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34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蔡惠如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7-01T08:20:29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7-01T08:20:29Z | - |
dc.date.issued | 1998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書目 一、古籍(按四部分類排序)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民72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 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 年要綠。臺北:文海,民57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 豐,民74年。 (宋)程俱。麟臺故事。四部叢刊續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 館,民55年。 (宋)吳自牧。夢梁錄。王民信編。宋史資料萃編第四輯。台 北:文海書局,民70年。 (宋)西湖老人等。西湖老人繁錄。宋史資料萃編第三輯。台 北:文海書局,民70年。 (宋)耐得翁。都成紀勝。宋史資料萃編第三輯。臺北:文海書 局,民70年。 (宋)周密。武林舊事。宋史資料萃編第三輯。臺北:文海書 局,民70年。 (宋)潛說友慕修,(清)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據清道光10 年重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第49號。臺北:成文出版 社,民59年。 (宋)周淙撰。乾道臨量立。據清光緒4年重刊本影印。中國方志 叢書第4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民59年。 (宋)潛說友撰•(清)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宋元地方誌叢 書第7冊。臺北:大化書局,民67年。 (宋)周淙撰。整道咸安志。宋元地方誌叢書第8冊。臺北:大 化書局,民67年。 (宋)施鍔撰。淳祐臨安志。宋元地方誌叢書第8冊。臺北:大 化書局,民67年。 (宋)晁公武。郡齊讀書志。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7 年。 (宋)陳振孫。。直齊書錄解題。臺北:鼎暢快文書局,民57年。 (元)脫脫。宋史。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民69年。 (元)馬端臨。名獻通考。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民72年。 (清)沈翼機等纂。浙江通志。中國省志彙編。臺北:華文書 局,民56年。 (清)龔嘉俊等纂。杭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書 局,民55-59年。 (清)徐松原輯;陳援庵等編。宋會要輯稿。中國學術名著第六 輯。臺北:世界,民53年。 (清)錢曾。讀書敏求記。臺北:新文豐書局,民 72 年。 (清)永瑢、紀昀。四庫金晝總目提要。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4年。 (清)於敏中、彭元端。天錄琳琅書目•續目。臺北:廣文書 局,民56年。 (清)顧廣圻撰,黃丕烈注。百宋一廛賦注。書目續編。臺北: 廣文書局,民57年。 (清)張金吾。愛日精畫盧藏晝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1 年。 (清)楊紹和。楹晝隅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 年。 (清)莫友芝。宋元舊本經眼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 民56年。 (清)陸心源。皕寧樓藏書志。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 57年。 (清)陸心源。儀顧堂藏晝題跋。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 民57年。 (清)黃丕烈。士禮居藏畫題跋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清)丁申。武林藏書錄晝錄。中國目錄學名著第一集第六冊。台 北:世界書局,民50年。 (清)黃丕烈。蕘園藏晝題。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 56年. (清)丁丙。善本晝室藏書志。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 56年。 (清)葉昌熾。藏晝記事詩。中國目錄學名著第一集第六冊。台 北:世界書局,民50年。 (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晝錄。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 民56年。 (清)繆荃孫。藝風藏晝記•續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 局,民56年。 (清)鄧邦述。群碧樓善本晝目。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 民57年。 (清)張鈞衡。適園藏晝記。書目續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 年。 (清)錢曾,章鈺校証。讀書敏求記校證。書目叢編。臺北:廣 文書局,民56年。 (清)傅增湘。藏園群晝經眼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傅增湘。藏園氫群晝題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葉德輝。晝林清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2年。 (清)王國維。五代兩宋監本考。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33冊。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5年。 (清)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34-35冊。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5年。 (清)潘宗周編。寶禮堂宋本畫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2 年。 王文進。祿堂訪晝記。書目叢編。臺北:廣文書局,民56年。 李盛鐸。木樨軒藏畫題記及書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年。 (宋)王應麟。玉海。據元後至三年慶元路儒學刊本影印。台 北:華文書局,民53年。 (宋)王銍。默記。臺北:木鐸書局,民71年。 (宋)周密。 東野語。筆記續編。臺北:廣文,民58年。 (宋)洪邁。夷堅乙志。臺北:明文書局,民71年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臺北:木鐸書局,民71年。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民72年。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叢書集成初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藏書圖錄、目錄(按出版年排序)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宋本圖錄。臺北:該館, 民47年。 北京圖書館編。中國版刻圖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年。 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晝館善晝目。上海:該館,196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圖畫文獻選萃。臺北:該院,民60 年。 王重民輯錄、袁同禮校。美國國會圖書館中國善本書目。台 北:文海出版社,民61年。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晝館善本晝目。北京:該館,197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宋本圖錄。臺北:該院, 民6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該 院,民72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上 海:上海古籍社,198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宋版晝特展目錄。臺北:該院,民75 年。 國立故宮博物館編。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臺北:該院,民75 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臺北:該館, 民75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選錄。臺北“該館, 民76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上 海:上海古籍社,1989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上 海:上海古籍社,1993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臺北:該 館,民83年。 靜嘉堂文庫。靜嘉堂文庫宋元版圖錄。東京:汲古書院,平成 四年。 三、專著(依作者筆劃排序) 毛春翔。支晝版本常談。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王伯敏。中國版書史。臺北市:蘭亭書店,民75年。 史梅岑。中國菜籃子刷發展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朱傳譽。宋代新聞史。臺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勵委員會,民 56年。 李清志。古晝版本鑑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5年。 李致忠。宣晝版本學概論。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 周蕪編著。中國古代版畫百圖。臺北市:蘭亭書店,民75年。 周蕪。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屈萬?、昌彼得著;潘美月增訂。圖書版本學要略。臺北:中國 文化大學出版部,民75年。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上海:西冷印社,1986年。 林正秋。浙經齊文化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林慶彰。學術篇-浩瀚的學海。中國文化新論第三冊。臺北: 聯經,民70年。 施廷鏞。中國古籍版本概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袁征。宋代教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社,1991年。 孫毓修。中國雕版源流考。上海:商務印書館,民70。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4年。 陳彬穌、查猛濟。中國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6年。 陳宏天。古籍版本要。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程煥文。中國圖書文化導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滕復。浙江文化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鄭欽仁主編。