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政治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080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蕭全政(Chyuan-Jenq Shiau)
dc.contributor.authorWen-Hui Liuen
dc.contributor.author柳文惠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6T10:30:45Z-
dc.date.available2018-08-15
dc.date.copyright2013-08-15
dc.date.issued2013
dc.date.submitted2013-08-15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部分
王文娟譯,1992,〈中國自行車業復蘇迅猛前景坎坷—一日刊對我自行車業的評述〉,《中國自行車》,5:41-42。
王金安,2001,《台灣自行車及其零配件產業外移與經營策略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IEMBA)專班碩士論文。
王維玲,2010,《台灣自行車產業經營模式之分析》,嘉義: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茫,1994,〈競爭日益升溫的中國自行車市場〉,《中國對外貿易》,11:31。
江國強,1999,〈美國市場回顧及’99展望〉,《中國自行車》,7:39-43。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11,《我國自行車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愛台12建設」總體計畫》,網址: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64739/912111082871.pdf
余慶俊,2009,《台灣財經技術官僚的人脈與派系(1949-198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珊,2009,《台灣自行車成車產業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美利達工業公司為個案》,新竹: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柏勳,2011,《美援與台灣遠洋漁業之發展(1951-196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衛,2002,《東南亞區域安全研究—兼論中華民國南向發展策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本善,2010,《台灣民主化後的政經改革分析》,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佩璇,2009,《自行車的休閒化:休閒實作型式的象徵鬥爭》,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李佳靜,1994,《產業結構與成長契機—台韓自行車業的比較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文裕,2011,《國家角色從監護製造到催生消費的轉變:以台灣自行車產業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社會學碩士論文。
沈明展,2006,《政府干預對產業合作網絡的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素琴、陳柏如,2012,〈新金磚第五國:印尼自行車市場考察〉,《自行車市場快訊》,144:16-39。
周嘉璐,2004,《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南雅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1991-200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禮順,2004,《東南亞區域安全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官俊榮,2004,〈兩岸鄉村企業發展之宏觀分析—政策與制度因素之比較〉,《經社法制論叢》,34:273-303。
林士奇,2012,《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發展之研究: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觀點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士奇,2012,《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發展之研究: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觀點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金泉,2002,《從腳踏車個案論歐體反傾銷措施》,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林彥文,2011,《陳水扁與馬英九政府大陸經貿政策比較(2000-2010):正常化與自由化的戰略目標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錦暖,2011,《產業群聚與企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中部地區自行車產業為例》,台南:康寧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伯新,1994,〈赴日考察報告〉,《中國自行車》,3:24-26。
邱泰融,2013,《紡織業垂直整合佈局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韻雯,2012,《以自行車產業為例探討品牌形象、知覺品質與網路口碑對於再購買意願之關係》,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施正成,2006,《台灣自行車產業策略聯盟之關係探討》,台北: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紹洋,2010,〈1950年代美援小型民營工業貸款與匯率制度之變革:以中央政府與臺灣省議會之折衝為中心〉,《臺灣文獻》,61(3):331-359。
胡伯賢,2008,《台北市推動腳踏車使用生活化之研究:公私協力的觀點》,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徐俊,2001,〈簡論自行車產業生命周期〉,《中國自行車》,5:16-17。
海關總稅務司署統計處,1950-1988,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年刊(台灣區),台北:海關總稅務司署統計處
財政部統計處,1989-200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台北:財政部統計處
張力仁,1995,《新台幣、日幣與歐元對美元匯率關聯性探討》,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永佶,2004,《「並聯型新產品開發模式」: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發經驗》,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健輝,2013,《美援黃豆與臺灣食用油脂工業發展之研究(1951-1963)》,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涵妮,2010,《有關台灣自行車OBM廠商產品開發與技術知識建構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張瑞濱,2010,《自行車產業創新策略與國際化之個案研究》,台北:大屯出版社。
