郭玲惠(2011),《勞動契約法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10. 劉志鵬(2002),《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11. 蘇文生(2019),《工資與工時精選判決評釋》,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12. 羅傳賢、蔡明欽(1992),《立法技術》,台北,致良出版社。
二、 期刊
1. 王能君(2012),〈勞動基準法上加班法律規範與問題之研究-日本與台灣之加班法制與實務〉,《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1期,頁75-138。
2. 王惠玲(1998),〈「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雜誌》,第98期,頁2-10。
3. 李玉春(2000),〈工作時間基礎理論〉,《法令月刊》,第3期,第51卷,頁11-22。
4. 林良榮(2011),〈「責任制」工作者的悲歌與勞動法律之保護〉,《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14期,頁51-54。
5. 林更盛(2017),〈勞動基準法2016年12月6日修法評估〉,《月旦法學雜誌》,第263期,頁100-108。
6. 林佳瑋(2018),〈2015-2018從砍七天國定假日到工時制度彈性化〉,《台灣人權學刊》,第4卷。第3期,頁127-138。
7. 林祖嘉(2001),〈彈性工時、基本工資與外籍勞工之爭議〉,《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8期,頁211-214。
8. 侯岳宏(2010),〈日本工作時間與待命時間之認定的發展與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5期,頁175-209。
9. 侯岳宏(2015),〈依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約定而未經核備之效力,釋字第726號解釋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36期,頁5-13。
10. 侯岳宏(2016),〈臺灣團體協商制度之變動與發展-以實務發展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頁133-177。
11. 郭玲惠(2004),〈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之沿革與實務爭議問題之初探〉,《律師雜誌》,第298期,頁15-34。
12. 陳業鑫(2017),〈勞動基準法[一例一休]與[特別休假]新制度實務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266期,頁183-196。
13. 陳業鑫(2018),〈二O一八年一月十日修正之勞動基準法簡介-兼論一月二十六日預告之施行細則修正條文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274期,頁248-255。
14. 黃瑞明(2018),〈把餅做小的司法院釋字七二六號解釋-角色被高估的的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所謂的「核備」〉,《靜宜法學》,頁145-166。。
15. 焦興鎧(2009),〈國際勞動法之演進及最新發展趨勢〉,《全國律師》,第13卷第2期,頁4-25。
16. 張義德(2019),〈關於我國勞資會議制度之缺陷及其與日本之勞工代表機制的比較〉,《台灣法學雜誌》,第361期,頁111-116。
17. 張義德(2020),〈論日本高階白領勞工工作時間規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96期,頁34-56。
18. 張鑫隆(2017),〈特別休假之法律效果〉,《台灣法學雜誌》,第318期,頁45-57。
19. 傅還然(2018),〈我國勞工健康保護相關制度與國際經驗比較〉,《台灣勞工季刊》,第55期,頁20-31。
20. 葉曉蘭(1994),〈從慈善事業到組織的成立-國際勞工組織的起源〉,《勞資關係月刊》,第13卷,第5期,頁23-34。
21. 蔡奉真(2013),〈台灣工時規範之法規執行度-從法律規範之應然到實然〉,《台灣衛誌》,頁220-228。
22. 劉志鵬(2004),〈勞動基準法二十歲生日快樂〉,《律師雜誌》,第298期,頁2-3。
23. 鄭津津(2010),〈勞動基準法之演變〉,《台灣勞工季刊》,第24期,頁66-77。
24. 鄭津津(2018),〈工作時間除外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86期,頁28-30。
25. 薛政大(2019),〈工時制度的變革與爭議〉,《法觀人月刊》,第214期,頁57-61。
三、 研討會論文
1. 林佳和(2010),〈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與團體協約〉,發表於《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委會主辦,台灣勞動法學會、台北大學法律學院協辦,頁86-99。
2. 劉士豪(2011),〈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之檢討與展望〉,《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實務爭議研討會》。
四、 網路資料
1. 中華民國勞動部全球資訊網,《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公約及建議書》,https://www.mol.gov.tw.media/77317/
2. 外交部,重要國際組織http://www.mofa.gov.tw/igo/cp.aspx?n=3DE11E74CBD6C44E
3. 立法院公報,http://lis.ly.gov.tw/ttscgi/lgimg?@8008400;0157;0162
4.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http://lis.gov.tw/lecgi/lgmeetimage?cfcccfcbcfcacfcec5cdcdc7d2cdcace
5. 交通部民航局網站,https//www.caa.gov.tw/Article.aspx?a=1224 lang=1
6. 桃園市政府勞動局網站,https://lhrb.tycg.gov.tw/home.jsp?id=155 113
7. 台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台,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ApplyWay/201908150039
8. 國際民航組織(ICAO),https://www.icao.int/Pages/default.aspx
9. 勞動部,《研訂航空公司空勤組員(前艙與後艙估作人員)合理工作時間等勞動條件相關事宜第六次會議議程,http://www.alpa.org.tw/proimages/104/
五、 學位論文
1. 王世明(2018),《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適用要件之探討- 以航空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
2. 方文伶(2014),《我國工作時間除外規定之研究,以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
3. 吳思定(2017),《臺灣與日本之勞動檢查申訴制度-兼論臺灣勞動檢查法制之特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4. 李玉春(2000),《我國工時法制之問題與未來展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5. 李佑均(2016),《美國白領勞工工作時間法律問題之研究-兼論我國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之啟示》,國立臺灣大學科技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6. 邵珮琪(2006),《短程航線客艙組員執勤疲勞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基隆。
