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560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錦堂 | |
dc.contributor.author | Wen-Che Ch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文哲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6T04:11:59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5-08-01 | |
dc.date.copyright | 2014-09-05 | |
dc.date.issued | 2014 | |
dc.date.submitted | 2014-08-20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孔恩著,王道還譯,2004,《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 王伯達,2010,《民國100年大泡沫:財富即將重分配,央行沒告訴你的真相》,臺北:先覺。 王伯達,2013,《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解開薪資成長停滯之謎》,臺北:天下文化。 王澤鑑,2006,《侵權行為法(1)》,臺北:三民。 艾娜特阿迪瑪特、馬丁海威格著,周詩婷譯,2014,《失控的銀行》,新北:好優文化。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臺北:三民。 宋鴻兵,2014,《貨幣戰爭5:後QE時代的全球金融》,臺北:遠流。 亞當勒柏著、林添貴譯,2014,《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秘史》,臺北:遠流。 彼得迪肯著,2007,《全球性轉變︰重塑21世紀的全球經濟地圖》,北京:商務印書館。 卓遵宏,1986,《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1887-1937)》,臺北:中華民國國史館。 政大法學院公法中心,2011,《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臺北:元照。 韋伯著,錢永祥譯,2005,《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臺北:遠流。 海伍德著,陳思賢譯,《政治的意識形態》,臺北:五南。 陳志龍,2006,《金控公司與併購:金融改革與財經犯罪》,臺北:翰蘆。 陳志龍,2006,《財經發展與財經刑法》,臺北:元照。 陳忠五,2008,《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保護客體》,臺北:新學林。 陳思賢,2014,《西洋政治思想史》,臺北:五南。 陳潤,2012,《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新北:人類智庫。 陳麗娟,2013,《里斯本條約後歐洲聯盟新面貌》,臺北:五南。 麥可桑德爾著,吳四明、姬健梅譯,2012,《金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臺北:先覺。 傅利曼、施瓦茨著,王勁松等譯,2009,《美國貨幣史,1867-196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喬姆斯基著,徐海銘、季海宏合譯,2000,《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黃舒芃,2009,《變遷社會中的法學方法》,臺北:元照。 黃舒芃,2011,,《行政命令》,臺北:新學林。 黃錦堂,2005,《行政組織法論》,臺北:翰蘆。 黃錦堂,2012,《地方制度法論》,台北:元照。 蕭文生,2000,《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臺北:元照。 蕭全政,2006,《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高雄:基礎文化。 賴英照,1997,《臺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臺北:聯經。 (二)、期刊及專書論文 吳親恩,2008,〈政治力對金融體系的干預:台灣本土型金融風暴與重建〉,《問題與研究》,47卷4期,頁33-75。 吳親恩,2010,〈發展途徑、金融危機與金融重建:台灣與韓國的比較〉,,《問題與研究》,49卷3期,頁105-144。 吳聰敏,1994,〈臺灣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收錄於梁國樹主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臺北:時報文化,頁141-81。 