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4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葛祥林(Georg Gesk)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 Li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劉 綺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20T20:22:5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9-02-03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20T20:22:51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9-02-03 | |
dc.date.issued | 2009 | |
dc.date.submitted | 2009-01-1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中文》
丁中原,〈淺談醫療過失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律師雜誌》,No.217,1997.10,頁89-94。 王治元〔撰〕,〈電子病歷資訊儲平台的未來〉,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高階公共管理組碩士論文,2007。 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台北市:作者自版,2006,二版。 王志嘉與潘恆新,〈從醫療專業法規談我國病歷之「定義、記載、管理及提供」相關規範〉,《台灣醫界》,2005,Vol.48,No.8,頁48-50。 王惟琪〔撰〕,〈醫師專業賠償責任保險──兼論採行日本醫師會醫師賠償責任保險之可行性〉,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俊文與葉德豐,〈台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實施之探討〉,《台灣衛誌》,2007,Vol.26,No.2,頁140- 148。 王俊文、葉德豐與曾坤儀,〈台灣醫院評鑑制度趨勢之探討〉,《中山醫學雜誌》,No.14,2003,頁513-522。 王梅英,〈專家在法庭上的角色──鑑定或參審?〉,《律師雜誌》,No.253,2000.10,頁29-37。 王澤鑑,〈醫學倫理與法律〉,《臺灣醫界》,30:05,1987,頁27-31。 ───,《侵權行為法(一)》,台北市:作者自版,1998,初版。 甘添貴,〈犯罪除罪化與刑事政策〉,《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台北市:五南,1998。 古清華,〈美國醫師醫療疏失刑事責任判決〉,《醫事法學》,07:04,08:01(合訂本),2000.03,頁84-95。 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台北市:作者自版,1998。 朱富美,《科學鑑定與刑事偵查》,台北市:作者自版,2004,初版。 朱曉娟〔撰〕,〈醫療事故之醫師責任風險分化機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院法律學系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江朝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台北市:智勝,1999,初版。 任爾崇〔撰〕,〈牙醫師在醫療機構中之民事法律地位及責任歸屬〉,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6。 何曉琪[撰],〈醫療錯誤之國際發展與研究取向之優劣分析──美國、澳洲、英國及臺灣之實證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作者自版,2001,增訂七版。 吳正吉與劉緒倫,〈改進現行醫療糾紛處理程序〉,《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下)》,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93,初版一刷。 吳志正,〈醫療過失行為之刑事違法性〉,《醫事法學》,14:01,02(合訂本),2006,頁38-51。 吳志光,2002,〈專門職業人員之懲戒與正當法律程序〉,《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台北市:元照,初版,頁466-467。 吳基福,〈醫療糾紛的法律問題〉,《臺灣醫界》,25:12,1982,頁5。 ───,〈談醫師之醫療過失責任〉,《臺灣醫界》,28:06,1985,頁13-14。 吳復新、劉見祥、蔡紹南,《勞工福利與保險》,台北縣:作者自版,2001,修訂三版。 余振華,《刑法違法性理論》,桃園縣龜山鄉:作者自版,2001。 李玉春,〈健康保險支付制度〉,《健康保險》,楊志良主編,台北市:巨流,2003,四版。 李孟勳〔撰〕,〈全民健保制度下醫療品質與醫療機構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北醫療區域各級醫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李惠宗,《憲法要義》,台北市:元照,2004,二版。 李靜宜〔撰〕,〈探析臺灣醫師繼續教育提供者之意見與態度〉,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毓珮〔撰〕,〈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汪信君,〈第四編 保險法〉,《商事法》,台北市:元照,2004,初版,461-462。 林山田,〈論醫師的醫療過失問題〉,《醫事法學》,1:01,1985,頁64-74。 ───,《刑法通論(上冊�下冊)》,台北:台大法律學系,1998,增訂六版。 ───〈論去犯罪化與去特別化〉,《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市: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2000,初版。 ───,《刑事程序法》台北市:五南,2004,五版一刷。 ───,《刑法各罪論(上)》,台北市:作者自版,2005,修訂五版。 林介山〔撰〕,〈臺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接受者之調查研究〉,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四海,〈我國醫院評鑑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Vol.2,No.1,2001,頁1-19。 林菊芳〔撰〕,〈論無過失責任與責任條款〉,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林萍章〔撰〕,〈論醫療過失與刑事裁判〉,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5。 林順益,〈解析醫護責任保險制度──並呼籲建立強制醫護責任保險制度〉,《醫事法學》,11:03,04(合訂本),2003,頁18-30。 林鈺雄,〈談檢察官之監督與制衡──兼論檢察一體之目的〉,《檢察官論》,1999,台北市:學林。 ───,《刑事訴訟法(上冊�下冊)》,台北:作者自版,2000,一版。 邱 琦,〈「醫療糾紛專家參審」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醫事法學》,11:02,2003.06,頁69-74。 邱永仁,〈解決紛爭之替代方式──醫療糾紛之調解與仲裁〉,《台灣醫界》,43:02,2000.02,頁47-48。 邱清華、劉緒倫及饒明先,〈醫療糾紛鑑定之現況、檢討及建議〉,《醫事法學》,08:02,03(合訂本),2000.09,頁7-12。 邱清華,〈醫療糾紛與消費者保護法──解困與修法〉,《醫事法學》,11:03,04(合訂本),2003,頁5-12。 ───,〈對「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邱永仁版)公聽會意見書〉,《醫事法學》,12:01,02(合訂本),2004.06。 邱礪磊〔撰〕,〈醫療品質促進之管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法務部,《刑法總則研究修正資料彙編(二)》,1998a,台北市:作者自版。 ───,《刑法分則研究修正資料彙編(二)》,1998b,台北市:作者自版。 柯納爾、鄭昆山、盧映潔合撰,〈德國如何在刑事程序中改善被害人的地位──以「行為人與被害人調解制度」為討論重點〉,《軍法專刊》,49:04,2003,頁21-31。 