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844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茂生(Mau-Sheng Lee) | |
dc.contributor.author | Su-Li Li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淑俐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7-11T14:57:24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5-02-13 | |
dc.date.copyright | 2020-02-13 | |
dc.date.issued | 2020 | |
dc.date.submitted | 2020-02-06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王澤鑑(2000)。《民法總則》,增訂版。台北:自刊。 2.甘添貴(2019)。《刑法各論(上冊)》。台北:自刊。 3.江朝國(2002)。《保險法規彙編》。台北:元照。 4.江朝國(2009)。《保險法基礎理論》,五版。台北:瑞興。 5.汪信君、廖世昌(2015)。《保險法理論與實務》,三版。台北:元照。 6.林山田(1987)。《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再版。台北:自刊。 7.林山田(1989)。《刑法特論(上)》。台北:三民。 8.林山田(2005)。《刑法通論(上冊)》,增訂九版。台北:自刊。 9.林山田(2006)。《刑法各罪論(上冊)》。台北:元照。 10.周愫嫻(2006)。《保險詐欺入罪化可行性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11.施文森(2013)。《保險法論文(第三集)》。台北:元照。 12.陳雲中(2002)。《保險學》,五版。台北:五南。 13.葉啟洲(2015)。《保險法實例研習》,四版。台北:元照。 14.劉宗榮(2011)。《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自刊。 15.劉宗榮、姚志明(2014)。《民法(財產法篇:總則、債、物權)》。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16.曾淑瑜(2017)。《刑法分則實例研習--個人法益之保護》。台北:三民。 17.鄭成明、蕭和保、李嘯川、陳榮鑫、陳新宇、廖仕梅(2002)。《中外保險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北京:知識產權。 18.趙秉志(2001)。《金融詐騙罪新論》。北京:人民法院。 19.劉建(2008)。《金融刑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二)期刊論文 1.江朝國(2000)。〈保險法第六十四條據實說明告知義務之探討--以第六十四條第三項二年除斥期間之適用為中心〉,《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 2.汪信君(2012)。〈保險契約存續期間違反誠信原則行為之規範與契約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113期。 3.汪信君(2015)。〈保險詐欺與契約效力--日本與英國保險法制之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242期。 4.陳炫宇(2014)。〈英日保險詐欺索賠法制比較研究-兼評我國保險法相關建議修正條文〉,《東吳法律學報》,26卷2期。 5.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2017)。〈焦慮症未告知醫療險被解約合理嗎?〉,《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第338期。 6.葉啟洲(2011)。〈拖延申請保險給付與權利濫用/高院99保險上更(一)4〉,《台灣法學雜誌》,182期。 7.葉啟洲(2013)。〈肇事逃逸之免責條款、隱藏性義務與保險人之說明義務〉,《台灣法學雜誌》,229期。 8.葉啟洲(2014)。〈簡易人壽保險中要保人之告知義務與保險人解除權之除斥期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3年度保險上易字第4號評析〉,《保險專刊》,第30卷第4期。 9.饒瑞正(2002)。〈保險法最大善意原則之辨正〉,《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 10.饒瑞正(2003)。〈論保險契約之特約條款及其內容之控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 11.邵之雋,楊琇晶(2018)。〈我國當今人壽保險詐欺型態與防制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54期。 12.陳豐年(2012)。〈保險詐欺防治對策:從保險人角度出發〉,《萬國法律》,第183期。 13.蕭文華(1980)。〈從社會型態發展傾向論如何遏風保險犯罪〉,《壽險季刊》,第36期。 14.劉政明(1996)。〈國際保險詐欺協會簡介〉,《壽險季刊》,第101期。 15.李福添(2002)。〈剖析保險詐欺成因與防制對策〉,《壽險季刊》。 16.劉幸義(2002)。〈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防止結果義務〉,《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 17.林東茂(2005)。〈不作為詐欺一評最高法浣九三年台上字第五六七八號判決一〉,《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9期。 18.黃晶晶、廖俊男(2008)。《日本保險公司之經營經驗》,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56輯。 19.洪漢周(2008)。《保險詐欺犯罪與偵查實務之研究》,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第2版。 20.周愫嫻、張耀中(2006)。《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9)》,法務部保護司。 (三)學位論文 1.陳添壽(2008)。《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保險詐欺防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組碩士論文,台北。 2.陳炫宇(2013)。《保險詐欺防範法制之研究-以人身保險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嘉義。 3.張雍制(1998)。《經濟詐欺的規範與偵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4.鄭丰宓(1996)。《論保險詐欺之刑事責任》,國立中興大學法律論文,台中。 5.潘穩中(2013)。《從保險契約法之觀點論保險詐欺之防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6.簡美惠(2003)。《從我國法院判決論保險詐欺之態樣、成因、特徵與防制之道》,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7.張訓敏(2008)。《保險詐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台北。 8.洪均暢(2009)。《保險詐欺之詮釋與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9.蕭俊龍(2007),《經濟犯罪之研究-以保險詐欺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四)網路資源 1.中華民國保險代理人商業同業公會網站,網址http://www.ciaa.org.tw。 2.李欣宜(2015),一次搞懂大數據(上),《數位時代》,第251期。可於數位時代網站查詢,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Ie/35807/bn-2015-03-31-151014-36。 3.法源法律網,網址http://www.lawbank.com/tw。 4.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law.fsc.gov.tw/law。 5.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網站,網址http.//www.iafi.org.tw 6.「國泰人壽真全方位傷害保險要保書」;「和泰產險汽車貨物運送人責任保險條款」;「兆豐產物汽車旅客責任保險條款」;「和泰產物汽車雇主責任保險條款-營業用」;「兆豐產物汽車經銷商綜合保險-竊盜損失險條款(自用)」;「明台產物限額車對車碰撞損失保險條款」。可於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網站查詢,網址http://inspr0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 7.