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548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王皇玉(Huang-Yu W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Jhe-Lun Y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游哲綸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3-03-19T23:17:18Z | - |
dc.date.copyright | 2022-09-30 | |
dc.date.issued | 2022 | |
dc.date.submitted | 2022-09-26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氏筆畫及字母順序排列)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Arndt Sinn(等著),吳俊毅(編)(2017),《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新學林。 王文杰(等著),楊雲驊、王文杰(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 王皇玉(2016),《刑法總則》,修訂2版,新學林。 甘添貴(2019),《刑法各論(上)》,修訂五版,三民。 古承宗(2019),《刑法的象徵化與規制理性》,修訂2版,元照。 何萍(2005),《中國洗錢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兼與歐盟反洗錢制度比較研究》,上海人民。 林山田(2006),《刑法各罪論(下冊)》,五版,自版。 林山田、林東茂(等著)(2020),《犯罪學》,修訂六版,三民。 林鈺雄(2017),《刑事訴訟法(上冊)》,8版,新學林。 林東茂(1996),《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 林東茂(2002),《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二版,五南。 李佳玟(2009),《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元照。 李聖傑、潘怡宏(編譯)(2019),《德國刑法典》,二版,元照。 李傑清(2006),《洗錢防制的課題與展望》,法務部調查局。 馬躍中(2017),《經濟刑法:全球化的犯罪抗制》,二版,元照。 許澤天(2018),《刑法各論(一):財產法益篇》,2版,新學林。 黃榮堅(1999),《刑罰的極限》,初版,元照。 黃榮堅(2006),《基礎刑法學(上)》,三版,元照。 黃榮堅(2006),《基礎刑法學(下)》,三版,元照。 陳子平(2019),《刑法個論(上)》,四版,元照。 陳志龍(1990),《法益與刑事立法》,初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部。 曾淑瑜(2000),《刑法分則問題研析(二)》,翰蘆圖書。 熊琦(2009),《德國刑法問題研究》,元照。 蔡虔霖(1997),《洗錢防制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 謝立功(1999),《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鍾宏彬(2012),《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元照。 二、 書之篇章 王乃彥(2015),〈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之洗錢罪規範與我國現行法制的比較考察〉,收於:法務部廉政署(編),《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3-324,法務部廉政署。 古承宗(2017),〈洗錢刑法的正當性依據〉,收於:吳俊毅(編),《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追訴犯罪》,頁263-307。 李聖傑(2017),〈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收於:楊雲驊、王文杰(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33-50,元照。 許恒達(2017),〈洗錢防制新修正沒收規定之檢討〉,收於:吳俊毅(編),《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追訴犯罪?》,頁215-262,新學林。 許恒達(2018),〈評析特殊洗錢罪的新立法〉,收於: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1)》,頁95-117。 戚仁俊(1995),〈洗錢犯罪立法之研究—以金融機構立法規制探討為中心〉,收於: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商法專論: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壽論文集》,頁295-342,元照。 楊雲驊、林麗瑩(2017),〈洗錢犯罪不法所得之沒收〉,收於:楊雲驊、王文杰(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51-80,元照 蔡佩玲(2016),〈洗錢防制法新法修正重點解析〉,收於:楊雲驊、王文杰(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3-32。 三、 期刊論文 Joachim Vogel(著),馬躍中(譯)(2010),〈洗錢-一個全歐洲協調一致的刑法構成要件〉,《軍法專刊》,56卷5期,頁189-200。 Werner Beulke(著),吳俊毅(譯),〈德國刑事訴訟程序辯護人的功能及地位─至今仍具話題性的一個爭論 〉,《高大法學論叢》,6卷1期,頁59-81。 王乃彥(2008),〈洗錢罪的保護法益與體系地位—以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為主題〉,《檢察新論》,3期,頁305-325。 王正嘉(2018),〈日本洗錢犯罪相關規定與國際趨勢〉,《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16期,頁22-31。 