侯英泠,〈良性醫病關係之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No.21,2002.01,頁36-40。 ───,《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台北市:正典,2004。 范碧玉,《病歷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作者自版,2003,再版。 姚瑞光,2004,《民事訴訟法論》,台北市:作者自版,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二月版。 翁玉榮,〈從法律觀點談醫療水準與醫師之注意義務〉,《警學叢刊》,30:05,2000.03,頁315-331。 高金桂,〈論刑法上之和解制度〉,《東海法學研究》,N014,1999,頁143-161。 高添富〔撰〕,〈醫師責任與保險法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醫療糾紛與醫師風險管理》,台北市:元氣齋,2006,初版。 徐昌錦〔撰〕,〈我國刑法上通姦罪除罪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徐偉群〔撰〕,〈論妨害名譽罪的除罪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徐富坑與林恆慶,〈醫院推趕病人的原因及改善對策〉,《台灣醫界》,Vol.48,No.8,2005,頁51-53。 莊馨旻〔撰〕,〈我國醫療責任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郭正典,〈正視違法違憲的醫療過失刑責〉,《醫望雜誌》,24,1998,頁29-31。 郭義樹,《中醫與西醫的對話》,臺北市:華成,2005,初版。 許森豪〔撰〕,〈醫療行為適用無過失責任適宜性之探討──兼論醫療行為依其性質分類之可行性〉,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許振東〔撰〕,〈醫療糾紛調解仲裁與補償制度之硏究:以建構合理可行之醫療糾紛處理程序為目標〉,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 許福生,〈無被害人犯罪與除罪化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No34,1999,頁287-316。 ───,《刑事政策學》,台北市:作者自版,2007,修訂二版。 許惠祐,〈兩岸國民參與司法之研析〉,《法官協會雜誌》,08:02,2006.12,頁219-260。 陳文袖〔撰〕,〈論強制醫師專業責任保險──以醫療事故受害人之損害填補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上)〉,《台灣本土法學》,No.36,2002.07,頁47-62。 陳怡安,〈醫療過失刑事責任的比較法研究〉,《醫事法學》,08:02,03(合訂本),2000.09,頁24-32。 陳珈谷〔撰〕,〈論修復式司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淑如、盧美秀、陳靜敏與沈宗奇,〈醫院評鑑制度的探討〉,《台灣醫界》,Vol.46,No.11,2003,45-47。 陳端容、鍾國彪、吳麗竹、曾靜瑤、張金堅,〈同儕資訊回饋與內科醫師開立TG檢驗次數之關係:一個探索性研究〉,《台灣衛誌》,2006,Vol.25,No.1,頁26-36。 陳柔若與林東龍,〈醫療公道如何討?台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弊病之探索〉《醫事法學》,11:03,04(合訂本),2003,頁31-61。 陳昭德與邱清華,〈改進現行醫療糾紛處理程序〉,《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下)》,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93,初版一刷。 陳綾珊,《社會保險》,台北市:華立,2005,二版。 陳榮基與謝啟瑞,〈醫療糾紛對醫療成本之影響〉,《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上)》,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1993,初版一刷。 陳俊偉〔撰〕,〈入罪化與除罪化──刑事立法政策之基本思維〉,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陳富豪〔撰〕,〈台灣現行法律規範下醫療過失之相關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2001,台北:作者自版,四版二刷。 張家琦,〈醫療糾紛民事責任與訴訟實務〉,《法官協會雜誌》,9:01,2007.06,頁41-53。 張麗卿〔撰〕,〈精神疾病犯罪人處遇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曾淑瑜〔撰〕,〈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以中日兩國之實例為檢討對象〉,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97。 ───,〈醫療水準論之建立〉,《法令月刊》,48:09,1997.09,頁32-38。 程明修,〈禁止過度侵害與禁止保護不足〉,《月旦法學教室》,N017,2004,頁10-11。 游宗憲與楊秀儀,〈台灣醫療糾紛自力救濟之實證研究-剪報資料分析〉,《醫事法學》,14:01,02(合訂本),2006,頁87-93。 黃丁全,《醫事法》,台北市:元照,1998,初版二刷。 黃朝義,〈相關刑案中專家參與審諮詢之運作問題〉,《律師雜誌》,No.253,2000.10,頁16-28。 黃達夫,「腿痛醫腿 趾痛醫趾」,2008.09.05,蘋果日報,A26論壇。 黃源盛,《刑法各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2002,初版。 黃維民〔撰〕,〈刑法醫療過失與醫事鑑定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葛 謹〔撰〕,〈我國醫師、律師、會計師懲戒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葛祥林,〈加害人.被害人關係與應刑罪性〉,《台灣本土法學》,No.86,2006,頁131-135。 楊日然,《法理學》,台北市:三民,2005,初版一刷。 楊秀儀,〈醫療傷害的去刑化〉,《醫望雜誌》,No.21,1997.08,頁96-99。 ───,〈瑞典「病人賠償保險」制度之研究──對台灣醫療傷害責任制度之啟發〉,《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30:06,2000a,頁165-194。 ───,〈從無過失重回過失──紐西蘭有關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變遷及對台灣之啟示〉,《政大法學評論》,No.64,2000b,頁97-119。 ───,〈醫療糾紛與醫療無過失制度──美國經驗四十年來之討探〉,《政大法學評論》,No.68,2001,頁1-41。 ───,〈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責任歸屬〉,《台灣本土法學》,No.39,2002a,頁121-131。 ───,〈温暖的父權vs. 空虛的自主──到底法律要建立什麼樣的醫病關係?〉,《應用倫理研究通訊》,No.21,2002b,頁19-24。 ───,〈醫院之醫療糾紛責任風險預估與因應策略探討〉,《醫務管理期刊》,2003,Vol.4,No.2,頁37-55。 楊漢湶與林佩萩,〈醫院評鑑作業應簡化〉,《醫院》,41:05,2008,頁1-2。 楊建華,《民事訴訟法要論》,台北市:作者自版,1993,初版。 楊哲彥、楊秀儀,〈台灣地區中醫與西醫醫療糾紛的差異〉,《中醫藥雜誌》,15:1,2004,頁1-15。 楊智喬,《從企業精神論公務人員考績制度》,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3。 葉俊榮與謝啟瑞,〈行政上補償制度應用到醫療傷害的可行性〉,《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上)》,台北:健康世界,1993,初版一刷。 葉婉如〔撰〕,〈從補償制度與保險制度論醫療損害之填補〉,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載炎輝,《中國法制史》,台北市:三民,1995,十版。 廖正豪,《過失犯論》,台北市:三民,1993,初版。 趙清遠,〈從醫療人員認同度調查探討強制醫療專業責任保險實施之可行性〉,《保險實務與制度》,04:01,2005,頁39-63。 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台北市:台灣商務,2000,三次增訂版。 