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15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蘇彩足 | |
dc.contributor.author | Hui-Lee H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何惠莉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7T02:13:3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1-04 | |
dc.date.copyright | 2018-01-04 | |
dc.date.issued | 2017 | |
dc.date.submitted | 2017-11-2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中文部分
丁幸姬,2006,《行政院開發基金之研究─代理人理論之觀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于宗先,1988,《台灣金融制度之改革:第一階段之研究》,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方清風,2003 ,《中央政府非營業基金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白士杰,2004,《台灣金融重建基金運作效能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宇,1998,〈政府、民間與法律─論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幾個基本問題〉,《月旦法學雜誌》,36:26-39。 王志誠,1999,《論員工參與公司經營之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志誠,2004,〈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台灣經驗─思潮發展及法制因應〉,《月旦民商法》,5:5-23。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5,《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一○五年度預算評估報告》,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6,《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一○六年度預算評估報告》,臺北:立法院。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6,《106年度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臺北:立法院。 石齊平、蔡妙珊,1990,〈公營事業民營化-論公經濟部門最適比例問題〉,《財稅研究》,22(3):49-62。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國營事業資產管理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2006,〈提升特種基金財務效能之檢討與作為〉,《主計月刊》,610:26-29。 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2007,〈非營業特種基金資金活化及政事型特種基金預算執行問題之探討〉,《主計月刊》,622:24-28。 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2008a,〈強化特種基金預算編審,杜絕不經濟支出〉,《主計月刊》,634:15-20。 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2008b,〈精進特種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強化基金經營效能〉,《主計月刊》,634:28-33。 行政院主計總處基金預算處,2012,〈強化特種基金重大建設之計畫與預算管理〉,《主計月刊》,676:16-21。 行政院主計總處基金預算處,2013,〈強化特種基金債務管理〉,《主計月刊》,689:25-30。 行政院主計總處基金預算處,2014,〈強化特種基金設置及管理〉,《主計月刊》,701:23-28。 尹曉穎,1994,《國營事業人員精簡方案與被留用員工之組織行為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3,〈公營體制與企業化經營〉,《管理會計學會》,1-16。 江明修、張淑芬、倪達仁,1994,〈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之評估:公共行政的觀點〉,《政經法制論叢》,701:23-28。 江淑貞,2001,《公營事業民營化多階段釋股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巫忠信,2014,〈非營業特種基金預算及財務報導編製再精進之探討〉,《主計月刊》,702:50-53。 巫忠信,2015,《採行權責發生基礎對政事型特種基金影響之探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宋棋超,1994,〈解讀『民營化』之問題〉,《立法院院聞》,22(3):47-63。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公司教學部。 吳庚,201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吳忠吉,1999,〈國營企業民營化與員工權益的維護〉,《勞工之友雜誌》,467:10-11。 吳若予,1992,〈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吳崇權,1993,〈公營事業移轉民營股權轉讓方式之剖析〉,《財稅研究》,25(3):19-28。 吳學良,2001,〈如何協助財務艱困事業民營化─從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談起〉,《財稅研究》,33(3):103-120。 吳學良、孫智麗、洪德生、李清松,2004,〈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變化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5(2):37-61。 吳青松、王文宇、許良宇、張彤瑞,2000,《公股股權管理與公股代表遴派制度化之研究期末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研究計畫。 吳婉玉,2015,〈特種基金財務規劃策略〉,《主計月刊》,718:6-8。 吳昭旺,2016,〈如何加強特種基金財務管控,健全基金財務─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為例〉,《主計月刊》,726:44-49。 吳重禮、嚴淑芬,2000,〈公營事業對於台灣地區經濟發展之影響評估〉,《公營事業評論》,2(2):51-61。 吳文弘,1999,〈提升特種基金整體經營管理績效之研究〉,《主計月刊》,525:17-24。 