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音樂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57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櫻芬(Ying-Fen Wang)
dc.contributor.authorAi Chungen
dc.contributor.author鍾愛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7T02:26:03Z-
dc.date.available2017-08-24
dc.date.copyright2017-08-24
dc.date.issued2017
dc.date.submitted2017-08-18
dc.identifier.citation書目
一條愼三郎編,《新編 小學校 公學校唱歌教材集》,臺北:杉田重藏書店,1923。
上笙一郎,《日本童謠事典》,東京:東京堂出版,2005。
大地宏子,〈NHKラジオ放送の子ども番組にみる「童謡」の変容―『子供の時間』『幼児の時間』『うたのおばさん』を中心に―〉,《音楽教育史研究》第16号,2014,頁25-36。
大地宏子,〈NHKラジオ番組「子供の時間」に見る戦前の音楽教育の一考察―番組月刊誌『コドモのテキスト』における『当選童謡』を中心に―〉,《鶴見大学紀要 第3部 保育・歯科衛生編》第48号,2011,頁51-60。
大澤貞吉、台灣紙芝居協會編,《紙芝居の手引 皇民奉公叢書 第十輯》,臺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2。
小松明,〈早朝〉,《麗正》第44號,1937,頁46。
小柴勉,〈ラヂオ月評〉,《兒童街》第1卷第3號,1939,頁10-11。
小柴勉,〈ラヂオ月評〉,《兒童街》第1卷第4號,1939,頁14-18。
不著撰人,〈ラヂオは童音を傳へる 國際善意デー〉,《世界と我等》第10卷第5號,1935,頁275-277。
不著撰人,〈ラヂオを如何に見る〉,《臺灣遞信協會雜誌》,88期,1929年2月,頁5-6。
不著撰人,〈蕃童のラヂオ放送〉,《理蕃の友》第四年五月號,1935,頁10。
与田凖一編,《日本童謡集》,東京:岩波出版,1958。
中山侑,〈TRCAの立場から〉,《兒童街》第1卷第1號,1939,頁6-7。
中山侑,〈さま、日記〉,《兒童街》第1卷第2號,1939,頁16-18。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會社60年史編集委員會編,《日本ビクターの60年》,東京:日本ビクター,1987。
日本放送協會編,《ラジオ年鑑》,東京:太空社,1931-1943。
日本放送協會編,《日本放送史上卷》,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65。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 : 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一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二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三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四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五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正榕會,《標準唱歌學習帖 第六學年 兒童用》,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吉川英史、上參鄉祐康,《宮城道雄作品解說全書》,東京:邦学社,1979。
吉川英史、小島美子、藤井知昭、宫崎まゆみ,《図說日本の楽器》,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92。
江佳潔,〈日治時期南進政策下的放送事業之研究(1895-1945)〉,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竹内貴久雄,《唱歌・童謡100の真実:誕生秘話、謎解き伝説を追う》,東京:ヤマハミュージックメディア出版,2009。
西岡英夫,〈ラヂオの放送子供の時間に就て─兒童教育者の關心を促す〉,《臺灣教育》第435號,1938,頁77-84。
佐田弘治郎編,《支那の戎克と南満の三港》,大連: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1927。
何義麟,〈日治時期臺灣廣播事業發展過程初探〉,《臺灣史蹟》第36期,2000,頁212-225。
何瑪丹,〈聲響臺灣-日治時期日語唱片中的臺灣經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頁297-332。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李穗嘉,〈日據時期臺灣音樂教育及教科書剖析〉,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村山勇,〈建國物語「刳舟の獨言」を聽きて〉,《兒童街》第2卷第2號,1940,頁11-12。
岡部芳広,《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公学校唱歌教育》,東京:明石書店,2007。
岩井正浩,《子どもの歌の文化史:二〇世紀前半期の日本》,東京:第一書房,2003。
放送文化研究所20世紀放送史編集室編,《台湾放送協会:放送史料集》,東京:放送文化研究所20世紀放送史編集室,1998。
林道生,《阿美族的口碑傳說故事》,臺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4。
牧野富太郎,《牧野新日本植物圖鑑》,東京:北隆館,1969。
邱各容,《臺灣近代兒童文學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
金田一春彦,《童謡・唱歌の世界》,東京:講談社,2015。
柯佳文,〈日治時期官方對廣播媒體的運用(1928-1945)〉,臺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堀内敬三、井上武士編,《日本唱歌集》,東京:岩波出版,1958。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 : 日據時期台灣公學校敎科書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4。
許凱琳,〈日治時期放送節目音樂內容之研究(1937~1941)-以軍歌放送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勝山文吾,《台湾童謠曲集》,臺北:日本樂器會社台灣出張所,1933。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臺北:玉山社,2007。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 : 1935年魅力台灣SHOW》,臺北:遠流,2004。
貴志俊彦、川島真、孫安石編,《戦争・ラジオ・記憶》,東京:勉誠出版,2006。
黃正安,〈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溫席昕,《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對象》,臺北:秀威資訊,2016。
葉口英子,〈昭和初期(1925-1937年)のラジオ番組『子供の時間』にみる音楽に関する考察〉,《静岡産業大学情報学部研究紀要》第10期,2008,頁80-81。
