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44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謝煜偉(Yu-Wei Hsieh)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h-Jou Ch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至柔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7T04:28:14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8-08-18 | |
dc.date.copyright | 2018-08-18 | |
dc.date.issued | 2018 | |
dc.date.submitted | 2018-08-1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論著 吳巡龍(2008)。《刑事訴訟法與證據法全集》。臺北:新學林。 林故廷、翁景惠(2003)。《測謊一百問》。臺中:祐書文化。 林鈺雄(2013)。《刑事訴訟法(上)》,七版。臺北:元照。 陳祐治(2009)。《證據法案例解說》。臺北:世新大學。 陳志龍(2000)。〈刑事證據法則修正方向及其對案〉,《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刑事訴訟制度,刑事法系列研討會(一)》。臺北:臺灣刑事法學會。 許玉秀(1997)。〈共同被告的自白〉,《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五南。 黃朝義(2013)。《刑事訴訟法》,三版。臺北:新學林。 Ann M. Kring、Sheri L. Johnson、Gerald C. Davison、John M. Neale(著),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廉、曾幼涵(譯)(2017)。《變態心理學》,三版。臺北:雙葉書廊。 (二)期刊論文 王兆鵬(2006)。〈重新思維測謊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雜誌》,135期,頁137-145。 王正嘉(2004)。〈刑事司法上被害人保護及其與犯罪人關係-一個批判的省思〉,《月旦法學雜誌》,110期,頁125-143。 古振暉(1999)。〈淺論補強證據〉,《司法周刊》,914期,頁2-2。 石宜琳(2010)。〈非自願性測謊等同強制被告自白〉,《法學新論》,18期,頁81-106。 石宜琳(2012),〈測謊證據能力重新評價與定位〉,《法學叢刊》,57卷2期,頁95-129。 李茂生(1996)。〈自白與事實認定的結構〉,《臺大法學論叢》,25卷3期,頁95-121。 李復國(1997)。〈測謊技術之理論與實際〉,《律師雜誌》,208期,頁46-51。 李佳玟(2010)。〈自白的補強法則〉,《月旦法學雜誌》,177期,頁309-318。 李佳玟(2018)。〈性侵害創傷症候群於刑事審判之應用-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009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70期,頁61-69。 李榮耕(2012)。〈證人能力與幼童證人-最高法院100台上6816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94期,頁173-178。 吳維雅(2007)。〈你信不信孩子?-論兒童性侵害案件中之兒童證人及專家證人兼論台灣高等法院92年少連上訴字第128號刑事判決〉,《檢察新論》,1期,頁131-151。 吳景欽(2010)。〈性侵害案件中以被害人供述為唯一證據的正當性探討〉,《軍法專刊》,56卷2期,頁87-104。 吳景欽(2013)。〈性侵被害人刑事司法的保障〉,《法律扶助》,39期,頁43-46。 吳燦(2011)。〈性侵害被害人證言之補強〉,《台灣法學雜誌》,167期,頁188-192。 林俊益(2005)。〈從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論被害人陳述筆錄之證據能力〉,《全國律師》,9卷7期,頁39-46。 林鈺雄(2005)。〈被害/告訴證人之嚴格證明-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六五八七號及第六八三八號兩則標竿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1期,頁247-252。 林裕順(2008)。〈刑事程序犯罪被害人權利保障-以被害人保護、訴訟參加為中心〉,《律師雜誌》,348期,頁36-61。 林志潔、洪堃哲(2011)。〈我國機關鑑定改革研究-以車禍、測謊、DNA鑑定為例〉,《台灣法醫學雜誌》,3卷1期,頁10-21。 林志潔、金孟華(2012)。〈「合理」的懷疑?-以女性主義法學觀點檢視性侵害審判之偏見運用為例之考察〉,《政大法學評論》,127期,頁117-166。 邱俊智、林故廷(1997)。〈測謊理論之應用與限制〉,《刑事科學》,44期,頁35-67。 邱豐光、林故廷(2006)。〈測謊於心裡偵查之運用〉,《刑事科學》,60期,頁63-82。 姜世明(2009)。〈論經驗法則〉,《政大法學評論》,107期,頁1-81。 律師雜誌刑事法委員會(1997)。〈「測謊之證明能力」研討會記實〉,《律師雜誌》,208期,頁52-61。 胡淑娥、劉英杰、楊誠弘(2017)。〈司法精神鑑定影響因素之探討〉,《臨床醫學月刊》,79卷3期,頁149-153。 唐敏寶(2003)。〈自由心證之限制〉,《刑事法雜誌》,47卷3期,頁31-68。 許澤天(2011)。〈未告知「實質被告」拒絕證言之具結效力〉,《台灣法學雜誌》,188期,頁46-52。 張秀如(2009)。〈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新臺北護理期刊》,11卷2期,頁1-5。 張瑋心(2012)。〈刑事訴訟法第161-1條之適用-以測謊之證據能力為中心〉,《軍法專刊》,58卷3期,頁84-101。 陳樸生(1952)。〈被告自白與補強證據〉,《軍法專刊》,1卷8期,頁10-13。 陳運財(2003)。〈共同被告之調查〉,《律師雜誌》,286期,頁97-135。 陳筱萍、王琮瑞(2009)。〈實施司法心理衡鑑的倫理議題〉,《輔導季刊》,45卷4期,頁48-57。 陳若璋(2012)。〈心理師的新角色:台灣司法心理師之專業內涵與發展困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卷1期,頁1-21。 陳增穎(2013)。〈創傷治療的新取向-敘事暴露治療之發展與研究綜探〉,《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6期,頁129-161。 陸振芳(2015)。〈醫療服務於暴力犯罪防治之專業職能分析研究-以性侵害被害人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1卷2期,頁39-74。 