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651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顯武(Hsien-Wu Che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in-Wen Cho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周盈文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5T05:13:02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0-07-23 | |
dc.date.copyright | 2010-07-23 | |
dc.date.issued | 2010 | |
dc.date.submitted | 2010-07-22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一、書籍 王澤鑑,《民法物權(一)通則•所有權》,台北:三民,1995年10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三民,2008年10月。 王澤鑑,《民法物權》,台北:三民,2009年7月。 王海南等,《法學入門》,台北:月旦,1998年1月。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一),台北:元照,2003年3月。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二),台北:元照,2003年6月。 史尚寬,《物權法論》,台北:自版,1887年1月。 甘添貴,《刑法之重要理念》,台北:瑞興圖書,1996年6月。 甘添貴,〈犯罪除罪化與刑事政策〉,《刑法案例解析》,台北:瑞興圖書,1999年1月。 甘添貴〈刑法之謙抑思想〉,《刑法案例解評》,台北:瑞興圖書,1999年1月。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台北:三民,2007年9月。 李學燈,《證據比較法研究》,台北:五南,1992年4月。 李惠宗,《行政程序法要義》,台北:五南,2002年11月。 李宗黎、林蕙真,《審計新論(三)》上冊,台北:證業,1997年10月。 林山田,《刑法通論》,台北:自版,2008年1月。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台北:自版,2006年10月。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下),台北:自版,2007年9月。 林東茂,《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台北:五南,2007年10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台北:元照,2006年9月。 施啟陽,《民法總則》,台北:三民,1996年4月。 洪鐮德,《21世紀社會學》,台北:揚智,1999年3月。 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台北:三民,1994年8月。 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台北:台大法學論叢,1990年9月。 翁岳生,《行政法》上,台北:翰蘆,1998年1月。 陳新民,〈法治國家理念的靈魂—論法律溯及既往的概念、界線與過渡條款的問題〉,《法治國家論》,台北:學林,2001年4月。 陳子平,《刑法總則》(上),台北:元照,2005年5月。 徐昌錦《通姦除罪化》,台北:五南,2006年6月。 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台北:元照,2003年2月。 黃異,《法學方法》,台北:元照,2009年3月。 許玉秀,《適應與變遷》,台北:自版,2002年9月。 馮復華,《馬英九特別費案有多特別?》,台北:永然文化,2008年6月。 葉俊榮,《面對行政程序法》,台北:元照,2002年3月。 蕭文生,《國家法Ⅰ—國家組織篇》,台北:元照,2008年8月。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2001年9月。 蔡墩銘,《刑事證據法論》,台北:五南,1997年12月。 蔡墩銘,《刑法總論》,台北:三民,2007年10月。 蔡墩銘,《刑法各論》,台北:三民,2009年7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台北:三民,1995年9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台北:新學林,2004年8月。 羅傳賢,《行政程序法論》,台北:五南,2004年9月。 韓忠謨,〈法學緒論〉,台北: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1994年。 二、學位論文 陳韻華,〈由哈伯瑪斯之法律有效性觀點論首長特別費事件〉,《政大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三、期刊文章 王國治,〈馬英九特別費案件的法律問題之研究〉,《崇右學報》,2008年11月。 甘添貴,〈刑法的謙抑思想〉,《月旦法學雜誌》別冊,公法學篇,1999年。 李秋月,〈各級政府機關特別費列支標準之檢討〉,《主計月刊》,2006年12月。 李英毅,〈法律明確性原則〉,《法政學報》期11,2000年8月。 林三欽,〈信賴保護原則與法令不溯及既往—最高行政法院94年度判字第144 號判決之評析〉,《行政爭訟與信賴保護之課題》2008年2月。 城仲模,〈「法律保留」之現代意涵〉,《月旦法學》期98,2003年7月。 洪家殷,〈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25號解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期27,2001年10月。 胡松吉,〈泛論各機關特別費之支用〉,《會計與管理》,1979年11月。 施威全,〈英國也有特別費,就是私用〉,《大眾時代》,2007年2月9日。 郭冬瑞,〈特別費法制化之探討〉,《立法院院聞》,2006年12月。 帥化民,〈特別費存廢可討論,政治僵局難解套〉,《子不語集》,2006年11月30日。 韋伯韜,〈特別費就是要特別處理的費用〉,《國政分析》,2006年11月。 韋伯韜,〈機要費、機密費、特別費之不同〉,《國政分析》,2006年10月。 馬秀如,〈國務機要費和首長特別費—尊重專業 誠信為上〉,《會計研究月刊》 2006年10月。 馬秀如、董保城,〈從會計內控與行政慣例探討首長特別費〉,《月旦法學雜誌》 2008年5月。 張文郁,〈淺論行政法上之習慣法與行政慣例〉,《月旦法學雜誌》,2008年6月。 陳洸岳,〈金錢之遺失與拾得〉,《月旦法學雜誌》,2002年1月。 