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453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明照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AN-VEN HU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洪千雯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7T08:41:2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8-29 | |
dc.date.copyright | 2019-08-29 | |
dc.date.issued | 2019 | |
dc.date.submitted | 2019-08-07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書目
Ⅰ、中文書目 一、古籍文獻 王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南宋‧吳澄,《道德真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蔣錫昌,《老子校詁》,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88年。 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魏源,《老子本義》,《諸子集成》第三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莊萬壽,《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張松輝,《新譯沖虛至德真經》,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嚴捷、嚴北溟,《列子譯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徐文武,《鶡冠子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新校本》,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南宋‧普濟,《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南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二、近人專著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丁原植,《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孔恩,《必要的張力》,黃亞萍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孔恩、波普,《批判與知識的增長》,曲景永、沈力合譯,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3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灣:黎明文化出版社,2005年。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牟復禮,《中國的思想基礎》,(New York:Acfred A.knopf,197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29)・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道純,《中和集》,引自《正統道藏》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李澤厚,《李澤厚集-思想、哲學、美學、人》,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吳以義,《庫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出版社,1991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臺北:學林出版社,1997年。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4年。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苑小平,《方東美與中西哲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5,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洪漢鼎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海德格,《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海德格,《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海德格,《在通向語言的道路上》,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發展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張曉芒,《先秦諸子的論辯思想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陳榮捷,《中國哲學資料選集》,New York,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年。 陳致虛,《金丹大要總旨・精氣神說》,引自《道藏輯要》第1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陳柱,《諸子概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年。 陳鼓應,《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陳鼓應,《老子》,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 湯淺泰雄著,《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馬超等編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傅大為、朱元鴻,《孔恩:評論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2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合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主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中心,2017年。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摩爾(G.E.Moore),《倫理學原理》,蔡坤鴻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暴慶剛,《反思與重構:郭象《莊子注》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戴卡琳,《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的角度》,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6年。 羅素,《變動世界的新希望》,中文譯本《世界之新希望》,譯者:張易譯,臺灣:正中書局,1950年。 嚴靈峯,《無求備齊學術論集》,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69年。 嚴靈峯,《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宋文陶〈從孔恩(Thomas Kuhn〉的「典範論」看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調適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葉春含〈魏晉個體自覺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謝金汎〈自然義的道家氣化宇宙論:以《老子指歸》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四、期刊論文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析〉,山東大學《文史哲》第304期,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李賢中,〈中國哲學人文精神的直覺方法〉,《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大書坊,2013年。 沈清松,〈從「方法」到「路」-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9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5年9月。 杜維明,〈存有的連續性:中國人的自然觀〉,《世界哲學》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2004年。 林義正,〈論中國經典詮釋的兩個基型:直釋與旁通-以《易經》的詮釋為例〉,《哲學論評》第3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6年3月。 林明照,〈《莊子》「兩行」的思維模式及倫理意涵〉,《文與哲》第28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與哲》編輯委員會,2016年6月。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第49期,新北市:輔仁大學哲學系,2018年2月。 殷慧,〈從「自然」到「天理」〉—玄學與理學關於名教之禮的思考〉,《哲學與文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17年3月。 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9月。 郭梨華,〈先秦道法之「心」的探究—從「自然心」到「自為心」的價值轉換〉,《哲學論集》,新北市:輔仁大學哲學系,2018年2月。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3月。 葉冰心,〈老子「道法自然」之探析〉,《文明探索叢刊》,臺北:光敏書局,2017年4月。 