管靜怡〔撰〕,〈醫療之民事責任與風險分擔〉,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鄭玉珍、許惠媚與廖學志,〈醫院採用醫院評鑑資訊系統之因素探討〉,《醫院》,41:05,2008,頁81-89。 鄭文輝,〈台灣健康保險之現況與展望〉,《社會保險之改革與展望》,郭明政主編,2006,台北市:政大勞社法中心。 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台北市:三民,1990,十三版。 鄭明輝〔撰〕,〈台灣地區醫療糾紛刑事敗訴判決實證分析:一位臨床醫師的觀點〉,長庚大學管理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雅靜〔撰〕,〈全民健保制度下醫學生選擇醫療科別之因素探討〉,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2000。 劉文瑢,《醫事法要義》,台北市:合記,1999。 ───,〈醫療過失(Medical Negligence)──英美法案例為中心(下)〉,《醫事法學》,07:04,09:01(合訂本),2000,頁28-46。 劉宗榮,《新保險法》,台北市:作者自版,2007,初版。 劉斐文〔撰〕,〈消基會醫療申訴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蔡文育〔撰〕,《調解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蔡茂寅與李建良,《台北市損失補償制度法制化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2002。 蔡茂寅與黃月桂,《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擇優特約之可行性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九十四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2005。 蔡振修,《醫事法律總論》,台中縣梧棲鎮:作者自版,2003,增訂版。 ───,〈醫事人員過失除罪化的爭議與正見〉,《醫事法學》,12:01,02(合訂本),2004,頁5-16。 蔡祺昇〔撰〕,〈我國醫師公會參與全民健保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5。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台北市:作者自版,2005,二版。 賴芳玉,〈談專家證人〉,《律師雜誌》,No.253,2000.10,頁79-95。 盧映潔,〈犯罪被害人保護在德國法中的發展──以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地位以及「犯罪人被害人均衡協商暨再復原」制度為探討中心〉,《台大法學論叢》,34:03,2005,頁165-276。 盧映潔、葛建成、高志漢,〈論醫療行為之常規診療義務〉,《台大法學論叢》,35:04,2006.07,頁161-188。 鍾秉正,《社會保險法論》,台北市:三民,初版一刷。 謝如媛,〈修復式司法的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No.118,2005,頁41-51。 謝明翰〔撰〕,〈刑法上得被害人承諾法理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謝博生,〈二代健保醫療品質提升模式建構〉,國立台灣大學九十五學年度教授休假研究報告書,2007。 韓自平,〈統計數字,是事實,還是謊言?〉,2008.3.16,中國時報,E6。 魏宣儀〔撰〕,〈從海峽兩岸醫療糾紛處理論醫療事故無過失補償制度之可行性〉,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羅朝勝〔撰〕,〈鄉鎮市調解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台北市:作者自版,1997,初版。 ───,《刑法總論Ⅲ》,台北市:作者自版,2000,初版。 蘇盈貴,〈從醫療倫理看未來醫療糾紛處理方向──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初探〉,《司法周刊》,No.976,2000.04.19,第4頁。 蘇嘉瑞,〈醫療糾紛刑事訴訟之實證與趨勢〉,《法官協會雜誌》,9:01,2007.06,頁54-70。 《譯著》 Kerner, Hans-Jürgen,〈被害人在德國刑法與刑事程序法地位的擴建:從上世紀八0年代的被害人保護、損害修復、犯罪人與被害人的衝突調處至二00四年的被害人權利改革法〉,〔許澤天譯〕,《月旦法學雜誌》,No.140,2007.1,頁158-168。 Roxin, Claus,《德国刑法学 总論(第一卷)》,〔王世洲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初版。 《外文》 Baker, Tom,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myth, 2005,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ckerham, C. William, MEDICAL SOCILIGY, 2007,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10th. ed.. Kohn, Linda T.; Corrigan, Janet M.; & Donaldson, Molla S., eds.(Committee on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America, INSTITUTE OF MEDICINE). 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200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Lippman, Matthew Ross, Contemporary criminal law : concepts, cases, and controversies, 2007,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Miller, Robert D. & Hutton, Rebecca C., Problems In Health Care Law, 2004, Sudbury, Massachusetts: Jone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8th ed. Roach, William H.; Hoban, Robert G.; Broccolo, Bernadette M.; Roth, Andrew B.; & Blanchard, Timothy P., MEDICAL RECORDS AND THE LAW, 2006, Sudbury, Massachusetts: Jone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4th ed. Zacher, Hans F.,‘Social Insurance and Human Rights’in Ming- Cheng Kuo, Hans F. Zacher and Hou- Sheng Chan (ed.) Reform and Perspectives on Social Insurance: Lessons from the East and West ,2002, Th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網頁資料》 大紀元時報,http://tw.epochtimes.com/bt/5/9/25/n1063851.htm 中央健康保險局,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menu=1&menu_id=3&webdata_id=1330 中和市公所,http://www.junghe.tpc.gov.tw/main.aspx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Print/0,4670,110105x112007082802140,00.html 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law/shouye/flfgtwhz/fll/xf/200601/04/t20060104_5723280.shtml 立法院法律提案系統,http://lis.ly.gov.tw/ttscgi/ttsweb?