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社會工作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65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楊培珊(Pei-Shan Yang)
dc.contributor.authorShu-Ling Tsengen
dc.contributor.author曾淑玲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6T17:15:45Z-
dc.date.available2012-08-20
dc.date.copyright2012-08-20
dc.date.issued2012
dc.date.submitted2012-08-19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孔繁鐘(2003)《DSM-I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台北:合記。
孔繁鐘(2007)《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
王芬蘭(2009)《精神分裂症病友家屬參與醫療決策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碩士論文。
李姿瑩、蔡芸芳、楊美賞(2000)〈花蓮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慈濟醫學》,12:4,247-257。
余漢儀(1998)〈專業與案主之權力互動:以台灣地區精神病患家屬(自助)團體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周文君、張妙純、賴秀雯(2004)〈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青少年子女的行為問題〉。《台灣精神醫學》,18(4),291-297。
張秀如、張君如、林青蓉、詹曇璇、蕭淑貞(2008)〈家庭護理對精神分裂症父親之子女生活經驗的影響〉。《護理雜誌》,55:1,43-5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26,23-69。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156.
陳如山(2002)〈人格發展與適應〉。載於黃富順、陳如山、黃慈編著(2002)《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欽(2003)《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富強著(2007)《精神病臨床個案管理-致病性•壓力模式》。黃富強、喻慧敏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梅羹(1985)〈精神病患者「社會支持系統」建立之初步瞭解:瞭解病患家屬的態度、需求與期待〉。《社區發展季刊》,32,46-54。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曾文星、徐靜(2003)《新編精神醫學》。台北:水牛。
楊延光(1999)《杜鵑窩的春天:精神疾病照顧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楊逸鴻(2005)〈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之情緒表露〉。《北市醫學雜誌》,2:9,803-809。
廖育青(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容、蔡欣玲、蕭淑貞、陳展航(2001)〈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堅毅性與其健康狀況相關性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刊》,3:2,89-100。
鍾佳伶(2010)《精神障礙者家屬社會支持、權能感與烙印感之相關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淑貞(1995)《精神分裂症患子女發展性心理問題之評估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蕭淑貞(1996)《精神分裂症患子女其壓力與因應行為--探討對病患症狀及家庭特質影響其子女發展性心理社會問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蕭淑貞(1999)《促進保護性的家庭情境以增進精神病患其子女之心理健康多年計劃(第三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蕭淑貞、楊秋月、葉櫻媛、黃瑞媛、陳美雲、吳麗萊(1999)〈精神病患的家庭結構、疾病症狀與壓力調適之探討〉。《高雄醫學》,15,359-371。
二、 英文部分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台北:雙葉。
Calhoun, C., Light, D., & Keller, S.(2002)《社會學》。林瑞穗譯。台北:雙葉。
Chiu, M. Y., Wei, G. F. & Lee, S. (2006). Personal Tragedy or System Failur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Narratives of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52(5), 413-424.
Dellmann-Jenkins, M., Blankemeyer, M. & Pinkard, O., (2001). Incorporating The Elder Caregiving Role Into The Developmental Tasks Of Young Adulthood. Int’l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2(1), 1-18.
Erikson, E. H.(1998).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ew York: Norton.
Gould, R. L.(1979). Transformations: Growth And Change in Adult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Hardy, M. E. & Conway, M. E. (1983). Role Theory: Perspectiv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Karp, D. A.(2010)《同情的負荷-精障之照顧者的愛與礙》。林秋芬、宋旻諺、王迺燕譯。台北:洪葉。
Levine, C., Hunt, G. G., Halper, D., Hart, A. Y., Lautz, J. & Gould, D. A. (2005). Young Adult Caregivers: A First Look at an Unstudied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5(11), 2071-2075.
Levinson, D. J., Darrow, C. N., Klein, E. B., Levinson, M. H. & Mckee, B.(1979).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Manjula, M. & Ragur, A. (2009). Self-Concept In Adult Children of Schizophrenic Par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55(5), 471-479.