王效文(2007),〈贓物罪的處罰理由、構成要件與修正建議〉,《月旦法學雜誌》,145期,頁246-256。 王皇玉(2004),〈論施用毒品行為之犯罪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3卷6期,頁39-76。 王皇玉(2005),〈論販賣毒品罪〉,《政大法學評論》,84期,頁225-275。 王皇玉(2013),〈洗錢罪之研究–從實然面到規範面之檢驗〉,《政大法學》評論,132期,頁215-260。 尤伯祥(2006),〈洗錢防制法,不斷產生新興法律問題的法律〉,《律師雜誌》,頁2-6。 古承宗(2020),〈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與抽象危險〉,《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24期,頁1-44以下 。 吳俊毅(2008),〈辯護人是實行洗錢罪的高危險群? 〉,《檢察新論》,3期,頁282-298。 李聖傑(2004),〈洗錢罪在刑法上的思考〉,《月旦法學雜誌》,115期,頁44-55。 李聖傑(2017),〈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收於:楊雲驊、王文杰(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33-50。 李傑清(2006),〈論我國律師收受源自重大犯罪所得之報酬是否成立洗錢罪〉,《律師雜誌》,320期,頁26-40。 李秉錡(2018),〈分析洗錢犯罪之構成要件-兼評數則交付帳戶案件之判決〉,《檢察新論》,24期,頁100-115。 李秉錡(2019),〈探討提款車手應如何適用洗錢防制法──評六件高等法院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79期,頁67-80。 宋皇志、吳婕華(2021),〈虛擬貨幣之法律性質與監理規範〉,《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17期,頁133-211。 呂秉翰(2008),〈風險與安全-第二現代語境下的論述〉,《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8卷1期,頁69-77。 吳天雲(2005),〈律師收受辯護報酬是否該當洗錢罪之界限〉,《全國律師》,9卷7期,頁95-106。 吳俊毅(2011),〈我國妨害刑事司法罪基本構成要件之研究-以現行刑法第 164 條與第 165 條為中心〉,《法學叢刊》,56卷1期,頁83-106。 林志潔(2016),〈兆豐案天價罰款的啟示─美國反洗錢法的重點與金融業應有的作為〉,《月旦法學雜誌》,259期,頁34-48。 林志潔(2019),〈洗錢防制法中人頭帳戶案件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294期,頁62-66。 林東茂(1996),〈德國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37卷3其,頁1-64。 林育賢(2021),〈詐欺集團提款車手之論罪與沒收-兼論實務見解之新發展〉,《司法新聲》,136期,頁50-60。 林鈺雄(2000),〈論罪疑唯輕原則〉,《律師雜誌》,255期,頁60-81。 林鈺雄(2021),〈經濟刑法:第一講-一般洗錢罪之行為類型-評析洗防法第 2 條〉,《月旦法學教室》,224期,35-51。 林漢堂(2009),〈論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防制洗錢之法律責任─以洗錢防制法第七條、第八條罰則規定之探討為主〉,《成大法學》,18期,頁193-241。 林臻嫻(2020),〈詐欺集團車手與洗錢罪-評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1744 號刑事判決〉,《國會季刊》,48卷1期,頁54-75。 林臻嫻(2021),〈從 108 台上大 3101 號裁定談防制「人頭帳戶」之修法建議〉,《國會季刊》,49卷2期,頁83-104。 馬躍中(2008),〈德國洗錢刑法之立法演進及其發展趨勢—兼論歐盟反洗錢刑事立法及其分析〉,《九十六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頁46-82。 馬躍中(2009),〈兩岸洗錢刑事立法之比較研究—刑法全球化的思考〉,《財產法暨經濟法》,19期,頁115-149。 張哲源(2006),〈律師之法律地位與獨立性原則-德國暨歌陸發展概況〉,《玄奘法律學報》,5期,頁141-178。 徐偉群(2022),〈有罪產生器-提供人頭帳戶如何構成詐欺罪/洗錢罪幫助犯?〉,《台灣法律人》,8期,頁41-49。 徐昌錦(2017),〈新修正洗錢防制法之解析與評釋:從刑事審判之角度出發〉,《司法周刊》,1851期,頁1-25。 徐萃文(1992),〈國內外洗錢法令之淺介〉,《台灣經濟金融月刊》,28卷6期,頁32-37。 許恒達(2011),〈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197期,頁134-151。 許恒達(2017),〈新聞自由與記者的侵犯隱私行為:以業務上正當行為的解釋為中心〉,《國立臺灣大法學論叢》,46卷2期,頁589-664。 許恒達(2019),〈評新修正洗錢犯罪及實務近期動向〉,《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特刊,頁1435-1502。 許恒達(2021),〈收受、持有、使用洗錢罪之解釋疑義〉,《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27期,頁1-58。 許恒達(2021),〈人頭帳戶提供者的洗錢刑責-評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 3101 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319期,頁6-24。 許恒達(2022),〈洗錢未遂罪的著手實行時點:評最高法院 110 年台上字第 2073 號刑事判決〉,《當代法律》,創刊號,頁12-117。 許福生(1999),〈無被害人犯罪與除罪化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4期,頁287-315。 張明偉(2019),〈妨害司法罪之探討-以美國聯邦法制為借鏡〉,《軍法專刊》,65卷2期,頁1-29。 陳志龍 (1988),〈刑法的法益概念(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頁117-173以下 陳志龍(2007),〈罪疑唯有利於被告原則與選擇確定〉,《法學叢刊》,52卷1期,頁1-62。 