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24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弱水,甘懷真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ung-Cheng T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凃宗呈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07:54:5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5-07-26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7-26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7-24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基本史料
一、史籍類 1.基本史書: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3。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1。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合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魏徵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1。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宋]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 [元]脫脫等撰,《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1。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1995。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司馬彪續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宗懍撰,王毓榮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 荀悅撰,《前漢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劉向撰,山崎純一訳注,《列女伝》,東京:明治書院。 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典制、政法文獻 王溥撰,《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影上海中華書局,1974。 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91。 二、一般典籍 1.經書類 《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 高明註譯,《大戴禮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2.諸子類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85。 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朱熹撰,《四書或問.孟子或問》,《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六冊。 朱熹撰,《家禮》,收錄於《朱子全書》,第7冊。 何寧撰,《淮南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孫詒讓著,《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1987。 桓寬撰,《鹽鐵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 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9。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劉向撰,盧元駿註譯,《說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顧炎武著,《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3.文學類(含總集、別集、筆記小說) 方勺撰,《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王國良,《冥祥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王讜撰,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 吳承恩著,《西遊記》,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3。 李汝珍,《鏡花緣》,台北:世界書局,1974。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李漁,《閒情偶寄》,收錄於《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金埴撰,《不下帶編.巾箱說》,北京:中華書局,1982。 俞正燮,《癸巳存稿》,台北:世界書局,1963。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台北:新興書局,1988。 范鎮撰,《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0。 袁行霈撰,《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錄於《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張鍚厚,《王梵志詩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張鷟撰,《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 莊綽撰,《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陸游,《老學菴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91。 