葉龍彥,〈臺北廣播電臺的設置—臺灣廣播之始〉,《臺北文獻》直字第130期,1999,頁87-118。
福田千絵,〈箏曲家米川琴翁の演奏活動における童曲〉,《音楽教育学の未来:日本音楽教育学会設立40周年記念論文集》,東京:日本音楽教育学会編,音楽之友社出版,2009,頁38-47。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8-1944。
臺灣放送協會,《ラヂオタイムズ》,臺北:臺灣放送協會,1935-1938。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の歌》,臺北:臺灣教育會,1929。
臺灣新報社,《臺灣新報》,臺北:臺灣新報社,1944-1945。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高等科唱歌 第一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6。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高等科唱歌 第二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6。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一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4。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二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4。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三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4。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四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5。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五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5。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唱歌 第六學年用》,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35。
臺灣總督府編,《小學校唱歌教授書》,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出版年不詳。
臺灣總督府編,《公學校唱歌集》,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1915。
劉麟玉,《植民地下の台湾における学校唱歌教育の成立と展開》,東京:雄山閣,2005。
横田きよ子,〈日本における「台湾」の呼称の変遷について:主に近世を対称として〉,《海港都市研究》第4号,2009,頁163-183。
蔡錦堂,〈「紀元兩千六百年」的日本與臺灣〉,《師大臺史所學報》,第1期,2007,頁51-88。
鄭國權編,《泉州弦管曲詞總匯》,北京市:中國戲劇,2014。
賴美鈴,〈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式日唱歌」與校歌〉,《台灣風物》第57卷第4期,2007,頁103-143。
賴美鈴,〈日治時期臺灣音樂教科書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第3期,2002,頁35-56。
薛宗明,《臺灣音樂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2003。
網路資源
Japan Knowledge辭典百科資料庫。網址:http://japanknowledge.com/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舊名為台灣大百科全書,網址:http://nrch.culture.tw/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578-
dc.description.abstract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事業蓬勃發展,節目數量和內容都相當豐富,然而目前鮮少有針對單一節目的完整研究。因此,本論文以日治時期針對孩童所設計的廣播節目「子供の時間」為研究對象,歸納其節目發展、節目類型與內容、參與其中的演出者,並發掘脫胎於日本原型節目之臺灣特色;本論文另特別分析日本音樂教育的「唱歌」曲種在「子供の時間」的實踐。
臺灣的「子供の時間」全程參與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史(1928-1945),是最穩定長壽的節目之一,節目類型共分為十大項,其趣味與教育兼備的內容符合孩童作為聽眾對象,而節目中眾多的幼稚園至青少年參與者,讓兒童從收聽面的被動角色,轉化成輸出節目的主動參與者。
作為日本原型節目的臺灣在地版本,「子供の時間」在節目類型上承襲日本的規劃,但在形制以外,內容上則可看見不少專屬臺灣的特色,這些特色不僅在臺灣島內播放,更在全日本廣播的「全國出中繼」展現。
以日本近代音樂教育的「唱歌」解析「子供の時間」中的歌唱曲目,則可發現唱歌教材確實都曾出現在「子供の時間」中,印證了日治時期唱歌教材的實際使用情形;然而「唱歌」並非整體歌唱節目中最常出現的曲種,可推知教育場域的歌曲仍與大眾性的廣播有所分野。
本研究的目的為充實日治時期的臺灣廣播研究、以及兒童音樂與文化,並期許將此研究作為日本放送研究之延伸及補充。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Radio broadcasting business thrived in Taiwan during it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lthough numbers of programs and the content are substantially abundant,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aiming at a specific program.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n Kodomo No Jikan (Children's Time), a radio program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hildren. This paper sketche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Kodomo No Jikan and analyzes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program, including types of the content, content and participants involved in the program.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eeks to discover the “Taiwan feature” demonstrated in Kodomo No Jikan and how Shoka (Japanese school songs) was practiced in the program.