陳新民(2007),〈一個新的立法方法─論「綜合立法」的制度問題〉,《法令月刊》,51卷10期,頁137-161。 陳麗娟(2020),〈歐盟洗錢防制法規發展現況之研究〉,《萬國法律》,234期,頁89-111。 黃士元(2021),〈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 3101 號裁定評釋-兼論重大過失洗錢罪之修法建議(一)〉,《法務通訊》,3061期,頁4-6。 黃士元(2021),〈108 年度台上大字第 3101 號裁定評釋-兼論重大過失洗錢罪之修法建議(二)〉,《法務通訊》,3062期,頁3-5。 黃士元(2022),〈譯介 德國 2021 年《刑法打擊洗錢改革法案》立法理由-以刑法第 261 條洗錢罪為中心〉,《國會季刊》,50卷1期,頁27-67。 黃宗旻(2019),〈法益論的侷限與困境:無法發展立法論機能的歷史因素解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1期,頁159-210。 黃榮堅(1999),〈刑法妨害風化罪章增修評論〉,《月旦法學雜誌》,51期,頁81-92。 黃國瑞(2014),〈法益論之解構〉,《輔仁法學》,48期,頁257-299。 楊雲驊(2019),〈提供人頭帳戶與洗錢罪〉,《月旦法學雜誌》,294期,頁56-61。 詹德恩(2000),〈淺談地下通匯與洗錢關聯性(一)〉,《法務通訊》,2009期,頁3-6。 廖尉均(2003),〈從洗錢罪之刑罰根據論洗錢防制法之修正方向〉,《刑事法雜誌》,47卷4期,頁71-89。 蔡佩芬(2003),〈成立贓物罪不受限於前行為侵害財產法益〉,《律師雜誌》,291期,頁92-104。 蔡佩玲(2019),〈金流秩序-國際躍升新規範〉,《台灣國際法學刊》,15卷2期,頁71-75。 蔡聖偉(1993),〈著手實行之認定(上)〉,《軍法專刊》,39卷10期,頁22-27。 蔡聖偉(2014),〈刑法上的對應原則〉,《月旦法學雜誌》,227期,頁10-30。 鄭逸哲(2008),〈「法益刑法」概念下的「構成要件」和「構成要件適用」〉,《軍法專刊》,54卷6期,頁103-114。 薛智仁(2013),〈肇事逃逸罪之保護法益/最高院 99 台上 4045 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36期,頁182-193。 薛智仁(2017),〈變遷中的肇事逃逸罪—評最高法院104年度臺上字第2570號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149期,頁221-281。 薛智仁(2020),〈2019 年刑事法實務回顧:詐欺集團的洗錢罪責〉,《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9卷特刊,頁1623-1665。 謝立功(1999),〈我國防制洗錢法制之省思〉,《律師雜誌》,239期,頁57-69。 謝立功(1999),〈防制洗錢與追查重大犯罪之關聯性〉,《刑事法雜誌》,43卷5期,頁33-72。 謝庭晃(2008),〈贓物罪的保護法益與客觀要件的解釋〉,《華岡法萃》,41期,頁107-137。 謝煜偉(2021),〈簡評 2021 年新修肇事逃逸罪〉,《月旦法學教室》,227期,頁24-29。 謝煜偉(2016),〈風險社會中的抽象危險犯與食安管制-「攙偽假冒罪」的限定解釋〉,《月旦刑事法評論》,1期,頁70-90。 藍家瑞(2010),〈歐洲理事會「關於洗錢、搜查、扣押和沒收犯罪收益公約」〉,《九十九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頁98-123。 蘇南桓(1998),〈什麼是洗錢?如何「洗」?─黑白變臉不是奇蹟〉,《法律與你》,頁28-39。 四、 研討會論文 孫國祥(2010年7月),〈非傳統安全視角的毒品問題與實證毒品政策之探討〉,發表於:《 2010非傳統安全──反洗錢、不正常人口移動、毒品、擴散」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臺北。 姚佑軍(2019),《論兒少色情管制之正當性》,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彥(2010年7月),美國毒品問題與歐巴馬反毒政策,發表於:《 2010非傳統安全──反洗錢、不正常人口移動、毒品、擴散」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臺北。 五、 學位論文 王麗芳(2002),《洗錢暨防制洗錢相關法律責任之省思∼兼論美國九一一事件後防制洗錢之新發展》,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尚儒(2011),《論洗錢罪之保護法益》,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高志明,《刑法法益概念學說史初探─以德國學說為主》,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黃云宣(2012),《論所謂「洗錢罪」(洗錢防治法第11條第1、2項)》,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黃國書(2010),《論贓物罪》,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葉寒柏(2008),《論贓物罪之立法目的:對妨礙追索權之質疑與辯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含雅(2019),《特殊洗錢罪之研究 -以澳洲法制之合理轉化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蔡孟遑(2018),《論提供人頭帳戶者之刑事責任—以批判幫助詐欺罪之實務見解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蔡宥祥(2019),《固有與特殊洗錢罪之比較研究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 賴昭彤(2018),《洗錢罪之解釋與判決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 網路資料 孔德廉(2020),《博弈代工轉向洗錢代工,奕智博如何一週洗白50億?》,載於:https://www.twreporter.org/a/online-gambling-industry-money-laundering-wisbet 吳景欽(2020),《陳明文沒事 