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法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274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蔡英欣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Ying-Hsin Tsaien
dc.contributor.author萬宗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Tsung-Yu Wanen
dc.date.accessioned2024-06-18T16:06:37Z-
dc.date.available2024-06-19-
dc.date.copyright2024-06-18-
dc.date.issued2024-
dc.date.submitted2024-06-11-
dc.identifier.citation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王文宇(2018),《公司法論》,6版,元照。
2. 王澤鑑(2014),《民法總則》,增訂新版,頁 615,自刊。
3. 吳明軒(2016),《民事訴訟法(下冊)》,修訂11版,頁1736-1737,自刊。
4. 吳明軒(2016),《民事訴訟法(中冊)》,修訂11版,頁1184,自刊。
5. 林咏榮(1959),《比較公司法》,頁220-221,榮泰印書館。
6. 姜世明(2013),《非訟事件法新論》,2版,頁133-136,新學林。
7. 姜世明(2021),《非訟事件法新論》,修訂4版,頁22-23,新學林。
8. 柯芳枝(1997),《公司法論》,增訂新版,頁617,三民書局。
9. 柯芳枝(2009),《公司法論(上)》,7版,頁158-159,三民書局。
10. 劉甲一(1964),《公司法原論》,初版,自刊。
11. 劉連煜(2018),《現代公司法》,增訂13版,頁713-714,新學林。

(二)期刊論文
1. 王仁宏(1992),〈有限公司債權人與少數派股東之保護的現行法檢討及修正建議〉,《台大法學論叢》,21卷2期,頁253-276。
2. 王志誠(1995),〈論股份有限公司之監察機關-兼評我國監察人制度之立法動向〉,《證券管理》,13卷1期,頁1-20。
3. 王志誠(2008),〈股東之檢查人選派聲請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4期,頁236-241。
4. 王志誠(2013),〈有限公司股東之代表訴訟權〉,《台灣法學雜誌》,31期,頁161-166。
5. 王志誠、許光承(2019),〈股東權之理論基礎及其權利保護〉,《華岡法粹》,67期,頁41-84。
6. 吳明軒(2003),〈關於宣告假執行規定之適用〉,《月旦法學教室》,6期,頁86-103。
7. 沈冠伶(2004),〈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當事人之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09期,頁52-72。
8. 林咏榮(1994),〈兩岸有限公司法的比較與檢討〉,《法令月刊》,44卷6期,頁3-6。
9. 林國全(2002),〈有限公司法制應修正方向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90期,頁198-204。
10. 邵慶平(2019),〈從李淑君等四人訴江蘇佳德公司案看公司資訊權之規範〉,《月旦民商法雜誌》,66期,頁 143-153。
11. 邵慶平(2019),〈論公司資訊權的規範:以董事資訊權的增訂爭議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30卷4期,頁1-28。
12. 洪秀芬(2009),〈公司法第二四五條檢查人規範之探討-兼論德國股份法股東聲請選派檢查人之規定〉,《月旦法學雜誌》,171期,頁38-53。
13. 張心悌(2014),〈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查閱權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學論叢》,9卷2期,頁61-114。
14. 許士宦(2004),〈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基本構造〉,《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8期,頁51-77。
15. 許耀云(2020),〈有限公司不執行業務股東如何行使監察權-以公司法第109條查閱簿冊文件之函令為中心〉,《月旦會計實務研究》,31期,頁128-133。
16. 陳一銘(2013),〈論法院選派檢查人之實務與爭議─以少數股東聲請選派為例〉,《萬國法律》,187期,頁52-67。
17. 陳彥良(2011),〈有限公司不執行業務股東監察權相關認定問題-評臺灣高等法院九十八年度上字第一一九八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04期,頁205-220。
18. 陳瑋祐(2019),〈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被保全權利及其釋明-以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抗字第 362 號民事裁定為例〉,《台灣法學雜誌》,370期,頁27-40。
19. 陳蕙君(2019),〈公司法第173條之1持股過半數股東召集股東會之解釋與適用〉,《中正財經法學》,19期,頁1-50。
20. 萬宗宇(2023),〈論有限公司之實務問題與發展〉,《全國律師》,2023年11月號,頁68-77。
21. 蔡英欣(2018),〈論股份有限公司監督機關之設計-比較日本與臺灣的繼受法制談起〉,《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7期,頁165-224。
22. 蔡英欣(2022),〈有限公司股東之決議方式及決議瑕疵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239期,頁26-29。
23. 賴英照(1984),〈中國公司立法之回顧與前瞻〉,《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3卷2期,頁193-230。
24. 闕光威(2020),〈聲請選派檢查人規定之研析〉,《月旦會計實務研究》,28期,頁84-88。

(三)學位論文
1. 王巧儀(2019),〈股東聲請選派檢查人之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 黃程國(2009),〈論股份有限公司下股東資訊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3. 鄭雅云(2007),〈股東之帳簿查閱權〉,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政府資訊
1. 立法院公報處(2006),《立法院公報》,68卷87期,立法院。
2. 商工行政資料開放平臺-資料目錄-公司登記現有家數及實收資本額-按組織別及行業別分,公司登記現有家數及實收資本額-按組織別及縣市別分,網址:https://data.gcis.nat.gov.tw/od/detail;jsessionid=6272030EF7FDAB 2AEF48CD1826A79362?oid=26D19F74-944F-41D0-84A3-51C90144009C,(最後瀏覽日:06/03/2024)。

(五)法院裁判
1. 最高法院86年度台再字第64號民事判決。
2. 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108號民事裁定。
3.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1987號民事判決。