張齊顯,2012,《戰後美國對華經濟之援助—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之研究(1948-1952)》,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粘錫泓,2009,《自行車成車與零組件產業貿易與對外投資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管理學院EMBA高階主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武雄,1995,《大甲地區自行車產業群聚競爭要素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煙進,2003,《全球化產業下邊陲廠商之資源能力建構與組織學習、業務型態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自行車、輪胎產業為例》,彰化: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正和、邱創勳,2007,《躍上峰頂的台灣鐵馬: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史》,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許志成,2010,《台灣民營製造業的發展(1949-1955)—以國民黨當局與台籍資本之互動為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姍,2003,《進口替代時期台灣的棉紡織政策(1949-195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許琬珣,1995,《台灣自行車整車產業之國際化策略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郭柱延,2011,《石油危機時期之物價問題與相關經濟政策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賓,2003,《品牌定位與建立品牌權益行銷策略探討—以自行車台商于中國市場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思嘉,2011,《台北市公共自行車「YouBike微笑單車」之回應性評估》,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倚瑄,2006,《台灣自行車A-Team產業互動策略之個案分析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陳益明,2007,〈影響新台幣匯率基本因素之分析〉,《商學學報》,15:113-129。
陳資燦,1999,〈中國自行車市場將重振雄風〉,《價格月刊》,1:1-2。
陳麗珠,2001,《從台銀與美援資金分配探討公民營事業之發展(1949-1965)》,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朝新,1994,〈瑞典自行車市場〉,《世界機電經貿信息》,10:22。
傅貽椿,1969,〈台灣之運輸工具工業〉,《台灣銀行季刊》,20(3):197-214。
彭遠,1997,〈日本自行車市場〉,《國際市場》,11:12。
黃兆年,2008,《轉型正義在台灣政經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逸風,2009,《競合聯盟形成與其運作特性之研究—以台灣自行車A-Team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懿,2011,《美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曉薇,2010,《探討反傾銷與平衡稅措施之作法—以美國鋼鐵產業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楊孟書,2010,《產品創新、製程創新與垂直整合之探討—上游獨占、下游雙占之模型》,台中:東海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慶鎮,1973,《台灣自行車外銷拓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工業局,2009,《A-Team逆轉勝—台灣自行車傳奇》,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魏依玲,2002,《汽、機、自行車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2002》,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葉怡慧,2009,《台灣自行車產業專利策略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趙文志,2008,《國際政治因素對於匯率體制與政策的影響:以人民幣匯率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思慧,2005,《企業設計鏈之型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劉璟薇,2007,《李登輝時期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之研究(1988-2000)》,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所碩士論文。
蔡政延,2010,《臺北市自行車生活化政策之研究—以「臺北市微笑單車」為例》,桃園: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盧瑞敏,1998,〈自行車市場需要新“騎”法〉,《中國市場》,12:25。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蕭全政,1997,《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業強出版社。
鋼材適用研究室,1982,〈國內外自行車生產概況及武鋼捲板在自行車上的應用〉,《鋼鐵研究情報》,1:103-109。
瞿宛文,1993,〈成長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5:65-92。
朱道凱譯,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出版社。譯自Wan-wen Chu, Alice H. Amsden. 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3.
瞿宛文、李佳靜,1999,〈成長與產業組織:台灣與南韓自行車業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5:47-73。
魏錫玲,2009,《騎上峰頂:捷安特與劉金標傳奇》,台北:聯經出版社。
羅筱晴,2011,《從政經改革探討國家競爭力之提升—台灣與南韓之比較》,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貳、西文部分
Gardner, Gary. 2005. “Bicycle Production Recovers” in Vital Signs 2005-2006: The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 Washington, DC: The Worldwatch Institute, 58-59.
Gardner, Gary. 2009. “Bicycle Production Reaches 30 Million Units” in Vital Signs 2009. Washington, DC: The Worldwatch Institute, 53-54.
Hsieh, Michelle Fei-yu(謝斐宇). 2006. The East Asian Miracle Revisited: The Taiwan-South Korea Comparison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Bicycle Industry.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McGill University, Quebec, Canada.
Ming-ping Kang, Joseph T. Mahoney, and Danchi Tan. 2009. “Why Firms Make Unilateral Investments Specific to Other Firms: The Case of OEM Supplier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0(2): 117-135.