@0:0:1:/disk1/lg/lgmempro@@0.7144633575820127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nwjirs.judicial.gov.tw/ 北京市卫生信息网,http://www.bjhb.gov.cn/news.do?dispatch=readById&id=16553 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j.gov.tw/mp001.html Ettoday東森電子報,http://www.ettoday.com/2007/08/10/327-2139380.htm 高雄市醫師公會,http://www.doctor.org.tw/about-g.php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http://www.thrf.org.tw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news/200701/2007012201.html 臺北市訴願審議委員會,http://www.appealold.taipei.gov.tw/appsearch/search01_01. aspx 臺北市醫師公會,http://www.tma.org.tw/tma10102ash.aspx 臺灣年鑑,http://www7.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8_009_005 臺灣醫學會,http://www.fma.org.tw/cme/cme.asp 《政府文獻》 立法院第三屆第五會期第二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委員提案第二0六七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廿五日印發,報303-322頁。 立法院第四屆第一會期第九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二四三號,政府提案第六五三三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廿四日印發,報87-254之8頁。 立法院第四屆第二會期第二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委員提案第二五五九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印發,報731-750頁。 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第三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政府提案第七0一九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印發,政131-145頁。 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第十八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廿日印發,委105-107頁。 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第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政府提案第八四七二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三十日印發,政93-106頁 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第十九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委員提案第四二四二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廿九日印發,委71-87頁。 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第十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二四九號,政府提案第八八五四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印發,政1-136頁。 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第一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0四號,委員提案第四七三二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印發,委51-63。 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第十四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0四號,委員提案第六二四九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印發,委57-66。 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第三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政府提案第一00五八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九日印發,政1-9頁。 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第十一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一六三一號,委員提案第六0四六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五月四日印發,委135-141頁。 行政院衛生署公報,31:06:723,頁147-149,2001.10.1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4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為了妥善解決療糾紛,本論文一方面必須建構問題意識,即觀察相關之社會現象後,指出醫療糾紛未能和平解決此一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基於此問題意識指出,相關之各個制度(如: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相關立法草案等)雖然皆具有實質的或潛在的有效性,但仍然缺乏實效性或可行性。由此可以探討各個制度的問題何在,並且進而指出合理的制度修改或建設之方向。
論文第一章為緒論,首先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即交待本研究之問題意識為何。第二章係以理論之檢討為重心,即針對本論文之核心概念,作概念之界定及說明。在第三章中以醫療糾紛迅速、和平且合理解決之觀點出發,分別評析國內現行醫療過失之民事、刑事及行政法律責任,並從實效性之角度探討國內相關法律對於醫療過失的責任分配是否合理,有無輕重失衡的矛盾現象產生,以及此種責任分配對於醫療糾紛之解決有無助益。 在論文的第四章中,以第二章中介紹之理論為基礎並以第三章中由演繹法及歸納法分析制度所得之結果,針對我國現有之相關立法草案及法律修正草案進行檢討。為促使刑事醫療過失能迅速且合理的解決,並調整相關法律責任之分配,針對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修正草案分別提出相關之修法建議。檢討「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及「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能否達成迅速且妥善解決醫療糾紛之目的。另外,於醫療強制責任保險之規劃方面,針對「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進行簡介與評析,並探究此一強制責任保險之組成、財務等方面,應如何規劃才能在台灣社會中具有可行性,且能達成迅速且和平的解決醫療糾紛,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之目的。 論文第五章則針對其他輔助系統及其功效作檢討。以建全台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之分析並強化醫療過失之預防為目的,探究現行醫療糾紛鑑定制度、病歷之相關制度、醫療品質監督機制,以及醫師繼續教育等輔助系統,並提出改進之建議。最後,在第六章的結論中,總結上述各章之分析,就國內醫療糾紛相關制度規劃之走向,提出建立或改革的建議。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In order to deal with medical disputes properly, we have to observe relevant social phenomena. Based on this base, we can point out that medical disputes have not been resolved in a situation of mutual consent. Current legal systems reveal deficiencies as to their actual effect or practicability, this although related norms are in no lack of substance or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As a consequence, we find the problem being entangled in the legal system. After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se problems, the thesis suggests ways to revise or establish a more reasonable legal system about medical dispute resolving.