李俊毅、羅至美,2010,〈歐元歷史:分析層次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46期,頁71-110。 卓遵宏,1991,〈中央銀行之籌建及初期發展〉,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建國80年學術討論會」,時間:8月11-15日。 林向愷,1998,〈央行定位之理論與實際〉,發表於「第二屆紀念梁國樹教授學術研討會」,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殷乃平,1991,〈四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與金融政策〉,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建國80年學術討論會」,時間:8月11-15日。 張佑宗,2011,〈選舉結果、政治學習與民主支持-兩次政黨輪替後台灣公民在民主態度與價值的變遷〉,《台灣民主季刊》,8卷2期,頁99-137。 曹俊漢,〈公共政策之評估及其在決策過程上的限制:運作模式及美國經驗之研究〉,《美國研究》,頁48。 許嘉棟,2014,〈台灣的匯率政策〉,發表於「于宗先院士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時間:2014年5月2日,地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郭承天、陳尚懋與黃宗昊,1999,〈民主化對金融體系與金融秩序的衝擊與因應之道〉,台大政治系、建弘文教基金會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民主化對經濟發展的衝擊與因應之道」研討會,時間:1999年4月24日。 陳旭昇,2014,〈央行 「阻升不阻貶」?再探台灣匯率不對稱干預政策〉,即將刊載於《經濟論文叢刊》。 陳春生,2000,〈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關於制度性保障概念意涵之探討〉,收錄於李建良、簡資修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台北:新學林,頁273以下。 陳清秀,1993,〈經濟觀察法在稅法上之應用(上)〉,《植根雜誌》,9卷1期,頁30-40。 黃茂榮,2012,〈不動產價格之狂飆及其管制(上)〉,《植根雜誌》,28卷9期,頁16-40。 黃茂榮,2012,〈不動產價格之狂飆及其管制(下)〉,《植根雜誌》,28卷10期,頁1-40。 黃茂榮,2013,〈如何調控不動產價格(上)〉,《植根雜誌》,29卷10期,頁377-400。 黃茂榮,2013,〈如何調控不動產價格(下)〉,《植根雜誌》,29卷11期,頁401-408。 黃舒芃,2004,〈法律保留原則在德國法秩序下的意涵與特徵〉, 《中原財經法學》,13 期,頁 1-45。 黃舒芃,2006,〈社會權在我國憲法中的保障〉,《中原財經法學》,16期,頁1-43; 黃書芃,2010,〈違憲審查中之立法形成空間〉,《月旦法學雜誌》,185期,頁39-51。 黃錦堂,2008,〈德國獨立機關獨立性之研究:以通訊傳播領域為中心並評論我國釋字第613號解釋〉,《中研院法學期刊》,3期,頁1-54。 黃錦堂,2012,〈全球化的挑戰與臺灣行政法之回應〉,《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臺北:社團法人台灣行政法學會,頁1-44。 黃錦堂、張文哲,2011,〈大學自治與兩種法律保留原則:釋字第563、626與684號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2卷6期,頁13-30。 楊雅惠,2006,〈台灣金改之路徑與前景〉,《經濟前瞻》,103 期,頁 64-70 葉俊榮,2002,〈全球化與在地化:政府改造的縱深思考〉,《律師雜誌》,279期,頁15-19。 葉俊榮,2004,〈全球化對行政法的挑戰:從行政法人的建制談起〉,收錄於《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頁365-380。 葉俊榮,2010,〈專題演講:超越資訊公開:當代資訊法制之挑戰與發展趨勢〉,「21世紀資訊法制之新趨勢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行政法學會,時間:2010年1月30日,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 葉俊榮,2010,〈獨立機關之獨立性:論通訊傳播委員會設立之憲法爭議〉,收錄於《行政組織與人事法制之新發展》,頁53-9。 