Takeuchi, Tsuneyoshi. 1991. “The Role of Labour-Intensive Sectors in Japanese Industrialization.”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Tamio, Takemura. 1998. “The Embryonic Formation of a Mass Consumption Society, and Innovation, in Japan During the 1920s.” Japan Review 10: 173-197.
Ueda, Tatsuzo. 198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cycle Industry in Japan after World War II.” Tokyo: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0800-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在於討論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從最初是日本的輸出市場,轉 變成受到政府扶持的產業,再轉變成由業者主導發展的自行車產業,其發展過程除 了與台灣總體經濟發展、國際政經因素、國際業者與競爭者、消費市場以及政府獎 勵補助等有關之外,亦與產業發展階段有關,意即自行車產業從OEM製造,轉型升 級至ODM,最後發展OBM等的階段。此外,過程中國內外業者、競爭者、政府、 消費者等行為者的互動也在自行車產業發展的階段引導著產業發展的核心與方向。 因此,本文欲針對這些行為者以及其互動過程瞭解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脈絡,並分 析其政治經濟因素。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thesis is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bicycle industry. Originally, Taiwan was an export market for Japan. Afterwards, the bicycle industry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and subsidized by the government. Thereafter, the industry was transformed to be dominated by the bicycle manufacturers and parts manufacturers.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it wa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the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global manufacturers and competitors, the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the rewards and subsidies from the government. Besides, i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industry itself. In other words, it evolved from the stage of OEM into that of ODM and OBM. Moreover, the direction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was led by the actors, such a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s, their competitors,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Hence, by means of the 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is thesis is to know the history and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bicycle industry, and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10:30:4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2-R96322043-1.pdf: 54251761 bytes, checksum: 208ee01d948b96e1313adee4e10deafd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3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檢討...................................................................................3
第三節 分析架構...................................................................................6
第四節 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產業萌芽與市場轉向,1950-1970............................................11
第一節 日本的輸出市場與台灣零組件和成車業的出現.................11
第二節 政府經濟政策的支持.............................................................13
第三節 國內消費市場的成長與萎縮.................................................20
第四節 自行車產業轉向外銷.............................................................23
第三章 外銷導向式的產業發展,1970-1980........................................27
第一節 石油危機與國際消費市場熱潮.............................................27
第二節 台灣業者與國際業者的OEM模式........................................31
第三節 台灣自行車業的水平競爭者.................................................34
第四節 自行車業垂直競爭者的貿易抵制.........................................38
第五節 政府的獎勵與補助.................................................................39
第四章 產業轉型與升級,1980-1990....................................................43
第一節 零組件業與成車業的垂直整合.............................................43
第二節 關鍵零組件與成車的ODM研發與產業升級........................45
第三節 零組件與成車業的外銷市場.................................................47
第四節 台灣自行車業的後進競爭者.................................................51
第五節 政府的獎勵與補助.................................................................54
第五章 國際分工與品牌化,1990-2013................................................57
第一節 政府的支持性經貿政策與補助.............................................57
第二節 台灣自行車業的國際分工模式.............................................64
第三節 台灣自行車關鍵零組件與成車業的OBM模式....................71
第四節 台灣自行車零組件與成車業的貿易制裁與解除.................73
第五節 台灣自行車零組件與成車業的外銷.....................................77
第六章 結論.............................................................................................81
參考文獻.....................................................................................................84
附錄.............................................................................................................91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戰後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1950-2013zh_TW
dc.titl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evelopment in Taiwan’s Bicycle Industry, 1950-2013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1-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孫智麗(Chih-Li Sun),李顯峰(Hsien-Feng Lee)
dc.subject.keyword自行車產業,OEM製造,ODM設計研發,產業升級,OBM品牌化,政府獎勵與補助,zh_TW
dc.subject.keywordOEM,ODM,Industry-Upgrading,OBM,Governmental Rewards and Subsidy,en
dc.relation.page130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3-08-15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政治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政治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2-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52.98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