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135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錦堂(Giin-Tarng Hw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ao-Huang Y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楊肇煌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5T00:16:2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9-06-09 | |
dc.date.copyright | 2009-06-09 | |
dc.date.issued | 2009 | |
dc.date.submitted | 2009-06-03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工商時報,2008。《公共建設不能沒有營運獲利模式的考量》,工商社論11月12日。 毛治國,1999。經建會主辦,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協辦「促進間參與公共建設BOT策勵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基本概念」講稿,游於藝雙月刊第14期第2版。 王明德,2000。《公共工程BOT計畫組織制度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王明德,2006。《英國公共建設風險管理制度》,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研考雙月刊第30卷第2期 :81-92。 王文宇,2007。《行政判斷與BOT法制—以ETC案及京站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42 期。 王文宇、廖咸興,2008。《BOT與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月旦法學雜誌,第152期。 王忠宗、許成 編著,1990。《採構學》,國立空中大學印行:4。 王麗鳳,2005。《我國政府採購的政府經濟分析(1949-2004)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主計月報社編印,《主計法規輯要》,2004年版。 立法院預算中心,《95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整體評估報告》及《96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案整體評估報告》;http://www.ly.gov.tw/ly/04_library/0402_acc/acc_search/acc_search_01.jsp?ItemNO=04030200,訪問日期:2009年4月2日。 立法院公報第87卷第40期:345。 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9期:184。 立法院公報第82卷第63期:27-30。 立法院公報第95卷第1期:93-94。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2002。《民間以BOT方式參與公共建設之分析》,內部研究報告。 自由電子報,2006。《立院抨擊審計部 怠忽職權》,10月1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1/today-p5.htm;訪問日期:2008年12月21日。 自由時報,2008。《事故頻傳 災修停擺╱森鐵BOT 乘客未蒙其利 先受其害》,8月19日,A11。 朱坤茂,2007。《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合憲爭議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8-113。 行政院主計處,2001。《公共事務採BOT或BOO制在政府預決算制度定位之探討及其財務報導之研究》委託研究報告:101-104。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1998,《政府採購法相關資料彙編》,台北:工程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令彙編》,台北:工程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作業手冊》,委託研究報告:6。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2。《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協商機制之擬議》委託研究報告:21、69。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計畫-個案調查與分析報告》,委託研究報告:21-2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融資風險之相關研究》,委託研究報告:82-84。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議題改進之研究-政府如何獲取長期公共服務》,委託研究報告:6。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7。《歐盟地區公私合夥(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政策推動歷程與現況之研究》,委託研究報告:4-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年年報。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8年10月22日《提振經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鬆綁》新聞稿。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9。《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白皮書》。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ppp.pcc.gov.tw/pcc_site/a-1-1.cfml。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宋秋緯,2005。《公共政策搖擺的風險》,中國時報,12月1日,A15版。 宋力生,2006,《國內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OT 結合BOT 模式經營管理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管理系碩士論文。 何采蓁、江美玲,2005。《BOT主流派?: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經營故事》。台北: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李惠宗,2002。《行政法要義》,增訂2版,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74-177。 李惠宗,2004。《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公司,556、559。 李宗黎、林蕙真,2003。《審計新論》第4版,台北:証業出版。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 理論、策略與經驗》,台北:智勝文化。 李香美譯,1999。《英國國家審計署績效審計指南》,審計季刊,第19卷4期,審計雜誌社。 沈泰紳,2004,《從統合主義論公共建設民營化(BOT)政策之執行:台灣營造業轉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309-310。 林能白,2000。《從高速鐵路及國際金融大樓兩案之經驗檢討我國BOT 制度之設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慶隆,1997。《我國政府採購審計制度之研究》,朝陽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隆,2006。〈國際政府審計之發展趨勢—兼論台灣當前政府審計之發展〉,靜宜大學會計系、中國審計協會、中華會計教育學會主辦,2006當前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會:13-47。 林源豐,2002。〈政府新興施政措施BOT審計之探討〉,審計季刊,第23卷第1期:9-18。 林為恭,2000。〈政府採購法實施後審計機關辦理採購審計業務變動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1-34。 林哲森,2003。《BOT案以統包方式興建品質管理層面之研究-以台灣高鐵及高雄捷運工程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林豐正,1999。