7. 徐筱芸(2015),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勞動法與社會法組碩士論文,嘉義。
8. 陳拓儒(2016),《罷工權之研究,以我國航空業為例》,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9. 陳妍文(2016),《空勤組員之工作時間》,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10. 楊浩然(2013),《我國特別休假制度的實施與探討-以航空業為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桃園。
11. 楊雅萍(2007),《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臺灣法制與日本法制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臺北。
12. 蕭妙萍(2011),《探討典型與非典型工作者之薪資差異》,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13. 瞿扶難(2011),《我國航空業集體勞資爭議-1998年復興航空機師集體請辭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論文,嘉義。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365-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探討工作時間法理,針對客艙組員之工作時間為研究。2019年6月20日,長榮航空空服員發動罷工,抗爭訴求之一:「針對區域航線易超時航班開放過夜。」欲表達客艙組員工作時間過長且休息時間不足的問題。客艙組員屬於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工作者,政府基於企業營運需求,允許國際航線單一航段,飛航時間超過12小時之越洋航線適用工時除外制度。航空公司基於人力調派與營運考量,將區域航線與越洋航線皆納入為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適用範圍,並且直接以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中關於工作時間之規定,作為工時約定之準則。我國勞基法就工時彈性程序雖訂有規範,但對進一步的協商功能與監督機制,則無特別規定。勞雇雙方欲另行約定工時條件僅能仰賴勞資自治。
近年來因空服員勞動意識發展越趨成熟,組織工會並運用工會具有之自主性與影響力,透過團體協商、勞資會議等方式針對適用後的勞動契約內容,與雇主取得更合理的勞動條件。研究發現依據任務型態區分,將越洋航線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工時除外適用制度,其餘航線則回歸勞基法一般規範。對航空公司來說,反而可針對不同之飛航任務型態給予差異化的外站津貼,也能精確地計算可運用之人力並控管人事成本,使排班更彈性化,亦能讓組員各取所需並兼顧飛航安全與公司營運。目前實務之運作,證明並非一定要在工時除外適用制度下,航空公司的派遣作業才得以運行,也證實透過勞工集體力量來取得對等的協商地位,較有可能爭取到與雇主協議的可能性,得以將勞動條件進行改善。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egal principles of working hours, study the working hours of cabin crew. On 20 June 2019, EVA AIR flight attendants went on strike, One of the protest claims: 「Area navigation route to prevent time-out by staying overnight.」To express the problem of cabin crew long working hours and taking short breaks. Cabin crew belong to workers under 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 Act. Government based on business operational needs the Labor Article 84-1 can operate on transoceanic routes with a flight time of more than 12 hour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manpower 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the airline shall incorporate both Area navigation route and transoceanic routes into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one of the 84 -1 parts of the Labor Act, and directly take the provisions of the Aircraft Flight Operation Regulations (AOR) on working hours as the guidelines for the working hours agreement. Although there are norms in the labor-based law on the flexible procedure of working hours, there are no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he further consultation func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Labor and employer parties to agree on other working hours conditions can only rely on labor aut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flight attendant's labor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To organiz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enterprise trade unions and use their autonomy and influence to obtain more reasonabl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employers through group consultation, labor conferences and other means to obtain more reasonabl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 employ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according to the task pattern distinction, the transoceanic routes are applied to the labor-based law, article 84-1, while the rest of the routes return to the general norms of the Labor Standard Act. For airlines, differential external perks can be given for different flight mission patterns, It is also possible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available