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3.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912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韓選棠(Siian-Tang Han)
dc.contributor.authorLin Kai-Mingen
dc.contributor.author林鍇岷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3T17:03:27Z-
dc.date.available2005-02-02
dc.date.copyright2005-02-02
dc.date.issued2005
dc.date.submitted2005-01-31
dc.identifier.citation一、論文引用
1. Donald A.Hammer , 1996 , “ Creating freshwater wetlands”, Lewis publisher,P.10
2. 林靜娟、郭建志,2003,「桃園台地陂文化地景的再結構,圖-陂塘周遭社會空間的構成」,桃園台地陂塘文化學術研討會,P.25
3. Bill Mollison With Reny Mia Slay 著,江千綺 譯,1999,「永續栽培設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45
4. 陳啟中,2000,「建築物理概論」,詹氏書局,P.1-1
5. Norman K. Booth著,侯錦雄、李素馨 譯,1997,「景觀設計元素」,田園城
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219~235
6. 張文亮,2004,「濕地生態與工程」課程講義,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
系
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3,「灌溉用水水質標準」
8. 林郁欽、張錦松、黃政賢,1997,「環境科學概論」,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P.96~ P.107
9. 張文亮,2004,「土壤物理改良」課程講義,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10. 黃朝州、黃朝慶、李松柏,1999,「台灣珍稀水生植物」,清水鎮牛罵頭文化
協進會,P.6
11. 何源三,彭國棟、邱美蘭,2003,「營造生意盎然的生態水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P.10
12. 楊懿如、李鵬翔,2003,賞蛙呱呱叫,聯經出版公司
13. 陳建志、邱錦和,2002.7,「宜蘭文獻雜誌58-蘭陽湖泊初探」,宜蘭縣政府
文化局。P.20
14. 張文亮,2004,「濕地生態與工程」課程講義,水文的特性,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15. 張文亮,2004,「濕地生態與工程」課程講義,水文的特性,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16. 張文亮,2003,「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溪流古典砌石
工法之生態應用」,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P.180
17.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3,校園地圖網站http://www.geog.ntu.edu.tw
二、研究參閱
1. Snoeyink and Jenkins, 1982. Water 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2. William j. Mitsch and James G. Gosselink , 2002 , “ Wetlands”
3. Autor: Dr. Michael Lohmann , Zeichnungen: Reinhild Hofmann , 2004 ,
“Naturgarten” , Bassermann Verlag
4. Yvonne Rees and Peter May , 2001 , “The Water Garden Design Book” , Pageone
5. William j. Mitsch and James G. Gosselink著,章盛傑、邱文雅 譯,1998,「濕
地」,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 Manuel C. Molles Jr.著,金恆鑣 等譯,2002,「生態學-概念與應用」,美商
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7. 韓選棠,2002,「綠房子宣言-具體而微的綠建築實例SMART HOME」,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
8. 林鎮洋、邱逸文,2003,「生態工法概論」,明文書局。
9. 邱錦和、黃朝慶,2003,「雙連埤整地後水生植物調查報告」,宜蘭社區大學。
10. 林俊寬,1992,「水在中國造園上之運用」,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
11. 陳有褀,2003,「國際水利生態工法研討會論文集-人工濕地構築與溼地復育評估」,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12. 林憲德主編,2003,「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年更新版」,內政部建
築研究所。
13. 邱文彥,2004,「2004生態工法案例編選集-人工濕地及其景觀生態之應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4. 張文亮,2004,「環境化學」課程講義,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
15. 蔡慧萍,2004,「自然資源保育施作規範之探討」,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
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李蕙宇,2001,「生態園之水棲生物棲地營造」,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7. 吳宗憲,2001,「生態教育園棲地規劃設計之研究-以台灣低海拔西南氣候
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林煥堂,1998,「台灣北部原生及歸化水生植物調查與設計模式之研究」,國
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丁澈士、鄒禕,2000,農業灌溉用水對地下水補注影響之調查評估,水稻灌溉部分研究(Ⅲ),財團法人曹公農業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
20. 陳世楷,1998,台大生物系統與環境工程學系論文,水稻田入滲試驗與數值模擬
21. 楊遠波、顏聖綋、林仲剛,2001,「台灣水生圖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2. 林春吉,2002,「台灣水生植物1」,田野影像。
23. 林春吉,2002,「台灣水生植物2」,田野影像。
24. 呂光洋、杜銘章、向高世,1999,「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大自然雜誌社。
25. 鄭清海、王美鳳,2002,「和螃蟹做朋友」,人人出版公司。
26. 施志昀、游祥平,1999,「台灣的淡水蟹」,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出版。
27. 施志昀、游祥平,1998,「台灣的淡水蝦」,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出版。
28. 何健鎔,2003,「椿象」,親親文化事業。
29 張永仁,1998,「昆蟲圖鑑」,遠流出版事業。
30. 陳燦榮,2003,「台灣螢火蟲」,田野影像。
31. 聯合報編輯部,2003,「生態殺手(外來種犯台實錄)」,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聯合報。
32.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2004,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網站
http://taibnet.sinica.edu.tw/home.htm
33. 中央研究院植物所,2004,「台灣本土植物資料庫」網站http://taiwanflora.sinica.edu.tw/
3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2004,「台灣水生植物資
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網站 http://www.tesri.gov.tw/species.asp
35.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2004,「台灣魚類資料庫」
網站 http://fishdb.sinica.edu.tw/
36.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軟體動物學研究室,2004,「台灣貝類資料庫」