吳文弘,2002a,〈強化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主計月刊》,556:14-22。 吳文弘,2002b,〈從財政學觀點探討政府基金之分野〉,《主計月刊》,560:23-37。 吳文弘、張育珍、李佩華,2003a,〈政府附屬單位預算制度(上)〉,《主計月刊》,573:31-37。 吳文弘、張育珍、李佩華,2003b,〈政府附屬單位預算制度(下)〉,《主計月刊》,574:39-46。 吳文弘,呂秋香,2009,〈政事型特種基金之特質及其適用預算法規定之妥適性研究〉,《主計月刊》,638:62-67。 呂秋香,1999,〈公營事業民營化執行成果與績效評估〉,《主計月刊》,525:25-46。 吳秋香,2004,〈中央政府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之回顧與展望〉,《主計月刊》,580:30-38。 呂秋香,2006,《我國中央政府債務基金績效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譯自W. Lawrence Neuman 著。 李玉君,2003,〈社會福利民營化法律觀點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102:74-93。 李允傑、孫克難、李顯峰、林博文,2003,《政府財政與預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清潭,1998,〈台灣公營事業私有化過程裡政府角色的轉變─以國家論進行評估〉,《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2:17-51。 李佩華,2005,《建立政事型特種基金中程計畫預算作業制度之研究》,臺北:行政院主計處第二局(主計專題研究報告)。 李佩華,2007,〈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資金活劃之探討〉,《主計月刊》,614:31-36。 李增榮,1966,〈政府基金與預算〉,《主計月報》,22(4):21-42。 李慧君、賴倩婷,2014,〈精進非營業特種基金決算之編製〉,《主計月刊》,704:16-21。 李清松,2003,〈公營事業民營化與政府財政〉,《主計月刊》,574:72-84。 李文洲,2005,《國營事業民營化變革學習與民營化變革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台電公司為例》,彰化: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毅,1995,〈「民營化」是改善公營是業效率的萬靈丹?〉,《經濟前瞻》,42:134-135。 邱毅,1998,〈企業變革與民營化〉,《經濟前瞻》,13(1):118-128。 邱冠斌、劉佳昆,2007,〈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為例〉,《中華行政學報》,4:119-132。 周宓,2010,《就業安定基金之研究─以歐盟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山,1999,《民營化規劃與執行實務探討》,臺北:環球經濟社。 林建山,2002,〈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績效之比較評量〉,《主計月刊》,553:6-15。 林淑馨,2004,〈民營化與第三部門:日本鐵路改革經驗的反思〉,《公共行政學報》,11:109-142。 林淑馨,2005,〈公營事業民營化在國家經濟開發中的意義:台灣經驗之回顧〉,《亞太經濟合作評論》,13:77-90。 林淑馨,2006,〈民營化與組織變革:日本國鐵的個案分析〉,《政治科學論叢》,27:147-184。 林淑馨,2015,《寫論文,其實不難》,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弦逸,1999,〈組織變革中人力資源策略之探討─以國營事業民營化變革為例〉,《就業與訓練》,17(6):84-91。 林子儀,1984,〈國家從事公營事業活動的憲法基礎〉,《國家從事公營事業活動的憲法基礎》,9(4):9-28。 林靜雯、俞嫆嫆,2005,〈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績效評估─以台肥與中華電信之營運構面為例〉,《績效與策略研究》,2(2):1-34。 林秀燕,2016,〈建構特種基金財務控管策略─健全基金菜務,落實基金設置目的〉,《主計月刊》,729:88-91。 邱幼惠,2008,〈就業安定基金預算執行檢討與改進〉,《主計月刊》,630:77-83。 洪坤清,2003,《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建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德生、曾巨威,1996,《增進國庫統收統支制度財政功能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柯承恩,1996,《政府非營業循環基金暨單位預算特種基金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姚秋旺,2002,《最新政府會計(含非營利會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聲安,1995,《個人、國家與經濟自由─海耶克政經理論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譯自Ranjit Kumar著。 胡仲英、鄭素珍,1997,〈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之執行檢討〉,《研考報導》,40:23-45。 施顯超,1998,《中央政府非營業循環基金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光訓、林靜雯、歐秋伶,2005,〈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績效改革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1):23-39。 施炳煌,2005a,〈非營業特種基金預算及績效管理〉,《主計月刊》,592:16-20。 施炳煌,2005b,〈建立非營業特種基金績效管理制度之探討〉,《研考雙月刊》,29(2):29-38。 施炳煌,2006a,〈健全特種基金預算管理回顧與展望〉,《主計月刊》,601:14-1。 施炳煌,2006b,〈建立政事型特種基金中程計畫預算制度之探討〉,《主計月刊》,604:15-19。 施炳煌,2007,〈特種基金預算管理制度之變革與展望〉,《主計月刊》,616:15-19。 施炳煌,2008,〈靈活非營業特種基金財務管理〉,《主計月刊》,628:15-19。 馬黛,1997,《全民認股與釋股方式再檢討》,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八十六年度專業研究成果報告。 徐自生,2000,《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運用作業基礎概念之剖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仁輝,2002,《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徐筱菁,1999a,〈公營事業之法律概念〉,《公營事業評論》,1(3):123-143。 徐筱菁,1999b,〈民營化之法律概念〉,《公營事業評論》,1(4):1119-136。 