制度篇-立國的宏規。中國文化新論第六冊。台 北:聯經,民70年。 鄭如斯、蕭東發編。中國晝史。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 潘美月。宋代藏書家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潘美月。圖晝。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民75年。 盧賢中。古代刻書與古籍版本。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5。 戴南海。版本學概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謝灼華等著。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臺北:天肯文化出版公 司,1995年。 魏隱如。中國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84年。羅錦堂。歷代圖書版本志要。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年。 嚴文鬱。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台灣商務書局,民81年。 顧志興。浙江藏晝家藏晝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 顧志興。浙江出版史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Edgren, Soe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Rangzhou. Seden, Elanders Tryckeri : kungsbacka, 1990,p.1- 212. Reprinted from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No.61 (1989) p.1-212. 四、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豪。「宋代佛教對中國印刷及造紙之貢獻」。大陸雜誌41卷4期(1970年8月),頁15-23。 方如金。「南宋臨安的文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3期(1982年10月),頁54-63。 方如金。「南宋浙江文化的大發展」。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卷l期(1986年l月),頁64-72。 王晟。「北宋時期的古籍整理」。史學月刊1983年第三期,頁42-46。 王士倫。「南宋臨安府的學校」。南宋京城杭州(杭州:杭州市委員會,1985年),頁140-147。 王方中。「宋代民營手工業的社會經濟性質」。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續編(臺北:穀風出版社,1987年),頁1-29。 王星麟。「宋代的刻書業」。史學月刊1986年第一期,頁29-32。 艾思仁。「南宋杭州印刷淺談」。中國圖書文史論集(北京: 現代出版社,1992年),頁13-18。 全漢昇。「宋代東京於杭州都市文明的影響」。宋史研究集第一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47年),頁101-106。 全漢昇。「南宋稻米的生產與運銷」。宋史研究集第四輯(台 北市:國立編譯館,民58年),頁411-450。 全漢昇。「南宋杭州的消費與外地商品之輸入」。歷史語言研 究所集刊第七本(臺北:南港,民61年),頁91-119。 宋晞。「從宋元地方誌看宋代兩浙路各地人口的變動」。宋史 研究集第二十五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84年),頁 1-25。 呂以春。「杭州歷史沿革考略」。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卷4期(1987年12月),頁10-18。 李清志。「明代中葉以後刻版特徵」。古籍鑑定與維護研習會 專集(臺北:中國圖書館學會,民74年),頁96-102。 李致忠。「宋代刻書述略」。中國圖晝論集(北京:商務印書 館,1994年),頁196-223。 李國慶。「宋代刻工說略」。版本學研究論文選集(北京:書 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頁270-284。 吳敔壽。「南宋臨安陳氏書籍舖考略」。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1982年2期,頁65-67。 吳晞。「簡論兩宋刻書業發達的社會原因」。圖晝館工作與研 究1983年第l期,頁37-38。 周彥文。「宋代坊肆刻書與詩文集傳播的關係」。國立中央圖晝館館刊28卷l期(民84年6月),頁67-77。 林品香。「我國活字版印刷術演進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 學22卷4期(1985年),頁376-380。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人口數考索」。杭州大學學報第l-2 期(1979年5月),頁147-149。 林正秋。「南宋杭州人口百萬考辨」。浙江經濟文化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頁120-130。 林正秋。「試論南宋杭州文化的特點」。浙江經濟文化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頁245-259。 柯昌基。「宋代雇傭關係的初步探索」。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 題續編(臺北:穀風出版社,1987年),頁38-69。 茆意宏。「淺談坊刻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版本學研究 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頁65-73。 封思毅。「宋代圖書政策」。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2卷l期 (民78年6月),頁l-30。 倪士毅、方如金。「南宋臨安的都市經濟」。