《台灣的BOT研討會實錄》,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17。 林建山,2008,《買蔥薑要牛肉的政府採購 該改了》,中時電子報,訪問日期:2008年11月27日。 林茂成,2003 。《當前大型公共建設問題與對策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美 2000。《BOT 動態財務分析之研究:以淡江大橋建設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保險營運系碩士論文。 林務局,2005。《民間參與投資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及遊樂區計畫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計畫書(核定本)》,委託研究報告。 吳英明,1998。《公共管理3P原則-以BOT為例-上》,公教資訊第2卷第1期。 吳英明,1998。《公共管理3P原則-以BOT為例-下》,公教資訊第2卷第2期。 吳庚著,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9版,台北:三民書局,115、128、132、717。 吳定著,2002。《公共政策》,台北:中華電視公司。 吳定著,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287。 吳琮璠著,2006。《審計學-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智勝文化,20。 吳錦祥、張漢卿、楊肇煌,2009。《阿里山森林鐵路及森林遊樂區促參案件之執行與審計》,政府審計季刊第29卷第3期:81-91。 東信男 撰,許哲源 譯,2003。《最高審計機關在新公共管理之角色(上)》,審計季刊第23卷第4期:52-56。 東信男 撰,許哲源 譯,2004。《最高審計機關在新公共管理之角色(下)》,審計季刊第24卷第1期:54-78。 周靜幸,1995。《我國政府審計機關採行委外審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87-91。 周靜幸譯,2008,《最高審計機關在新公共管理之角色-大陸法系國家之趨勢》,審計季刊第28卷第3期:66-79。 洪建智,2004,《BOT工程管理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仲英,1999。《BOT的理論與實務-兼論我國BOT政策之推動》,台灣的BOT研討會實錄,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46。 政府再造推動委員會,「政府再造推動計畫」(1998)http://www.moea.gov.tw/~meco/research/rebuild.htm。 馬秀如、董保城,2008。《從會計內控與行政慣例探討首長特別費》,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4-25。 南仁湖集團官方網站:http://www.nanrenhu.com.tw/mainpage_e.php。 原住民阿里山鄒族反BOT部落格,訪問日期:2008年6月17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_TxSG9uAHxBDE8ViX0Ehw2Sv2Q--/ 孫本初 審定,2000。《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台北:智勝,70。 財團法人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2002。《阿里山森林鐵路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提供民間投資經營案-可行性研究》,林務局委託研究報告。 荷世平,2005。《BOT應從小計畫開始》,中國時報11月24日,第A15版。 曹俊漢,2001。《中美審計體系功能之比較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127-152。 曹俊漢,2000。《邁向評估審計的新紀元:美國會計總署結構與功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歐美研究第三十卷第四期:185-286。 陳明燦、張蔚宏,2005。《我國促參法下BOT之法制分析:以公私協力觀點為基礎》,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2期:41-75。 陳愛娥,2009。《BOT投資契約的監督與審核-德國法制的啟發》。政府審計季刊第29卷第3期,4月10日,頁23-30。 許哲源 譯,2000。《公私部門協力計畫審計準則》,審計季刊第20卷第4期,政府審計雜誌社發行。 許哲源、周靜幸 譯,2007。《INTOSAI 公部門審計人員倫理規範與審計準則》,政府審計季刊第27 卷第2 期:85。 許宗力,2004。《行政任務民營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許乃懿,2009。《阿里山鐵路有明天嗎?》,3月22日,中國時報,A12。 盛子龍,1998。《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司法審查密度》,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課責與公共治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5月8日。 曾主戶,2001。《公共建設民營化審計角色之探討》,審計季刊,第21卷第2期,台北:政府審計雜誌社,5-18。 曾彬凱,2007。《政府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問題探討與審計》,政府審計季刊第27卷第3期,台北:政府審計雜誌社,42-52。 曾彬凱,2008。《英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方式與審計》,政府審計季刊,第28卷第3期,台北:政府審計雜誌社發行,56-65。 曾彬凱,2008。《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之方式與審計-以英國模式為例》,審計部出國報告:4。 曾彬凱,2009。《審計機關查核促參案件之現況與努力方向》,政府審計季刊,第29卷第3期,台北:政府審計雜誌社發行,48-53。 曾棋雯,1998。《政府採取BOT所面臨審計問題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碩士論文。 黃錦堂,2005a。《權力分立試論》,地方政府、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行政法教學網站。 黃錦堂,2006,《行政判斷與司法審查─最高行政法院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案判決評論》,收錄於湯德宗、李建良主編,〈2006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專書(4),311-373 (2007年10月)。 黃玉霖,2006。《從高捷採購爭議檢討公共建設民營化制度》,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前瞻,第108期:28-38。 張永康編,1976年,《會計審計法規釋論》,台北:三民書局,118-119。 張文炳,2001。《BOT模式之得失探討-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報告。 楊繼明,2002。《典範變遷的辯證關係-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的轉生》,詹中原主編,新公共管理,台北:五南,537-538。 楊淑娟,2006。《公私協力關係中政府監督管理研究-以BOT之興建、營運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69-72。 楊肇煌,2004。《從績效審計觀點探討我國一億元以上公共建設計畫執行績效評估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葉嘉楠,2005。《政府再造之落實-新治理與新公共服務觀點》,台灣經濟論衡:27-49。 葉亞欣,2001。《由當前地方審計爭議論我國審計度興革》,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8-109。 熊培霖、蘇佳慧、吳俊德 譯,2002。《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指南》,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台北:博頡策略顧問。 熊彬成、陳寬享,2003。《英國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作法與發展現況》,台北:工程會,A5。 監察院編印,中華民國93年監察院糾正案彙編(二),2005年:620-639。 監察院公報,2009。《阿里山三合一BOT糾正案文》,第2644期:27-32。