葉俊榮,2013,〈全球化下的法律秩序與憲法變遷〉,收錄於台大開放式課程《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演講時間:2013年1月22日,地點:台灣大學普通教學大樓。 詹鎮榮,2010,〈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自由到組織最適誡命〉,收錄於《行政組織與人事法制之新發展》,頁1-52。 詹鎮榮,2011,〈憲法框架下之國家獨占〉,收錄於政大法學院公法中心主編《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頁163-197; 雷文玫,2004,〈授權明確性原則的迷思與挑戰:美國立法授權合憲界線之討論對釋字542號解釋與全民健保的啟示〉,《政大法學評論》,79期,頁54。 劉坤億,2003,〈英國柴契爾政府改革背景與理念的探索〉,《行政暨政策學報》,36期,頁81-118。 蕭文生,1994,〈自法律觀點論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經社法制論叢》,13期,頁175-176。 羅至美,2013,〈歐元的全球角色:機會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57期,頁:91-128。 羅至美,2013,〈歐元的全球角色:機會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57期,頁91-128。 龐嘉穎,2012,〈論憲法在特別行政區的最終權威性〉,《一國兩制研究》,3期,頁21-26。 (三)、學位論文 蘇彥圖,1998,《立法者的形成餘地與違憲審查─審查密度理論的解析與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元,2003,《全球化下的法院─司法空間轉型的角度分析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毓澤,2005,《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起源與矛盾:批判實在論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報章及網路文章 丁予嘉,2012,〈銀行活水,載舟也覆舟〉,經濟日報,5月28日,A4版。 克勞斯,2014,〈ECB該量化寬鬆了〉,經濟日報,2月7日,A6版。 朱雲漢,2012,〈世界經濟大蕭條,殷鑑不遠〉,中國時報,8月3日,A22版。 朱雲漢,2014,〈朱雲漢:台灣離民主崩壞還有多遠?〉,天下雜誌,544期中國時報,2014,社論:再評價三月太陽花運動,8月18日。 朱雲漢,2014,〈準備好腳踏(美中)兩條船〉,《天下雜誌》,第552期。 吳中書,2010,〈大陸扶植出口,不再靠貶值〉,經濟日報, 6月21日,A3版。 吳中書,2010,〈大陸扶植出口,不再靠貶值〉,經濟日報,6月21日,A3版。 吳典蓉,2011,〈彭淮南缺口〉,中國時報,9月2日,A22版。 林忠正,2014,〈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法國經濟學的學生運動〉,8月7日,民報。 許玉秀,2014,〈318學潮旁觀筆記〉,自由時報,3月24日,A14A版。 楊紹華,2011,〈揭開央行賺錢神話:每年暴賺2,000億,台灣人付出慘重代價〉,《今週刊》,12月29日,784期,頁70-79。楊卓翰,2011,〈一本雜誌竟把8A總裁捧上天:不具權威,全世界只有台灣把它當寶〉,《今週刊》,12月29日,784期,頁80-81。 劉憶如,2014,〈中國匯率國際化,台灣擁利基〉,1月22日,國內版。 鄭琪芳,2010,〈央行獨立性,需各界共識尊重〉,1月18日,A06版。 BBC中文網,2014,〈蘇格蘭獨立公投:調查發現大部分蘇格蘭人支持使用英鎊〉,8月12日。 IBTimes中文網,2013,〈中國昆明一女士因美元貶值起訴美聯儲〉,4月26。 工商時報,1998,〈央行干預台幣止跌,是福是禍?〉,6月28日,特2版。 工商時報,1998,〈匯率政策得失,政治責任誰屬?!〉,6月21日,特2版;黃仁德,1998,貨幣政策應有首要目標,工商時報,6月25日,4版。 工商時報,2002,〈央行將廢除管理外匯條例〉,6月6日,1版。 工商時報,2008,〈北院金融專庭8月啟動〉,6月10日,A15版。 工商時報,2008,〈陳冲:台灣沒有獨立機關,金管會達不到真正獨立,金融政策權不該切割出去〉,12月5日,A5版。 工商時報,2009,〈大陸一次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10月5日,A02版。 工商時報,2010,〈政院組織法修正通過,央行:獨立性不受影響〉,1月16日,A11版。 工商時報,2012,〈期待改制後的金管會〉,7月2日,A2版。 工商時報,2013,〈伏克爾法則將過關,華爾街剉〉,12月11日,A8版。 工商時報,2013,〈金融專庭奏效,折服率逾5成〉,12月10日,A21版。 工商時報,2013,〈美沃爾克法則衝擊,國銀:最快2015年發酵〉,12月17日,A15版。 