項楚,《敦煌詩歌導論》,成都:巴蜀書社,2001。 馮夢龍撰,《三遂平妖傳》,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3。 劉餗撰,《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台北:文光出版社,1974。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薛寶辰著,王子輝注釋,《素食說略》,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4。 韓愈,《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顏元著,《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顏師古,《匡謬正俗》,台北:世界書局,1963。 羅大經撰,《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 羅國威,《冤魂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1。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蘇軾撰,《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 顧炎武著,《亭林文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 4.類書、叢書 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1983。 王欽若編,《冊府元龜》,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7。 5.醫藥類 朱橚等編,《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收錄於《中國醫學大成續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第11冊。 孫思邈,《攝養枕中方》,收錄於《歷代中醫集成》,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8,第18冊。 孫思邈撰,朱邦賢、陳文國等校注,《千金翼方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高濂撰,《遵生八箋》,成都:巴蜀書社,1988。 張機撰,李克光主編,《金匱要略》,台北:知音出版社,1990。 陶弘景著,曾召南注譯,《新譯養性延命錄》,台北:三民書局,1997。 6.宗教文獻 《十誦律》,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3冊。 《三天內解經》,收錄於《正統道藏》,第48冊。 《三洞珠囊》,收錄於《正統道藏》,第42冊。 《大涅槃經》,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太上老君經律》,收錄於《正統道藏》,第30冊 545。 《央掘魔羅經》,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玄都律文》,收錄於《正統道藏》,第5冊。 《老君音誦誡經》,收錄於《正統道藏》,第30冊。 《梵網經》,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4冊。 《集古今佛道論衡》,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6冊。 《經律異相》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3冊。 《摩訶僧祇律》,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2冊。 《歷代三寶紀》,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 志磐撰,《佛祖統記》,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 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收錄於《大正新修大正藏》,第49冊, 法顯撰,《南海寄歸內法傳》,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4冊。 金明七真撰,《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收錄於《正統道藏》,第41冊。 陸修靜撰,《道先生道門科略》,收錄於《正統道藏》,第41冊。 圓仁撰,《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圓珍著,白化文、李鼎霞校注,《行歷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圓珍撰,《智證大師全集》,第2集,收錄於《大日本仏教全書》,東京:名著普及会,1978,第26冊。 僧佑撰,《弘明集》,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道宣撰,《廣弘明集》,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慧皎撰,《高僧傳》,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 贊寧撰,《宋高僧傳》,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 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釋道宣撰,《續高僧傳》,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 灌頂撰,《國清百錄》,收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 三、考古資料 趙超著,《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貳、近人著作 1.