manpower and control personnel costs, so that the scheduling is more flexible, but also to enable the crew to take the required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afety of flying and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operate the dispatch operations of airlines under the system of excluding working hours, and also confirms that it is more likely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reciprocal consultative status through collective labor forces will allow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rking conditions.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1:01:3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1208202019162600.pdf: 12533186 bytes, checksum: ec0f136e316de7652c9de8d464fcb6f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0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我國民航法工時規定介紹 13
第一節 客艙組員之工時規範依據 14
第二節 客艙組員之工時認定 15
第一項 執勤期間(Duty Period,DP) 16
第二項 飛航時間(Flight Time,FT) 17
第三項 飛航執勤期間(Flight Duty Period,FDP) 18
第四項 調派時間(Position Crew,PNC) 19
第五項 通勤時間 20
第六項 待命時間 20
第七項 跨時區派遣 21
第八項 夜航 21
第九項 超長程航班(Ultra Long Range Flight,ULR) 25
第十項 飛航時間與飛航執勤期間限度 26
第十一項 飛航執勤期間限度適用例外 28
第十二項 客艙組員之休息期間 29
第三節 小結 32
第三章 我國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介紹 34
第一節 國際勞動基準 34
第二節 工作時間概念 37
第一項 工作時間計算方式 38
第二項 待命與備勤時間 39
第三項 休息時間 40
第三節 我國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類型 40
第一項 法定正常工時 40
第二項 延長工時 42
第三項 變形工時 43
第四項 部分工時 46
第四節 我國勞動基準法工時除外適用制度介紹 47
第一項 適用對象 48
第二項 適用程序要件 51
第三項 勞動部工時審查指引 55
第四項 桃園市、台北市政府之客艙組員工時指引 59
第五節 我國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沿革 65
第一項 2016年勞動基準法修法 67
第二項 2018年勞動基準法修法 67
第六節 小結 74
第四章 客艙組員工作特性與保護規定探討 76
第一節 客艙組員之工作內容 77
第一項 客艙檢查 77
第二項 客艙服務 78
第三項 特殊旅客、事項處理 79
第四項 異常狀況與緊急程序 80
第五項 班機異常作業處理 83
第二節 客艙組員工作環境 83
第一項 客艙組員外部工作環境 83
第二項 客艙組員內部工作環境 84
第三節 我國客艙組員之勤務型態 85
第一項 客艙組員之薪資結構 85
第二項 客艙組員之勤務型態 87
第三項 客艙組員執勤疲勞分析 89
第四項 客艙組員之身心狀態 91
第四節 小結 92
第五章 我國客艙組員工時現況與實務探討 94
第一節 客艙組員工時現況 94
第一項 範例說明 94
第二項 工作時間限度 95
第三項 超時認定 100
第二節 民航法規與勞動法之比較 95
第一項 工作時間認定 95
第二項 休息時間認定 98
第三項 民航法規與勞動法規之競合關係 101
第三節 工時除外適用情形 103
第一項 勞動條件之約定 103
第二項 排除適用工時除外制度企業調派之因應對策 106
第三項 特殊情勢下勞資雙方之協商機制 107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2
第一項 優化派遣人數規定 112
第二項 易超時區域航線航班以過夜因應 113
第三項 飛航時間與飛航執勤期間規範修正 113
第四項 對於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建議 114
第三節 未來展望 115
第一項 AOR修法新制 115
第二項 勞工團結權 115
參考文獻 118
附件 1航空公司空勤組員合理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草案第六次會議議程 123
附件 2桃園市政府核備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約定書審查基準 131
附件 3桃園市政府審查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工作者工時一覽表 135
附件 4台北市政府核備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約定書審查基準 139
附件 5台北市審查適用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工作者工作時間一覽表 141
附件 6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144
圖目錄
圖 1執勤期間 17
圖 2飛航時間 18
圖 3飛航執勤期間 19
圖 4飛航時間、飛航執勤期間、執勤期間 19
圖 5通勤時間 20
圖 6夜航 22
圖 7異地時差3小時內 25
表目錄
表格 1連續24小時內飛航時間與飛航執勤期間限度 28
表格 2勤務後休息期間(REST PERIOD AFTER DUTY) 30
表格 3勞動基準法修法六大變革 73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我國客艙組員工時制度與保護規定之研究zh_TW
dc.titleA Study on The Working Hours System and Protection Regulations of Cabin Crew in Taiwa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8-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徐婉寧,張義德
dc.subject.keyword客艙組員,工作時間,勞基法84-1,飛航作業管理規則,zh_TW
dc.subject.keywordCabin crew,Flight Attendant,Working hours,Article 84-1 of the Labor Standard Act,Aircraft Flight Operation Regulations,en
dc.relation.page157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003146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20-08-17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進修推廣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1208202019162600.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2.24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