工商時報,2013,〈張忠謀:應把匯率當博士論文研究 央行對匯率問題的說法,是對中學生的回答〉,11月10日,A3版。 工商時報,2013,〈與馬來西亞塞蒂並列10A總裁,彭淮南連9A 無人能及〉,9月2日,A8版。 工商時報,2013,〈談匯率?彭總裁再槓張忠謀,彭:央行有23位博士,且企業出口競爭力,更應該要靠企業自我的提升〉,11月12日,A2版。 工商時報,2014,〈低利率劫貧濟富,學者砲轟央行〉,5月3日,A4版。 工商時報,2014,〈金管會10周年,正式走入首長制〉,6月30日,A3版。 工商時報,2014,〈南科、華亞科股價傷,匯損衝擊獲利〉,7月30日,B3版。 工商時報,2014,〈復甦加速,投資可望大豐收〉,2月4日,B7版。 工商時報,2014,〈葉倫國會做證,牽動升息決策時點,FED鴿派立場恐鬆動〉,7月15日,A8版。 工商時報,2014,〈葉倫國會證詞重點〉,7月16日,A8版。 工商時報,2014,〈葉倫聽證會中的文字遊戲〉,7月18日,A2版。 工商時報,2014,〈歐洲央行猶豫不決的難言之隱〉,5月13日,A2版。 工商時報,2014,《社論:全球化紅利到頂了嗎?》,4月24日,A2版。 工商時報,2014,〈弱勢日圓擴大日貿易赤字,去年1,120億美元創新高〉,1月28日,A7版。 工商時報,2014,〈Fed前瞻指引,鴿派有異見〉,3月24日,A6版。 中央日報,1987,〈外匯自由化理念的進一步落實,論「管理外匯條例」決定全盤修正〉,11月21日,2版。 中央社,2005,〈溫家寶: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本國的匯率〉,6月26日。 中央社,2009,〈中央銀行及金管會為獨立機關,不需總辭〉,9月8日。 中央社,2010,〈伏克爾:限制風險交易,銀行不再大到不能倒〉,2月2日。 中央社,2010,〈歐巴馬大力整頓金融業,前聯準會主席操刀〉,1月26日。 中央社,2012,〈貨幣清算機制,人民幣視外幣〉,9月4日,國內財經版。 中央社,2012,〈焦點人物,英央行下任總裁卡尼〉,11月27日。 中央社,2013,〈美銀行興訟,想擋下伏克爾法則〉,12月25日。 中央社,2013,〈彭淮南:新台幣不會被邊緣化〉,3月18日,國內財經版。 中央社,2013,〈彭淮南提8點,說明新台幣匯率:匯率,不能只考慮個別產業〉,11月11日。 中央社,2014,〈日圓貶逆差飆,安倍經濟學失靈〉,1月28日;日經中文網,2013,〈日本2013貿易逆差將創新高〉,12月18日。 中央社,2014,〈江揆:強化政策溝通與執行力〉,6月10日。 中央社,2014,〈無限購債爭議,德要歐法院裁決〉,2月8日。 中國時報,1998,〈新臺幣不能再貶值了,從國際與國內因素看匯率政策〉,6月14日,3版。 中國時報,2012,〈蘇格蘭獨立公投敲定2014年底前舉行,英蘇政府達成協議〉,10月11日,A16版。 中國時報,2013,〈後QE亞幣一面倒,新台幣連9貶,呼應張忠謀看法央行趁勢推一把,直逼30元大關,出口商嘗到甜頭〉,12月21日,AA2版。 中國時報,2013,〈匯率升貶淪為夜市殺價〉,11月12日,AA1版。 中國時報,2013,張忠謀VS.彭淮南近5年對新台幣匯率看法,11月12日,AA1版。 中國時報,2014,〈10A總裁被罵笨,綠批彭淮南懶人包錯誤百出〉,4月3日,A2版。 中國時報,2014,〈官方統計民眾無感,參考就好,貧富差距縮6.08倍〉,8月16日,A5版。 民生報,1998,〈捍衛台幣?專家看法兩極化〉,6月9日,28版。 民眾日報,1998,〈陳其邁:新臺幣應具本土文化風貌〉,6月6日,4版。 自由時報,2002,〈彭淮南:管理外匯條例目前廢不得〉,5月2日,3版。 自由時報,2010,〈中研院士胡勝正︰央行應維持獨立機關,金管會為準獨立機關〉,1月18日,A06版。 自由時報,2010,〈央行移出獨立機關,被指開倒車〉,1月16日,A14版。 自由時報,2013,〈美沃爾克法則,銀行監管更嚴格〉,12月11日,A09版。 自由時報,2013,〈蘇格蘭獨立公投,明年918投票〉,3月23日,A11版。 自由時報,2013,張忠謀近5年對新台幣匯率看法及彭淮南回應,11月12日,A02版。 自由時報,2014,〈中客效應?我觀光逆差 10年來破兆元〉,8月11日,A02版。 自由時報,2014,〈公股養肥貓,天然氣、金融業最多〉,8月14日,A01版。 自由時報,2014,〈張志軍用新台幣,謝長廷:體會中華民國存在〉,6月25日,4版。 自由時報,2014,〈許嘉棟批:資金過剩推升房價〉,5月3日,A08版。 自由時報,2014,〈葉倫出席參院聽證會,美元匯價走高〉,2月28日,A08版。 自由時報,2014,〈蘇格蘭獨立公投,文宣攻防開打〉,6月1日,A11版。 東森新聞雲,2014,〈半年漲3次,鬍鬚張:我們已經撐不下去了〉,7月19日。 朝日新聞中文網,2013,〈安倍政權100天〉,4月4日。 華爾街見聞,2013,〈全球央行溝通策略進化史〉,11月7日。 經濟日報,〈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質疑ECB購債計畫,認為可能踰越職權,請求歐洲法院判決合法性〉,2月8日,A7版。 