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20
標題: | 彰化潮間帶懸浮顆粒調查及實驗室文蛤(Meretrix lusoria)能量收支研究 studies of seston in the intertidal flat of Chang-hwa and of energy budget of the hard clam (Meretrix lusoria) |
作者: | 黃守忠 |
出版年 : | 1991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自民國79年l月至民國80年l月調查彰化縣福寶地區潮間帶海水中的懸浮顆粒濃度、乾重、去灰乾重、有機含量百分比、能量值、單位乾重含能量以及葉綠素a含量變化,結果顯示懸浮顆粒濃度和乾重在一個潮次大約6小時中,出現兩個高峰值;有機含量百分比和單位乾重含能量的變動方式與懸浮顆粒濃度及乾重完全相反,而葉綠素a則呈不規則變動。季節變化上,平均懸浮顆粒濃度和乾重皆以10月最高,分別為1×10 9/l和295.81 mg/l,有機含量百分比和單位乾重含能量則以5月最高,分別為33.78%和5.43 J/mg。懸浮顆粒之各參數除葉綠素a外,相關性皆極顯著(p<0.01),其中懸浮顆粒濃度、乾重、去灰乾重及能量值之間為正相關,有機含量百分比及單位乾重含能量則與前四者呈負相關。生態因數中的潮高與風速皆與懸浮顆粒濃度、乾重、去灰乾重和能量顯著相關(P<0.05),顯示當地懸浮顆粒的變化受潮水及風力的再懸浮作用影響所致。 文蛤(Meretrix luxoria)的能量收支上,產生擬糞的Isochrysis galbana臨界濃度約為8×106 cells/1。大於2.5 μm的懸浮顆粒可以被有效過瀘下來。25℃下,瀘水率(l/hr)與殼長(mm)的關係為:濾水率=2.004×10-2×殼長0.924,耗能率(J/hr)與殼長(mm)的關係為:耗能率=3.319×10 -4×殼長 2.606,排氨率(mg/hr)與殼長(mm)的關係為:排氨率=1.318×10 -5×殼長 2.101。15℃至25℃,瀘水率、耗能率及排氨率的Q10分別為1.63、1.24和2.70。 配合彰化縣福寶地區潮間帶海水中的懸浮顆粒含能量及文蛤之耗能量,並假設懸浮顆粒所含之能量皆可被文蛤吸收利用,則當地平均可維持上市大小的文蛤(40mm)每平方公尺l萬l千餘個,為該地最大文蛤生產能力。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20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漁業科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