Kodomo No Jikan had existed throughout the radio broadcast history in colonial Taiwan (1928-1945) and was one of the most stable and long-lasting program. It consisted of ten major types of content. The both educative and entertaining content conformed to children as audience. Also,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s had transformed them from passive audience into active broadcasters who engaged in the program vigorously.
As the Taiwan version of its prototype from Japan, Kodomo No Jikan inherited the types of content from Japan’s Kodomo No Jikan. However, beyond the structure and form, there were many Taiwan features shown in the program. These features were not only broadcasted inside Taiwan, but also presented all over Japan in a special occasion called “National broadcasting”.
In order to see how Shoka was practiced in Kodomo No Jikan,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major lists of Shoka to match songs performed in the singing program of Kodomo No Jikan. Results show that those school songs indeed appeared in Kodomo No Jikan. However, Shoka was not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songs in the singing program. This implies a borderline between the educative school songs and radio broadcast in the category of mass medi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n radio broadcast and children’s music & culture in colonial Taiwan. More ambitiously,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be th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Japan’s broadcast research.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7T02:26:0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6-R02144004-1.pdf: 11826441 bytes, checksum: d59727ee99bdcdfeec733dc69fa827e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7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致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圖次 viii
表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材料及限制 7
第四節 論文章節架構 9
第二章 「子供の時間」發展概述 10
第一節 第一期(1928-1932) 11
第二節 第二期(1932-1937) 16
第三節 第三期(1937-1945) 21
第四節 「子供の時間」中的特別節目 28
第三章 「子供の時間」節目類型、演出者與評論 34
第一節 整體節目類型與演出者 35
第二節 音樂類型節目 44
第三節 雜誌上的節目評論 57
第四節 「子供の時間」的理想-由西岡英夫的文章談起 61
第四章 「子供の時間」的臺灣展現 75
第一節 臺灣主題曲目 75
第二節 臺灣特有節目 77
第三節 臺灣の歌與臺灣童謠曲集 84
第四節 全國出中繼 94
第五章 「子供の時間」中的「唱歌」 106
第一節 文部省唱歌 108
第二節 式日唱歌 118
第三節 公學校唱歌教材中的臺灣原創曲 122
第六章 結論 130
附錄 132
參考文獻 144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日治時期臺灣廣播節目「子供の時間」初探zh_TW
dc.titleA Preliminary Study on Taiwan’s Radio Program Kodomo No Jikan 'Children's Time' in Colonial Taiwan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5-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呂紹理(Shao-Li Lu),賴美鈴(Mei-Ling Lai)
dc.subject.keyword子供?時間,日治時期,廣播,兒童,唱歌教材,臺灣特色,zh_TW
dc.subject.keywordKodomo No Jikan,Children’s Time,Japanese Colonial Period,Radio Broadcast,Children,Shoka,Taiwan feature,en
dc.relation.page148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1703652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7-08-19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文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音樂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音樂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1.55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