經濟日報,1988,〈匯率明牌與金錢遊戲:匯率改制十年的檢討〉,9月24日,11版。 經濟日報,2002,〈制定外匯法的時代意義〉,6月20日,2版。 經濟日報,2002,〈殷乃平:管理外匯條例廢止有利吸引外資〉,3月5日,2版。 經濟日報,2002,〈管理外匯條例親民黨擬提案廢除〉,3月5日,1版 經濟日報,2005,〈大陸匯改,堅持漸進〉,9月11日,2版。 經濟日報,2005,〈溫家寶提人民幣改革三綱領 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讓匯率更貼近市場〉,6月27日,2版。 經濟日報,2006,〈大陸匯改:美再度高分貝抨擊,G8財長會議前夕,國會議員指稱中國已從日本學成操縱匯率撇步,美須加以警惕〉,2月6日,6版。 經濟日報,2006,〈破8的甘苦〉,5月11日,2版。 經濟日報,2006,〈大陸匯改腳步,應再加快〉,5月28日,18版。 經濟日報,2009,〈江大樹:央行宜列獨立機關〉,6月15日,A8版。 經濟日報,2009,〈江大樹:央行宜列獨立機關〉,6月15日,A8版。 經濟日報,2010,〈大陸匯改,滿足三需要:戰術、技術、戰略〉,6月20日,A6版。 經濟日報,2010,〈克魯曼專欄:大陸匯改在打迷糊仗〉,6月26日,A10版。 林建甫,2010,〈大陸匯改,面子裡子兼顧〉,經濟日報,7月27日,A4版。 聯合報,2011,〈人民幣破6.35元,創大陸匯改新高〉,10月26日,AA3版。 經濟日報,2010,〈參考一籃子貨幣,重啟匯改信號〉,5月17日,A9版。 經濟日報,2012,〈任期將屆滿,彭淮南續任機率高〉,12月4日,A16版。 經濟日報,2012,〈金管會改制拚金融競爭力,8年委員制時代造出9個太陽、各唱各的調,本月首長制登場擬訂7大策略創造新格局〉,7月2日,A5版。 經濟日報,2012,〈獨立機關,人最重要〉,8月3日,A15版。 經濟日報,2013,〈全球央行年會聚焦貨幣政策22日登場,Fed縮減QE規模動向受矚目,日本料將重申寬鬆立場〉,8月24日,A6版。 經濟日報,2013,〈彭淮南張忠謀為匯率互槓,非台灣之福〉,11月18日,A2版。 經濟日報,2013,〈伏克爾震撼彈,改變遊戲規則〉,12月11日,A6版。 經濟日報,2014,〈日本安倍刺激政策逾70%民眾無感〉,1月28日,A10版。 經濟日報,2014,〈全球央行峰會21日召開,葉倫談話動見觀瞻〉,8月18日,A3版。 經濟日報,2014,〈和碩匯損,財報季添隱憂〉,8月12日,A1版。 經濟日報,2014,〈首赴國會作證,葉倫:QE退場按部就班〉,2月12日,A1版。 鉅亨網,2014,〈TIME:前瞻指引模糊?其實是深思熟慮的決定〉,3月20日。 鉅亨網,2014,〈經濟學人:英國央行前瞻指引明確,略勝美國聯準會〉,2月14日。 德國之音中文網,2014,〈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就歐洲央行爭議決定上告歐洲法院〉,2月7日。 聯合晚報,2013,〈10A總裁,預見了什麼〉,9月27日,A2版。 聯合晚報,2013,〈匯率論戰再起,彭淮南再駁張忠謀〉,11月11日,A4版。 聯合晚報,2013,〈總裁槓教父,彭張兩巨頭恩仇知多少〉,11月11日,A4版。 聯合報,1998,〈必須認識匯率跌跌不休的正確原因〉,6月13日,2版。 聯合報,2008,〈政院決議:金管會不再界定為獨立機關〉,12月17日,42版。 聯合報,2012,〈公平會成獨立機關,爭搜索扣押權〉,2月7日,A10版。 聯合報,2013,〈全球央行總裁評比:彭淮南升格10A總裁,僅次於馬國11A;美柏南克僅B+;大陸周小川降為C,配合安倍晉三「貶值救經濟」的日銀黑田東彥不納評〉,8月24日,A4版。 聯合報,2014,〈央行:外匯存底不宜轉作主權基金〉,7月22日,A4版。 蘋果日報,2013,〈彭淮南立院報告,外界關注經濟藥方〉,11月11日,B3版。 蘋果日報,2014,〈央行匯率政策 產學砲轟〉,1月18日,B4版。 蘋果日報,2014,〈全球央行年會,政策風向球,葉倫將發表演說〉,8月18日,B4版。 蘋果日報,2014,〈全球央行年會政策風向球,葉倫將發表演說,市場推敲升息訊息〉8月18日,B4版。 蘋果日報,2014,〈因應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央行:早準備好〉,8月14日。 蘋果日報,2014,〈貧富差微降至6.08倍,年輕人賺得比老人少,很可悲〉,8月16日,A10版。 (五)、政府或智庫報告 中央銀行,2013,〈美、日量化寬鬆政策〉,1月28日。 中央銀行,2014,〈6月 26 日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增修版)〉。 中央銀行網資小組,2013,〈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簡介〉。 中國人民銀行,2013,《2013年第三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11月5日。 