翁嘉禧,1993,〈我國現階段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的評析〉,《台灣經濟》,193:14-28。 翁興利、陳永愉、林曉雯,2002,〈國營事業民營化執行問題與因應對策之研究〉,《研考雙月刊》,26(5):81-92。 孫煒、蕭全政,2013,〈全球化潮流下台灣公私部門組合型態的制度性安排〉,《政治科學論叢》,58:109-138。 連小瑩,2007,《特別收入基金會計處理之探討─航港建設基金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唐文改,1996,《我國中央政府非營業循環基金之研究─基金之性質、分類、現金分配、會計制度與財務績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尚懋,2000,〈新制度主義與兩岸公營事業改革:民營化vs.國企改革〉,《公營事業評論》,2(2):79-105。 陳月純,2008,《特別收入基金設置運作及其預算編製之探討─以通訊傳播監督管理基金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正雄,2007,《連江縣離島建設基金分配與運用之研究》,桃園: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鈺琪,2005,《台灣基層農會信用部之經營效率分析─金融重建基金設置前後之比較》,嘉義: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敏,1991,《基金與預算體系之探討》,臺北:行政院主計處(預算法修訂研究報告)。 陳梅英、崔洲英、莊倉江、李錫東、蔡惠娟,2014,〈探討特種基金定位、分類、預算型態與財務資訊之表達〉,《主計月刊》,705:66-70。 陳師孟,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臺北:澄社》,160-164。 陳金貴,1998,〈結合效率與民主的人事政策,政府再造中人力再造計劃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28:11-21。 陳朝威,1990,〈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問題與探討〉,《理論與政策》,5(1):50-62 陳朝威,1991,〈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問題與探討:理論與政策〉,《中華工程雜誌》,271:19-20。 陳愛娥,1998,〈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合法性與合理性〉,《月旦法學雜誌》,36:39-46。 陳雅惠,2011,〈101年度特別收入及資本計畫基金計畫及預算配合作業之編列及辦理情形〉,《主計月刊》,672:27-31。 陳美娟、張漢誠,2016,〈運用新住民發展基金提升新住民在臺生活之幸福感〉,《主計月刊》,722:58-61。 張玉山,1995,〈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工作權保障〉,《公營事業民營化快訊》,9:21-22。 張玉山,1999,《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白皮書期末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 張玉山、江淑貞,1999,〈我國民營化釋股規劃對資本市場影響之探討〉,《亞太管理評論》,4(1):51-61。 張育珍,2004,〈特別公課、專款專用與特種基金之關聯〉,《主計月刊》,587:26-34。 張育珍,2007,〈試論政事型特種基金與普通基金之分野〉,《主計月刊》,614:19-25。 張育珍,2010,〈特別收入及資本計畫基金計畫及預算配合作業之規劃〉,《主計月刊》,649:19-24。 張育珍,2012,〈從政府治理觀點談強化特種基金財務控管〉,《主計月刊》,678:16-21。 張育珍,2013,〈特種基金與社會福利政策的推動〉,《主計月刊》,690:6-11。 張育珍,2014,〈OECD國家特種基金制度概述〉,《主計月刊》,707:46-51。 張寶光,2002,《研究建立特種基金預算制度》,臺北: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報告。 張四明、方清風,2003,〈非營業基金的理論基礎及其與總預算之關係〉,《財稅研究》,35(3):40-60。 張鴻春,2002,《政府會計與非營利會計》,臺北:三民書局。 張潤書,2002,《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許志宇,1997,《國內外員工入股計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智婷,2008,《我國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之研究─以特別收入基金為例》,嘉義:國立中政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 彭百顯,1994,〈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及其績效探討〉,《今日合庫》,20(8):4-19。 黃登原,2002,《非營業基金之檢討》,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委辦研究計畫。 黃永傳,2002,〈特別收入基金會計交易處理之探討─期盼建置完整會計架構,俾使政事型特種基金交易處理更臻允當〉,《主計月刊》,567:76-80。 黃厚輯,2015,〈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整併及裁撤之檢討〉,《主計月刊》,718:9-12。 黃秀容,2016,〈財務管理聽看行─探討非營業特種基金財務預警機制之建立〉,《主計月刊》,730:6-10。 黃鴻文、楊敏修、劉維玲、朱寶玲,2013,〈以政府特種基金辦理公共建設之討討〉,《主計月刊》,690:38-43。 黃財源,1994,〈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探討〉,《台北銀行月刊》,25(7):35-53。 黃財源,1995,〈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幾點看法〉,《主計月報》,80(2):29-34。 黃財源,1996,〈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理論與實踐〉,《經濟情勢際評論》,2(1):177-198。 黃財源,1998,〈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理論與現況〉,《研考雙月刊》,22(1):58-67。 黃煌雄、郭石吉、詹益彰,2003,〈中央政府所屬非營業循環基金之總體檢查報告〉,臺北: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 黃基礎,2007,《國營事業民營化對基層工作人員之影響─以台灣中油公司加油站工作人員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淑娟,2007,〈國營事業釋股預算執行之探討〉,《主計月刊》,621:20-26。 郭振昌,2003,〈就業安定基金之管理與運用─有效管理運用,促進國民充分就業〉,《主計月刊》,567:51-58。 