In more detail, the first chapter, points out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the following, we review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give definitions or explanations to some major concept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e. implications from the principle that medical disputes shall be solved rapidly, peaceably, and reasonably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is view,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commen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cases in the civil, criminal, and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s in Taiwan. Moreover, we review legislation of related systems via their actual effect,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legal responsibilities is reasonable, and helpful to resolve medical disputes or not. In the forth chapter, we take the theories reviewed in chapter 2 as basis to draw out conclusions that are on one hand deduced from the principles in chapter 2 and on the other hand induced from the positive results in chapter 3, using both of these to comment on relevant legal drafts. For the sake of resolving the criminal negligence in medical cases rapidly and reasonably, and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levant legal responsibility, we should propose our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adjust the drafts of criminal code in crime and procedure. We also review the legal draft of “Resolving and Compensation of Medical Dispute Act” and “Resolving of Medical Dispute Code”, to find out whether they are like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solving medical disputes rapidly and appropriately. Furthermore, in respect of the medical-injury compensation system, we comment on the legal draft of “Mandatory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Then we ponder how to build a medical-injury compensation system that is feasible in Taiwan, and help to resolve medical disputes rapidly and peaceably. In the fifth chapter, for completing the analysis of medical dispute resolving systems in Taiwan, we must probe into assistant systems, like medical expert examination, medical record, regulation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and 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deploring their shortcomings and give our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them. The last chapter is our conclusion. We summarize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chapters, and put forward our suggestions about relevant systems of medical dispute resolving.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20T20:22:5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8-R92341031-1.pdf: 3674433 bytes, checksum: 560d24e73b774e8b64d34c3c6b1cb15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9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詳 目
謝 辭…………………………………………….………………………………...Ⅴ 中文摘要………………………………………………...…………………………Ⅵ ABSTRACT……………………………………………………………………….Ⅷ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研究動機…………………………………………………………1 第二項 研究目的…………………………………………………………6 第二節 文獻回顧………………………………………………………….8 第一項 醫療過失之犯罪方面──關於醫療傷害及其除罪化之論述…8 第二項 醫療傷害補償制度方面──關於醫療傷害於刑法外之論述..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研究限制…………………………………12 第一項 研究方法………………………………………………………..12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13 (二)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method)…………………………14 第二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14 第四節 分析架構…………………………………………………….…..15 第五節 研究之預期貢献…………………………………………...