呂桂玲,1998,〈英國貨幣政策決策制度之改革〉,《國際金融參考資料》,45輯。 李榮謙,2004,〈哪一個國家所寫的通膨報告書最出色?〉,收錄於中央銀行建置之《國際貨幣金融資訊簡報系統》,41期。 林建甫,2010,〈人民幣匯改與匯率走勢〉,發表於「人民幣匯改與匯率走勢研討會」,時間:2010年7月21日,地點:台灣金融研訓院菁業堂。 林建甫,2014,〈央行論劍:央行的繳庫義務〉,發表於「匯率政策研討會」,時間:2014年1月17日,地點: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慕寰廳。 林祖嘉,2014,〈再論把人民幣列入外匯存底的重要性〉,《國政評論》。 林樹明,2007,〈廢除「管理外匯條例」之評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林繼恆,1988,〈我國管理外匯條例全盤修正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研究計畫報告,2014,〈我國獨立機關組織定位、業務屬性及相關機關權責分工之研究〉,計畫主持人:蕭全政教授。 彭德明,2010,〈金融危機與國際貨幣制度之檢討〉,收錄於中央銀行主編《全球金融危機專輯增訂版》。 游淑雅,2005,〈英格蘭銀行通膨報告書與貨幣政策委員會的運作情形〉,《國際金融參考資料》,50輯。 貳、外文部分 (一)、專書 Liaquat Ahamed, 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 London: Penguin Books(2009). (二)、期刊論文 Martin Hellwig, Financial Stability, Monetary Policy,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Central Banking, Bon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llective Goods (July 2014) Gerald L. Curtis, Abe’s first 100 days, The Asahi Shimbun (2013). Anat R. Admati, Peter M. DeMarzo, Martin F. Hellwig, Paul Pfleiderer, Fallacies, Irrelevant Facts, and Myths in the Discussion of Capital Regulation: Why Bank Equity is Not Socially Expensive, Bon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llective Goods (October 2013). (三)、政府或智庫報告 Bank of England, Inflation Report (May, 2014). Bank of England, Publications. Eamonn Fingleton, The Myth of Japan’s Failure, the New York Time: Sunday Review (January, 2012).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onetary Policy. Hammond, Gill, State of the Art of Inflation Targeting, Centre for Central Banking Studies Handbook—No. 29, London: Bank of England (2011). Megan Greene, How Germany Just Undercut the Euro, Bloomberg(Feb 7,2014). Olaf Storbeck, German court’s“No, but”may undermine ECB’s OMT, Economics Intelligence(Feb 10,2014). Roger, Scott, Inflation Targeting Turns 20, Finance & Development, Vol. 47, No. 1, pp.46–49(201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560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在新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中,我國貨幣制度及其治理方略,面臨了「內憂外患」,對內因長年偏袒的貸款及投資政策,促成過熱的房地產投機行為,形成高房價傷民等之難解的社會及政治議題;對外則因揮之不去的「中國因素」,一再羈絆金融自由化的工作進度,阻礙金融相關產業(及業務)的長遠發展。以上所述之「內憂外患」,在我國民主轉型成功後的競爭型民主政治制度框架秩序中,更面臨多元化的政治意識形態光譜的挑戰,尚且無法在短期間完成調適與改革之工作,從而有待多方之協調及努力工作。