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86年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87年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88年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89年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93年政府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94年政府審計報告書。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95年政府審計年報。 審計部編印,中華民國96年政府審計年報。 審計部未出版「財物審計稽察制度轉型推動作業總結報告」,2000年3月3日。 審計部,2005年1月31日促參研習講義。 審計部編印,民國96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乙-153。 審計部審計業務研究委員會編譯,2007年。「歐盟各國審計制度2005年版」。 鄭錫鍇,2006。《法制化與公、私協力的管理-以BOT為例》,「政府與企業法制關係學術研討會」第一、二場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10月3日。 鄧勝軒,2007。《淺論公共工程契約風險的公平合理分擔》,技師報第536期,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發行。 樓永堅,1986。《研究發展績效之衡量分析》,工業技術第140期。 蔡美娜,2008,《中央政府財政資訊透明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銘傳,1887。《擬修鐵路創辦商務摺》,台灣文獻叢刊:268-273,聯合百科電子出版事業有限公司,http://dblink.ncl.edu.tw/taiwan/Content/content.asp?bookno=27&chptno=107。 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1999。《BOT三贏策略》,台北:商鼎財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50-51。 劉坤億,2006。《民營化的理論與實務課程大綱說明》,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博士班2006年秋季。 蔣振榮,2006。《政府辦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審計角色之探討》,政府審計季刊,第27卷第1期:79-87。 賴森本,1996。《探討我國政府審計準則之訂定及期相關問題》,審計季刊第17卷第1期:33-42。 謝季壽,1998。《高鐵BOT 工程興建時政府監督模式之探討》,中興工程第58 期:3。 謝哲勝、李金松合著,2005。《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台灣財產法暨經濟研究協會出版。 總統府網站「政府改造委員會總統相關談話」;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innovation/t2.html。 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蘇彩足,1999。《以BOT模式推動公共建設之政策分析》,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政治學系:489-517 蘇彥圖,1998。《立法者的形成餘地與違憲審查-審查密度理論的解析與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0-81。 蘇永欽,2002。《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蕭院長於立法院「BOT建設促進會」成立大會致詞,游於藝雙月刊,第14期第1版,公務人力發展中心,1999。 蕭全政,2008。《全球在地化台灣國際接軌政策研究-第二期》,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貳、西文部分 AARF, 1992, Discussion Paper No.17 “Financial Reporting of Infrastructure and Heritage Assets by Public Sector Entitie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projects: Volume 1-2, NAO, May, 2006. Sapte W. 1997. The guide to financing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s uses in PPP, Euromoney Banks.Tarn C. M. 1999. Build-Operate-Transfer model fo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s in Asia: reasons for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7( 6)︰377~38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1350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論文之目的在於探討我國BOT案件之審計問題,有關公共建設審計的制度變遷情形,本論文認為歷經:稽察條例時期(1950-1999)、政府採購法時期(1999-2009)及公共建設民營化時期(1994-2009)的演變之後,不僅形成審計機關對公共建設審計密度的弱化,更導致BOT審計法源的模糊化。有關BOT審計之法源依據,本文認為BOT審計法源存有不確定法律概念,審計雖具有權力分立與課責機制的制度功能,但針對法規體系普遍存在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審計人員在引用相關法規時必須注意其妥適性並擔保其「涵攝」過程之正確性,並針對審計法規中的不確定法律概念,盡可能的做成較精密之操作型定義。有關BOT審計作業規定,本文認為「BOT審計作業指引」係由審計部依其職權以正式公函發布,其作為BOT案件審計之行政規則,並無疑義,但其規範內容不無過廣或過窄之情形,宜參考INTOSAI公私協力計畫審計準則適時檢討修正。BOT審計有何特殊性?本文關懷下BOT之六大特點包括:專業、複雜、前瞻、預測、長時間及高周延性等,既是BOT審計與傳統工程採購審計之主要差異,亦是BOT審計問題之所在,審計機關宜參考行政法院對於不確定法律概念及行政裁量權之司法審查模式,建立「原則」與「例外」的判斷基準,並參酌相關外國法制可供借鏡之具體作法以克服BOT審計困境。至於如何建構一個可行的審計模式?本論文嘗試從公私合作關係政府介入程度光譜依不同之模式分類,建立高、中、中低、低等四種審計密度。此外,BOT案件之審計問題亦有來自於行政機關的制度問題,本論文認為必須從主管機關其周邊機制之健全化予以配合。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institutional issues on public auditing on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s in Taiwa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auditing systems of the public constructions, which develop from the Audit Period (1950-1999)through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eriod(1999-2009)and then to the Public Constructions Privatization Period(1994-2009). This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 evolution of auditing systems not merely results in reducing the audit intensity of the public constructions, but also leads to the fuzziness of the legal source of BOT auditing.