…..17 第二章 相關理論之檢討…………………………………………………...…18 第一節 醫療行為、醫療傷害、醫療過失與醫療糾紛…………………………………………………………18 第一項 醫療行為及其特徵……………………………………………..18 第二項 醫療傷害………………………………………………………..20 第三項 醫療過失………………………………………………………..20 第四項 醫療糾紛......................................................................................22 第二節 犯罪與除罪化…………………………………………………..23 第一項 實質除罪化概念之評析………………………………………..23 第二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之評析………………………………28 第一款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在德國刑事法中之發展...........30 第二款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在刑事法中之定位...................31 第三款 醫療過失犯罪與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32 第三節 醫療傷害之補償…………………………………………….....34 第一項 行政上補償制度之基本說明…………………………………..35 第二項 行政上補償制度之類型及財務來源…………………………..37 第四節 制 度…………………………………………………………....38 第三章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法律責任分析………………………………..41 第一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刑事法律責任分析…………………...41 第一項 醫療行為之刑事責任…………………………………………..41 一、醫療行為之阻却違法事由………………………………………42 二、業務上正當行為與告知後同意…………………………………43 第二項 醫療過失行為之刑事責任……………………………………..45 第三項 醫療過失之判斷與醫療準則…………………………………..47 第一款 醫療準則之形成及內容......................................................48 第一目 醫療準則之形成..........................................................48 第二目 醫療準則之內容──地域性、醫院分級與醫療準則................................................................................49 第二款 醫療準則可能產生之負面影響..........................................50 第四項 醫療過失犯罪之客觀化………………………………………..51 第五項 醫療過失之程度與醫療過失犯罪……………………………..53 第一款 過失之程度與刑罰之衡量………………………………..53 第二款 重大醫療過失始負刑責之問題…………………………..54 第一目 文獻回顧與比較刑法之介紹………………………..54 第二目 從實效之角度反思現行醫療過失犯罪規範之效力..56 第二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民事法律責任分析……….…………..58 第一項 我國醫療過失之民事法律責任類型之探討…………………..58 第一款 過失責任…………………………………………………..60 第二款 無過失責任………………………………………………..61 第三款 推定過失責任(中間責任)………………………………62 一、《民法》第一八四條第二項的舉證責任轉換任務……….63 二、《民法》第一八四條第二項係獨立的侵權行為類型…….64 第二項 醫療過失民事責任之檢討與調整……………………………..65 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上之舉證責任與醫療過失之民事責任….66 第一目 舉證責任之調整……………………………………..66 一、舉證責任之減輕……………………………………..66 二、舉證責任之轉換………………………………………66 第二目 醫療過失訴訟之舉證困境…………………………..67 第二款 醫療過失民事責任之檢討與調整………………………..68 第一目 醫療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之檢討………………..68 第二目 推定過失責任(中間責任)之檢討…………………72 第三項 醫療過失民事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之預防…………………..73 第三節 醫療過失及相關之行政法律責任分析…………………...74 第一項 醫師懲戒制度概說……………………………………………..75 第一款 行政法之基本原理──依法行政原則與一事不再理原則…………………………………………………………..75 第一目 依法行政原則………………………………………..75 第二目 一事不再理原則……………………………………..76 第二款 醫師懲戒制度之內容──懲戒罰、行政罰與紀律罰……77 第三款 醫師之相關行政法律責任及法律效果…………………..77 第二項 醫師懲戒罰之程序......................................................................79 第三項 醫師懲戒制度之評析………………………………………..…82 第一款 我國醫師懲戒制度之實效面……………………………..83 第一目 相關之報導資料……………………………………..83 第二目 相關之統計資料……………………………………..84 第三目 相關實證研究之困境………………………………..84 第二款 我國醫師懲戒制度規範面上之分析……………………..87 第一目 病人或其家屬在醫師懲戒程序中之地位…………..87 第二目 醫師懲戒程序發動之監督問題……………………..88 第三目 醫師懲戒程序必須公平……………………………..88 一、迴避之規定不完整……………………………………89 二、《醫師懲戒辦法》第九條之規定違反直接審理原則…………………………………………………..89 第四目 對被移付懲戒人之程序保障………………………..90 第五目 懲戒程序與結果必須公開…………………………..90 一、審查以不公開為原則,公開為例外………………91 二、明訂懲戒委員會採記名表決………………………91 第六目 時效…………………………………………………..91 第七目 有關行政罰與紀律罰之部分………………………..92 第四項 醫師懲戒制度與醫療糾紛之處理及醫療過失之預防………..92 第四節 醫療過失之相關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之處理...………..93 第四章 國內相關之草案評析…………………………………………….....96 第一節 刑事法之修正建議…………………………………………….96 第一項 廢除普通過失與業務過失之區別……………………………..96 第一款 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之意見與決議……………………..96 第二款 醫療過失犯罪之處理與本項修正建議的關係…………..97 第二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納入《刑法》中之調整……………...98 第一款 德國《刑法》與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有關之規定…98 第一目 有關量刑之規定……………………………………..98 一、德國《刑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有關量刑之規定…99 二、德國《刑法》第四十六條之一有關減刑或捨棄刑罰之規定…………………………………………………..99 第二目 有關緩刑、假釋、輕微案件刑罰保留警告後的觀護負擔規定………………………………………………100 第三目 有關執行中之規定…………………………………101 第二款 我國現行《刑法》中的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101 第三款 《刑法》第五十七條之修正草案…………………………102 第一目 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之意見與決議………………102 第二目 加害人回復被害人之損害與《刑法》第五十七條…103 第三項 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納入《刑事訴訟法》中之調整……105 第一款 