黃朝義(1998)。〈論科學偵查中之鑑定及其證據問題〉,《法學叢刊》,170期,頁17-27。 黃朝義(1999)。〈論自白在證據法上之相關問題〉,《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4期,頁279-316。 黃朝義、何賴傑、李茂生、民間司改會(2003)。〈徐自強擄人勒贖殺人案評析-評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臺非字第二四二號等相關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02期,頁209-232。 黃富源(1999)。〈強、輪姦被害人特質及其創傷理論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4期,頁227-261。 黃政昌(2008)。〈諮商中需要的心理評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談臨床心理衡鑑VS.諮商心理評估〉,《諮商與輔導》,265期,頁38-41。 黃政昌(2015)。〈誰說諮商心理師不會做心理衡鑑(評估)?是「不一樣」,不是「不會」〉,《諮商與輔導》,349期,頁11-14。 黃翰億(2009)。〈論自由心證主義之演變及其批判〉,《全國律師》,13卷2期,頁146-159。 黃軍義(2013)。〈強暴迷思的認同與延伸〉,《應用心理研究》,58期,頁67-101。 黃樂萍、謝斌(2008)。〈偽裝創傷後應激狀態的識別〉,《法醫學雜誌》,24卷4期,頁288-292。 華筱玲(2013)。〈性侵害案件驗傷採證〉,《台灣法醫學誌》,5卷1期,頁60-61。 楊雲驊(2006)。〈刑事證據法:第一講-近年刑事證據重要實務見解選評─程序從新與測謊結果的證據能力〉,《月旦法學教室》,40期,頁43-51。 楊秉鈞、林益卿、張庭(2017)。〈身心症在家庭醫學:DSM-5的診斷與實務〉,《台灣家庭醫學雜誌》,27卷2期,頁102-111。 葉俊章、羅時強、曾春僑(2009)。〈測謊鑑定於性侵害案證據採用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5卷2期,頁181-194。 趙信會(2010)。〈論補強證據規則的程式地位-以英美法為視角的分析〉,《中國刑事法雜誌》,5期,頁67-74。 劉邦繡(2006)。〈毒品交易案件中供述證據之收集與認定-最高法院九三年度臺上字第五七四二號判決研究〉,《軍法專刊》,52卷2期,頁78-93。 劉國剛、王昭婉、徐懿慶、蔡佳樺(2008)。〈性侵害個案之急診護理經驗〉,《北市醫學雜誌》,5卷6期附冊,頁745-754。 蔡雁雯、蘇蘅(2016)。〈性侵報導的強暴迷思與轉變〉,《新聞學研究》,128期,頁85-134。 歐陽文貞(2013)。〈DSM-V創傷後壓力症的診斷標準改變〉,《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通訊》,台灣精神醫學會出版,3卷3期,頁35-40。 團藤重光(著),賴硃隆(譯)(1957)。〈自由心證主義〉,《刑事法雜誌》,1卷5期,頁33-42。 薛智仁(2016)。〈促成性交易罪及補強法則之適用範圍-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訴字第1553號判決〉,《中原財經法學》,37期,頁105-169。 蘭躍軍(2012)。〈被害人作證及其陳述的運用〉,《法學論壇》,27卷2期,頁114-122。 (三)學位論文 王順隆(2000)。《受測者焦慮特質對測謊結果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樂(2008)。《測謊檢查證據能力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瑞敏(2003)。《強制處分之同意》,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志傑(2000)。《證言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茜苓(1999)。《反社會人格特質與道德認知發展暨測謊測驗之相關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邱宏光(2015)。《高等法院採信妨害信自主案件測謊結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怡潔(2013)。《刑事審判中補強法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刑法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亞萱(2016)。《受暴婦女的創傷經驗與社會反應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成長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許潔怡(2008)。《刑事訴訟程序中兒童證言之研究-以證言可信度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彭立珉(1999)。《論自由心證》,國防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春僑(2008)。《測謊生理反應與輔助工具之評估-以犯罪偵查與人事查核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 葉志飛(2003)。《刑事訴訟自由心證主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思吟(2006)。《測謊在刑事訴訟中之法律地位》,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俊誠(1996)。《補強證據之研究:以自白之補強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四)網路資源 法務部。《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性侵害案件裁判確定情形》,載於: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3_Report.aspx?list_id=1115。 法務部(2016)。《執行裁判確定案件統計分析》,載於: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Propaganda.aspx。 金孟華(2017)。《性侵害案件無罪原因分析之研究》,載於:http://tagv.mohw.gov.tw/TAGV12_3.aspx?PK_ID=287&FPK=504。 黃致豪(2018)。《測謊、想像與迷思》,載於: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3739。 衛生福利部。《性侵害防治與處理原則》,載於:https://www.mohw.gov.tw/cp-88-234-1-44.html。