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暨犯罪防治中心,網址http://www.iafi.org.tw/TW/home/Default.asp。 8.對抗保險詐欺聯盟,網址http://www.insurancefraud.org。 9.美國國家保險犯罪局,網址http://www.nicb.org。 10.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網址https://law.judicial.gov.tw。 11.中國保監管理委員會,網址http://bxjg.circ.gov.cn 二、英文文獻 (一)期刊論文 1.AysegulBugraandRobMerkin,'Fraud'andFraudulentClaims(2012),125JournaloftheBritishInsuranceLawAssociation,P.3-22. (二)網路資源 1.LawCommission&ScottishLawCommission,InsuranceContractLaw:BusinessDisclosure:Warranties:Insurers'RemediesforFraudulentClaims:andLatePayment,LawComNo353/ScotLawComNo238(July2014),http://www.lawcom.gov.uk/project/insurance-contract-law-business-disclosure-warranties-insurers-remedies-for-fraudulent-claims-and-late-payment/#related. 2.LawCommission&ScottishLawCommission,ReformingInsuranceContractLaw,IssuesPaper7:TheInsured'sPost-ContractDutyofGoodFaith(July2010),http://www.lawcom.gov.uWwp-content/uploads/2015/06/1CL7_Insureds_Duty_ofGoodFaith.pdf. 3.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InsuranceSupervisors(IAIS),Nov.2015,InsuranceCorePrinciples,https://www.iaisweb.org/page/supervisory-material/insurance-core-principle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844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近年來隨著人民保險率的增高,人民對保險制度的依存度也日漸增加。而卻常在傳播媒體發現常有民眾利用保險詐欺來不當得利。
保險詐欺會破壞保險制度的穩定及使保險公司賠錢受害,更重要的事破壞保險制度,使的保險理賠率升高、保險費提高,受害者則是全體投保的民眾。目前我國致力於保險詐欺的防制,尤其成立了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治中心,其與交通部公路總局合作失竊車輛通報系統後,產險理賠大為降低。 本文會先檢視各國防制保險詐欺之現況、立法規定,從而檢討我國防制保險詐欺之現況、立法規定之有效性與缺失,並希冀能分析出降低保險詐欺行為發生之建議。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surance rate, people's dependence on the insurance system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it is often found in the media that people often use insurance fraud to make unjust gains.
Insurance fraud will destroy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urance system and make the insurance company lose money. More importantly, it will destroy the insurance system, increase the insurance claim rate and premium. The victims are all the people who insure. At present, China is committed to the prevention of insurance fraud,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nsortium legal person insuranc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After cooperating with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Highway of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theft vehicle notification system, property insurance claims have been greatly reduced.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egislative provisions of various countries to prevent insurance fraud, so a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revention of insurance fraud, the effectiveness and deficiencies of legislative provisions, and hope to analyze the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surance fraud.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7-11T14:57:2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9-P06E42010-1.pdf: 1641517 bytes, checksum: 24d30a386e7865b27f8c7f9b43ed57b7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保險詐欺之定義與類型 6 第一節 保險詐欺之定義 6 第二節 成立保險詐欺之要件 8 第三節 保險詐欺之類型 14 第四節 小結 17 第三章 各國保險詐欺防制策略與比較立法 18 第一節 美國 18 第二節 英國 22 第三節 日本 27 第四節 中國大陸 31 第五節 小結-綜合評析 38 第四章 我國保險詐欺立法規定與實例研究 42 第一節 我國保險詐欺之立法規定 42 第二節 人身保險部分 53 第三節 財產保險部分 60 第五章 保險詐欺之防制措失與建議 69 第一節 落實社會法治教育方面 69 第二節 強化保險組織功能方面 70 第三節 保險業者方面 71 第四節 利用大數據科技管理 74 第五節 法律方面 74 第六節 結語 75 參考文獻 77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論保險詐欺之預防 | zh_TW |
dc.title | A study on anti-insurance fraud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8-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coadvisor | 汪信君(Hsin-Chun Wang)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蔡英欣(Ying-Hsin Tsai),謝煜偉(HSIEH, Yu-Wei) | |
dc.subject.keyword | 保險理賠,保險公司,保險法,保險詐欺,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Insurance Claims,Insurance company,Insurance Law,Insurance fraud, | en |
dc.relation.page | 77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00036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20-02-06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進修推廣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zh_TW |
dc.date.embargo-lift | 2025-02-13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9-P06E42010-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6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