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basis of the legal source of BOT auditing. Since the undefined legal concepts exist in most legal systems, the dissertation assumes that there are undefined legal concepts in the legal source of BOT auditing. Even though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at of accountability, the auditors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its suitability and guarantee its accuracy of “Subsumtion” (subsumption) while applying the relevant law and regulations. Also, the auditors should try to make more precis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while dealing with the undefined legal concept in the auditing.The thir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BOT audit stipulation. “BOT Audit Guidelines” is released by the formal official letter in accordance with Ministry of Audit,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s authority. Accordingl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guidelines are eligible to be administrative rules to audit the BOT cases. The regulated guidelines’ content, however, may be too broad or too narrow. Therefore, these guidelines should refer to INTOSAI Guidelines on the audit of Public/Private Finance and Concessions and make revision and amendment at the right moment. The fourth part illustrate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BOT audit. The BOT’s six major characteristics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concerns include speciality, complicatedness, prospect, predict, long term, and comprehensive. They not only reveal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BOT audit and traditional procurement audit, but also disclose the problems that BOT Audit are faced with. For that reason, the audit authorities should consult the judicial review model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applies to deal with the undefined legal concepts and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Additionally, they should set up the judgment baseline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exception,”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foreign legal system for concrete practice from which they can draw lesson to overcome the plight of BOT audit.As for how to develop a feasible model of the audit,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audit intensity in four levels in a spectrum: high, medium, medium-low, low, based on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the degree of public construc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gets involved in. Furthermore, some problems of BOT cases come from the audit of the executive system, and this dissertation thinks that in order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omplete and perfect the auditing authority and its peripheral mechanism.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00:16:2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8-P94322008-1.pdf: 2291141 bytes, checksum: 1793c7ee7c4b22c8039f53cca0114be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9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I 目 錄IV 表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5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12 第五節 研究範圍12 第六節 相關名詞詮釋14 第二章 BOT審計之由來與規定 21 第一節 審計的本質21 第二節 我國公共建設審計的制度變遷33 第三節 我國BOT審計制度之發展43 第四節 BOT審計之法源與規定 49 第三章 BOT審計問題 79 第一節 問題之由來:BOT審計與傳統工程採購審計之差異 79 第二節 BOT審計案例分析 102 第三節 BOT審計問題的進一步說明 140 第四章 外國法制之比較167 第一節 INTOSAI公私協力計畫審計準則 167 第二節 英國PFI之審計方式與架構178 第三節 德國PPPs之辦理方式187 第四節 小結1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95 第二節 研究建議209 參考文獻229 附錄1:BOT審計作業指引摘要237 附錄2:促參法與政府採購法之主要差異243 附錄3:機關辦理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作業注意事項249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BOT案件審計問題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Institutional Issues on public auditing on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s in Taiw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7-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蔡茂寅(Mau-Win Cai),江瑞祥(Risharng Chiang),郭昱瑩(Yu-Ying Kuo) | |
dc.subject.keyword | 公共建設,民營化,BOT,審計,不確定法律概念,公私協力,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Public Constructions,Privatization,BOT,Audit,Undefined Legal Concept,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 en |
dc.relation.page | 262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9-06-04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政治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政治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24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