4. 最高法院89年度台抗字第540號民事裁定。
5.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89年度訴字第1065號民事判決。
6.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0年度上字第9號民事判決。
7. 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233號民事裁定。
8.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199號民事判決。
9.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非抗字第3號民事裁定。
10.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8年度司字第59號民事裁定。
11. 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上字第1198號民事判決。
1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98年度訴字第1221號民事判決。
13.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687號民事判決。
14. 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非抗字第36號民事裁定。
15.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01年度裁全字第157號民事裁定。
16.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1年度抗字第200號民事裁定。
17.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642號民事裁定。
18.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909號民事裁定。
19.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378號民事裁定。
20. 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字第1294號民事判決。
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3年度重訴字第460號民事判決。
22. 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字第705號民事判決。
23.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116號民事判決。
24.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41號民事判決。
25. 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字第427號民事判決。
26. 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字第687號民事判決。
27.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非抗字第164號民事裁定。
28.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上字第268號民事判決。
29.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上字第848號民事判決。
30.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上字第1088號民事判決。
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6年度訴字第1128號民事判決。
3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6年度訴字第1794號民事判決。
33.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更一字第91號民事判決。
34.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222號民事裁定。
35.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7年度上字第228號民事判決。
36.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816號民事判決。
37.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844號民事判決。
38.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880號民事判決。
39.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1116號民事判決。
40. 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字第1488號民事判決。
41.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608號民事判決。
42.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800號民事判決。
4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8年度抗字第69號民事裁定。
44.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8年度抗字第103號民事裁定。
45.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161號民事判決。
46.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8年度抗字第211號民事裁定。
47.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度抗字第460號民事裁定。
48. 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上字第554號民事判決。
49. 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上字第933號民事判決。
50.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1027號民事判決。
51.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079號民事裁定。
5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2370號民事判決。
5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2885號民事判決。
54.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9年度司字第29號民事裁定。
55.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字第29號民事判決。
5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9年度司字第197號民事裁定。
57.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9年度上字第234號民事判決。
58.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9年度上字第266號民事判決。