洗錢防制有事》,載於: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406000588-260109?chdtv 美國在台協會(1997),《文獻篇: 一九九六年國際毒品管制策略報告台灣部份》,載於: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zh/officialtext-bg9712.html 陳一姍(2016),《兆豐銀為何被罰57億?》,載於: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7992 貳、 英文部分 一、 書籍 Baldwin, F. N. -J, &.Munro, R. J. (1994). Money Laundering, Asset Forfeitur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mes, Thomson Reuters. Hopton, D. (2006). Money Laundering:A Concise Guide For All Business, Routledge. Muller, W. H., & Kälin, C. H., & Goldsworth, J. G. (2007), Anti-money laundering : international law and practice, Wiley. Rider, B. K., & Ashe, M. (1996). Money Laundering Control, Semantic Scholar. Reuter, P., & Truman, E. M. (2004). Chasing Dirty Money: The Fight Against Money Laundering,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tessens, G. (2002). Money Laundering -A New Inter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Mod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ger, B. (2007). The Scale And Impacts Of Money Laundering, Edward Wlgar. 二、 期刊論文 Adams, W. (1993),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Banks in Avoiding Criminal, Civil, and Forfeiture Liability in Money Laundering Cases. Alabama Law Review, 44(3), 669-701. Irvine, M. R., & King, D. R. (1987). The Money Laundering Control Act of 1986: Tainted Money and the Criminal Defense Lawyer. Mcgeorge Law Review, 19, 171-192 . Levi, M., & Reuter, P. (2006), Money Laundering. Crime and Justice, 34(1), 289-375. Unger, B., Hertog, J. (2012). Water Always Finds Its Way: Identifying New Forms Of Money Laundering.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57, 287-304. Weinstein, A. K. (1988). Prosecuting Attorneys for Money Laundering: A New and Questionable Weapon in the War on Crime.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51, 369-386. 三、 網路資料 Bencivenga, M. (2019, May 25). The Simple Yet Brilliant Way El Chapo Guzman Was Laundering Enormous Sums Of Money Using Gold Bars And FedEx…. Celebrity Net Worth. https://www.celebritynetworth.com/articles/billionaire-news/sinaloa-cartel-led-by-notorious-drug-lord-el-chapo-spun-drug-money-into-gold/ Buddy T (2020, Sep 15). How Drug Use Affects Our Society. Very Well Mind.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are-the-costs-of-drug-abuse-to-society-63037 Chen, J. (2020, Apr 6). Back-to-Back Loan. Investopedie. https://www.investopedia. com/terms/b/backtobackloan.asp Kenton, W. (2020, Mar 7). Bank Secrecy Act (BSA). Investopedia.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b/bank_secrecy_act.asp 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rihuana and Drug Abuse. History of Alcohol Prohibition. Schaffer Library Of Drug Policy. https://www.druglibrary.org/schaffer/library/studies/nc/nc2a.htm Rosen Law Firm. Consent Orders for Child Custody- How to avoid court with an uncooperative ex. https://www.rosen.com/childcustody/consent-order/ Turner, J. (2020, Jul 16). What Is A Consent Order And Why Do I Need One ?. Ashford. https://www.ashfords.co.uk/news-and-media/general/what-is-a-consent-order-and-why-do-i-need-one 參、 德文部分 一、 書籍 Bausch, O./ Voller, T. (2014). Geldwäsche-Compliance Für Güterhändler,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Herzog, F. (2018). Geldwäschegesetz (GwG) (3 Aufl.), C. H. Beck. Forthauser, R. (1992). Geldwäscherei de lege lata et ferenda, VVF. Leip, C.