中日文專書(含中文翻譯的外文書): Sidney W. Mintz著,林為正譯,《吃—漫遊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 into Eating, Culture, and the Past),台北:藍鯨出版公司,2001。 ケネス K.Sチェン(Kenneth K.S Ch’en),福井文雅、岡本天晴訳,《仏教と中国社会》(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東京:金花舍,1981。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版社,2003。 小松茂美編,《日本の絵卷七》,東京:中央公論社,1987。 山田廣兒著,李建民、廖育群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中村元,《慈悲》,京都:平楽寺書店,1987。 仁井田陞著,池田温編集,《唐令拾遺補—附唐日両令對照一覧》,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7。 仁井田陞著,粟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 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著,侯旭東譯,《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尤金.N.安德森(E.N. Anderson)著,馬孆、劉東譯,《中國食物》(Food of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水野祐,《評釈魏志倭人伝》,東京:雄山閣,1989。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國良,《冥祥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頁27。 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著,釋依法譯,《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Buddhism under the T’ang),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 平岡武夫,《白居易—生涯と歳時記》,京都:朋友書店,1998。 白化文,〈從圓珍述及俗講的兩段文字說起—紀念周太初(一良)先生〉,收錄在圓珍著,白化文、李鼎霞校注,《行歷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增定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池田溫,《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流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余嘉鍚,《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余嘉鍚,《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均洋,《雷神・龍神思想と信仰》,東京:明石書店,2001。 汪榮祖,《史學九章》,台北:麥田出版,2002。 谷田孝之,《中国古代喪服の基礎的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0。 岡西為人編,《宋以前醫籍考》,台北:南天書局,1977。 林富士,《疫病的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三民書局,2001。 邱仲麟,《不孝之孝 : 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金維諾,《中國美術.魏晉至隋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哈羅德.D.拉斯韋爾(Harold D. Lasswell)著,張潔,田青譯,《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Propaganda Technique in World War 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著,葉舒憲、戶曉輝譯,《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馬伯樂(Henri Maspero)著,川勝義雄譯,《道教—不死の探究》(LE TAOΪSME),東京:東海大学出版会,1986年。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2002。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莊明興,《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 許理和(Erich Zürcher)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許烺光著,許本柱譯,《徹底個人主義的省思—心理人類學論文集》,台北:南天出版社,2002。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陳原,《在語詞的密林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祥生出版社,1975。 陳慧劍,《寒山子研究》,台北:東大圖書,198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卷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項楚著,《敦煌詩歌導論》,成都:巴蜀書社,2001。 黑田彰,《孝子伝の研究》,京都:思文閣出版,2001。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2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道端良秀,〈中国仏教における地獄の思想〉,《中国仏教思想史の研究—中国民衆の仏教受容》(京都:平楽寺書店,1983。 