59.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9年度上字第268號民事判決。
60.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69號民事判決
61.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字第597號民事判決。
62.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字第930號民事判決。
63.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字第1327號民事判決。
64.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058號民事判決。
65.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非抗字第47號民事裁定。
66.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字第136號民事判決。
67.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非抗字第200號民事裁定。
68.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0年度上字第232號民事判決。
69.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0年度抗字第240號民事裁定。
70.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上字第291號民事判決。
71.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字第381號民事判決。
72.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上字第418號民事判決。
73.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39號民事判決。
74.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字第562號民事判決。
75.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164號民事判決。
76.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468號民事判決。
77.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1年度司字第25號民事裁定。
78.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簡字第114號行政判決。
79.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抗字第222號民事裁定。
80.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非抗字第266號民事裁定。
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248號民事判決。
82.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499號民事判決。
83.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926號民事判決。
84.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398號民事判決。
85.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602號民事判決。
86.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字第4號民事裁定。
87.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字第21號民事裁定。

(六)法律座談會及決議
1.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5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9號。
2.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6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2號。
3. 最高法院100年度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七)行政函釋
1. 經濟部71年3月16日商08736號函。
2. 經濟部88年10月14日商字第88221873號函。
3. 經濟部88年10月21日商字第88222850號函。
4. 經濟部93年11月16日經商字第09302402730號函。
5. 經濟部99年5月7日經商字第09902048870號函。
6. 經濟部108年2月20日經商字第10802403670號函。
7. 經濟部109年2月18日經商字第10900525160號函。

(八)訴願決定
經濟部109年11月3日經訴字第10906311010號決定。

(九)網頁
1. 網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查閱],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21580&word=%E6%9F%A5%E9%96%B1,(最後瀏覽日:07/14/2023)。
2. 網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檢點],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3130&q=1&word=%E6%AA%A2%E9%BB%9E,(最後瀏覽日:07/14/2023)。
3. 網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交付],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0957&word=%E4%BA%A4%E4%BB%98,(最後瀏覽日:07/14/2023)。

二、日文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上柳克郎、鴻常夫、竹內昭夫(編)(1988),《新版注釈会社法(9) 株式会社の計算(2)》,初版,有斐閣。
2. 上柳克郎、鴻常夫、竹內昭夫(編)(1990),《新版注釈会社法(14)有限会社》,初版,有斐閣。
3. 大隅健一郎、今井宏(1991),《会社法論上巻》,3版,有斐閣。
4. 大橋光雄(1941),《有限会社法》,3版,有斐閣。
5. 山口和男(2001),《会社訴訟・非訟の実務》,新版,新日本法規。
6. 田中亘(2021),《会社法》,3版,東京大学出版会。
7. 田中誠二(1994),《会社法詳論(下巻)》,三全訂版,勁草書房。
8. 江頭憲治郎、中村直人(編)(2012),《論点体系 会社法 3株式会社Ⅲ》,初版,頁308-309,第一法規。
9. 江頭憲治郎、弥永真生(編),(2011),《会社法コンメンタール〈10〉計算等(1)》,初版,商事法務。
10. 斉藤武、森淳二朗、上村達男(編)(1994),《現代有限会社の判例と理論》,初版,晃洋書房。
11. 浜田道代・久保利英明・稲葉威雄(2013),《【専門訴訟講座⑦】会社訴訟─訴訟・非訟・仮処分─》,初版,民事法研究会。
12. 酒巻俊雄、藤原祥二(1993),《監査役監査・代表訴訟―平成5年改正商法による》,初版,中央経済社。
13. 第一東京弁護士会編(2008),《保全処分の実務-文例の研究》,初版,頁338-339,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
