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22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梅家玲(Chia-Ling Mei) | |
dc.contributor.author | Po-Ching Che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栢青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17T09:24:1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2-08-22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17T09:24:16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2-08-22 | |
dc.date.issued | 2012 | |
dc.date.submitted | 2012-08-1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內向世代作家文集(依作者姓名筆劃及出版時間排序)
˙邱妙津,《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邱妙津,《寂寞的群眾》,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9月。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5月。 ˙駱以軍,《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4月。 ˙駱以軍,《妻夢狗》,台北:遠流,1998年7月。 ˙駱以軍,《第三個舞者》,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9月。 ˙駱以軍,《遣悲懷》,台北:麥田,2001年11月。 ˙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台北:聯合文學,2005年2月。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台北:印刻,2008年9月。 ˙駱以軍,《西夏旅館》,台北:印刻,2008年10月 ˙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1月。 ˙賴香吟,《霧中風景》,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7月, ˙黃啟泰,《防風林的外邊》,台北:尚書文化,1990年2月。 ˙黃國峻,《度外》,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9月。 ˙黃國峻,《盲目地注視》,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4月。 ˙黃國峻,《水門的洞口》,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8月。 二、其他作家文集(依出版時間排序) ˙馬奎斯,宋碧雲譯,《一百年的孤寂》,台北:遠景,1982年12月。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年6月。 ˙張大春,《大說謊家》,台北:遠流,1989年9月。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1990年7月。 ˙安部公房,鍾肇政譯,《燃燒的地圖》,台北:桂冠,1994年4月。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1995年9月。 ˙董啟章,《安卓珍尼》,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2月。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吳潛誠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11月。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11月。 ˙新雨出版社編選,《文學板塊運動》,台北:新雨,2001年9月。 ˙張大春,《最初》,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6月。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2002年6月。 ˙隱地,《2002�隱地》,台北,2002年7月。 ˙波赫士著,王永年、林一安等譯,《波赫士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2月。 ˙伊格言,《甕中人》,台北:印刻,2004年2月。 ˙黃凡,《賴索》,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8月。 ˙朱天文,《巫言》,台北:印刻,2008年2月。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2008年8月。 ˙張大春,《四喜憂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閻連科,《發現小說》,台北:印刻,2011年10月。 ˙唐•德里羅,粱永安譯,《毛二世》,台北:寶瓶文化,2011年10月。 ˙折原一,李彥樺譯,《倒錯迴旋曲》,台北:獨步文化,2011年12月。 三、研究專書(依出版時間排序) (一)、視覺研究 ˙John Howkins;徐桂峰編譯,《電視的昨日、今日、明日》,新竹:楓城,1978年1月。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編,《電視新貌》,台北:黎明文化,1987年3月。 ˙黃新生,《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1987年11月。 ˙馬塞爾•馬爾丹,吳岳添、趙家鶴譯,《電影作為語言》,中國: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4月。 ˙愛德華•茂萊,邵牧君譯,《電影化的想像──作家和電影》,北京:中國電影,1989年7月。 ˙郭力昕,《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3月。 ˙郭力昕,《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3月。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馮建三譯,《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1992年1月。 ˙George Comstock,鄭明椿譯,《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台北:遠流,1992年3月。 ˙Robert C. Allen,李天鐸譯,《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1993年9月。 ˙黃新生,《電視新聞》,台北:遠流,1994年7月。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1994 年11月。 ˙Gerald S. Lesser,關尚仁譯,《兒童與電視》,台北:遠流,1994年12月。 ˙Davis & Baran合著,蘇蘅譯,《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台北:遠流,1996年3月。 ˙John Pultz,李文吉譯,《攝影與人體》,台北:遠流,1997年6月。 ˙郭力昕,《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原尊文化,1998年1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12月。 ˙Roger Silverstone,陳玉箴譯,《媒介概念16講》,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9月。 ˙周蕾,《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2001年5月。 ˙Richard K. Simon,關山譯,《垃圾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11月。 ˙何貽謀,《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台灣商務,2002年1月。 ˙J Fiske & J. Hartley,鄭明椿譯,《解讀電視》,台北:遠流,2002年4月。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台北:台灣商務,2002年4月。 ˙張光琪,《世界名畫家全集�魔幻寫實大師:馬格利特》,台北:藝術家,2003年3月。 ˙鄭明樁,《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志文化,2003年4月。 ˙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金格隆(Frank Zingrone),楊月蓀譯,《媒體現形──混沌時代瀕臨意識邊緣》,台北:台灣商務,2003年12月。 ˙約翰•伯格;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1月。 ˙王唯著,《透視台灣電視史》,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10月。 ˙Hubert Damisch,《落差──經受摄影的考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9月。 ˙吉見俊哉,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台北:群學,2010年5月。 (二)、文學研究 ˙樂黛雲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10月。 ˙陳映真,《鳶山》,台北:人間,1988年4月。 ˙里蒙-凱南(Shlomith Rimmmon-Kenan)著,姚錦清等譯,《敘事虛構作品》,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2月。 ˙黃晉凱,張秉真主編,《象徵主義•意象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伊恩.瓦特(Ian Watt),董紅鈞譯,〈《魯賓孫漂流記》,個人主義和小說〉,《小說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6月。 ˙李永熾編譯,《「內向世代」小說選》,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1月。 ˙米蘭.昆德拉,艾曉明編,《小說的智慧》,台北:智慧大學,1994年2月。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1月。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2月。 ˙王志弘編,《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編者自印,1995年。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5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6年5月。 ˙Nochlin Linda著,刁筱華譯,《寫實主義》,台北:遠流,1998年3月。 ˙楊澤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時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11月。 ˙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4月。 ˙mimiko等著,《五年級同學會》,台灣:圓神,2001年5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年10月。 ˙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8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年1月。 ˙斯圖爾特•霍爾,徐亮、陳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 ˙李奭學,《書話台灣》,台北:九歌,2004年5月。 ˙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陸楊、劉佳林、朱志榮等翻譯 ,《第三空間:去往洛杉機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2005年8月。 ˙彼得.蓋伊(Peter Gay),劉森堯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鄭樹森,《小說地圖》,南京:江蘇教育,2006年6月。 ˙大衛•洛吉,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2006年12月。 ˙《徬徨的戰鬥: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三季週末文學對談》,台北:印刻,2007年12月。 ˙迪克斯坦(Dickstein Morris),劉玉寧譯,《途中的鏡子──文學與現實世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4月。 ˙勞倫斯•卜洛克,劉麗真譯,《卜洛克的小說學堂》,台北:臉譜,2008年5月。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09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年9月。 ˙彼得.蓋伊(Peter Gay),《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人》,台北:立緒,2009年12月。 ˙楊照,《霧與畫──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2010年8月。 ˙黃清順,《「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以一九八三──二零零二年作為觀察主軸》,高雄:麗文文化,2011年12月。 四、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王德威,〈寫實主義是什麼〉,《聯合文學》,99期,1993年1月。 ˙〈第十一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決審實錄〉,《聯合文學》,1997年11月,157期。 ˙Leo Ou-fan LEE,〈Eileen Chang and Cinema〉,《現代中文文學學報》,2卷2期,1999年1月。 ˙郝譽翔,〈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28卷11期,2000年4月。 ˙Nancy Armstrong,馮品佳譯,〈何謂寫實主義中的真實?〉,《中外文學》30卷12期,2002年5月。 ˙郝譽翔、黃國峻、許榮哲,〈單打獨鬥說故事〉,《聯合文學》214期,2002年8月 ˙馬嘉蘭(Fran Martin)著;陳鈺欣、王穎譯,〈揭下面具的鱷魚:邁向一個現身的理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期,2003年5月。 ˙鄭愁予,〈鶴樓峻,連翠微〉,《聯合文學》226期,2003年8月 ˙張清志,〈因為純淨,所以脆弱──與國峻一些瑣碎的互動筆記〉,《聯合文學》226期,2003年8月。 ˙〈21位青年小說家讀黃國峻的作品〉,《聯合文學》226期,2003年8月。 ˙李奭學,〈疏離的美學──談黃國峻的短篇小說〉,《聯合文學》226期,2003年8月。 ˙郝譽翔,〈文學獎的困惑〉,《聯合文學》229期,2003年11月。 ˙向陽,〈蒙塵與出土:小論文學舊書再版重印現象〉,《文訊雜誌》221期,2004年3月。 ˙〈錯過豐饒年代的宿命論者──初安民對談駱以軍〉,《印刻文學生活誌》2卷4期,2005年12月。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34卷10期,2006年3月。 五、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駱以軍,《傾斜》,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戲劇創作組碩士論文,83學年度。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87學年度。 ˙李黛顰,《十里洋場的漫遊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92學年度。 ˙蔡素英,《從邱妙津《鱷魚手記》及《蒙馬特遺書》探討女性主體意識之認同建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楊瀅靜,《邊緣、認同與死亡的書寫──邱妙津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學年度。 ˙羅敬堯,《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臺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學年度。 ˙洪王俞萍,《文化身分的追尋及其形構──駱以軍與黃錦樹小說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93學年度。 ˙柯雅雯《當代女同志文學的悼亡、自療與自我完成(1960~2003)》,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4學年度。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94學年度。 ˙吳立文,《外省父親之後遺民紀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5學年度。 ˙劉淑貞,《肉與字:九○年代後小說中的死亡與自殺書寫──以張大春、駱以軍、邱妙津、黃國峻為考察對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6學年度。 ˙曾憶文,《虛擬自傳的形成──論駱以軍小說的主題開展》,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6學年度。 ˙陳文彥,《晚期資本主義的台灣犬儒者駱以軍:一種文化政略的解釋》,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96學年度。 ˙辛佩青,《異質經驗•中界書寫:以邱妙津小說開展之卑賤文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7學年度。 ˙林慧音,《邱妙津女同志小說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7學年度。 ˙嚴婕瑜,《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97學年度。 ˙陳怡如,《自我的再現與重構——論邱妙津與陳雪的女同志小說》,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7學年度。 ˙黃懿慧,《學運世代知識分子的知識實踐:賴香吟小說研究》,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7學年度。 ˙陳姿瑾,《女╱城:論90年代以後臺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8學年度。 ˙陳奕翔,《族裔書寫與自我身分形塑:駱以軍作品中所再現的匱乏與焦慮》,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98學年度。 ˙李宜羲,《毀滅與完成──邱妙津的自我書寫》,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98學年度。 ˙張淑芳,《焦慮與抑鬱-袁哲生與黃國峻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99學年度。 ˙李文傳,《一種文體的完成?──試探黃國峻的小說文體》,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99學年度。 ˙蔡明萱,《愛慾、創傷與死亡──論邱妙津與陳雪》,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99學年度。 ˙傅淑萍,《卑賤、荒誕與儀式的完成:邱妙津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9學年度。 六、報紙(依出版時間排序) ˙李大釗,〈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晨報》,1919年3月14-16日。 ˙魯樞元,〈論新時期文學的'內向轉'〉,《文藝報》,1986年10月18日,3版。 ˙張大春,〈誰在蛀蝕什麼?〈白蟻之夜〉的「心理分析」遊戲〉,《中央日報》, 1995年4月19日,80版。 ˙邱妙津,〈得獎感言〉,《中央日報》, 1988年10月3日。第16版。 ˙高麗玲報導,〈邱妙津令人喝采,抒理念青年楷模〉,《中央日報》,1988年10月22 日,第11版。 ˙陳文芬,〈駱以軍賴香吟發表新書焦慮上身〉,《中國時報》,2000年11月6日,23版。 ˙〈五年級同學會──向學運世代或網路世界傾斜?〉,《中國時報》,2001年11月9日,42版。 ˙黃錦樹,〈面對文學獎:是對手?還是評判者?〉,《中國時報》,2002年7月28日,22版。 ˙劉梓潔,〈駱以軍�我是無身世、無經驗之人〉,《中國時報》,2002年9月29日,開卷 b1版。 ˙賴香吟,〈憂鬱貝蒂〉,《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3年12月27日,E7版。 ˙何亭慧記錄整理,〈偶然與巧合──陳雪、駱以軍對談小說術〉,《聯合報》,2008年6月20日,E3版。 ˙李維菁,〈駱以軍耗時四年築成《西夏旅館》〉,《中國時報》,2008年10月18日,A14版。 ˙郝譽翔,〈太陽系〉,《中國時報》,2009年12月24日,E4版。 ˙駱以軍,〈駐版作家答客問〉,《聯合報》,2010年4月18日,D3版。 ˙唐嘉邦、黃哲斌採訪,黃哲斌整理,〈包廂影片任選青澀回憶MTV〉,《中國時報》,2010年10月29日,A8版。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2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藉黃錦樹「內向世代」一詞,易一字而成「內向世�視代」,以駱以軍、黃國峻、邱妙津等被歸為電「視」世代、文字具備圖像性、「視」覺性,且被以為是「向內凝視的一代」之作家的小說為討論核心,研究目的在於,(1)借雷蒙•威廉斯「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為參照點指出,論文中所援舉作家作為台灣引入電視後之「電視世代」,電視演進過程實和內向視�世代作家分享同一種感覺結構,則以此一特殊的感覺結構點出內向驅力所在,並解讀內向世�視代的書寫技藝。(2)小說作為一個整體所展示之內向探究:那不只是小說書寫主題的內向──描述內心世界、放大私人體驗。同時也是小說發展的內向:後設、故事的故事、技藝轉折,我嘗試以「視覺」為途徑,挖掘整個台灣小說「朝內」的轉折點。(3)經驗、故事之荷珠新配:新的媒體,新的視點,也是新的世代。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言:「經驗被貶值」,而故事的生產與經驗息息相關,我將指出經驗、故事在內向世�視代小說家筆下,如何走往歧異�零餘之路。(4)以「視覺」觀點切入,透過內向世代引出之問題與答案,於文學史慣用之「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論述脈絡外,另闢機樞。若「幻燈片」事件作為現代文學「起源性」事件,電視之於內向世�視代,這不僅是媒介對於文學的一次發現,也是「觀看」的一次變革。本論文試圖梳理內向世�視代「如何觀視」,這也涉及以視覺重寫�看文學史的可能。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7T09:24:1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5145009-1.pdf: 1747206 bytes, checksum: 50fff0ef79f9d7f0eb6cd40e76ba00d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現況 5 一、作家研究 5 二、內向世代研究 8 第三節 概念界定:內向世�視代再定義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5 一、電視研究 15 二、感覺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 17 三、寫實與視覺的共構──一種「視覺體系」的建構 19 四、「視覺體系」應用於台灣文學 22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6 第二章 新世�視代誕生──以電視作為進路 31 第一節 電視小史 31 第二節 客廳風景論 37 第三節 感覺結構 40 第四節 「類」、「類人」──經驗的貶值與故事存立 46 第五節 如何內向,怎樣感覺──辨識內向世�視代 55 第六節 「我記得」──身世的房間 59 第七節 「我覺得」V.S.「我記得」──「感覺」的房間之突圍 64 小結 66 第三章 時移「室」�「視」往 67 第一節 論寫作〈論寫作〉之寫作論──視覺空間與空間視覺的建立 70 第二節 視覺空間的浮現:時間驗證 76 一、永遠現在式 76 二、時間蒙太奇 77 第三節、牆上的斑點或斑點組成的牆──黃國峻的空間視覺論 81 第四節 幻影術──邱妙津的空間視覺論 86 一、一種(愛情)公寓導遊 86 二、愛的發生學悖論 92 小結 96 第四章 那些圍繞故事的──建構一個內向世代 97 第一節 張大春小說本體論的解體論述 99 第二節 「張開」──「戲劇化」與「故事」 104 第三節 「張」開──從〈字團張開以後〉談起 108 第四節 「第三者」的誕生 111 第五節 故事的繁殖機器──歧出與錯位 115 第六節 「我」覺得V.S.「我記得」:「你」才是第三者 118 小結 122 第五章 結論 123 一、內視,視內──一種世�視代的出現 123 二、內向,向內──兩種感覺結構 123 三、內向文學,文學內向 124 四、走出,進入內向世�視代 125 參考文獻 127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內向世�視代小說研究── 一種視覺的詮釋 | zh_TW |
dc.title | Novels of Introversive Vision Generation: A Visual Perspectiv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郝譽翔(Yu-Hsiang Hao),楊佳嫻(Chia-Hsien Yang) | |
dc.subject.keyword | 內向世代,駱以軍,邱妙津,黃國峻,感覺結構,電視研究,視覺性,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Luo Yi-Jun,Chiu Miao-chin,Huang Guo-jun,Introverted Generation,Television,structures of feeling,visibility, | en |
dc.relation.page | 133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12-08-1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台灣文學研究所 | zh_TW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臺灣文學研究所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101-1.pdf | 1.71 M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