浙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許1982年l月」,頁32-42。 倪士毅、方如金。「南宋兩浙社會經濟發展」。杭州大學學反 13卷2期(1983年6月),頁110-120。 倪士毅、徐吉軍。「試論南宋浙江人才輩出的原因」。浙江學 刊1985年2期,頁107-112。 倪士毅、徐吉軍。「論中國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杭州大學學版 19卷2期(1989年6月),頁126-133。 袁同禮。「宋代私家藏書概略」。圖晝館學季刊2卷2期(民國 17年3月),頁179-187。 徐益棠。「南宋杭州之都市的發展」。中國文化研究彙刊第四 卷上冊(民33年9月),頁231-287。 徐吉軍。「論宋代浙江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浙江學刊1993年第5期,總號82期(1993年11月),頁100-106。 徐吉軍。「論南宋臨安的印刷業」。中國古都研究第三輯(北 京:中國書店,1993年),頁261-272。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社會結構」(上)。大陸雜誌81卷4期(民 79年10月),頁l-11。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社會結構」(中)。大陸雜誌81卷5期(民 79年11月),頁30-38。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社會結構」(下)。大陸雜誌81卷6期(民 79年12月),頁37-46。 裴成發。「杭州刻書在出版史上的地位」。晉圖學刊1987年第1 期,總號第10期(1987年3月),頁61-67。 項弋平。「宋代杭州的刻書與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地點」。文 獻第十八輯(1983年12月),頁228-233。 張秀民。「南宋刻書地域考」。中國印刷史論文集(北京:印 刷工業出版社,1988年),頁84-95。 張秀民。「宋孝宗時代刻書述略」。中國印刷史論文集(北 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88年),頁96-106。 黃寬重。「宋代活字印刷的發展」。國立中央圖晝館館刊20卷 2期(民76年12月),頁l-10。 項士元。「浙江藏書家考略」瀾3卷1期(民國26年3月),頁l-3。 葉忠海、羅秀鳳。「南宋以來蘇浙兩省成為中國文人學者最大 源地的綜合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4年第l期,頁63-68。 潘美月。「南宋重刊九行本七史考」。故宮圖書季刊4卷1期 (1973年6月),頁55-85。 潘美月。「南宋最著名的出版家」。故宮文物月刊2卷3期 (1984年8月),頁113-117。 劉銘恕。「宋代出版法及對遼金之書禁」。中國文化研究彙刊 第五卷(民34年9月),頁95-114。 劉國鈞。「宋元明清的刻書事業」。中國圖書史資料集(香 港:龍門書局,1974年),頁481-497。 劉實。「浙江古籍刻印管窺」。逝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1980年1期(1980年l月),頁66-71。 錢存訓。「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中國書籍、紙墨 及印刷史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231-242。 駱寄平。「杭州靈隱寺與中日文化交流」。浙江學刊1992年第 l期,總號72期(1992年3月),頁128-129。 蕭東發、陳慧傑。「試論坊刻在中國書史上的地位」。青海圖 書館1983年第l期,頁21-25。 蕭魯陽。「北宋官書整理事業的特點」。上海師範學院學報 1982年l期,頁73-79。 顧志興。「宋代以來浙江藏書史管窺」。浙江學刊1983年1期 1983年3月),頁109-111。 五、學位論文 黃韻靜。「南宋出版家陳起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頓士論文,民82年。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341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摘 要 宋代是我國古代雕版印刷之全面發展時期。杭州地區印刷 業從五代已有相當基礎,北宋時代理國子監刻書,展現其雕版印 刷實力,南宋杭州為行都,書版更是萃集,出現許多官方刻書機 構,書坊與個人刻書蓬勃發展,其數量之多,品質之精,世所稱 道。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與文獻分析法。就宋史、浙江地方誌、 各家藏書志、版刻圖錄、圖書館善本館藏書目,以及版本學、圖 書文獻史、出版史、文化史等通論性與專論性著作、期刊論文等 參考資料,逐一蒐羅考訂,進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從出版事 業與時代依存背景之外緣探討,及出版業主體、出版品及其特色 之內部分析,鉤勒比較完整而系統的架構,呈現宋代杭州地區印 刷出版事業之面貌,並為其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定位。 本論文分為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別敘述「問題陳述」、「文獻分析」、「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及限制」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發展歷史背景」,為深入 瞭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發展的歷史背景,本章試從經濟繁榮與 都市文化發展、人才匯集與藏書文風鼎盛、教育普及與學術思 想發達、印刷科技及材料資源配合等四方面,分別闡述宋代杭 州的歷史環境,以觀察出版業發展的時代背景與潛力。 第三章「宋代杭州地區官營出版事業」,就各家藏書志及 相關書目等資料所載,分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刻書概況及出 版特色。 第四章「宋代杭州地區民營出版事業」,就各家藏書志及 相關書目等資料所載,分述私人、書坊、民間團體刻書概況及 出版特色。 