本論文之研究題目為:「全球化浪潮下我國貨幣制度之研究:以公法學與政治學之跨科際分析為中心」,旨在針對21世紀之全球化浪潮衝擊之下變遷不已之國際政經情勢,回顧並檢視我國貨幣制度之歷史沿革、制度設計與實際表現,並思索「下一步怎麼走?」之根本問題。 在歷史分階段之回顧觀察中,戰後我國經濟發展長達半世紀處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菁英官僚之綿密操盤下之逐步轉型與升級,包括戰後初期之土地改革(1949-1953)、進口替代(1952-1963)、出口導向(1962-1971)、經濟起飛(1972-1980)及經濟轉型階段(1981-1990)為止,貨幣暨金融政策有意識地配合威權發展模式,採取高強度之行政管制,由1949年公布之「管理外匯條例」之修正沿革,可以窺見我國外匯管制之制度遺緒。申論之,在我國特殊之威權發展脈絡中,貨幣政策長期有意識地配合經濟發展政策,採行偏差性之宏觀調控手段,靈活地對於「指定」之產業部門投注所需資金,促成其發展。換言之,我國貨幣管制之歷史即是經濟發展史的側影。 當各國之政治與行政機制無不亟思如何回應全球化時代脈絡之經貿競爭需求並且因應變動不已之全球暨區域之政經秩序之對策時,「貨幣治理」已然成為我國民主日益深化下的重要工作。職此,本文立基於我國公法學與政治學之兩大「知識支柱」(Pillars of Knowledge),回顧並檢視我國當前貨幣制度(政策),開展學理討論。研究發現,全球化時代的顯著特徵為各種生產要素之「移動性」顯著提升,而貨幣暨金融體系之「民主治理」仍有深化餘地,尤其,英格蘭銀行在貨幣政策上採行之「前瞻指引」及美國前聯準會主席沃克爾在金融監理事務領域所立下之「沃克爾規則」,足為典範、值得借鏡。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We the people live in the new era whe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d great changed. Politics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 stat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stitution is the Center Bank. As we know, the Center Bank’s Monetary Policy is a hot policy areas which attract a lot of discussion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Compared to Monetary Policy, the Study of Monetary System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the research of system (institution)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an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factors.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6T04:11:59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3-R99322001-1.pdf: 2448981 bytes, checksum: a942b31be6ce26cf0a6669303f2f148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4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1 壹、研究動機…………………………………………………1 貳、問題意識…………………………………………………6 一、問題背景:1980年代迄今之全球化浪潮…………6 二、問題意識……………………………………………10 第二節 研究架構、途徑與方法…………………………………16 壹、研究架構…………………………………………………16 貳、研究途徑與跨科際之研究方法…………………………18 一、跨科際化之研究趨勢………………………………18 二、當代學術社群之全球化功課………………………20 三、本論文旨在補充討論經濟學研究途徑之不足,尤其,採取「批判理論」的視野,有助於看清人類政經活動的真實圖像…………………………………21 參、研究範圍…………………………………………………23 肆、研究限制…………………………………………………24 一、源於研究途徑、分析工具之偏差性(Bias)……24 二、源於研究者所處之政經結構地位及時空環境差異…………25 三、源於個別科學社群之任務設定之不同……………25 第三節 文獻回顧………………………………………………29 壹、經濟學及銀行學社群之主力文獻………………………29 貳、公法學及政治學社群之相關文獻相當貧乏……………31 第四節 預期目標………………………………………………32 壹、透過「移動性視域」,重新詮釋我國貨幣制度………32 貳、跨科際、跨學術社群之對話「嘗試」…………………33 參、回顧與展望新世紀臺灣貨幣治理的新定向……………33 第二章 公法學之靜態討論…………………………………………35 第一節 序言……………………………………………………35 壹、首要問題:公法學如何討論貨幣制度?