道端良秀,《仏教と儒教倫理—中国仏教における孝の問題—》,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 鄭顯文,《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澤田瑞穂,《修訂地獄変—中国の冥界説》,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91。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鮑吾剛(Wolfgang Bauer)著,嚴蓓雯、韓雪臨、吳德祖譯,《中國人的幸福觀》(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 recurring themes in four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顧恩特.希旭菲爾德(Gunther Hirschfelder )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台北:左岸文化,2004。 2.中日文論文: 丁仁傑、楊欽堯,〈瘟疫、現代性與社會身體的轉化:台灣SARS疫情中的宗教論述〉,《當代》第一九三期(2003.09.01)與第一九四期(2003.10.1)。 下田正弘,〈東アジア仏教の戒律の特色—肉食禁止の由来をめぐって〉,《東洋学術研究》,第29卷第4號(1990)。 丸山敏秋,〈養生思想の展開〉,《黄帝内経と中国古代医学—その形成と思想的背景および特質—》,東京:東京美術,1988。 小林正美,〈大乘佛教の受容における儒教の役割〉《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3。 王仲犖,〈隋唐五代的繪畫〉,《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第二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台北:2003.12) 石毛直道,〈從世界觀看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3。 吉川忠夫,〈六朝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 吳麗娱,〈論九宮祭祀與道教崇拜〉,《唐研究》,第9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李盛雨,〈中韓飲食文化之交流〉摘要,《第一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3。 邢義田,〈月令與西漢政治—從尹灣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戶」說起〉,《新史學》,9卷1期(1998.3)。 林伯謙,〈北傳佛教與中國素食文化〉,《東吳中文學報》第4期,1998年5月。 〈素食與佛法行持〉,收錄於《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基金會,1998。 林富士,〈試論六朝時期的道巫之別〉,收錄於周質平, 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金子修一著,譙燕譯,〈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收錄於劉俊文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著,〈道教的清約〉,註19,收錄於:《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弱水,〈從《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與心態的幾個方面〉,《新史學》,10卷2期(1999.6)。 原田信男,〈中世の狩猟.漁撈と庶民生活—おもに肉食との関連から—〉,收錄於芳賀登、石川寬子監修《全集日本の食文化》第四卷,(東京:雄山閣, 1996-1997) 宮川尚志,〈山岳仏教の成立〉,《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楽寺書店,1977。 宮川尚志,〈六朝時代女性の宗教生活〉,《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楽寺書店,1977。 宮川尚志,〈項羽神の研究〉,《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楽寺書店,1977。 高啟安,〈晚唐五代敦煌僧人飲食戒律初探—以「不食肉戒」為中心〉,《普門學報》第九期(2002年5月),台北:佛光文教基金會。 康樂,〈素食與中國佛教〉,收錄於《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 康樂,〈潔津、身分與素食〉,《大陸雜誌》,第一○二卷第一期(1991年1月15日)。 康樂,《佛教與素食》,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梁庚堯,〈南宋的貧士與貧宦〉《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7。 勞格文(John Lagerwey)著,譚偉倫譯,〈詞彙的問題—我們應如何討論中國宗教〉,《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越智重明,〈孝思想の展開と家〉,《戦国秦漢史研究2》,福岡:中国書店,1993。 楠山春樹,〈道教における十戒〉,《道家思想と道教》,東京:平河出版社,1992。 道端良秀,〈佛教徒の精神生活と民衆教化〉,《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蔵館,1981。 道端良秀,〈放生思想と断肉食〉,《中国仏教思想史の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83。 雷聞,〈五岳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收錄於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劉淑芬,〈「年三月十」—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分成上下兩篇收錄於《大陸雜誌》第一○四卷第一期(2002年1月15日),頁15-33。以及《大陸雜誌》第一○四卷第二期(2002年2月15日)。 