郭俐君,2005,《平衡計分卡用於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績效指標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俊廷,2013,《我國中央政府非營業特種基金之研究─以特別收入基金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游日興,2003,《我國特種基金財務資訊揭露現況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鈕文英,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溫秀琴,2009,《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就業安定基金運作及管理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溫文君,2004,《使用者對特種基金預算編列瞭解程度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祥,2000,〈淺談中央政府特種基金預算制度之發展〉,《主計月刊》,536:36-39。 楊明祥,2008,〈探討政事型特種基金會計制度之研修〉,《主計月刊》,628:30-33。 楊明祥,2009a,〈強化特種基金預算管理提升營運效能〉,《主計月刊》,640:15-19。 楊明祥,2009b,〈精進特種基金預算管理,協助推動國家重要政務〉,《主計月刊》,641:6-12。 楊明祥,2010a,〈精進特種基金預算管理〉,《主計月刊》,649:13-18。 楊明祥,2010b,〈發揮特種基金功能,協助政務推動〉,《主計月刊》,652:15-19 楊明祥,2010c,〈加強自償性公共建設預算制度推動,協助辦理政府重大公共建設〉,《主計月刊》,654:6-10。 楊明祥,2012,〈強化特種基金預算編審落實計畫預算制度〉,《主計月刊》,676:19-22。 楊明祥,2013,〈善用非營業特種基金協助推動重大公共建設〉,《主計月刊》,688:36-40 楊明祥,2014,〈運用多源化財務策略,增進基金財務管理〉,《主計月刊》,700:33-37。 楊明祥,2015,〈特種基金財務報導迎向全球化浪潮之新思維〉,《主計月刊》,712:43-46。 楊明祥,2016,〈活劃特種基金,突破財政困境〉,《主計月刊》,724:41-45。 楊關錩,2005,〈經濟部所屬事業民營化推動之檢討與展望〉,《主計月刊》,595:33-43。 詹世經,2010,《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詹中原,1992,〈民營化政策之論據與設計─公共事務途徑的解析〉,《政治學報》,20:261-272。 詹中原,1993,《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之分析》,臺北:五南。 熊秉元,1999,〈「專款專用」和經濟理論〉,《經社法制論叢》,23:199-217。 廖婉汝,2006,《我國非營業特種基金監督機制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非營利事業管理組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務文化出版社。 葉尚志,1971,《應用財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蔡茂寅,1998,〈略論預算法上之特種基金─以空氣污染防治基金為例〉,《財稅研究》,30(2):14-27。 蔡茂寅,2008,《預算法之原理》,臺北:元照出版社。 蔡憲唐,2001,《如何有效提升我國特種基金(含郵儲、勞保、勞退、退撫等基金)之資金運用效率》,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報告 蔡文濱,2000,〈公營事業民營化與員工問題面面觀〉,《勞工之友》,592:16-2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心理。 潘偉華、俞慧芸,2000,〈國際間推行民營化經驗的回顧〉,《公營事業評論技術報告》,7:1-42。 劉孔中,1997,〈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法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73-100。 劉其晃,2006,《我國金融重建基金監理機制之研究》,桃園: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其昌,2015,〈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之彈性推動機制檢討〉,《主計月刊》,718:18-21。 劉鳳文、左洪疇,1984,《公營事業的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劉玉珍、徐敏富,1997〈公營事業民營化之釋股策略規劃〉,《公營事業評論》,1(1):1223-154。 劉玉珍、徐敏富,1998〈公營事業民營化對股票市場的衝擊〉,《中山管理評論》,7(1):129-151。 劉順仁,2007a,〈非營業特種基金績效評估制度之芻議〉,《主計月刊》,614:11-18。 劉順仁,2007b,〈淺談非營業特種基金願景之訂定〉,《主計月刊》,614:6-10。 劉祥熹,1988,〈直接外人投資與我國企業的國際化─兼論外國籍企業的貿易行動〉,《企銀季刊》,11(3):41-48。 鄭素珍,1997,〈日本電信事業民營化之經驗與啟示〉,《自由中國之工業》,87(9):13-25。 鄭素珍,2001,〈台灣、日本與英國電信事業民營化之比較〉,《自由中國之工業》,91(3):61-95。 鄭如孜、林嬋娟,2003,《政事型特種基金之預算與績效管考制度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報告。 鄭如孜、林嬋娟,2007,〈非營業特種基金績效評估制度之芻議〉,《主計月刊》,614:11-18。 臧艷華、莊雅慧,2016,〈守護勞工,一路相挺─談就業安定基金之執行〉,《主計月刊》,729:42-47。 薛琦,2001,〈民營化政策的回顧與展望〉,《現代化研究》,28:48-63。 賴杉桂,2009,〈淺談地方產業發展基金成立對台灣地方產業之影響〉,《主計月刊》,641:56-61。 賴光二,2000,《公營事業推動民營化之研究-以高雄銀行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 鄧陽僖,1993,〈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探討〉,《立法院院聞》,21(11):29-43。 鄧陽僖,1999,〈非營業基金設置運作及其預算編製之探討〉,《審計季刊》,20(1):16-33。 歐仁和、龔昶元,2001,〈國有民營化企業之經營績效分析〉,《商學學報》,9:237-258。 蔣靜一,1983,《企業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顏子傑,2011,《離島建設基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戴群芳,2009,〈非營業特種基金整併效益─以住宅基金為例〉,《主計月刊》,641:13-19。 戴群芳,2012,〈運動發展基金預算執行情形之探討〉,《主計月刊》,680:33-37。 