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新聞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90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倪炎元(Yen-Yuan Ni)
dc.contributor.authorChi-Wei Chengen
dc.contributor.author鄭紀威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5-14T17:50:11Z-
dc.date.available2015-08-21
dc.date.available2021-05-14T17:50:11Z-
dc.date.copyright2015-08-21
dc.date.issued2015
dc.date.submitted2015-08-20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研討會、學術論文部分

內政部,《99年縣市改制直轄市實錄》,台北:內政部,2011
王金壽、陳尚志、洪雅亭、傅鈺如、劉奕君、蕭婷方,《台南直轄市行政區劃調整先期規劃之研究》,台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2
丘昌泰,《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三民書局,2010
黃德福、洪永泰、林建元,《我國行政區域劃分問題分析》,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7
李台京,《台灣地方政府》,台北:三民書局,2008
呂育誠,《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台北:元照,2001
呂育誠,〈社區自主意識提高對地方行政生態的影響〉,《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5月):頁56-66
席代麟、薄占宇、劉芝青、許郁珮,《我國行政區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   會,2009
陳伯中,《都市地理學》,台北:正中書局,1998
陳春生,〈台灣行政區劃的變遷〉,《第一屆「臺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03年12月,頁251
陳朝建,〈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功能業務調整及其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台北:2011):頁84
徐禎瑜,《制度變遷與地方派系之關係─以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張麗堂,《台南都會區都市變遷及發展之探討》,台南:久洋出版社,1995
張曉綺,《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後區治理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趙永茂,〈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頁18-19
趙永茂,《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2002
趙永茂、陳銘顯,〈我國地方與新都會發展的挑戰與回應〉,《研考雙月刊》第34卷第6期(台北:2010),頁24
趙永茂、陳銘顯、王皓平,〈建構都會多元中心的治理─反思都市發展不對稱與民主赤字問題〉,《政治科學論叢》第49期(台北:2011),頁13
劉坤億、馬群傑,〈直轄市在臺灣區域治理中的角色功能:火車頭?超級吸鐵?〉,吳濟華、林皆興主編,《跨域治理暨縣市合併課題與策略》,高雄:巨流,2012
蕭全政,〈全球化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研考雙月刊》35卷第6期(台北:2011):頁23
二、報章雜誌部分
王昭月,〈大高雄 大台南 雙核心之後 楊秋興:北高雄應併台南〉(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30日),B2版大高雄綜合新聞
吳政修,〈縣市合併升格 民調6成認同〉。(台北:《聯合報》,2009年5月10日),B2版
吳政修,〈31鄉鎮市代表 要求連任〉。(台北:《聯合報》。2009年7月4日),B1版大台南
吳政修,〈南縣觀點 合併稱府城 行政中心設新營〉(台北:《聯合報》。2009年7月4日),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吳明良、劉金清,〈合併案審查「議員自由發揮」〉。(台北:《聯合報》,2009年5月21日),B2版