〈中古的宦官與佛教〉,收錄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諏訪義純,〈 梁武帝の「酒肉を断つ文」提唱の文化史的意義—南北朝隋の僧侶たち動向から〉,《中国南朝仏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蔵館,1997。 諏訪義純,〈中國佛教徒の生活倫理規範の形成序説—肉.葷辛の禁忌を中心として—〉,《中國中世仏教史研究》,東京都:大東出版社,1988。 諏訪義純,〈中国仏教徒の生活倫理規範の形成序説〉,《中国中世仏教史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8。 顏尚文,〈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1988年6月)。 3.英文 Derk Bodde,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 :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e-moder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c1991 Fredrick J. Simoons, Food in China: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nquiry, Florida: CRC, 1991 John Kieschnick(柯嘉豪),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c1997 K.C. Chang(張光直)ed,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He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Richard B. Mather, “The Bonze's Begging Bowl: Eating Practices in Buddhist Monasteries of Medieval India and 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1:4 (1981),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March 200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24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中國中古時期素食的流行,實為歷史上特別的現象,雖然中國的飲食一直以「少肉多菜」為常態,然而在中古時期,至少是北方的中國,比起先前的兩漢和之後的宋明清等時期,屬於肉類比例偏高的時代。 在這個肉類食物偏高的時代,卻產生了素食觀念,因而造成了素食的廣泛流行,並且影響了後世。直到今天,對於素食的觀念多半仍不脫中古所產生的論述。一種觀念能跨越時空,持續千年為人所接受,不得不令人注意。中國中古的素食觀包涵了三教的因素:儒家的服喪、祭祀與齋戒、佛教不殺生、素食的戒律和教義、道教的神仙術、養生和戒律。這些因素互相混雜,難分彼此,卻都成為中古素食觀重要的組成部分。
儒家的禮典如《儀禮》和《禮記》中,都有明文規定服父母的斬衰之喪時,三年中都不得飲酒食肉。因為服喪素食與孝關係密切,任意違反者就會被扣上「大不孝」的罪名。中古時期對孝行特別重視,各式各樣的孝子層出不窮,其中有不少孝子的孝行就是在服父母之喪時,超過禮典的規定,不斷延長素食的時間,從三年到十數年,再到數十年,甚至終生素食者也所在多有。人們似乎認為素食時間的長短與孝心、孝行產生了正比關係,時間越長就越孝順,如果終生素食當然是孝到最高點,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孝子。 儒家思想中和佛教不殺生、素食最接近的就是「仁」的觀念,這種觀念在先秦的儒家經典中即已出現。《禮記》提到除了祭祀外,不隨便殺牛羊豬犬等動物。孟子也言:「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些都屬於「仁」的範疇,即所謂「不忍之心」、「惻隱之心」。儒家雖然自很早就有這種觀念,卻一直沒有十分強調,等到佛教的不殺生、素食的觀念開始流行後,儒家才開始強調本身也有「仁」這種類似於佛教「慈悲」的觀念,但是儒家不主張如佛教般完全戒殺素食,只要求平時不隨便殺生即可算是「仁」,必要的時候如祭祀還是要不得不殺生,畢竟血食祭祀更為重要。 雖然儒家強調祭祀時用血食牲牢的重要性,實際上在中古時期,由於佛教素食觀的影響,強調戒殺、斷肉素食,造成當時祭祀產生了變化,出現了祭祀「素食化」的現象。為了不違反佛教殺生的戒律,許多信佛的皇帝或士人開始改變自古以來的祭祀傳統,將血食改為素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梁武帝因信佛改變宗廟的血食祭祀,用蔬果代替牲牢。除了梁武之外,北齊的高洋也因信佛而做過同樣的事。雖然此後似乎沒有皇帝敢改宗廟血食祭祀,但素食祭祀在中古卻極為流行,很多皇帝和士人的遺言都要求子孫祭拜時不得用牲牢血食,必須使用素食。唐代的素食祭祀更為風行,不少人改用素食為親友祭祀,而且不全是因為信佛的緣故,可見當時素食祭祀的普遍。 儒家另一需要素食的場合就是齋戒。齋戒與祭祀有關,為了表示自身的虔敬,在祭祀前必須齋戒沐浴,並且「變食」,亦即改變平日的飲食。但關於如何「變食」並無明確的記載,頂多只是用《莊子》所言的「不茹葷」作為齋戒時「變食」的規定。然而不茹「葷」的「葷」究竟指什麼,歷代有不同的解釋和看法。宋代以後的「葷」多半都是指肉類,然在中古以前恐怕卻認定「葷」只是「五辛」之類的辛臭菜之屬,並非指肉類。視不茹葷為斷肉素食大概是中古以後才出現的看法,這應該也是受到佛教的影響。最晚在唐代,祭祀齋戒的不茹「葷」已必須完全斷肉素食,不再只是禁食「辛菜」而已。 對中古素食的流行發揮巨大影響的正是佛教的素食觀。印度的原始佛教並沒有要求僧人全面素食,釋迦牟尼允許僧人食用三種淨肉,只要「不見、不聞、不疑」的肉類都可以食用。因此,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要求僧人完全素食的規定。這種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依然如此,從很多記載中都可以看到僧人肉食的情形。等到《涅槃經》被翻譯出來,經文中已明確提到不得食肉,當時還有《楞伽經》、《梵網經》也同樣提到不得食肉。到了梁武帝時,根據《涅槃經》、《楞伽經》中禁絕食肉的教義,用皇帝的力量舉辦法會,甚至寫了有名的〈斷酒肉文〉,要求僧人全面斷肉素食,不再允許食用三淨肉。