謝子芃,2016,《公營事業民營化的組織變革試探─以中華郵政人事雙軌制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蘇彩足,2000,〈政府預算研究之省思:何去何從?〉,《政治學報》,31:472-494。 蘇黎茹,2008,《運用平衡計分卡於非營利特種基金策略績效指標之研究─以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llen R. & Radev D.,2006,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Extra Budgetary Fund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6(4):7-36. Bailey, Robert W. 1987. “Uses and Misuses of Privatization”, in S.W. Hanke, ed. Prospects for Privatization, New York, N. Y.: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Giddens, A.,1993.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nke, H. S., 1987. Prospects for Privatization. Montpelier, VT: Capital City Press. Hanson, A., 1968. Report of Preliminary.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Enterprise, New York. Kraan, Dirk-Jan ,2004, Off-Budget and Tax Expenditures, OECD Journal on Budgeting, 4:121-142. Le Grand, J. & R. Robinson. 1984. Privat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Unwin Hyman. Pirie, Madsen. 1988. Privatiz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Choice. England: Wildwood House. Saves, E. S.,1987. Privatization: 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Vickers, John & George Yarrow. 1988. Privatiz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ickham, S., 1969.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 in public enterprise. Public Economics:32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815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公營事業民營化是經濟自由化的一環,政府自民國78年即確立民營化政策,分別於民國80年及89年兩次修正《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惟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遭受諸多困難,為促進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推動,遂於民國90年設立「民營化基金」,將公營事業移轉民營後政府所得部分資金,用以支應政府所需負擔之民營化支出。
本研究旨在探討民營化基金在實務運作上,能否依循制度設計意旨達到設定政策目標。透過文獻資料、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發現民營化基金設立迄今,因民營化政策未有周全規劃影響推動成效,使基金特定財源釋股收入無法實現以支應特定政策用途,導致基金短絀嚴重,進而引起外界對於基金存續提出質疑。除此之外,亦發現民營化基金已失專款專用功能,背離特別收入基金原則;近年基金財源轉為仰賴國庫撥補,出現財務危機;推動民營化釋股財源未優先獲配民營化基金,弱化基金任務執行力;推動民營化未整體考量所需支出,嚴重衝擊政府財政;民營化基金債務舉借有規避《公共債務法》相關規範之虞;有檢討裁撤民營化基金必要性等。 最後,結論部分,包括前述研究發現,並提出政策建議如下:(一)釋股預算大量保留,有檢討民營化政策推動可行性之必要;(二)短期收入面,基金來源擴充編列已民營化事業之部分公股股息紅利,減輕基金財務負擔;(三)短期支出面,經常性人事支出,檢討回歸公務預算編列支應;(四)長期而言,裁撤民營化基金,回歸公務預算,澈底解決基金財務問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is a part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privatization policy in 1989, and revised the “Statute for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twice in 1991 and 2000 respective-ly. However, it encountered various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The Privatization Fund was set up in 2001, with the aim to promote the policy of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It took some capital ob-tained by the government after the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privatization expenditure that should be paid by the governmen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Privatization Fund in practice can achieve the policy goals as designed by the system.