陳清秀,〈機關首長特別費法律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007年5月。 黃次可,〈會計實務漫談之16:談「特支費」「特別費」「機密費」〉 ,《今日會計》, 1985年3月。 黃永傳,〈強化特別費報支程序以增進內部審核功能〉,《今日會計》,2008年12 月。 黃虹霞,〈首長特別費不是實質補貼,也不是歷史共業—更不應該如違章建築就 地合法〉,《萬國法律》,2009年4月。 黃錦堂,〈行政法上之行政慣例與習慣法—以特別費爭議為觀察〉,《月旦法學雜 誌》,2008年6月。 黃俊杰,〈解釋函令變更與信賴保護—行政法院88年度判字第3907號判決評 釋〉,《本土法學雜誌》,2001年3月。 隋杜卿,〈特別費修法除罪化的愚行免了吧〉,《國政評論》,2009年9月。 曾巨威,〈從課稅規定釐清機要費與特別費之性質〉,《國政分析》,2006年11月。 曾巨威,〈面對特別費風暴陳總統應有作為〉,《國政評論》,2006年11月。 楊鈞池,〈日本「政教分離」的思想、演變過程及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2003年12月。 董保城,〈首長特別費法律爭議〉,《法令月刊》,2007年6月。 謝碧珠,〈類特別費免責條款之修訂與相關會審規範之探討〉,《全國律師》,2008年8月。 蔡佩芬,〈贓物與準贓物之意義範圍新釋〉,《法學叢刊》187期,2006年9月。 蔡茂寅,〈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事件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7年3月。 蔡易廷,〈習慣法作為行政法法源之探討—以首長特別費案之適用為例〉,《東吳 法研論集》,2009年12月。 簡昕立、周欣,〈從馬英九特別費案看台灣平面媒體之報導框架〉,《國立台中女 子高級中學民國97學年度人文暨社會科學實驗班專題研究成果》,2009年 6月。 四、政府機關文書 行政院 行政院民國62年6月29日台(62)忠授五字第4112號函。 行政院民國66年6月22日(66)忠授字第3274號函。 行政院民國73年6月26日臺(73)忠授字第04854號函。 行政院民國84年2月6日台84人政給字第03220號函。 行政院民國85年7月4日台85忠授字第06768號函。 行政院民國87年7月21日台87忠授字第05642號函。 行政院民國93年4月22日院授主忠字第0930002556號函。 行政院民國93年12月15日院授主忠字第0930007859A號函。 行政院民國95年11月9日院授主忠字第0950006664A號函。 行政院民國95年11月29日第3017次行政院院會會議記錄。 行政院民國95年12月29日院授主忠字第0950007913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89年12月20日臺處會三字第16924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1年5月31日處實二字第091003901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1年10月18日院授主忠字第091007088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1年11月22日以台90處會字第08922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3年2月27日處實一字第0930003359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5年9月28日處實一字第0950005738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於民國95年10月19日在立法院第6屆第四會期法制委員,針對 「中央及地方各機關特別費編列與支用情形」所提出之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於民國95年11月29日在行政院3017次院會時,針對「特別費 制度之沿革與改進」所提出之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於民國95年12月1日對報載有關國務機要費及特別費報導之澄清新聞 稿。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6年1月3日處忠字第0960000038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6年2月1日處會三字第0960000691號函。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6年3月28日在立法院第6屆第5會期司法委員會「貪污 治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關於其法律適用涉及特別費及國務機要費制度之 檢討與改進」公聽會所提出之書面資料(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28期)。 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6年11月2日處忠字第0960006326號函。 立法院 邱垂貞委員關於特別費制度之質詢內容(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4期)。 立法院預算委員會民國41年1月17台預算(八)發字第152號函,〈民國40、41年立法院秘密會議第8期議事錄〉。 立法院預算中心,《民國9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整體評估報告下冊》。 監察院 民國56年度正字第1號糾正案糾正文。 監察院公報第2648期。 審計部 審計部,《中華民國3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核報告書》,報告丙、審定意見 第4之3項,〈40、41年立法院秘密會議第8期議事錄〉。 審計部民國40年審核民國3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書。 審計部民國92年11月10日台審部壹字第0920005036號函。 審計部台北市審計處民國92年11月19日審北處壹字第0920003269號函。 審計部民國95年11月3日台審部一字第0950007855號函。 審計部民國95年12月21日台審部一字第0950008567號函。 審計部民國95年12月28日在立法院就第6屆第4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4次全 體委員會針對「首長特別費逾期未繳回、偽造單據報銷,成為非法所得之課 稅問題」所提出之報告。 審計部民國96年6月25日台審部壹字第0960004606號函。 審計部民國96年11月2日台審部一字第0960008588號函。 