(1995). Der Straftatbestand der Geldwäsche (2. Aufl.). Berlin. Herzog, F./ Mülhausen, D. (2006). Geldwäschebekämpfung und Gewinnabschöpfung, C. H. Beck. 二、 註釋書 Joecks, W. (Hrsg)/ Miebach, K. (Hrsg) (2021). 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4. Aufl., Bd. 4), C. H. Beck. Kindhäuser, U./ Neumann, U./ Paeffgen, U. (2017). Strafgesetzbuch (5. Aufl.), Nomos. Rudolphi, H. J./ Horn, E./ Samson, E./ Günther, H. L./ Wolter, J. (Hrsg) (2012), SK-StGB :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8. Aufl., Bd. 4), Carl Heymanns. 三、 網路資料 Dana Grigorcea (2009). Das Ende der Milieufarbe Rot, Neue Zürich Zeitung. In: https://www.nzz.ch/farben_millieu_bordell_zuerich-1.3040563?reduced=true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548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為與國際組織及公約接軌,強化洗錢防制機制,並挽回過去APG相互評鑑成績不佳的頹勢,2016年我國洗錢防制法大幅修正,大量參酌國際公約及外國立法例洗錢罪亦在當年的修正範圍。不過,修正後的洗錢罪、以及新增訂的特殊洗錢罪,是否能夠達到立法者預設的目標,規範結構是否背離其法益保護目的,關於洗錢的學術討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本文擬從洗錢的概念及國際上法制化的歷史出發,同時回顧既有的相關文獻,以更好的理解洗錢行為的本質及不法內涵。在確立洗錢罪的保護法益,在修法後依然是國家刑事司法權的運作後,即以此為基礎剖析一般洗錢罪,以及特殊洗錢罪的構成要件,並進一步探討現行法在實務爭議案件,包含「提供人頭帳戶」、「車手取款」與「律師收受辯護報酬」中應如何適用。最終本文將提出初步的修法建議,以及對現行法的反思。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In order to align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conventions, strengthen the money laundering prevention mechanism, and recover from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APG Mutual Evaluation in the past, our Money Laundering Control Act (MLCA) was substantially amended in 2016 with extensive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the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was included in the the amendment. Academic discussions about whether the amended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paragraph 14 MLCA), as well as the new special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paragraph 15 MLCA), can achieve the legislative goals and whether the legislative structure deviates from its purpose of protecting legal interests, have sprung up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look at the concept of money laundering and the history of its legalization in different nations, while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money laundering and its illicit connotations. After establishing that the legal interest of money laundering remains the mechanism of criminal justice after the amendm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and special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 then further explore how the current law should be applied to controversial cases in practice, including 'provision of dummy accounts', 'money mule' and 'Attorney receiving proceeds of crime as remuneration”. Ultimately, 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preliminary proposals for legislative amendment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law.