吳淑玲、修瑞瑩、劉金清,〈縣市合併 地方連署放棄〉(台北:《聯合報》。2010年6月23日),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李祖舜,〈3都15縣 國民黨今通過政策綱領〉(台北:《聯合報》2007年6月20日),A15版
李志德、林新輝、李祖舜、修瑞瑩、劉金清,〈文化首都台南 報院關鍵〉。(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24日),A2版
李志德、鍾年晃,〈中縣市升格 參與規劃官員學者 府院高層上月要求優先處理〉(台北:《聯合報》,2002年12月13日),A3版
李祖舜、李順德,〈6委員力挺台南 不惜吵起來〉(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24日),A2版
李順德,〈文化古都 台南縣市 火速升格〉(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30日),A1版
李順德、李明賢,〈台南 雲嘉南領頭羊 搶馬出訪前 劉揆拍板〉。(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30日),A2版
李順德、林政忠,〈拚升格 11縣市聯考〉(台北:《聯合報》,2009年6月23日),A2版
林修全,〈冷眼集:早不畫、晚不畫……〉(台北:《聯合晚報》2007年4月9日),2版
林新輝、李明賢,〈北、中、高篤定升格 台南恐出局〉(台北:《聯合報》,2009年5月14日),A4版
修瑞瑩、吳政修,〈縣市府人員看法 縣府強調機能 市府整合民意〉(台北:《聯合報》,2009年10月12日),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修瑞瑩、鄭惠仁、劉金清,〈縣市合併降格 有支持有反對〉(台北:《聯合報》2008年12月29日),C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蔡佩芳,〈縣市合併 選將樂觀 黨憂心〉(台北:《聯合晚報》,2009年4月4日),A7版
劉金清,〈縣市合併 南縣議會僅8人支持〉(台北:《聯合報》,2009年5月10日),B1版
劉金清,〈新市府 縣議長主張另建〉(台北:《聯合報》。2009年11月3日),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劉金清、修瑞瑩,〈合併後市長誰屬? 縣市攻防戰〉(台北:《聯合報》,2009年9月30日),B1版大台南.運動
聯合報,〈廢直轄市 馬:削弱城市競爭 李:縣市等量齊觀〉(台北:《聯合報》,2002年11月10日),A4版台北市長辯論會
鄭文正、柯永輝,〈縣市合併 內政部邀地方商法源〉(台北:《聯合報》2008年10月5日),C2版大台中地方新聞
三、網路資源部分
內政部民政司網站,〈我國地方制度概況〉,http://www.moi.gov.tw/dca/02place_001.aspx, 2014年10月31日檢索
內政部網站,《台南縣市合併改制計畫(核定本)》,http://web.moi.gov.tw/countyreform/files%5Cfn41%5C201012214537980901%E3%80%8C%E8%87%BA%E5%8D%97%E7%B8%A3%EF%BC%88%E5%B8%82%EF%BC%89%E5%90%88%E4%BD%B5%E6%94%B9%E5%88%B6%E8%A8%88%E7%95%AB%E3%80%8D%E6%A0%B8%E5%AE%9A%E6%9C%AC.pdf,2014年10月30日檢索
立法院網站,《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17期院會紀錄,http://lis.ly.gov.tw/ttscgi/lgimg?@981700;0100;0102,2014年10月30日檢索
台北市政府,〈歷史發展探源〉,http://www.taipei.gov.tw/ct.asp?xItem=2068683&CtNode=43934&mp=100001,2014年10月31日檢索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97年度台北市地方總決算〉,http://w2.dbas.taipei.gov.tw/budget/offinal/97/index.htm,2014年10月30日檢索
法務部全球法規資料庫,《地方制度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40003,2014年10月31日檢索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網站,〈97年度總決算〉,http://www.bas.ntpc.gov.tw/web66/_file/1528/upload/audit/97/index.html,2014年10月30日檢索
英文部分
Ebeneza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5.
Richard Rogers and Anne Power, Cities for a small country,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2000.