蒙文通,〈論自然-道家哲學的基本觀念〉,《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劉滄龍,〈承認自然—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國文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7年6月。 蔡英俊,〈「自然」概念的發展及其意義的轉換〉,《政大中文學報》,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7年6月。 顏學誠,〈內丹是文化嗎?一個對修煉經驗的身體研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1期「丹道思想與修煉專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6月。 Ⅱ、英文書目 Cheng Chung-ying, “A Theory of Confucian Selfhood:Self-Cultivation and Free Will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Kwong-Loi Shun and David B. Wong eds., Confucian Ethics: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Autonomy,and Commu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Donald Munro, The Concept of Man in Contemporary China , Ann Arbor,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 Gadamer, Gesammelte Werke, Tubingen:Mohr,1986-1995. Gary Gutting(ed.), Paradigms and Revolution ,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0. Huang Chun-chieh,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 Bielefeld:transcript Verlag, 2010. Herbert Fingarette“The Problem of the Self in the Analecst,”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9,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9. Harold David Roth,“Psychology and Self-Cultivation in Early Taoistic Though”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1, 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91. Harold David Roth, Original Tao:Inward Training(Nei-yeh)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aoist Mysticism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mre Lakatos and Alan Musgrave(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Ian Hacking(ed.), Scientific Revolution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Joel C.Weinsheimer, Gadamer's Hermeneutics: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Mark Edward Lewi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Early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 by Joan Stambaugh ,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 trans.by Joan Stambaugh, New York:Hasper&Row, 1969. Michael Slote, From enlightenment to receptivity:rethinking our valu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Michael J. Puett, To Become a God:Cosmology,Sacrifice,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Roger T.Ames,“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Roger T.Ames, “The Focus-Field Self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 ”in Roger T.Ames et al.(eds.), Self as Person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Thome H. Fang:The Chinese View of Life, Hong Kong:The Union Press,1957.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Neo-Confucian and the Seventeenth-Century ‘Enlightment’ ”, in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ed.), and The conference o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though,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Ying-shih Yu, “Individualism and the Neo-Taoist Movement in Wei-chin China,”in Donald Munro ed.,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5.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453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篇博士論文共分為八章,以下簡述各章要旨。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篇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主題、步驟及方法;第二章〈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關涉議題及範疇〉,針對先秦《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黃帝四經》《管子》《鶡冠子》《呂氏春秋》,進行詮釋,進而體現「自然」思想的演變脈絡;第三章〈「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嘗試論證「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並以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研究法」與「範疇解釋學」作為論證方法。
第四章〈詮釋方法的反思及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針對近代學者關於「道」、「自然」的研究方向及其限制,嘗試加以評論,進而依據筆者所提出的—「存有連續性」之思想模型,提出回應。第五章〈「人法自然」與道心體證的開展〉,主要指出「自然」作為工夫,具有何種特性?進一步討論「自然」在實踐歷程中的關鍵性。第六章〈「自然」的人文政治意義—無為〉,透過典範論(paradigm)以展現「無為」在道家文獻中的重要地位,進而呈現「無為」之典範理論模型。第七章〈「自然」的倫理觀與氣論〉,體現道家通過氣論的修養工夫之後,如何揭示倫理面向的反思。第八章〈結論〉,針對道家「自然」作為核心範疇的研究方法、哲學意義進行反思。 藉由本篇博士論文的撰述,筆者希望將「自然」的思想發展過程,進行深入的 探究與釐清,從而論證「自然」在道家不同階段、不同學派中,居於不可忽視的核心範疇定位,具有深刻的哲學理論意義。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8 Chapters, and the gist comprised in each Chapter is specified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Expound the studying motive, purpose, scope, topic, step, and method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2 (Interpretation, related issue, and scope of the “Nature” conceived in the pre-Qin Daoist codes and records): Aim at the pre-Qin’s “Laozi”, “Zhuangzi”, “Wenzi”, “Liezi”, “Huangdi Sijin”, “Guanzi”, “Heguanzi”, and “Lushi Chunqiu” to conduct interpretation, and further to embody the evolved context of the Nature. Chapter 3 (the Nature as a theorem to review Daoists’ core categor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Nature is Daoists’ core category, and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hinese philosophy logic structure” and “Category hermeneutics” (written by Chang Liwen) as the demonstrating method.