從此中國的佛教僧人都必須遵守斷肉素食的規定。 梁武帝以佛教的觀念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素食論述,成為此後佛教素食觀的主要論述。為何不得食肉?理由有三:一、吃肉等同於殺生,即便不是自己動手殺,但肉食者難脫殺生的嫌疑,因此「等於」犯了殺生的大罪,生前會受到各種惡報,死後則會下地獄受無窮無盡的苦刑。二、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真正的慈悲不只對於人類而是將慈愛及於一切眾生。眾生和人類同樣畏死愛生,人們為了逞口腹之欲而食用其他動物,讓這些動物受到極大的痛苦,和殺生相同,都是嚴重違反佛教的慈悲心。三、由於佛教相信六道輪迴,因此吃肉就有可能吃到自己的親友眷屬,結果使得原本的至親變成至怨。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形,當然必須斷肉素食。雖然佛教的僧人理論上都應該要遵守素食的規定,實際上卻有出現了許多「酒肉和尚」。這些酒肉和尚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視出家為一種職業,本無真正求佛法之心,因此常常不能遵守佛門的素食戒律。另一種是具有神異能力的高僧,這種僧人在中古的記載中尤多,他們吃肉只是為了表示自身與眾不同,其不惜違反戒律飲酒食肉,正是一種為了達成讓俗眾不再飲酒食肉的手段,按佛教的說法,這些高僧只是例外,絕非一般僧人所應效法。 提到素食往往容易忽視道教的影響,其實道教對於素食的流行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為了追求養生、健康。早在先秦兩漢的神仙方術之士就已提出,想要長生不死或成仙,飲食上必須「辟穀」,也就是不食五穀,這套方法後來也為神仙道教所吸受。道教之所以要「辟穀」,就是認為五穀對人體有害,既然連五穀都有害,更何況酒肉葷辛之物,因此按道教的理論,不管是想要成仙,還是要長生不死,酒肉葷辛之物也是需要禁食。這樣的觀念還影響了養生理論中的飲食觀。中國的養生理論深受道家、道教、傳統中醫的影響,特別重視飲食的效用和禁忌,在飲食上強調「淡薄」、「清淡」的原則,素食正符合此項原則。對於肉類雖然沒有完全禁絕,但在養生家的眼裏,為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還是少吃為宜。 另外,道教本身的戒律中,同樣有禁止肉食的規定,除了部分可能是受到佛教戒律的影響外,也有自身的淵源。在南北朝以前,道教似乎還未出現嚴格斷肉的戒律,或者是有此規定,卻並沒被一般道士所遵守,因此出現了許多道士帶頭飲酒食肉的亂象。到了南北朝時,陸修靜和寇謙之開始清整道教,就特別強調道士必須遵守不得食肉的戒律。唐朝以後,道士必須素食更成為基本的戒律,不得違反,甚至在唐代的國家法令中,也規定道士和僧人一樣不得食肉,違反者將會受到處罰。 自中古時期開始,素食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飲食行為,還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象徵意義,而且幾乎都是正面的意義。隨著素食正面象徵意義的出現,肉食則每況愈下,負面象徵意涵不斷加強,造成肉食者難以擺脫的「原罪」。將肉食與素食作比較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象徵意義剛好兩兩相對:肉食者是鄙俗、貪婪,素食者則是清高、廉潔;肉食者有不善良不仁慈的嫌疑,素食者則是善良仁慈的同義詞;肉食腥羶不潔,素食則是潔淨;肉食者等同於兇暴的野獸,素食者則是溫馴柔順的人。這種對比可說是深入人心,造成人們對於素食者與肉食者的刻板印象。隨著素食者越來越有神聖的光環,眾善皆歸焉,肉食者則越來越被妖魔化,眾惡皆歸焉。 素食所代表的象徵意涵在史書或人物的傳記裏最為明顯,史書的傳記中常常會特別提到素食這件事,藉著素食所具有的象徵意涵替傳主增光。於是在孝子傳中的素食,代表的正是孝心和孝行;廉吏傳中的素食,代表的正是廉潔和節儉;隱逸傳中的素食,正是象徵出世清高,列女傳的素食則是象徵貞潔和儉約;高僧傳的素食則是象徵與眾不同的高德與高行。有趣的是,素食不只為這些傳記的傳主增添象徵意義,反過來說,由於這些傳主的某種品德如孝、廉潔、清高、貞潔、高德,也為素食添加了這樣的象徵意涵,兩者互相影響。 素食的神聖化還可以直接從詞語的變化來觀察。具有同樣意義的四個詞語:菜食、蔬食、素食和齋食,除了齋食外,幾乎都是從先秦以前就開始使用的詞語。然而,在早期的文獻中,多半使用「菜食」和「蔬食」兩個詞語,「素食」和「齋食」大概在中古以後才逐漸流行。這兩組的主要區別,前者屬於沒有道德評判意涵的中性詞語,純粹只是指可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後者則不然,因為「素」和「齋」兩字除了指食用植物外,尚有許多其他的意義,「素」有「白色」、「無色」、「質樸」、「清」、「肅敬」等意義;「齋」則有「戒潔」、「莊敬」、「誠意」等與「齋戒」有關的意義。也就是說,「素食」和「齋食」不只是中性的詞語,背後還有正面道德意涵,增加了素食具有象徵意義。或許這正是素食廣泛流行後,「素食」和「齋食」兩個詞語更為人所樂於使用的原因。 素食能在中古時期流行,有賴於推廣素食不遺餘力的佛教僧人。這些僧人利用肉食等同於殺生,殺生則必須下地獄受苦刑的方式,勸導人們斷肉素食。於是地獄形象的建立和流行,就成為推廣素食重要的一環。當時有許多所謂「佛教勸善詩」如王梵志的詩在社會上流行,這些詩用簡單明瞭的語言傳播佛教觀念,其中有不少內容提倡斷肉素食。此外,當時有不少僧人將矛頭對準各地山川神明、民間社神、甚至還包括少數民族的鬼神,用各種方式勸導民眾改血食為素食祭祀。經過這些僧人的努力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血食祭祀的傳統,使得不少人改採新的、佛教式的素食祭祀方式。 信佛帝王以王法為佛法助力,用政治力量積極推動素食,也對素食的流行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首推唐代「年三月十」斷屠釣的規定。受佛教的影響,為了避免罪孽、追求福報,唐代規定一年中的三長齋月和十齋日都不得屠殺漁獵,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日子不得屠殺漁獵,其目的大概就是要迫使人民素食或盡量素食,因為執行上的困難,才改以斷屠釣的方式來變相要求人們斷肉素食。年三月十外,後來還增加了道教的「三元日」、皇帝的生日、國忌日、久旱求雨等都必須斷屠。這樣一來,需要素食的日子越來越多,因此素食逐漸變成人們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 還有虔信佛教的知識分子將佛教的教義與儒家思想結合,用儒家的仁恕思想為佛教素食觀張目,使得佛教的素食觀包上一層儒家的外衣。