德國《刑事訴訟法》與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有關之規定…………………………………………………………105 第二款 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中的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106 第二節 與醫療糾紛處理相關之草案──「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及「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07 第一項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與「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內容與特色…………………………………………………109 第一款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之介紹…………………………109 第一目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之基本結構………………110 第二目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之立法體系………………112 第三目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之特色……………………113 第二款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介紹………………115 第一目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基本結構………115 第二目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立法體系……116 第三目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特色…………118 第二項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與「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評析…………………………………………………………119 第一款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與「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之修正建議…………………………………………120 第一目 有關處理醫療過失犯罪方面之建議........................120 一、建立醫療糾紛之預審制度,並增設調解前置之規定,但不以此為限............................................................121 二、建立醫療糾紛之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122 三、調解成立後,調解書應送請檢察官或法官審核……123 第二目 應由法務部擔任主管機關........................................124 第三目 調解或處理委員中應列入消費者保護官及法醫師..............................................................................124 第四目 有關鑑定之問題........................................................125 第五目 增設調查委員得調閱病歷等相關資料,醫師或醫療院所不得拒絕之規定…………………………………126 第六目 蒐集相關資料並送交研究單位進行分析…………126 第二款 建構合理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及補償制度............................127 第三節 與補償制度相關之草案──「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及「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27 第一項 瑞典「病人賠償保險」之簡介與分析…………………………129 第一款 無過失補償制度之規劃…………………………………130 第二款 有利於創造和諧之醫病關係及醫療錯誤之發現………131 第二項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補償部分之評析…………132 第一款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補償部分之評析……132 第一目 受理案件之限制要件不明確………………………133 第二目 財務精算不夠嚴謹…………………………………133 第三目 限額補償之設計因財務精算不夠嚴謹而難以將補償額量化………………………………………………134 第四目 醫療糾紛與補償制度合併處理,不利於迅速補償醫療傷害、創造和諧之醫病關係……………………….134 第二款 「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缺乏彈性與尊重….137 第三項 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與「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簡介與評析………………………………………………………………137 第一款 醫療責任保險制度………………………………………137 第一目 營利醫療責任保險…………………………………139 一、責任保險之基本內涵……………………………….139 二、我國營利醫療責任保險之沿革與現況……………..140 三、我國營利醫療責任保險困境之分析……………….141 第二目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142 一、強制(醫療)責任保險之基本內涵……………….142 二、強制(醫療)責任保險之功能與合憲性分析……..144 第二款 我國「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評析…………….145 第一目 我國「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介紹………..145 第二目 我國「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之評析………..147 一、投保義務人實為醫療機構(草案第三條、第七條)..147 二、第三人直接訴權之設計(草案第八條、第二十八條)………………………………………………….148 三、強制投保、強制承保及維持契約有效性之義務….148 四、保險事故之規定過於嚴格(草案第五條)………..148 五、對受害人之保障不足……………………………….149 六、本草案之規劃不利於醫療糾紛之解決…………….149 七、由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之疑問…………………….150 第四項 對我國醫療傷害補償制度規劃之建議………………………150 第一款 第一線之強制醫療傷害責任保險──作為醫療傷害之損害分散機制………………………………………………151 第一目 強制醫療傷害責任保險之基本設計方面…………152 第二目 暫時性保險金之設計………………………………152 第三目 財務來源由醫事人員、就醫民眾、醫療機構與政府共同負擔………………………………………………153 第四目 謹慎採用經驗費率…………………………………154 第五目 不區分醫師所屬之科別採統一之保費……………155 第六目 建立求償案件資訊檔案,以供醫師改善執業方式之參考……………………………………………………155 第七目 提供醫療諮詢協助…………………………………155 第二款 第二線之營業醫師專業責任保險──作為醫師職業風險之分化機制………………………………………………156 第一目 投保率過低之問題…………………………………156 一、提高醫師採用保險方式管理職業風險之意願……..156 二、醫師公會團體之積極作用………………………….157 三、是否採用強制投保之手段?