審計部於民國96年3月28日在立法院第6屆第5會期司法委員會「貪污治罪 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關於其法律適用涉及特別費及國務機要費制度之檢 討與改進」公聽會所提出之書面資料(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28期)。 內政部 內政部民國91年6月19日台內中民字第0910005430號函。 內政部民國92年3月11日內授中民字第0920002220號函。 財政部 財政部民國51年12月12日台財稅字第8313號函。 財政部民國66年3月30日台財稅字第32062號函。 財政部民國66年8月11日台財稅字第35323號函。 財政部民國76年10月5日台財稅字第761187694號函。 財政部民國82年6月8日台財稅字第821487749號函。 財政部民國95年12月7日台財稅字第09501016900號函。 財政部於民國95年12月28日在立法院就第6屆第4會期財政委員會第14全 體委員會針對「首長特別費逾期未繳回、偽造單據報銷,成為非法所得之課稅問題」所提出之報告。 財政部民國96年11月14日台財稅字第09600455780號函。 法務部 法務部民國70年8月5日法70會字第9780號函。 法務部於民國95年11月29日行政院3017次院會時針對「首長特別費」所提 出之法律諮詢意見報告。 台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民國66年6月1日財稅一字第04290號函。 臺灣省政府民國85年4月26日(85)府主一字第149057號函。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民國95年11月10日府秘會09505636000號函。 台北市政府民國88~民國95年度「歲出計畫說明提要」、「各項費用明細表」、地方總預算編製作業手冊、臺北市政府之「臺北市長支薪標準與福利」表。 台北市審計處 台北市審計處民國92年11月19日審北處壹字第0920003269號函。 五、偵查書類 台灣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74年度偵字第2564號(莊彭年) 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95年度偵字第17333號(許添財、許陽明) 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96年度偵續字第81號(許添財)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6年度偵字第3844號(馬英九、余文) 最高法院檢察署96年度特偵字第4號(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游錫、陳唐山等) 最高法院檢察署96年度特偵字第5號(翁岳生) 最高法院檢察署97年度特偵字第4~11號(李逸洋、杜正勝、施茂林、林嘉誠、朱武獻) 台灣澎湖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359號(劉陳昭玲) 六、審判書類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4年度上更(二)字第298號(顏清標)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矚重訴字第1號(馬英九、余文)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8年度矚重訴字第1號(陳水扁) 台灣高等法院96年度矚上重訴字第84號(馬英九、余文) 台灣台南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482號(許陽明)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743號(馬英九、余文)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764號(白鴻森)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9年度上訴字第56號(許陽明) 七、民間學術研究會議資料 台灣智庫2006年11月19日舉辦之「從國務機要費到特支費:從轉型正義出發」座談會會議紀錄。 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2006年12月5日舉辦之「機關首長特別費及其相關問題」座談會會議紀錄。 八、媒體及網站報導 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聯合電子報(網址:http://udn.com/NEWS/main.html) 奇摩網站(網址:http://www.yahoo.com.tw/) TVBS電視台(網址:http://www.tvbs.com.tw/)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651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我國首長特別費制度,是一項非常特別的預算經費。實施多年以來,並未全面法制化,大都依據行政命令及函釋,當成作業及核銷規範,原本相沿成習,天下無事,料因國內不同政治陣營的角力競爭,引發爭議,一發不可收拾。直至目前為止,關於首長特別費制度的討論不少,但大都流於片斷,缺乏體系與規模。
首長特別費制度的創設,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時空因素及目的本旨考量,因此對於該制度的討論及認識,自應從論理、歷史、目的及比較的角度出發,不應侷限於文義表面或預算科目的名稱,即率而斷章取義,以致引喻失義。 我國為民主法治國家,因此首長特別費訴訟爭議事件雖然因政治原因而引發,但必須依循法律的程序來終結,過多的政治考量及盤算,只會治絲益雰,混淆視聽。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 system in Roc is a very special budget. Implemented over the years, not a comprehensive legal system till now, largely based on executive orders and explanation, as a standard op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e world no matter material to different political camps because of wrestling competition, controversial, out of control . So far, There are many discussions of the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 system, but has tended to fragment, the lack of system and scale.