不但如此,這些知識份子還寫了不少類似現在善書的所謂「釋氏輔教之書」,用來宣傳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輪迴等觀念,其中不少就是用來勸導人們斷肉素食。主要宣傳的方式不外乎採用佛教的素食論述,與因果報應、地獄苦刑、六道輪迴、積德福報相聯結,利用一則又一則彷彿親身經歷或聽聞的故事傳達佛教的素食觀,讓一般人能夠明瞭為什麼不能吃肉。經由這些故事的流傳,使得素食的觀念更加深入社會之中,為人們所熟悉和接受。 綜上所述,中國中古所形成的素食觀,並非只是單純的佛教素食觀,其中還融合了儒家和道教的素食觀念。除了三教的這些思想淵源外,在素食觀的傳播過程中,從中古開始素食就脫離了單純的飲食行為,逐漸被人們賦予各式各樣的象徵意義,素食不僅是飲食行為,更具有道德的意涵在內。借用社會學家的說法,這正是一種飲食上的「象徵消費」(symbolic consumption),所謂「象徵消費」意謂消費時不只單純地消費了物質上的東西,也消費了這種東西的象徵意義,亦即象徵在消費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角色。以現代社會為例,人們會藉由消費商品形塑自己想要的樣子。這些商品有助於創造和維持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形象和認同感,舉凡衣服、食物、汽車等都可派上用場。 人們素食並非僅僅是食用一種非肉類的食物,而是在素食之時順便「食用了」與素食相連繫的象徵意涵,諸如:孝、慈悲、潔淨、善良、清高、廉潔、貞節等。當然,這並非意指素食者都是基於獲取這些形象的目的而素食,只是說明素食除飲食本身之外,還具有了某些道德上的象徵意涵。 從中古開始,除了因為特定的宗教信仰如信佛、信道而素食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必須素食,諸如服喪、祭祀、齋戒、養生、斷屠日等。此外,用素食行為來祈願還願的作法也是自中古開始,如梁朝的宗懍之父犯罪,「懍願父釋罪,當終身菜食」。其父被判無罪後,「故懍菜食,鄉里稱之。」 用素食的行動來祈願、還願,向上天或佛菩薩表示自身誠心誠意。這種作法在宋代以後更為普遍,直到今天,人們依然會因生病、災難或種種原因,用素食的方式來祈願還願。總而言之,素食不但具有各式各樣的象徵意涵,也具有種種不同的目的和功用。素食和日常生活因而產生了密切的聯結,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7:54:5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0123002-1.pdf: 2839335 bytes, checksum: 41ae2d097f1d574676a787b987f4fba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範圍和限制....................................5 第三節、研究回顧..........................................6 第二章、中古素食觀的淵源:從儒釋道三教探討...............11 第一節、儒家的素食觀.....................................11 1.喪禮與素食 2.仁與素食 3.祭祀的素食化 4.不茹葷的齋戒 第二節、佛教的素食觀.....................................29 1.從三淨肉到全面斷肉 2.為何不得食肉?佛教關於不能食肉的論述 3.酒肉和尚 第三節、道家和道教的素食觀...............................44 1.神仙術、長生不死與素食 2.養生與素食 3.道教戒律與素食 第三章、素食的象徵意義...................................57 第一節、肉食者與素食者的對比.............................57 1.鄙俗、貪婪�清高、廉潔 2.不善�善 3.腥羶�潔淨 4.兇暴的野獸�溫馴的人 第二節、素食在人物傳記中的象徵意義.......................67 1.〈孝行傳〉或〈孝義傳〉:孝行 2.〈循吏傳〉:節儉、儉約、清廉 3.〈隱逸傳〉:清高 4.〈列女傳〉:貞潔、儉約 5.〈高僧傳〉:高德、高行 第三節、從蔬食、菜食到素食、齋食的詞語變化...............84 1.中性的「蔬」、「菜」 2.有道德價值意涵的「素」、「齋」 第四章、素食觀的傳播與流行...............................95 第一節、佛教僧人的宣傳素食...............................95 1.佛教宣傳素食觀的媒介 2.藉由講經說法宣傳素食 3.「沙門立法」 :到各地推動素食的僧人 第二節、王法為素食助力..................................110 1.斷屠釣 2.改血食祭祀為素食祭祀 3.王法與素食助力 第三節、文人士大夫的鼓吹素食............................128 1.儒佛合一的素食論述 2.釋氏輔教之書 第五章、結論............................................137 徵引書目................................................14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中國中古的素食觀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劉淑芬,柯嘉豪(John Kieschnick) | |
dc.subject.keyword | 素食觀,素食,蔬食,菜食,齋食,齋,齋戒,孝,象徵意義,殺生,地獄,祭祀,養生,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vegetarian,vegetarianism,symbol, | en |
dc.relation.page | 157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7-25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歷史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歷史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7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