14. 鳥飼重和、高田剛、小出一郎、村瀬孝子(2006),《非公開会社のための新会社法》,新版,商事法務。
15. 新谷勝(2007),《会社訴訟・仮処分の理論と実務》,初版,民事法研究会。
16. 葭田英人(2013),《持分会社・特例有限会社の制度・組織変更と税務》,1版,中央経済社。

(二)期刊論文
1. 大橋昭一(2005),〈会社法の概要〉,《關西大學商學論集》,50巻5號,頁103-116。
2. 正井章筰,(1996)〈株主の帳簿閲覧請求権の行使をめぐる問題点〉,《判例タイムズ》,917期,頁163-174。
3. 藤原俊雄(2005),〈株主の帳簿閲覧権の問題点〉,《判例タイムズ》,1179期,頁106-116。
4. 西山涉、渡部みどり、山田悠貴(2023),〈会計帳簿等の閲覧謄写請求訴訟をめぐる諸問題〉,《判例タイムズ》,1507期,頁18-32。
5. 澤山裕文(2022),〈株主による会社情報の収集に関する近時の判例の動向─会計帳簿閲覧謄写請求権を中心に─〉,《専修大学法学研究所紀要(民事法の諸問題XVI)》,47号,頁31-66。
6. 渡邉千恵子、藁谷恵美(2005),〈類型別会社訴訟シリーズ[東京地方裁判所商事研究会](12)計算書類・株主名簿・会計帳簿等閲覧等請求訴訟〉,《判例タイムズ》,1173期,頁41-67。
7. 山口和男、垣内正(1991),〈帳簿閲覧請求権をめぐる諸問題〔民事判例実務研究〕〉,《判例タイムズ》,745期,頁4-13。
8. 髙木康衣(2009),〈最近の判例における会計帳簿閲覧請求の拒絶をめぐる問題〉,《九州国際大学法学論集》,15巻3号,頁149-176。
9. 片山欽司(1966),〈会社の帳簿閲覧の仮処分〉,《判例タイムズ》,197期,頁96-97。
10. 西山涉、渡部みどり、山田悠貴(2023),〈会計帳簿等の閲覧謄写の仮処分めぐる諸問題〉,《判例タイムズ》,1507期,頁14-17。
11. 西山涉、渡部みどり、山田悠貴(2023),〈計算書類等の閲覧等の仮処分をめぐる諸問題〉,《判例タイムズ》,1509期,頁5-8。

(三)法院裁判
1. 東京高決昭和35年5月2日下級民集11巻5号965頁
2. 東京地判昭和36年3月14日下級民集12巻3号464頁。
3. 浦和地決昭和38年2月15日下級民集14巻2号214頁
4. 東京高決昭和40年4月27日下級民集16巻4号770頁
5. 仙台高判昭和49年2月18日高民集27巻1 号34頁。
6. 岡山地決昭和49年9月7日判時765号100頁
7. 広島高岡山支決昭和49年10月11日判時765号100頁。
8. 福岡地決昭和51年2月4日判時818号91頁。
9. 大阪高決昭和51年4月27日判時836号107頁
10. 仙台高秋田支決昭和54年1月12日判タ387号139頁
11. 大阪高決昭和61年8月15日金融商務761号31頁,LEX/DB文献番号27801534。
12. 高松高判昭和61年9月29日判時1221号126頁。
13. 東京地決平成元年6月22日判タ700号155頁。
14. 大阪高決平成元年12月15日判タ722号269頁。
15. 神戶地決平成2年4月10日,LEX/DB文献番号27807524。
16. 最判平成2年11月 8 日判時1372号131頁。
17. 横浜地裁平成3年4月19日判タ768号227頁。
18. 東京地決平成6年3月4日判時1495号139頁。
19. 名古屋高裁平成8年2月7日判タ938号221頁。
20. 東京高決平成10年8月31日金融商事1059号39頁
21. 大阪地裁平成11年3月24日判タ1063号188頁。
22. 最一小判平成16年7月1日民集58巻5号1214頁。
23. 東京地判平成17年11月 2 日判タ1209号269頁。
24. 東京高決平成19年6月27日金判1270号52頁
25. 東京地判平成19年9月20日判タ1253号99頁。
26. 最一小決平成21年1月15日民集第63巻1号1頁
27. 名古屋地決平成24年8月13日判時2176号65頁
28. 東京高判平成28年 3 月28日金判1491号16頁。

(四)政府資訊
国税庁長官官房企画課(2023),《令和3年度分会社標本調査-調査結果報告-税務統計から見た法人企業の実態》。
-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2740-
dc.description.abstract我國有限公司不執行業務股東擁有監察權,在制度上針對監察權之行使,法並未設有任何的限制,從而導致出惡意股東不當行使監察權查閱公司之帳簿,造成公司及董事之不便,甚至有竊取營業秘密之情事發生。在另一方面,真心欲對公司進行監督之股東,卻往往遭到董事拖延阻撓而無法及時查閱帳簿,顯然現行之監察權無法同時滿足受監督者及被監督者之需求。而在監察權以外,股東尚得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以調查公司有無弊端,然其功能上與監察權中之帳簿查閱權近似,為何在法條規範中卻不將之劃分在監察權內?其能否發揮與帳簿查閱權不同的功能?此外,有限公司監察權全權交給股東行使,權利內容則單單只有股東資訊權,如此是否能符合實際運作之需要?種種疑問,為本文所欲探究之重點。
在比較法上,本文主要以過去日本存在之有限會社制度作為參考之對象。有限會社之監察權與我國不同,交由屬於自由設置性質之監察人所行使,就其監察範圍僅限縮在會計監察,而不及於業務監察,至股東所享有監督公司之權利,日本法上稱作「股東監督是正權」。帳簿查閱權為股東監督是正權其中之一種權利,由於設有查閱理由之限制,可有效避免竊取公司機密或是惡意滋擾之情事發生。對於股東無法及時查閱帳簿,日本法廣泛使用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以避免時間延宕。在帳簿查閱權以外,股東監督是正權亦包含檢查人選任聲請權,但與我國法同樣存在有功能近似之疑慮,此外股東監督是正權尚包含有股東代表訴訟、董事行為制止請求權、解任董事之訴、股東會召集請求權等制度,不單以股東資訊權作為監督之唯一手段。
本文建議仿照日本法,使公司得自由設置之監察人,監察人之監察權限則包含帳簿查閱權、業務財產調查權、代表公司與董事為法律行為之義務,以及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之義務。至現行之監察權,則改劃分為股東監督權,內容包含帳簿查閱權、質詢權、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並加入股東資訊權以外之股東代表訴訟、董事行為制止請求權、解任董事之訴制度。針對現行實務面臨之問題,在帳簿查閱權部分引入日本法之規範,針對股東請求查閱設下查閱理由之限制,而對於股東無法及時查閱之問題,則建議新設立專門處理查閱帳簿之程序以提升效率。就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制度,其與帳簿查閱權難以做出明確功能上之差別,未來可思考是否賦予檢查人新的功能,或是將之與帳簿查閱權合併成同一制度,一元化股東資訊權之制度。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In Taiwan, shareholders of a limited company have the power of audit to supervise the company, and 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on it, which has led to malicious shareholders abusing the power to inspect the company's books and documents, causing inconvenience to the company and the directors(“inspection right”), or even stealing trade secrets. On the other hand, shareholders who genuinely want to supervise the company are often delayed or obstructed by the directors, and are unable to inspect the books and documents timely. Obviously, the power of audit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both the supervisors and the supervised. In addition to the power of audit, shareholders may also request the court to appoint an inspector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ny for irregularities.