The creation of the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 system, which has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rust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actors and considerations, so the discuss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logical since, history, purpose and comparative point of view, meaning surface or the text should not be limited The name of the budget items that rate out of context, so that quote out of justice. For the democratic rule of law in Roc, so by the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 Litigation controversy, although for political reasons caused, but must follow legal channels to resolve, too many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calculations, it will only confuse the public.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5:13:02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P91341011-1.pdf: 2074871 bytes, checksum: 49c6a791bdb6591c9310a45bbda44c1e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
頁 口試委員審定書 Ⅰ 誌謝••••••••••••••••••••••••••••• Ⅱ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Ⅳ 本文詳目•••••••••••••••••••••••••••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途徑••••••••••••••••••••••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 9 第七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首長特別費制度的沿革••••••••••••••••• 12 第一節 制度的緣起••••••••••••••••••••• 12 第二節 適用列支的對象••••••••••••••••••• 16 第三節 預算編列與執行••••••••••••••••••• 17 第一項 預算編列的法源依據•••••••••••••••• 17 第二項 預算編列的會計科目•••••••••••••••• 22 第三項 預算編列的用途與執行參考規範 •••••••••••23 第四節 首長特別費的核銷作業•••••••••••••••• 28 第一項 核銷憑證••••••••••••••••••••• 28 第二項 核銷憑證的演進變遷•••••••••••••••• 35 第三項 單據核銷與領據列報的雙軌式作業方式•••••••••40 第三章 首長特別費款項性質的認定與討論•••••••••••••52 第一節 單據核銷部分款項的性質••••••••••••••••52 第二節 領據列報部分款項的性質••••••••••••••••55 第一項 學者見解••••••••••••••••••••••55 第二項 司法實務案例的見解•••••••••••••••••58 第三項 本文見解••••••••••••••••••••••62 第四章 首長特別費衍生的爭議問題•••••••••••••••• 77 第一節 首長特別費制度的存廢••••••••••••••••• 77 第二節 首長特別費於運用上衍生的疑義••••••••••••• 81 第一項 「因公支出」與「因公支出完畢」的認定•••••••• 81 第二項 使用對象的限制•••••••••••••••••••94 第三項 使用時間的限制•••••••••••••••••••95 第四項 使用名稱的問題•••••••••••••••••••97 第五項 額度的限制•••••••••••••••••••••97 第六項 稅務上的問題••••••••••••••••••••99 第七項 財產申報的問題•••••••••••••••••••104 第三節 不法責任歸屬的討論••••••••••••••••••108 第一項 單據核銷部分••••••••••••••••••••108 第二項 領據列報部分••••••••••••••••••••111 第四節 法治國原則••••••••••••••••••••••114 第一項 法治國原則的內涵••••••••••••••••••114 第二項 信賴保護原則••••••••••••••••••••116 第三項 行政慣例••••••••••••••••••••••117 第四項 信賴保護原則與行政慣例於領據特別費的適用••••••118 第五節 除罪化的討論•••••••••••••••••••••127 第一項 除罪化爭議的社會背景••••••••••••••••127 第二項 贊成與反對除罪化的理由•••••••••••••••127 第三項 