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令規章》,載於:https://dep.mohw.gov.tw/DOPS/lp-1287-105-xCat-item004.html。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受理疑似性侵害驗傷診斷書》,載於: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63-1702-107.html。 二、英文文獻 (一)專書論著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二)期刊論文 Burgess, A. W. & Holmstrom, L. L. (1974). Rape Trauma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1, 981-986. Burgess, A. W.(1983). Rape Trauma Syndrome. Behavioral Sciences and the Law, 1, 97-113. Becker, Skinner, Abel, Howell & Bruce. (1982). The Effects of Sexual Assault on Rape and Attempted Rape Victims, Victim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7, 106-113. Faigman, D. L., Monaha, J. & Christopher, S. (2014). Group to Individual (G2i) Inference in Scientific Expert Testimony.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81, 417-480. Frazier, P. A. & Borgida E. (1992). Rape Trauma Syndrome: A Review of Case Law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Law and Human Behavior, 16, 293-311. Garrison, A. H. (2000). Rape Trauma Syndrome: A Review of a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y and its Admissibility in Criminal Redials, American Journal of Trial Advocacy, 23, 591-658. Grey, B. J. (2016). PTSD, Biomarkers, and Rape Prosecutions,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48, 935-962. Grossin, C., Sibille, I., de la Grandmaison, G., Banasr, A., Brion, F. & Durigon, M. (2003). Analysis of 418 Cases of Sexual Assault.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25-130. Gainest, K. W. (1997). Rape Trauma Syndrome: Toward Proper Use in the Criminal Trial Con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Trial Advocacy, 20, 227-252. Giannelli, P. C. (1980). The Admissibility of Novel Scientigic Evidence: Frye v. United States, A Half-Century Later. Columbia Law Review, 80, 1197-1250. Hamilton, M. (2011). Reinvigorating Actus Reus: The Case for Involuntary Actions by Veteran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rkeley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16, 340-390. Levin, A. P., Kleinman, S. B. & Adler, J. S. (2014). DSM-V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iatry and the Law, 42, 146-158. Lincoln, C. (2001). Genital Injury: Is It Significant ?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Law, 41, 206-216. Note. (1984). Checking the Allure of Increased Conviction Rates: The Admissibility of Expert Testimony on Rape Trauma Syndrom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Virginia Law Review, 70, 1657-1705. Nidiffer, F. Don & Leach, S. (2010). To Hell and Back: Evolution of Combat-Related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evelopments in Mental Health Law, 29, 1-23. Raifman, L. J. (1983). Problems of Diagnosis and Legal Causation in Courtroom Us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al Sciences and the Law, 3, 115-130. Smith, D. M. (2011). Diagnosing Liability: The Legal Hist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emple Law Review, 84, 1-70. Sommers, M.S., Fisher B. & Karjane H.M. (2005). Using Colposcopy In The Rape Exam: Health Care, Forensic, and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Journal of Forensic Nursing, 1, 28-34. Schulz, J. W. (1982). Trauma, Crime and the Affirmative Defens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Law Review, 11, 2401-2403. Slovenko, R. (2004). The Watering Down of PTSD in Criminal Law. Journal Psychiatry & Law, 32, 411-438. Stefan, S. (1994). The Protection Racket, Rape Trauma Syndrome, Psychiatric Labeling, and Law.