網站 http://shell.sinica.edu.tw/
37. 「荒野保護協會濕地庇護中心」,荒野保護協會網站 http://www.sow.org.tw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9125-
dc.description.abstract傳統的農村庭園水池除了具備有生產、防災、景觀的功能外,也是生態性相當豐富的場所,但隨著農村產業的沒落,以及居民對於生態保護意識之缺乏,造成農村庭園水池的生態性逐漸降低,也使得整體農村生態的環境面臨威脅。
為進一步了解現今台灣農村庭園水池生態環境之問題,本研究選擇宜蘭縣員山鄉休閒農業區的農村庭園水池做為研究的對象,並選取七個庭園水池案例,進行實際之訪調作業,調查內容包括水文規劃、池體營造及生物狀況三方面,了解現今農村庭園水池的現況。
由調查結果發現,在基地環境方面,多數案例主要以景觀營造為導向,主要考慮以人的動態與視覺感受為主,缺乏與周圍生態環境關連之考量;在水文規劃設計方面,一般具有良好的水流與水源的控制、岸邊開展較大的一些案例生態性較佳;在池體營造方面,利用自然材料與多變化水域空間營造的案例,其發展之生態環境較為理想,生物的種類及狀況也較具多樣性。
經由案例之調查結果分析,歸納相關改善之課題,同時也進行改善對策之研擬。為驗證改善對策之可行性,本研究選定台灣大學綠房子生態池進行實例營造作業,在進行各項規劃,施工及後續監測工作後,經過約六個月的生長期,生態池就呈現出多樣性生物棲地的茂密景象,顯示出所使用之營造對策,具有不錯之成效。若宜蘭調查的七個池體,也能依文中建議之改善方法進行調整,相信也能達到更佳的水池生態環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yard not only possesses the functions of produ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better scenery, but also a rich ecological location. However, following by the diminishing agriculture and lacking of protecting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ecology of countryside yard is declining, and therefore the whole countryside environment is facing a serious challen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the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yard environment nowadays, this study selects the countryside yard in Leisure Agricultural Region in Yuan-Shan Village I-Lan County as the study location: also, this study use seven yards as examples to study three areas: hydrological scheme, pond building, and organism circumstances, to discover the modern countryside yard environment.
Base on the study, in the base environment, most of the examples apply the scenery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design direction. It only considers the movement and vision of the human being, but lacks the chain of linking with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hydrological design, the examples with a good water fluid, water source control and shoreline development have bet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ond building, the examples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multi alteration of water space have ide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reature types are enriched.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 study, we can conclude the related improvements that need to be mad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ments, this study select eco-pond in smart home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o process the realistic structure, and participate the plans, construction, and ongoing monitoring. After six months growing, the eco-pond already shows a variety of creatures, and it proves the improvements have superior results.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17:03:2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0622041-1.pdf: 4112358 bytes, checksum: b9e78e510cc84b7d0ee68e4eb7fce7a5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3
第二章 農村庭園水池營造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農村庭園水池的功能………………………………………2-1
第二節 農村庭園水池構成的基本元素……………………………2-4
第三章 水池營造之案例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 調查計劃的擬定……………………………………………3-1第二節 調查資料分析………………………………………………3-5
第三節 調查結果與課題探討………………………………………3-20
第四章 生態性改善對策研擬
第一節 水文規劃之改善對策………………………………………4-1
第二節 池體營造之改善對策………………………………………4-5
第三節 生物狀況之改善對策………………………………………4-12
第五章 生態池營造實例
第一節 生態池的規劃設計…………………………………………5-1
第二節 生態池之建造過程…………………………………………5-5
第三節 成果評估……………………………………………………5-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1
第二節 建議…………………………………………………………6-3
參考文獻
論文引用……………………………………………………………參-1
研究參閱……………………………………………………………參-2
附錄
附錄A:員山鄉庭園水池調查紀錄表…………………………附錄-1
附錄B:農村庭園水池水質檢測表……………………………附錄-7
附錄C:農村庭園水池土壤檢測表……………………………附錄-8
附錄D:綠房子生態池水生植物植栽項目表…………………附錄-10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台灣農村庭園水池生態環境改善之研究
-以宜蘭縣員山鄉休閒農業區為例-
zh_TW
dc.titleA Study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side Yard Eco-pond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Region in Yuan-Shan Village I-Lan County-
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3-1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郭城孟,張文亮
dc.subject.keyword生態池,生態環境,農村庭園水池,zh_TW
dc.subject.keywordEcological Environment,Countryside Yard pond,Eco-pond,en
dc.relation.page100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5-01-31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生物資源暨農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4.02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