本文意見••••••••••••••••••••••1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8 第一節 結論 •••••••••••••••••••••••• 138 第二節 建議•••••••••••••••••••••••••151 參考文獻••••••••••••••••••••••••••••167 一、書籍•••••••••••••••••••••••••••167 二、學位論文•••••••••••••••••••••••••168 三、期刊文章•••••••••••••••••••••••••168 四、政府機關文書•••••••••••••••••••••••170 五、偵查書類•••••••••••••••••••••••••174 六、審判書類•••••••••••••••••••••••••174 七、民間學術研究會議資料•••••••••••••••••••174 八、媒體及網站報導••••••••••••••••••••••175 附錄:「首長特別費」事件大事紀••••••••••••••••• 176 附件 附表一、收據參考格式•••••••••••••••••••••181 附表二.支出證明單參考格式••••••••••••••••••182 附表三、領據參考格式•••••••••••••••••••••183 附表四、99年度司法院暨所屬機關首長特別費每人每月編列標準•••184 圖次 頁 研究架構圖 •••••••••••••••••••••••••••• 11 本文見解圖 ••••••••••••••••••••••••••••150 本文詳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途徑••••••••••••••••••••••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8 一、文獻探討法•••••••••••••••••••••• 8 二、歷史研究法•••••••••••••••••••••• 8 三、比較分析法•••••••••••••••••••••• 8 四、實務案例分析法•••••••••••••••••••• 8 五、民調實證分析法••••••••••••••••••••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 9 第七節 研究限制•••••••••••••••••••••• 10 第三章 首長特別費制度的沿革••••••••••••••••• 12 第一節 制度的緣起••••••••••••••••••••• 12 第二節 適用列支的對象••••••••••••••••••• 16 第三節 預算編列與執行••••••••••••••••••• 17 第一項 預算編列的法源依據•••••••••••••••• 17 第一款 地方民意機關與縣市政府、鎮市公所部分•••••• 17 第一目 地方民意機關部分••••••••••••••• 17 第二目 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部分••••••••••• 17 第二款 直轄市政府部分••••••••••••••••• 18 第三款 中央機關部分•••••••••••••••••• 19 小結••••••••••••••••••••••••••• 20 第二項 預算編列的會計科目•••••••••••••••• 22 小結••••••••••••••••••••••••••• 23 第三項 預算編列的用途與執行參考規範 •••••••••••23 第一款 預算編列的用途••••••••••••••••••23 第二款 執行參考規範•••••••••••••••••• 24 第一目 95年12月29日以前•••••••••••••••24 小結••••••••••••••••••••••••••26 第二目 95年12月29日以後•••••••••••••••26 小結 ••••••••••••••••••••••••• 27 第四節 首長特別費的核銷作業•••••••••••••••••28 第一項 核銷憑證••••••••••••••••••••••28 第一款 核銷憑證的意義••••••••••••••••••28 第二款 核銷憑證的重要性•••••••••••••••••28 第三款 核銷憑證的作業規範 ••••••••••••••• 29 第一目 支出憑證證明規則時期••••••••••••••29 第二目 支出憑證處理要點時期••••••••••••••29 第四款 支出憑證的種類••••••••••••••••••30 第一目 收據••••••••••••••••••••••30 第二目 統一發票••••••••••••••••••••31 第三目 相關書據••••••••••••••••••••32 第五款「領據」與「單據」(包括「收據」及「相關書據」)的差別 •••••••••••••••••••••••••••32 小結•••••••••••••••••••••••••••33 第六款 支出證明單的意義與用途••••••••••••••33 小結•••••••••••••••••••••••••••34 第二項 核銷憑證的演進變遷•••••••••••••••••35 第一款 中央政府遷台後至62年6月28日間(全數「單據核銷」) ••••••••••••••••••••••••••••35 第二款 62年6月29日至95年12月31日間(半數「單據核銷」、半數 「領據列報」)•••••••••••••••••••••••35 第三款 96年1月1日以後的時期(全數「單據核銷」)••••••37 小結•••••••••••••••••••••••••••38 第三項 單據核銷與領據列報的雙軌式作業方式•••••••••40 第一款 單軌式與雙軌式作業方式的差異•••••••••••40 第二款 其他採取雙軌式作業的政府會計作業•••••••••42 第一目 