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88, 1271-1345. Sutherland, S. & Scherl, D.J. (1970). Patterns of Response Among Victims of Rap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40, 503-511. (三)判決 Alphonso v. Charity Hosp. of La., 413 So. 2d 982, 986 (La. Ct. App. 1982). Chapman v. State, 18 P.3d 1164, 1169-74 (Wyo. 2001). Frye v. United States, 54 App. D.C.46, 293 F. 1013 (D.C. 1923). General Electric Co. v. Joiner, 522 U.S. 136 (1997). Kumho Tire Co v. Patrick Carmichael, 526 U.S. 137, 119 S. Ct. 1167 (1998). People v. Bledsoe, 36 Cal.3d 236, 251 (1984). State v. Allewalt, 517 A.2d 741, 748 (Md. 1986). State v. Alberico, 861 P.2d 192, (N.M. 1993). State v. Black, 109 Wn.2d 336 (1987). State v. Heads, 385 So.2d 230 (La.1980). State v. Kinney, 171 Vt. 239, 249-50 (2000). State v. Marks, 647 P.2d 1292 (Kan. 1982). State v. McGee, 324 N.W.2d 232, 233 (Minn. 1982). State v. Saldana, 324 N.W.2d 227 (Minn. 1982). State v. Saldana, 324 N.W.2d 227, 229 (Minn. 1982) State v. Taylor, 663 S.W.2d 235, 237 (Mo. 1984). United States v. Alexander, 526 F.2d 161, 166 (8th Cir.1975); United States v. Amaral, 488 F.2d 1148, 1153 (9th Cir.1973). United States v. Morris, No. 2:08-CR-90, 2009 WL 290601, at *3 (E.D. Tenn. Feb. 5, 2009). William Daubert v.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 Inc., 509 U.S. 579, 113 S. Ct. 2786 (199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440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檢討在現今性侵害判決實務中,已逐漸透過判決累積而出之既定審理模式與證據架構,是否有所缺失之處。法院常用之證據構造以被害人指述作為主要且直接之證據,另以證人供述、驗傷診斷書、被害人之PTSD鑑定報告、被告之測謊鑑定報告作為補強證據。相較其他刑事案件,性侵害案件常見之證據構造,實際上只有被害人指述直接指向犯罪構成要件事實,因而本文認為並不符合適用超法規補強法則之要求。
就性侵害被害人指述須適用補強證據之部分,本文比較了自白補強法則、超法規補強法則,以及性侵害案件中所適用補強法則之具體內涵,實務雖維持一貫綜合判斷之見解,然在性侵害案件中對於補強證據之要求,卻有較為寬鬆之認定。其中,本文認為依照實務對於補強證據「須具證據能力且與被害人指述不具同一性始具補強適格性」之要求,則PTSD鑑定報告是否具補強證據適格性則有待商榷。另於補強範圍與程度之部分,於性侵害案件中實務亦有不同見解,本文認為應以對犯罪構成要件補強為原則。 此外,本文亦針對個別補強證據進行檢討,對於驗傷診斷書與PTSD鑑定報告,由其學科專業領域出發探討原始定義後,論述上開結論於法學中適用時會發生之衝突與問題,並於文章最後提出本文就性侵害案件中常見事實認定模式之檢討。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vidence structure and trial patterns constructed by sexual assault convictions in Taiwan. The main evidences used in Taiwanese rape trials is victims' accounts, corroborated with forensic examinations, evidential reports of PTSD and polygraph. Compared with other criminal cases, this study propose that there is only victim's accounts proof to objective elements in the common evidence structure in sexual assault convictions.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standards for using corroborating evidences under Corroborative Rule, extra-statutory Corroborative Rule, and in sexual assault convictions. In respect of the eligibility of corroborating evidences, this study doubted that whether PTSD reports could be used for corroborate victim's account. Additionally, court opinions differ when it comes to the scopes and levels of corroborating eviden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corroborating evidences in sexual assault cases shall only be considered when they strengths the degree of proof to objective elements.