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the inspector is similar to the inspection right under the power of audit. Why are the right to request the appointment of inspections not classified as part of the power of audit in the law? Can it play a different role from the inspection right? Furthermore, the power of audit of limited company is fully vested in shareholders, with only the shareholders information right. Is this sufficient for practical operations? These questions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On the study on comparative law, the past Japanese limited company system are used as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power of audit in a Japanes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aiwan, vested in supervisors, who are freely appointed by the company. It can only supervise accounting; business supervision is not included. The shareholders' right to supervise the company is known as the "shareholder supervisory rights." These rights also include the inspection right, limited by the need to justify the inspection,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theft of trade secrets or malicious disturbances. To address shareholders' inability to inspect books promptly, Japanese law widely uses provisional dispositions to avoid delays. Apart from the inspection right, shareholder supervisory rights also include the right to request the appointment of inspectors. However, like Taiwanese law, there is a concern over the similarity in function. Additionally, shareholder supervisory rights include shareholder derivative suits, requests to stop directors' actions, lawsuits for the removal of directors, and the right to call shareholder meetings, not just relying on the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right.
The paper suggests adopting the Japanese law, allowing Taiwanese limited companies to freely appoint supervisor whose power of audit would include the inspection right, the right to investigate business and assets, the duty to represent the company in legal actions with directors, and the duty to sue directors. For the current power of audit which vested in shareholders, should be reclassified as shareholder supervisory rights, including the inspection right, inquiry rights, the right to request the appointment of inspectors, and adding systems beyond the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right, such as shareholder derivative suits, requests to stop directors' actions, and lawsuits for the removal of directors. To deal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nowadays, the paper suggests introducing Japanese legal norms in the inspection right, setting restrictions on the reasons for shareholders' requests for inspection, and proposing a specialized process for inspection right to improve efficiency. The system for requesting the court to appoint inspectors may not be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e inspection right. In the future, it is worth considering whether to grant new functions to inspectors or to merge this with the inspection right into a unified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rights system.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4-06-18T16:06:36Z
No. of bitstreams: 0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4-06-18T16:06:37Z (GMT). No. of bitstreams: 0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謝辭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2