………………………..158 第二目 保險人之問題………………………………………159 一、經營風險之分化…………………………………….159 二、協助醫師處理醫療糾紛…………………………….160 第三款 實證研究資料之重要性…………………………………160 第五章 其他輔助系統及其功效之檢討………………………………….162 第一節 對醫療糾紛鑑定制度之建議………………………………162 第一項 我國醫療糾紛鑑定之沿革、現況及新發展…………………..163 一、行政院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之醫療糾紛鑑定…………….163 二、各大醫學中心、醫學院或教學醫院之醫療糾紛鑑定……….164 第二項 對現行醫療糾紛鑑定制度之評析……………………………165 第一款 醫事審議委員會之檢討…………………………………167 一、衛生署之角色衝突……………………………………….167 二、醫事審議委員會之鑑定係黑箱作業……………………..167 三、醫事審議委員會之實際討論情形草率…………………..169 第二款 還原醫事鑑定之本來目貌………………………………169 第一目 鑑定人之專業性要求………………………………169 一、鑑定人必須具備專業知識………………………….169 二、機關鑑定之問題…………………………………….170 三、轉囑託鑑定之問題………………………………….171 四、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之法律效果…………………..171 第二目 法院必須自主審查…………………………………172 第三目 言詞審理原則──具結與交互詰問………………173 第三款 醫學專家參與審判之妥當性的檢討……………………176 第一目 《專家參與審判諮詢試行要點》及《專家諮詢要點》之評析………………………………………………177 一、針對《專家參與審判諮詢試行要點》之評析……..177 二、針對修正後之《專家諮詢要點》之評析…………178 第二目 專家意見必須合法的進入相關程序………………178 一、專家諮詢應採公開原則……………………………..179 二、讓當事人自聘的鑑定人進入法庭………………….179 第三項 我國醫療糾紛鑑定之未來……………………………………181 第一款 解除醫事審議委員會之醫療鑑定任務…………………181 第二款 回歸司法制度(一)──有專業能力者始能進行鑑定…182 第三款 回歸司法制度(二)──法醫師鑑定之未來………….182 一、法醫師具有醫學之專業………………………………….184 二、法醫師依《法醫師法》、《刑事訴訟法》及《刑法》等相關規範負有應盡之義務,以及私人開鑑定所之執業倫理規範…………………………………………………………184 第二節 病歷與醫療糾紛……………………………………………...185 第一項 病歷的定義與法律性質………………………………………186 第二項 病歷之取得、記載與真實性之關係………………………….188 第一款 我國法律上病人取得病歷之相關規範…………………188 第一目 《醫療法》之規定………………………………….188 第二目 《刑事訴訟法》有關證據保全之規定…………….189 第三目 《民事訴訟法》有關證據保全之規定…………….190 第二款 病歷之記載(修改)、保存與真實性之確保……………191 第三項 病歷真實性之監督……………………………………………192 第一款 醫療體系的內部監控機制──病歷審查………………192 第二款 外部監控機制……………………………………………194 一、《刑法》規範及醫療訴訟所形成之外部監控機制………194 二、醫療體系的外部監控機制………………………………195 第三款 病歷真實性監督之困境與電子病歷之未來……………195 第三節 醫療品質之管制機制…………………………………..……198 第一項 台灣現行醫療品質管制之機制及其功效之分析……………198 第一款 專業自治…………………………………………………199 第一目 非正式專業自治──醫師倫理……………………199 第二目 正式專業自治………………………………………200 一、醫師、專科醫師資格之取得、醫師繼續教育及其他執業上之義務…………………………………………200 二、醫師懲戒…………………………………………….200 三、醫院內部對醫師及醫療品質之管理制度………….200 四、醫院評鑑制度……………………………………….201 第二款 全民健康保險對醫療品質之監督………………………202 第一目 全民健保監督醫療品質之手段……………………203 一、醫療費用之支付方式……………………………….203 二、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之特約及管理………………….205 第二目 全民健保在監督醫療品質上之優勢與缺失………205 第二項 醫療管制途徑多元化之啟示…………………………………206 第四節 醫師繼續教育制度…………………………………...………209 第一項 醫師繼續教育之發展及趨勢…………………………………209 第一款 國際上之醫師繼續教育之發展與趨勢…………………209 第二款 我國醫師繼續教育之發展及相關之法規範……………211 第二項 我國醫師繼續教育之檢討與建議……………………………214 第一款 有關法規範之檢討與建議………………………………215 第二款 有關執行面之檢討與建議………………………………217 第三項 醫師繼續教育、醫療準則以及從醫療過失之資訊中學習….219 第六章 結 論………………………………………………………………...221 參考書目………………………………………………………………………….229 附錄………………………………………………………………………………...245 《附錄一》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相關條文翻譯………….……………245 《附錄二》醫師懲戒制度案件………………………………………….……253 《附錄三》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264 《附錄四》醫療糾紛處理及補償條例草案……………………………………273 《附錄五》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290 圖 目 錄 圖一 醫療鑑定小組歷年受委託鑑定件數…………………………………………4 圖二 法務統計主要參考指標(一)──刑案新收、偵查終結……………………..5 表 目 錄 表一 除罪化之類型………………………………………………………………..28 表二 侵害法益及違反注意義務之程度與醫療過失之量刑….………………….58 表三 醫師懲戒制度結果統計表….…………………………………………….…86 表四 與本論文相關之保險概念說明表…………………………………………129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醫療過失之犯罪與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Criminal Negligence in Medical Cases and Medical Injury Compensat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7-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邱清華(Ching-Hwa Chiu),陳顯武(Sian-wu Chen) | |
dc.subject.keyword | 醫療糾紛,醫療過失犯罪,除罪化,加害人.被害人調解制度,醫療過失之法律責任,醫療準則,醫師懲戒制度,醫療糾紛處理程序,醫療傷害補償制度,強制醫師責任保險,醫療鑑定,專家諮詢,專家證人,電子病歷,多元醫療品質管制,全民健康保險,醫院評鑑,醫師繼續教育,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Medical Dispute,Criminal Negligence in Medical Cases,Decriminalization,T&auml,ter- Opfer- Ausgleich (offender-victim-mediation in criminal cases),legal responsibility in case of negligence in medical cases,guidelines for medical treatment,Disciplinary System of Physicians,system for resolving of medical disputes,system for compensation of medical injures,Mandatory Liability Insurance for Physicians,Medical Expert Examination,Expert Consolation,Expert Witness,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pluralistic regulatory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standards in medical treatment,Hospital Accreditation,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298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09-01-2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8-1.pdf | 3.59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