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study methods, it finds the promotion efficacy is affect-e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vatization Fund due to no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privatization policy. Consequently, the stock release income of specific fund source fails to be 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specific policy, which results in serious deficit of the fund and further arouses the public suspicion towards the existence of the fund. Besides, it also finds the Privatization Fund fail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Specific Funds for spe-cific purpose, which is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the Special Revenue Fund. In recent years, the source of the fund mainly relies on the appropriation of national treasury, which shows financial crisis. The stock release source for the promotion of privatization doesn’t be prioritized when being granted with privatization fund, which weakens the implementation power of the fund assignment. The promotion of privatization doesn’t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expenditure in need, which seriously impacts the finance of the government. The debt of Privatization Fund has the risk of avoiding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under “The Public Debt Ac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whether the Privatization Fund should be shut down. Finally, the conclusion part includes the findings of the above study 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 as below: (1) Reserve large amount of budget for stock re-lease, and review the feasibility of promoting privatization policy; (2) in terms of the short-term income, the fund source should additionally list the dividend of public shares for the privatized businesses, so as to reliev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he fund; (3) in terms of the short-term expenditure, such as the regular manpower expenditure, it should review to list expenditure under government budget; (4) in long terms, it should shut down the Privatization Fund, return to the government budge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problem of the fund completel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7T02:13:3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6-P04322021-1.pdf: 3271960 bytes, checksum: e99acc90718151f6609778b4fa9fd8e5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7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定義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16 第一節 公營事業民營化相關理論 16 第二節 特種基金理論基礎與意涵 30 第三節 相關研究現況 35 第三章 我國民營化推動成果與現況 52 第一節 民營化政策及組織變遷 52 第二節 民營化政策目的 58 第三節 推動民營化方式 61 第四節 民營化進展 66 第五節 推動民營化困境 71 第四章 民營化基金運作 76 第一節 設立目的與權責分工 76 第二節 基金來源與基金用途 79 第三節 基金運作困境 94 第四節 基金運作方向評估 100 第五章 結論 10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4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附錄一 深度訪談紀錄 127 附錄二 深度訪談紀錄 130 附錄三 深度訪談紀錄 134 附錄四 深度訪談紀錄 139 附錄五 深度訪談紀錄 142 附錄六 深度訪談紀錄 146 附錄七 深度訪談紀錄 149 附錄八 深度訪談紀錄 154 附錄九 深度訪談紀錄 158 附錄十 深度訪談紀錄 161 附錄十一 深度訪談紀錄 16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The Study on the Fund for Privatization of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Executive Yu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6-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張四明,蔡馨芳 | |
dc.subject.keyword | 公營事業,民營化,基金,特種基金,特別收入基金,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s,privatization,fund,special funds,special revenue fund, | en |
dc.relation.page | 167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70441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7-11-2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政治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政治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6-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3.2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