第一項 研究範圍 2
第二項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有限公司之監察權 5
第一節 有限公司之概述 5
第一項 外國法下有限公司之興起背景 5
第二項 我國有限公司之沿革 6
第三項 有限公司之特點 7
第四項 有限公司之人合性與資合性 11
第二節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介紹 13
第一項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概述 13
第一款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沿革 13
第二款 無限公司監察權之簡介 14
第三款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性質 15
第二項 監察權行使之要件 21
第一款 當事人 21
第二款 監察權行使之內容-查閱範圍 29
第三款 監察權行使之方式 32
第三項 監察權行使理由之限制 35
第一款 權利濫用禁止原則於監察權行使之適用之內涵 35
第二款 監察權權利濫用抗辯之實務判決分析 37
第三款 小結 41
第四項 監察權行使之成本費用 42
第一款 委任專業人士費用 42
第二款 備置帳冊費用 43
第五項 不配合股東行使監察權之罰則 44
第三節 監察權之及時行使 45
第一項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 46
第一款 選擇定暫時狀態假處分為保全手段之原因 46
第二款 股東應釋明之要件與釋明程度 46
第三款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實務裁判分析 48
第二項 就尚未確定之勝訴判決為假執行 52
第四節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發展動向 56
第三章 少數股東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制度 58
第一節 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之概說 59
第一項 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之制度目的 59
第二項 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之權利性質 60
第二節 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之內容 62
第一項 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之要件 62
第一款 聲請之主體 62
第二款 聲請之相對人 65
第三款 檢查之必要性 65
第二項 檢查之範圍 68
第三項 檢查人之任務與權限 70
第四項 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之程序重點 71
第一款 法院職權探知證據 71
第二款 法院得訊問利害關係人 72
第三款 不服裁定之救濟方式 73
第五項 檢查人之人選 74
第六項 檢查人之報酬 74
第七項 不配合檢查之罰則 75
第三節 與監察權間之關係與功能差異 76
第四章 日本有限會社之監察權與股東監督是正權 81
第一節 有限會社之概述 81
第一項 有限會社之特色 81
第二項 有限會社之人合性與資合性 82
第三項 有限會社之廢除與現況 83
第二節 監察人之監察權 87
第一項 監察人之任意機關性 87
第二項 監察人之資格與選任 89
第三項 監察人之職權內容 90
第一款 會計事項審查及報告義務 92
第二款 會計帳簿查閱權 92
第三款 業務財產調查權 93
第四款 股東會股東提問說明義務 93
第五款 監察報告書作成提出義務 94
第六款 資本確定調查義務 95
第四項 監察人之報酬與監察費用 96
第一款 監察人之報酬 96
第二款 監察所生之費用 97
第五項 監察人之責任 98
第一款 對公司之責任 98
第二款 對第三人之責任 99
第三節 股東之監督是正權 99
第一項 帳簿查閱權 100
第一款 章程及股東名簿查閱權 100
第二款 計算書類及監察報告書查閱權 102
第三款 會計帳簿查閱權 104
第四款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於帳簿查閱權之應用 117
第二項 檢查人選任請求權 120
第三項 股東資訊權以外之權利 126
第一款 股東代表訴訟 127
第二款 董事行為制止請求權 128
第三款 解任董事之訴 129
第四款 股東會召集請求權 131
第四節 結語 132
第五章 有限公司監察權之改進芻議 134
第一節 有限公司內部監督體系之重構 134
第一項 現行制度下監察權性質劃分之再思考 134
第二項 重新設置監察人之內部監督體系 135
第二節 有限公司股東監督權之改進 136
第一項 帳簿查閱權之改進 137
第二項 檢查人選派聲請權之改進 143
第三項 股東資訊權以外制度引入之思考 146
第一款 引入股東代表訴訟 146
第二款 引入董事行為制止請求權 150
第三款 引入解任董事之訴 151
第四款 不引入股東會召集請求權 152
第三節 有限公司監察人之監察權 152
第一項 重行設置監察人之理由 153
第二項 監察範圍 155
第三項 監察權之內容 156
第一款 帳簿查閱權 156
第二款 業務財務狀況調查權 157
第三款 代表公司與董事為法律行為之義務 157
第四款 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之義務 159
第五款 其他不列入監察權中之制度 159
第四項 監察人之資格、報酬與責任 160
第四節 結語 161
第六章 結論 163
參考文獻 169
-
dc.language.isozh_TW-
dc.title論我國有限公司監察權之改進-以日本法為借鏡zh_TW
dc.title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of Audit in Taiwanese Limited Companies: In Comparison of Japanese Law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12-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邵慶平;郭大維zh_TW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Ching-Ping Shao;Ta-Wei Kuoen
dc.subject.keyword有限公司,閉鎖性公司,監察權,監督權,股東資訊權,查閱權,檢查人,zh_TW
dc.subject.keywordLimited Company,Closed Corporation,Power of Audit,Shareholder Information Right,Inspection Right,Inspector,en
dc.relation.page179-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401125-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限校園內公開)-
dc.date.accepted2024-06-12-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法律學系-
顯示於系所單位:法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12-2.pdf
授權僅限NTU校內IP使用(校園外請利用VPN校外連線服務)
2.43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