Chapter 4 (Introspec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method, and the being continuity of Daoist Nature): Aim at directions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Dao” and “Nature” researched by modern scholars; not only trying to comment its contents but also proposing a thinking mode of the author’s “Being continuity” to respond. Chapter 5 (Development of “Humans are abstracted from Nature” and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Nature):It is primarily to indicates what ki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s when taking “Nature” as a training instrument? Moreover, the key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Nature is also discussed. Chapter 6 (Human politics sense of the “Nature” --- Inactivity): Indicat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Inactivity compiled in Daoist references through paradigm, and establish a paragon theory mold of “Inactivity”. Chapter 7 (Ethical view and Qi ism of the Nature) :It is mainly to embody the ethical introspection upon practicing Daoists’ Chi ism. Chapter 8 (Conclusion):Rethinking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Daoists’ Nature as the core category. Composing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Nature’s concept expects to explore, clarify, and further demonstrate orientation of the noneligible core category in diverse phases and schools; it possesses a profound philosophy theory sense.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7T08:41:2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8-D03124002-1.pdf: 5787531 bytes, checksum: d5dcaeb4b7caa189bcfb5febd573cf5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9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論證「自然」為先秦道家核心範疇 二、探討道家自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三、從入世關懷到現實反思 四、從道家「自然」思維進而建構東西哲學的對話平臺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主題…………………………………………………….. 8 一、以老學、莊學、黃老道家、稷下道家為主要研究範圍 二、自然範疇在先秦道家中的地位及意義 第三節 研究步驟及方法……………………………………………………..10 一、研究步驟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6 一、實有型態道論與解構型態道論之「自然」觀 二、人文型態的「自然」觀 三、氣論身體觀型態的「自然」觀 四、概念史面向的「自然」研究 五、反思與回應 第二章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關涉議題及範疇 ………………………………………………………………………….. 34 第一節 先秦道家典籍涵攝「自然」引文之詮釋…………………………..36 一. 《老子》「自然」思想詮釋 二. 《莊子》「自然」思想詮釋 三、《列子》「自然」思想詮釋 四、《黃帝四經》「自然」思想詮釋 五、《鶡冠子》「自然」思想詮釋 六、《管子》四篇「自然」思想詮釋 七、《文子》「自然」思想詮釋 八、《呂氏春秋》「自然」思想詮釋 第二節 先秦道家典籍「自然」之價值側重、範疇及演變脈絡………... 127 一、先秦道家八本文獻之「自然」思想價值側重 二、先秦道家八本文獻「自然」之範疇及演變脈絡 第三節 先秦道家八本文獻之「自然」義理型態…………………………..138 第三章 「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142 第一節 《老子》「自然」之「表層結構具體解釋」………………………145 一、語義層面結構的具體解釋 二、句法層面結構的具體解釋 第二節 《老子》「自然」之「深層結構義理解釋」………………………...149 一、網狀層面結構的義理解釋 二、時代層面結構的義理解釋 第三節 《老子》「自然」之「整體結構真實解釋」………………………157 一、歷史層面結構的真實解釋 二、統一層面結構的真實解釋 第四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檢視原則……………………………………165 第五節 「自然」為核心範疇之哲學向度……………………………………168 第四章 詮釋方法的反思及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176 第一節 「道」、「自然」的詮釋方法論反思………………………………..178 一、關於「道」的詮釋方法論反思 二、關於「自然」的詮釋方法論反思 第二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虛」、「實」之間的辯證運動歷程…185 第三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氣」之間的即道即氣……….188 第四節 「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道」、「物」之間的即道即物………194 第五節 依據道法自然的存有連續性探究道家存有論層次………………198 第五章 「人法自然」與道心體證的開展…………..……………………205 第一節 對身心執定、社會價值異化的反思與批判………………………208 第二節 由工夫至境界—「即身心雙修以言自然」的實踐進路……………220 一、從「自」到「不自」的「去主體化」—「自然」在身心雙修下的 工夫向度 二、關於心合於身,身合於心的自然境界 第三節 「自然」在實踐工夫中所體現的境界向度………………………230 第六章 「自然」的人文政治意義—無為…………..……………………236 第一節 典範論概述…………………………………………………………238 第二節 道家「無為」思想的四種典範…………..………………………..240 一、「道法自然」典範—以原始道家之《老子》為代表 二、「氣化遊心」典範—以原始道家之《莊子》、《列子》為代表 三、「因道生法」典範—以黃老道家之《黃帝四經》《鶡冠子》《文子》 《呂氏春秋》為代表 四、「心靜氣理」典範—以稷下道家之《管子》為例 第三節 原始道家、黃老道家、稷下道家之「無為」典範的必要張力與範 式轉換………………………………………………………………262 第四節 「無為」的入世關懷………………………………………………269 第七章 「自然」的倫理觀與氣論…………..……………………………272 第一節 「上德」的人文倫理意義…………..………………………………273 一、「上德」之自然倫理觀 二、「上德」之自然倫理觀的批判與反思 第二節 「自然」的倫理向度基礎模型以及入世關懷…………..…………284 第三節 氣論型態的自然觀—倫理向度如何可能的實踐基礎……………290 第八章 結論……………………………………………………………………306 第一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一:以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研究法」 與「範疇解釋學」為例…………………………………………….306 第二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二:關於「自然」何以未能受到應有重視 之原因探究………………………………………...……………….314 第三節 道家「自然」研究之反思三:關於人文自然與儒道對話…………324 第四節 總結…………………………………………………………………330 參考書目……………………………………………………………………….…33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先秦道家哲學中「自然」的理論意義 | zh_TW |
dc.title |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Nature”
in the Pre-Qin Daoist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7-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博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葉海煙,黎惟東,趙中偉,郭梨華 | |
dc.subject.keyword | 道家,自然,核心範疇,存有連續性,道,無為,氣,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Daoist,Nature,Core Category,Being Continuity,Dao,Inactivity,Chi (Energy), | en |
dc.relation.page | 342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902082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9-08-07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哲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5.65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