……………36 貳、1980年以來全球化浪潮對於公法學之衝擊……………39 第二節 憲法學之討論:憲法委託與立法形成………………41 壹、法律保留原則之重新定位:公法學之民主深化機能…41 貳、法律保留原則確立了行政、立法互動之基本模型……47 參、貨幣制度之憲法對話,尤其富涵主權色彩……………48 第三節 行政法學之討論:分立而出的貨幣暨金融機制.......52 壹、我國金融政策暨監理機關之法律建置…………………52 貳、對於中央銀行之組織性法律保留………………………59 參、對於中央銀行之作用性法律保留………………………62 肆、對於中央銀行之爭訟性法律保留………………………62 伍、新型態監督機制之建立,並課予公法上作為義務……64 第四節 重啟全球化下公法學之跨科際對話機能……………67 第三章 政治學之動態討論…………………………………………70 第一節 序言……………………………………………………70 壹、首要問題:政治學如何討論貨幣制度?………………71 貳、政治學途徑之設定:科際對話、全球化及民主深化…77 第二節 政治、政治學與資本主義,兼論對於經濟學之批判…77 壹、政治學提供政治結構與政治發展之理解框架…………79 貳、更貼近現實脈絡之政治學分析途徑……………………80 參、菁英官僚主導的財經秩序,欠缺民主回應性…………80 肆、政治經濟學指出更為精確的「利益共生結構」觀察…82 第三節 全球化之深刻認識與探討,尤其,適合於台灣之「移動性」…85 壹、相生相剋之貨幣政策目標群…………………………..85 貳、當代全球化理論之核心命題:誰是贏家(Winner)?誰是輸家(Loser)?兼論緩衝機制之建立…………………87 參、變動中的全球政經秩序:中國崛起與人民幣國際化…93 肆、尋找我國經濟生產要素之「最適移動性」……………96 第四節 財富、權力與全球民主深化:中央銀行所必須面對之衝擊與挑戰…………………………………………………………….100 壹、來自於國會殿堂之鴿派主張…………………………100 貳、貨幣政策僅能減輕時間壓力…………………………101 參、當前貨幣制度未必一成不變,得有「典範變遷」…103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11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全球化浪潮下我國貨幣制度之研究-以公法學與政治學之跨科際分析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The Study of Monetary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in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Public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2-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謝德宗,詹鎮榮,羅至美 | |
dc.subject.keyword | 全球化,移動性,貨幣學派,民主治理,前瞻指引,沃克爾規則,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Globalization,Flows,Monetarism,Democratic Governance,Forward Guidance,Volcker Rule,Jackson Hole Meetings, | en |
dc.relation.page | 145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4-08-20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政治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政治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3-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39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