公務員出差國內旅費的報支••••••••••••42 第二目 公務員強制休假補助•••••••••••••••44 第三目 地方民意代表的因公所需郵電費、文具費及出國考察費等 •••••••••••••••••••••••45 第四目 村里長事務補助費••••••••••••••••46 第三款 雙軌式核銷作業的設計目的•••••••••••••47 小結•••••••••••••••••••••••••••48 第三章 首長特別費款項性質的認定與討論•••••••••••••52 第一節 單據核銷部分款項的性質••••••••••••••••52 小結•••••••••••••••••••••••••••••54 第二節 領據列報部分款項的性質••••••••••••••••55 第一項 學者見解••••••••••••••••••••••55 第一款 「實報實銷的公款說」•••••••••••••••55 第二款 「實質補貼」或「特別酬庸」說 •••••••••• 56 第三款 「公私款混合說」•••••••••••••••••57 第四款 「可能內含實質補貼的定額統籌型概算費用說」••••57 第二項 司法實務案例的見解•••••••••••••••••58 第一款 「實報實銷說」•••••••••••••••••• 58 ぇ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6年度偵字第3844號起訴書•••58 え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743號判決••••••••••58 第二款 「實質補貼說」•••••••••••••••••• 59 ぇ台灣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74年度偵字第2564號不起訴處分書 •••••••••••••••••••••••••••59 え法務部95年11月29日在行政院院會所提出「有關首長特別費之法 律諮商意見書」•••••••••••••••••••• 59 ぉ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95年度偵字第17333號案件不起訴處 分書 •••••••••••••••••••••••• 60 お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矚重訴字第1號判決•••••• 61 か台灣高等法院96年度矚上重訴字第84號判決•••••••61 第三項 本文見解•••••••••••••••••••••• 62 第一款 法學解釋方法論•••••••••••••••••• 62 第一目 文義解釋(grammatikalische Auslegung ) 62 第二目 系統解釋(systematische Auslegung)64 第三目 歷史解釋( historische Auslegung) 65 第四目 目的解釋(teleologische Auslegung) 66 第五目 比較解釋( komparative Auslegung) 68 小結 70 第二款 領據列報部分是「實質補貼」,與「公款公用」並不相衝突 •••••••••••••••••••••••••••• 73 第三款 領據特別費免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與「實質補貼」無關 •••••••••••••••••••••••••••• 75 第四章 首長特別費衍生的爭議問題•••••••••••••••• 77 第一節 首長特別費制度的存廢••••••••••••••••• 77 第二節 首長特別費於運用上衍生的疑義••••••••••••• 81 第一項 「因公支出」與「因公支出完畢」的認定•••••••• 81 第一款 「因公支出」的認定•••••••••••••••• 81 第一目 我國政府機關的定義與規定•••••••••••• 81 第二目 日本國法院判決的省思•••••••••••••• 83 第三目 我國相關機關的見解••••••••••••••• 84 第四目 本文見解•••••••••••••••••••• 87 第二款 「因公支出完畢」的認定•••••••••••••• 90 第一目 單據核銷特別費部分••••••••••••••• 90 第二目 領據列報特別費部分••••••••••••••• 90 第二項 使用對象的限制•••••••••••••••••••94 第三項 使用時間的限制•••••••••••••••••••95 第四項 使用名稱的問題•••••••••••••••••••97 第五項 額度的限制•••••••••••••••••••••97 第六項 稅務上的問題••••••••••••••••••••99 第一款 應否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問題•••••••••••99 第二款 是否應課徵贈與稅的問題••••••••••••••103 第七項 財產申報的問題•••••••••••••••••••104 第一款 單據核銷部分•••••••••••••••••••104 第二款 領據列報部分•••••••••••••••••••105 第三節 不法責任歸屬的討論••••••••••••••••••108 第一項 單據核銷部分••••••••••••••••••••108 第二項 領據列報部分••••••••••••••••••••111 第四節 法治國原則••••••••••••••••••••••114 第一項 法治國原則的內涵••••••••••••••••••114 第二項 信賴保護原則••••••••••••••••••••116 第三項 行政慣例••••••••••••••••••••••117 第四項 信賴保護原則與行政慣例於領據特別費的適用••••••118 第五節 除罪化的討論•••••••••••••••••••••127 第一項 除罪化爭議的社會背景••••••••••••••••127 