Rolan Paddison, Handbook of Urban Studies, London: SAGE, 2001.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906-
dc.description.abstract民國九十八年,行政院核定四個直轄市的合併改制案,這是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相當大的一次行政區域改劃。其中台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行政院是以文化面向的考量通過此案。不過由於台灣過去並沒有面積較大的直轄市,不管是法律層面、或是行政管理經驗皆欠缺前例參考,九十九年縣市正式合併後,原台南縣行政體系經歷了從省轄縣到直轄市的一連串轉換過程,本文意欲初步呈現合併轉換過程中行政體系出現的問題,以及民眾受到的影響,進而探討可能的對策。
 本文之發想圍繞著四個主要軸心問題,包括:縣市合併後,單一市政府管理三十七個行政區的管理模式問題;原台南縣市交界的發展縫合問題;偏遠鄉鎮於合併後的發展問題,以及原台南縣民意代表對曾文溪以北地區被邊緣化的擔憂。
 訪談結果發現,台南縣市改制初期的磨合不良現象,隨著現任市長賴清德進入第二任任期逐漸消失,但因為在地經濟結構尚在轉型,導致在外地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欲回鄉就業稍顯困難。另外,直轄市政府的法律面設計,可能引發公務體系的行政慣性,而阻礙對台南縣原有鄉鎮市的發展。而在台南財政狀況不佳的背景下,要兼顧市區與偏遠鄉鎮的基礎硬體建設,顯得需要發展新的管理思惟,合併改制後因民代數目減少,偏鄉也有被犧牲的可能。基層行政官員、民意代表與民眾對政府行政效率的改變反應不一。民意代表認為市政府統一事權,有公文遞送程序冗長的缺點,而民眾可能由於直接面對市政府的機會較少,對政府行政效率的改變感覺較不明顯。
 城市的規模經濟需要一定數量人口與產業支撐,從長遠面向觀察之,台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有助於競爭,但短期如何統合原縣市兩邊資源,兼顧三十七個行政區的個別需求,仍須行政單位在管理上因地制宜,發展更細膩的策略。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In 2009, Executive Yuan accepted new establish applications of four special municipalities, which included Xinbei, Taichung, Tainan and Kaohsiung. This is a rather big boundary change in Taiwan’s local government history after KMT retre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in 1949. The application of Tainan City, or the Greater Tainan Special Municipality, was accepted by its rich of culture and history. Since there is no special municipality contains such a huge area in Taiwan before, the Tainan City administration lacks of experience to manage difference triggered by laws and local political forces. This essay is about to cover the antagonism inside the administration, and also record events affecting common people among this merging process.
The article will focus on four questions. How does the city government care all the needs of its thirty-seven towns or areas? How do the areas across old county-city boundary now get merged? How will the remote towns in eastern mountain areas get developed after they become parts of Tainan City? Is it true that the areas north of Tseng-Wen River being ignored after the merger?
After interviews, we found that the antagonism between old-Tainan-county and old-Tainan-city is weakened since the second tern of Mayor Ching-Te Lai. College graduates still have some difficulty to find jobs in hometown, owing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not upgraded. The Local Government Systems Act limits local administrators’ duties, causing them prone to take a passive attitude handling local affairs. Administrative inertia poses hurdles in fount of local development. Deficits would make government choose to use lower budget to maintain infrastructure in remote areas. Seats of city councilor are cut during the merge, pumping budget more likely tilting to downtown areas. Some delegates note tha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becomes slow caused by structure of bureaucracy. Many interviewees from private sectors don’t notice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merge.
Most of the interviewees agree that the merger will benefit Tainan, making it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long ru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major problems in administrative aspect left to be solved.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4T17:50:1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4-R98342024-1.pdf: 2807625 bytes, checksum: b3014c82cf4e32544172eac739fba4e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5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
第一部份 深度報導作品 1
第一章 市長的怒氣 2
第二章 縣市的磨合 6
第三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 11
第四章 治理的空白 15
第五章 山中無甲子 20
第六章 「作為縣長,我很抱歉。」 26
第二部分 報導企劃案 32
第一章 緒論 3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5
第一節 台南地區行政區劃演變 35
第二節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的過程 39
第三節 學理文獻回顧 45
第三章 採訪規劃 51
第一節 議題方向 51
第二節 受訪者名單 52
第四章 報導論文寫作情況與限制 54
參考文獻 55
中文部分 55
英文部分 59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同床異夢的台南縣市合併改制案zh_TW
dc.titleAntagonism among the merging of the Greater Tainan Special Municipality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3-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coadvisor徐梅屏(Mei-ping Hsu)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吳鯤魯(Kun-lu Wu),黃樹德(Su-Te Huang)
dc.subject.keyword台南,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地方自治,zh_TW
dc.subject.keywordTainan,Special Municipality,county-city merger,reorganization,local self-governance,en
dc.relation.page59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dc.date.accepted2015-08-20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新聞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新聞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4-1.pdf2.74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