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also reviews corroborating evidences, specifically on forensic examinations and evidential reports of PTSD. After defining the nature of forensic examinations and evidential reports of PTSD, this article discusse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conflicts between areas of science and laws. Finally, this article reviews patterns of authenticating common facts in sexual assault trials.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7T04:28:14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7-R03A41028-1.pdf: 2991049 bytes, checksum: 45e64c46c22e1a2314fe0c5ecae4443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8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 第四節 章節架構 5 第二章 性侵害犯罪中常見之有罪判決構造 6 第一節 以被害人指述為有罪認定之主要證據 11 第二節 其他間接證據 12 第一項 證人供述 13 第二項 受理疑似性侵害事件驗傷診斷書 17 第三項 被害人情緒證據 19 第四項 測謊鑑定 21 第三節 小結 25 第三章 核心證據:被害人指述 27 第一節 性侵害判決中之被害人指述:實務見解 27 第一項 證據能力 27 第二項 證明力 31 第一款 性侵害被害人之特性 32 第一目 性侵害被害人為「犯罪被害人」 32 第二目 性侵害之特殊性 33 第二款 常見作為被害人指述可信與否之特徵 35 第二節 補強法則實質內涵之比較 42 第一項 自白補強法則 43 第一款 自白補強法則之理論 43 第一目 自白補強法則之意義 43 第二目 自白補強法則之正當性基礎 46 第三目 自白補強法則之目的與功能 48 第二款 自白補強證據之實質內涵 49 第一目 自白補強證據之適格 49 第二目 自白補強證據之補強範圍 51 第三目 自白補強證據之補強程度 53 第四目 小結 55 第二項 超法規補強法則 56 第一款 超法規補強法則之概論 56 第一目 超法規補強法則之發展 56 第二目 超法規補強法則之正當性爭議 58 第二款 超法規補強法則之實質內涵 59 第一目 犯罪被害人、告訴人、自訴人之證言 60 第二目 兒童證人之證言 61 第三目 聚合犯與對向犯之證言 62 第四目 秘密證人之證言 63 第三款 與自白補強法則實質內涵之比較 64 第三項 性侵害實務中補強證據之檢討 65 第一款 補強適格性之檢討 66 第二款 補強範圍與程度之檢討 69 第三節 小結 72 第四章 常見補強證據:驗傷診斷書與PTSD 74 第一節 受理疑似性侵害事件驗傷診斷書 74 第一項 性侵害判決中之驗傷診斷書:實務見解 75 第一款 證據能力 75 第二款 證明力 77 第二項 驗傷診斷書證明力範圍之限制 77 第一款 驗傷概論 77 第二款 驗傷診斷書之待證事實 79 第三項 對驗傷診斷書再為囑託鑑定 81 第一款 個案事實 82 第二款 問題提出 88 第一目 驗傷結論愈趨明確 88 第二目 以二手資料作為判斷依據 90 第四項 小結 91 第二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鑑定(PTSD) 93 第一項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概論 94 第一款 定義 94 第二款 診斷 95 第三款 成因與影響因素 100 第二項 性侵害判決中之PTSD鑑定報告:我國實務見解 101 第一款 證據能力 101 第二款 證明力 102 第三款 問題提出 107 第一目 鑑定人資格 107 第二目 鑑定報告之內容 112 第三項 PTSD鑑定報告作為補強證據之質疑 115 第一款 性侵害創傷症候群(Rape Trauma Syndrome, RTS) 115 第一目 RTS概論 115 第二目 美國法上以RTS作為證據之容許性爭議 117 第二款 美國法上對於PTSD作為證據之態度 122 第四項 小結 124 第五章 結論 133 附件一 138 附件二 139 附件三 140 參考文獻 141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性侵害常見有罪認定證據構造之檢討-以被害人指述、驗傷診斷書與PTSD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A Review on Common Evidence Structure in Sexual Assault Convictions:Focused on Victim's Account, Forensic Examination and PTSD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6-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李茂生(Mau-Sheng Lee),林琬珊(Wan-Shan Lin) | |
dc.subject.keyword | 性侵害,被害人指述,補強證據,驗傷診斷書,PTSD,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Sexual Assault Convictions,Corroborative Rule,Forensic Examinations,PTSD, | en |
dc.relation.page | 151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803258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8-08-14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法律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92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