第二項 贊成與反對除罪化的理由•••••••••••••••127 第三項 本文意見••••••••••••••••••••••128 第一款 除罪化的理論基礎•••••••••••••••••128 第一目 刑法的特質•••••••••••••••••••128 第二目 刑法的謙抑思想•••••••••••••••••130 第三目 除罪化的要件••••••••••••••••••132 第二款 領據特別費部分何來除罪化之可言••••••••••132 第三款 單據特別費部分不符合除罪化的要件•••••••••133 ぇ「制度上的陷阱」或「歷史上的共業」云云,洵是敷衍飾卸之 詞 •••••••••••••••••••••••• 133 え欠缺除罪的理由 •••••••••••••••••• 134 ぉ繼續偵辦,將耗費龐大司法資源的說法,並不成立••••134 お率而一律除罪,後患無窮•••••••••••••••135 か對偵辦中的類似貪瀆案例,如何因應••••••••••135 が對已確定的類似貪瀆案例,如何救濟••••••••••136 き除罪化與否應注意民意的趨向,不可不慎••••••••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結論 ••••••••••••••••••••••••138 一、首長特別費是具有補貼性質的公款,目前列支適用對象龐雜眾多, 但除地方民意機關外,均迄未完成法制化作業,不屬法定預算,缺 乏安定性與明確性••••••••••••••••••••138 二、過度限制首長特別費的運用方式,並非得宜•••••••••139 三、首長特別費「因公支出」的認定判斷,應著眼於特別費款項的客觀實際用途,而與「主觀的認知」無關,更不應侷限於特定帳戶的支出 ••••••••••••••••••••••••••••141 四、領據特別費於具領列報完成時,即「因公支出」完畢•••••143 五、領據特別費具有實質補貼的性質,與「公款公用」原則並無違背 ••••••••••••••••••••••••••••144 六、領據特別費制度及運作執行方式,有其本質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且可提昇行政效能,既非所謂「歷史上的共業」,也非「制度上的陷阱」 ••••••••••••••••••••••••••••145 七、領據列報特別費,除溢領、冒領外,不生侵占或詐欺取財、背信、偽造文書等刑事責任••••••••••••••••••• 146 八、單據核銷特別費部分,採取「先支後領」的實報實銷原則,若並無實際發生因公支出完畢的事實,卻檢附不實的單據報銷,衡情即可能成立貪污、偽造文書等罪•••••••••••••••••• 147 九、「人們雖然服從法律,卻不是屈服於統治者的意願。這裡所指的法律無他,乃為正義的普遍原則」、「神聖的不是法條,神聖的是法律,而法條係在法律的統屬之下」、「法律保障自由,而法條卻謀殺自由」 •••••••••••••••••••••••••••• 147 第二節 建議•••••••••••••••••••••••••• 151 一、首長特別費制度,應有繼續維持的必要••••••••••••151 二、各機關應齊心協力儘速完成首長特別費的法制化工程••••••151 三、不應將首長特別費納入首長的本俸或主管職務加給•••••••152 四、行政院宜主動積極徵詢考試院及審計機關意見後,斟酌各級行政、民意機關、學校的不同工作特質,重新建立首長特別費的編列標準 •••••••••••••••••••••••••••• 154 五、從寬認定「因公支出」,給予首長的靈活運用彈性,充分發揮首長特別費的效能 ••••••••••••••••••••••••156 六、放寬支用的時間限制,讓首長方便有效運用首長特別費•••••157 七、檢察總長應儘速統一偵辦標準••••••••••••••••159 八、領據列報特別費,具有實質補貼的性質,且形成行政慣例,除溢領或冒領的情形以外,無從成立犯罪,應停止偵辦•••••••••160 九、對於涉案者從寬處理,給予自新機會•••••••••••••164 十、一律修法除罪化的作法,善惡不分,是非不明,並不可行••••16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我國「首長特別費」制度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Research the system of our country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8-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李炳南,陳春生 | |
dc.subject.keyword | 首長特別費,因公支出,實報實銷,支出憑證,實質補貼,公款公用,行政慣例,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officers special responsibility allowance,on public expenditure,accountable,expenditure vouchers,substantial subsidies,public funds to public,administrative practice, | en |
dc.relation.page | 184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10-07-23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9-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03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