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3-03-19T23:17:1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2309202212512800.pdf: 2567342 bytes, checksum: 42badd56dc277f5832ced54a41a42487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洗錢的概念與法制化 8 第一節 何謂洗錢 8 第一項 洗錢的由來 8 第二項 洗錢的概念與基本要素 11 第一款 洗錢的概念 11 第二款 洗錢的基本要素 12 第一目 洗錢的客體 13 第二目 洗錢的行為 14 一、階段化的洗錢手法 14 二、階段化模式的缺失 24 第二節 反洗錢法制的建立 26 第一項 法制化的先鋒–美國 26 第二項 英國反洗錢的刑事立法 30 第三項 德國洗錢罪的制定與修正 33 第一款 洗錢罪的制定 34 第二款 洗錢罪的修法歷程 35 第三節 相關國際規範介紹 39 第一項 聯合國反毒公約 40 第二項 巴勒摩公約 42 第三項 FATF四十項建議 43 第四項 歐洲相關公約與指令 45 第一款 史特拉斯堡公約與華沙公約 45 第二款 反洗錢指令與洗錢刑法指令 46 第三章 洗錢罪的不法內涵 51 第一節 洗錢防制法的立法沿革 51 第一項 立法背景 51 第二項 重要修正內容 53 第一款 2003年、2007年修法要點 53 第二款 2016年修法要點 55 第一目 修正洗錢行為的定義與法定刑度 56 第二目 放寬前置犯罪的適用範圍 57 第三目 修正犯罪所得之認定標準 58 第四目 增訂特殊洗錢罪 59 第五目 增訂洗錢沒收與擴大沒收規定 60 第六目 重要條文修正對照表 61 第三款 2018年修法要點 68 第二節 洗錢罪的保護法益 69 第一項 法益的概念與功能 69 第一款 構成要件解釋的指導功能 71 第二款 實質犯罪的決定功能 72 第三款 刑事立法的批判功能 73 第一項 一般洗錢罪的保護法益 74 第一款 既有學說與實務見解 74 第一目 實務見解 74 一、2016年修法前 75 二、2016年修法後 76 第二目 學說見解 79 一、保障受害人返還請求權的觀點 79 二、保障前置犯罪侵害法益的觀點 83 三、妨害國家刑事司法權的觀點 85 四、保護經濟與金融秩序的觀點 86 五、內部安全的保障 89 六、多重法益的觀點 90 第二款 本文見解 92 第一目 經濟、金融秩序並非洗錢罪的保護法益 96 第二目 以妨害國家刑事司法為中心 101 第二項 特殊洗錢罪的保護法益 106 第四章 洗錢罪的解釋與適用 109 第一節 一般洗錢罪的解釋 109 第一項 洗錢客體 109 第二項 洗錢行為 111 第一款 規範結構與三階段模式 111 第二款 各款洗錢行為的解釋 113 一、 掩飾或隱匿型洗錢 114 二、 移轉或變更型洗錢 116 三、 收受、持有或使用型洗錢 119 第三項 洗錢故意 123 第二節 特殊洗錢罪的解釋 125 第一項 問題的根源 125 第一款 澳洲的一般洗錢罪 126 第二款 澳洲的特殊洗錢罪 127 第二項 構成要件的解釋疑義 129 第三項 可能的解決方法 133 第三節 實務爭議案件的適用 136 第一項 車手取款的洗錢刑責 136 第一款 實務見解 136 第二款 本文看法 139 第二項 提供人頭帳戶的洗錢刑責 142 第一款 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101號刑事裁定 144 第一目 案例事實及爭點 144 第二目 大法庭見解 145 第二款 本文看法 147 第一目 關於洗錢行為的著手時點 149 第二目 是否成立一般洗錢罪的正犯 151 第三目 是否成立一般洗錢罪的幫助犯 154 第三款 重大過失洗錢罪與人頭帳戶的反思 156 第三項 律師收取辯護報酬的洗錢刑責 158 第一款 爭議源起 158 第二款 學說見解 161 第一款 本文看法 163 第五章 總結 167 第一節 洗錢行為 168 第二節 特殊洗錢罪 168 第三節 爭議案件的法律適用 170 第一項 取款車手與人頭帳戶 170 第二項 律師收受辯護報酬 171 附件一 173 參考文獻 17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論一般洗錢罪與特殊洗錢罪 | zh_TW |
dc.title | A Review on Money Laundering and Special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1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許恒達(Heng-da Hsu),李聖傑(Sheng-chieh Lee) | |
dc.subject.keyword | 洗錢行為,保護法益,一般洗錢罪,特殊洗錢罪,洗錢防制法,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money laundering,legal interest,money laundery offense,special money laundering offense,money laundering act, | en |
dc.relation.page | 187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203894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22-09-27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dc.date.embargo-lift | 2022-09-30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法律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U0001-2309202212512800.pdf | 2.51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