第五章「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之時代意義與文化影響」, 其中第一節由闡述四個層面的相互關係:圖書政策與出版事業 的關係、民營與官營出版事業的互動關係、雕版刻工及印刷業 高度發展的關係、社會階層結構與社會需求的關係,探析宋代 杭州地區出版事業之時代意義。即從宋代圖書政策具體措施 面、法規面著眼,漸次探討在此官方圖書政策下,民間坊肆刻 書與政府刻書問之平衡、拉拒或並行之關係,圖書政策究係如 何影響出版事業,二者互動情形為何;並進一步瞭解此區域刻 工的職業專業本質,以及遷徒流動相互支援概況,並歸納其在 印刷史上的意義與影響;此外,出版事業的社會意義,表現在 社會各階層的強烈需求,從社會結構及社會流動之角度解析相 互的關係,期藉由出版事業發展的法制面向及社會面向,瞭解 杭州出版事業發展情況,並建構杭州出版事業的時代意義。第 二節從圖書形制變遷、圖書內容變化、社會心理與行為、知識 結構、雕版藝術、教育及中日韓文化交流等方面,粗略歸納其 文化影響。 縱上所述,本文探討宋代杭州圖書生產和出版事業,其 內涵包括版本目錄學及歷史學頜域的研究範疇,第二章及第五 章主要從歷史學研究觀點出發,在相關文獻中尋索與杭州出版 業有關的歷史訊息,將出版業放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 境中考察,分析此地區為何能夠刻書,哪些機構刻書,刻書質 量為何較好,並歸納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建立相輔相成的互動 關係。第三章及第四章則從目錄版本學的角度切入,以各家藏 書志、圖書館館藏宋版書所考訂整理的書目著錄為主要素材, 敘述杭州官營與民營出版業概況,其中所列舉出版書籍數量不 多,可謂掛一漏萬,只是眾多書籍的少數樣本,由於著錄資料 及版本考證程度的限制,對於分析圖書出版業的時間與空間分 佈、形制與內容變化、主體與規模大小,較無法以量化方式作 整體而精細的數量統計分析,因此遂將版本著錄逐一摘要列 舉,以瞭解出版事業的發展趨勢與出版比重。 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特點,結論如下: (一)唐、五代在刊刻書籍事業的長期經營與發展,為宋代杭州 出版事業奠定卓越基礎。 (二)杭州出版事業發達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技 術等各方面配合條件下的產物。 (三)北宋在杭州鏤板經史,承擔政府交辦的任務,奠定其出版 事業之基礎,而南宋杭州刻書承襲北宋傳統,繼續發揚光 大。 (四)刻書的分佈面廣:臨安府的錢塘、臨安、餘杭、鹽官、昌 化等處皆刻書。 (五)刻書的內容:種類繁多,除經史著作外,還有醫藥、法律、 先秦子書、小學、雜藝、總集、詩文集、類書等,遍及經、 史、子、集四類。兼重學術著作與文學著作之出版,古典 文學與現代文學作品兼備。 (六)刻本形制特徵:字體多歐體,結構長形,字劃挺拔,板心 多白口,有魚尾,板框多左右雙邊,上下單邊,版心鐫有 刻工姓名。 (七)宋代杭州官營、民營二大系統的刻書質量均優,出版各有 重點,校勘精良,精工細刻,紙墨講究,版面清晰,字體 工整,為後世圖書印刷出版事業之典範。 (八)南宋時期杭州書坊刻書漸趨商業化,保障著作權及出版權 意識抬頭。學者稱說南宋刻書商業化已經導致惡劣的書業 風氣,然而杭州書坊刻書素以精緻闆世,可謂為書坊界之 奇葩。 (九)著眼於讀者需求之出版思想及講信譽之經營作風。 (十)宋代杭州私家及書坊大規模刊印民問流行文藝作品、唐人 文集及當代江湖詩人文集,對民間文學之發展與中國文學 史有極大意義及影響。 宋代是中國印刷雕版事業的黃金時代,從存世宋版書仍 可顯見其精緻發展之成就。學者認為元明清三代沒有再出現兩 宋印書盛況,主要原因為遊牧民族相繼南侵;專制統治政權窒 礙刻書事業;及資本主義萌芽印書業商業化後,導致低劣出版 品叢生。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繁盛,固然與印刷技術的提升, 社會文化的需求有關,最重要的是政治環境提供了特殊之發展 條件,尤其南宋時期,杭州居政治、經濟、文化重鎮,教育普 及,學術氣氛濃厚與文學發達,在明確的圖書文化政策下,其 刻書事業格外活絡蓬勃,無論在刻書機構或出版質量上,均盛 況空前。宋代杭州出版業可謂居全國執牛耳之地位,其雕版風 格有獨特風貌,在歷史上有一席之地,本文期藉宋代杭州地區 的刻書事業概況,反映歷史時期地區出版風貌,以更加體驗圖 書文化傳承之可貴之處。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7-01T08:20:29Z (GMT). No. of bitstreams: 0 Previous issue date: 1998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陳述……1 第二節 文獻分析……3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6 第五節 研究方法……7 註釋……8 第二章 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發展的歷史背景……11 第一節 經濟繁榮與都市文化發展……11 第二節 人才匯集與藏書文風鼎盛……15 第三節 教育普及與學術思想發達……18 第四節 印刷科技與材料資源配合……21 註釋……25 第三章 宋代杭州地區官營出版事業……31 第一節 中央政府刻書及其出版品……31 第二節 地方政府刻書及其出版品……49 第三節 官營出版事業特色與評價……64 註釋……67 第四章 宋代杭州地區民營出版事業……70 第一節 私人集資出版及其出版品……71 第二節 營利性質書坊及其出版品……76 第三節 民問公共團體及其出版品……100 第四節 民營出版事業特色與評價……103 註釋……108 第五章 宋代杭州地區出版事業之時代意義及文化影響……112 第一節 時代意義……112 第二節 文化影響……122 註釋……126 結語……130 註釋……131 參考書目……132 書影……14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寧代杭州地區圖書出版事業研究 | zh_TW |
dc.date.schoolyear | 86-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relation.page | 209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圖書資訊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