Marsh, D. T., Appleby, N. F., Dickens, R. M., & Young, N. O. (1993). Anguished Voices: Impact of Mental Illness on Sibling And Children. Innovations & Reserch,2(2), 25-33.
Newman, P. & Newman B.(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郭靜晃、吳幸玲譯。台北:揚智。
Papalia, D. E. & Olds, S. W.(1995)《成人發展》。黃慧真譯。台北:桂冠。
Schaie, K.W. & Willis, S. L. (2002)《成人發展與老化》。樂國安、韓威、周靜譯。台北:五南。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654-
dc.description.abstract這是一個女兒成長的故事,作者透過敘說與書寫,來回顧自己經歷過母親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歷程。採用一個開放、真實的態度來回憶、書寫自己成長過程中和父母親的關係、探討自己在家庭中角色的轉變。
  而當母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之後,對於自己在成長過程帶來的影響,從一個被照顧者的依賴角色,開始感受到自己和家庭的能量,並嘗試在面對母親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和影響下,看見自己在成年前期的發展階段,是怎麼掙脫疾病帶來的束縛,並透過學習和成長的方式,來協助自己和家庭因應疾病所帶來的變化。
  在經歷專業學習,從事社會工作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改變和限制,並透過專業上的發展,進一步回顧自己和父母、和家庭的關係,從而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去因應成年前期的階段任務,而且可以擔負起家庭責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It’s a story about a daughter’ growing. The Author reviews the experience when mother was suffering from the schizophrenia through narrative and writing. By the opening and real attitude, she recalled and wrote down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in her development, and probed into her family role’s changing.
When mother suffered from schizophrenia, the disease make change in her growing up. She took the depended and care-receiving role, and tried to feel the power of herself and inside the family, when facing the mother’s disease, the pain ,and impacts. By learning and growing, she could get off the restriction of disease and help herself and family to copy the changes of disease in her pre-adulthood.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 learning and social work’s practice, she can see the changes and restriction of her growing and reca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 parents and family further by develop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She can aware that she has abilities to coping the task of pre-adulthood and taking the family’s responsibilities.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7:15:4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5330009-1.pdf: 929922 bytes, checksum: ed4cb52ea69f99647883880391e5436b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 錄
第壹章 緣起………………………………………………………..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貳章 在開始敘說之前………………………………………….. 6
第一節  成年前期的發展 6
第二節  角色理論 16
第三節  精神分裂症的特性與影響 21
第四節 父母罹患疾患之成年前期子女相關經驗研究 29
第叁章 從他說到我說………………………………………… 32
第一節  誰來說故事 32
第二節  怎麼說故事…………………………………………….35
第肆章 我的家庭……………………………………………………..38
第一節  從零工到工人…………………………………………..38
第二節  地主家的小女兒………………………………………..43
第三節  42………………………………………………………..50
第伍章 變奏曲……………………………………………………..…53
第一節  噩夢…………………………………………………….53
第二節  黑夜…………………………………………………….58
第三節  黑夜過後……………………………………………….63
第陸章 我的角色和成長…………………………………………….66
第一節  邁向成年期…………………………………………….66
第二節  找到自己的專業……………………………………….73
第三節  社工的樣貌…………………………………………….76
第四節  職場…………………………………………………….83
第五節  再進修………………………………………………….90
第六節  關於成年期的發展任務……………………………….92
第七節  角色經驗……………………………………………….96
第柒章 後記…………………………………………………………100
參考文獻………………………………………………………..…… 103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一位成年前期女兒經驗母親罹患精神分裂症之角色歷程zh_TW
dc.titleThe Process Of A Pre-Adult Daughter’s Role Changing When Experiencing Mother’ Schizophrenia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0-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吳蕙菁(HuiChing Wu),魏芳婉(Fang-wan Wei)
dc.subject.keyword敘說,角色,精神分裂症,成年前期,zh_TW
dc.subject.keywordnarrative,role,schizophrenia,pre-adulthood,en
dc.relation.page106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2-08-19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社會工作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社會工作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1-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908.13 k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